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

作者:胡惠林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66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34.7(5.5折) 定价  ¥6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4142464
  • 条形码:9787514142464 ; 978-7-5141-424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 本书特色

本书以国家文化治理为理论基点,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立足点,以2010—2020年为时间长度(长期视角为2050年),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重点和发展思路及其保障系统进行研究。以建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为核心,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研究为主导,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和关键战略理论为路径,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政策体系为抓手形成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本课题成果立足于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站在历史与现实、全球和国家的层面上,运用多学科交叉和史论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战略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主题议程设计提出的考察,揭示了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形成的“四大动因”;通过对*有影响的四种文化战略理论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国家文化治理,并以此为出发点建构全书的体系结构,克服在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之间缺乏核心分析框架和整体性互动研究的理论局限,从而为我国在和平崛起时代制定国家文化战略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建立国家文化产业治理体系提供系统思维和理论模型。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家文化治理为理论基点,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立足点,以2010—2020年为时间长度(长期视角为2050年),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重点和发展思路及其保障系统进行研究。以建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为核心,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研究为主导,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和关键战略理论为路径,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政策体系为抓手形成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本课题成果立足于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站在历史与现实、全球和国家的层面上,运用多学科交叉和史论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战略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主题议程设计提出的考察,揭示了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形成的“四大动因”;通过对*有影响的四种文化战略理论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国家文化治理,并以此为出发点建构全书的体系结构,克服在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之间缺乏核心分析框架和整体性互动研究的理论局限,从而为我国在和平崛起时代制定国家文化战略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建立国家文化产业治理体系提供系统思维和理论模型。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 目录

导论:当前中国文化战略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文化战略发展的基本战略关系  二、中国文化战略的世界关系  三、中国文化产业的立场  四、中国文化战略的能力建设  五、中国文化战略的核心价值观**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议程的提出  一、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三、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的主要特征  四、未来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矛盾分析  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总体框架第二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理论  一、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比较  二、文化产业战略价值认识论  三、文化产业战略理论建构的基本前提  四、国家文化治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第三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与发展模式  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情景分析(以“十一五”时期为依据)  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模式的国际经验  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  四、中国化产业发展的生态模式第四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路径  一、实现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转型  二、“文化民权”: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取向  三、三位一体、三者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第五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  一、建立统一的文化大市场  二、战略性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三、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  四、构建多级多层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五、推进国家与社会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第六章  文化产业正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地理学问题  一、文化产业:建构还是解构历史  二、文化产业:消费历史还是生产历史  三、文化产业:地理符号建构与文化习性迁移  四、文化产业:改变和再造景观与文化认同  五、文化产业规划:新人文生态环境缔造与误区  六、“三跨”战略:中国文化产业的历史地理学革命第七章  再论文化产业正义:文化产业权力与权利  一、文化产业权力与权利:自生成、被赋予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文化产业权力与权利:非均衡与反权力  三、文化产业权力与权利:公权、私权的博弈与文化产业分配正义  四、文化产业权力与权利:权力均衡与再生产——国家文化  安全及其获得第八章  三论文化产业正义:文化产业的公共责任  一、文化产业公共责任的起源  二、文化产业公共责任与人的文化安全  三、文化产业公共责任普世性与差异性  四、文化产业公共责任的三维空间第九章  创新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  一、文化助推两岸和平发展  二、产业合作进入深水区,克服发展瓶颈提上日程  三、机制化、制度化:两岸文化合作发展新的对接点和突破点  四、构建两岸共识: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第十章  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化与数据化  一、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  二、科学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建构  三、文化产业发展数字化与数据化并举战略第十一章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制度创新  一、创新文化体制改革理论  二、转变党管意识形态的执政方式  三、调整配置文化资源的传统机制  四、全面落实和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第十二章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与管理评估及其重要启示  一、改革开放多年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与管理绩效评估  二、改革开放多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启示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 作者简介

      胡惠林,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化产业与管理系主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研究项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首席专家,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主编;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文化发展战略与国家文化安全,文化制度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和多个省市的文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文化经济学》、《文化政策学》、《文化产业学》和《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等著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