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移植与创新-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

移植与创新-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

作者:莫景祺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中 图 价:¥13.1(3.2折) 定价  ¥41.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移植与创新-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4180476
  • 条形码:9787504180476 ; 978-7-5041-804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移植与创新-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 本书特色

制度移植是各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是民族国家之间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方式。在现代化进程中,制度移植对于中国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制度模式、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制度移植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还有待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制度移植的起源、过程和内在机制尚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因此,深入探究制度移植的起源、过程及其内在机理,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2000--2010年,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为中心的四类利益相关主体(ncct,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在华国际学校,以及cis、neasc和wasc等国外学校认证机构),将国际学校认证制度移植到中国并获得初步成功。与中国境内发生的大多数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制度移植相比,这一制度移植案例有其独特性。它不是由政府部门主导自上而下进行的,也不是由制度的提供者或制度的引入者单独实施的,而是由处于不同领域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关主体自下而上采取互动方式完成的。

移植与创新-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 内容简介

《移植与创新: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以国际学校认证制度移植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使用案例研究法,试图揭示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向中国移直的起源、过程和结果。第四章至第七章是《移植与创新: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的主要部分。第四章考察了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向中国移植的起源,即相关主体是如何走到一起而发生利益关联的,它们又是如何选择国际学校认证制度移植的方向和策略的。第五章至第七章深入考察了国际学校认证制度移植的过程,特别关注利益相关主体如何互动以对相关制度要素进行调整。第八章从四个维度对国际学校认证制度移植的结果进行了评价。

移植与创新-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 目录

序一
序二
**章导言
  **节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和制度移植研究现状
    一、国际学校认证制度研究现状
    二、制度移植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假设
    三、分析单位
    四、基本概念
  第四节研究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的选择
    二、主要证据来源
    三、研究者与本案例
    四、效度与信度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三章 背景
第四章 制度移植的起源
第五章 简捷认证时期的制度调整
第六章 联合认证时期的制度调整
第七章 在华国际学校认证的影响
第八章 制度移植的结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华国际学校认证工作大事记
论文后记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移植与创新-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 作者简介

    莫景祺,1965年生,河北省文安县人,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副研究员。1987年至1998年,在国家教委(教育部)督导司(督导办)工作,其间曾在基层担任挂职副校长和挂职副县长。1999年起,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工作,并先后担任评价处处长、教学处处长。先后主持、参与主持和组织实施了6个研究与实验项目,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2000年以来,具体策划和组织实施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国际学校协会(CIS)、北美新英格兰院校协会(NEASC)和美国西部院校协会(WASC)合作开展的在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认证项目,并建立了在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认证体系。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学校认证、学校评估、教学评价、基础教育国际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