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

作者:汪小宁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2.4(4.3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58241
  • 条形码:9787516158241 ; 978-7-5161-582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 本书特色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很重视各根据地的社会建设 ,其中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是其中*为生动的一幅画 卷。汪小宁所著的《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原始文献材料为依据,综合运用 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具 体采取了历史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在论 证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历史条件的基础上,重点论 述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总结 了当时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探讨了它们对于当今中 国社会建设的启示。较为系统连贯地再现陕甘宁边区 社会建设的全貌,以期从整体上动态把握陕甘宁边区 的社会建设。   今天,我们已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 时期,加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是应对极为复杂激烈的 国内外环境和解决我国目前突出社会问题的有效路径 。为此,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社会建设提到了与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并列的高度,把社会 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诚然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在形式、内容及特征等方面都与 陕甘宁边区有很大差异。但是,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 的基本经验及教训,对今天开展社会建设仍有重要启 示和借鉴意义。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 内容简介

汪小宁所著的《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在全面客观地考察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历史条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论证了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局限,总结了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以期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更深人体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时期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社会建设理念和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渊源,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 目录

绪论
  一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 社会建设的含义和內容
  三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概况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历史条件
 **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经济基础
  三 文化卫生资源
  四 社会状况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传统文化资源
  一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
  二 中国传统文化申的社会建设思想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经验来源
  一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二 推动卫生事业建设
  三 加强社会保障建设
  四 改造社会陋习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节 理念层面的社会建设
  一 确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 坚持公平合理的社会建设理念
  三 坚持公正廉洁的政务理念
 第二节 制度层面的社会建设
  一 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
  二 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三 社会管理体制建设
 第三节 实体层面的社会建设
  一 陕甘宁边区的社会事业建设
  二 陕甘宁边区的杜团组织建设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
 **节 坚持以民为本的社会建设宗旨
  一 重视奖励生产和发展生产
  二 着力解决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 注意休养民力,减轻民负
  四 体恤民困,防止扰民
 第二节 以乡村为单位推进社会建设
  一 生产模范村——清涧县辛家沟村和绥德县郝家桥村
  二 丰衣足食模范村——刘家河村和陈家洼村
  三 文化模范村——新宁县窦家湾村
  四 卫生模范村——三边卜掌村
  五 调解模范村——绥德义合西直沟村
  六 自治型模范村——绥德县王家坪村
 第三节 执行全面灵活的社会建设方式
  一 全力发挥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
  二 社会规范管理机制和社会激励机制相结合
  三 工作方式的多样性
  四 重视社会调查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成就与局限
 **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 改善了人民生活
  二 重构了社会结构
  三 发展了新型的军民、政民关系
  四 提高了党和边区政府的政治影响
  五 培养了人们互助友爱的精神
  六 确立了新的社会风尚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历史局限
  一 建设水平较低
  二 政策凸显两面性
  三 工作方式存在偏向
  四 关注群体较为偏狭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 思想重视是开展社会建设的首要前提
  二 人民群众的真切拥护是推动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
  三 党的正确领导是实施社会建设的政治保证
  四 妥善处理党群关系是开展社会建设的路线保障
  五 完善机制是开展社会建设的体制保障
  六 设置专门组织机构是开展社会建设的组织保障
  七 协调经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內在要求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现实启示
  一 实施社会建设必须密切党群关系
  二 开展社会建设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三 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促进社会和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汪小宁,女,陕西省眉县人,博士。现为西北政法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现代化和城乡社会问题。近年来主持、参与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课题、陕西省教育厅课题等。在《宁夏社会科学》、《求索》、《甘肃理论学刊》、《学术探索》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论文获得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第四届优秀成果一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