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研究

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研究

作者:胡显斌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335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38.8(5.7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研究 版权信息

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研究 本书特色

  湘西形象既包括中心文化圈民族对边地湘西的文化想象和“他者”表述,也包括湘西人的自我想象,前者叫做“镜像湘西”,后者称为“湘西自画像”,二者构成湘西形象的一体两面。镜像湘西重点研究注视者文化,该镜像由中心眼中的边地、礼邦眼中的蛮族、礼乐文明与现代文明眼中的巫楚形象组成:湘西自画像重点研究被注视者文化,该画像由边缘守望中心、民族重塑蛮族、圣地颠覆匪帮三维面组成。镜像与自画像之间的互动构成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产,其生产逻辑是:在前现代,边地的参照系价值主要通过夷夏之间的想象实现;在现代,湘西的边地参考价值在文化共同体内外逐步被发现;在全球本土化的当下,湘西的参照系价值通过发明的方式来挖掘。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产研究将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渡入一国之内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对异地、异族形象研究,是一国之内异地、异族形象研究的范型,是西方形象学理论的中国化。

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研究 内容简介

湘西形象既包括中心文化圈民族对遍地湘西的文化想象和“他者”表述,也包括湘西人的自我想象,前者叫做“镜像湘西”,后者称为“湘西自画像”,二者构成湘西形象的一体两面。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产研究将已过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渡入一国之内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对异地、异族形象的研究,是一国之内异地、异族形象研究的范性,是西方形象学理论的中国化。以湘西形象为研究方法既是解析中心文化圈边地观的重要渠道,也是构建湘西学的主导方法论和缘哲学的主要路径。本书在总体思路的导引下,分七个部分进行论述。

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选题缘由与价值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湘西观:中华文化圈中的形象生产场
**节 缘网湘西:从外在到在场
第二节 路径湘西:从器物到思想
第三节 织品湘西:形象场中的精神产品

第三章 湘西形象:形象生态的原型、类型
**节 原型:套话的“套娃”结构
第二节 类型:边、蛮、巫

第四章 湘西形象:文学、影视、表演
**节 文学湘西:从右洞庭到左沅澧
第二节 影像湘西:从精英到大众
第三节 表演湘西:从陈列到表演

第五章 形象重塑:湘西人的自我想象
**节 “自画像”:边缘的中心守望
第二节 形象湘西的实践
第三节 湘西经验

第六章 文化逻辑: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产
**节 权辨夷夏:想象湘西
第二节 礼求诸野:发现湘西
第三节 协和万邦:发明湘西

第七章 结语:未来湘西形象——从边城走向世界
**节 边的机遇:“一带一路”中的开放湘西
第二节 “蛮”的转型:从他者到我们的兄弟
第三节 巫的升华:美美与共的湘西本位

参考文献
致谢:守望者说
展开全部

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研究 作者简介

胡显斌(1982-),湖南省龙山县人,艺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张家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现任教于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参与创作《图说中国雕塑艺术》(2009年)、《中国符号》(2012年);参与翻译《中外文艺论丛(下):西方艺术谭》(2012年);参与编写《审美中国丛书:审美中国·艺术美学文选》(2009年)、《福建文化产业年鉴》(2015年)。在《装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人文国际》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博士论文获评厦门大学博士论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