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

作者:张翼星著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5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2.5(4.9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5616211
  • 条形码:9787565616211 ; 978-7-5656-162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 本书特色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 内容简介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主要内容包括:通识教育、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北京大学通选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加强主干基础课建设的若干问题和意见、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两个问题、我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几点认识、中学文理分科问题之我见等。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 目录


前言
大学之大
谈谈大学之所以为大
试论北京大学的基本传统
时代呼唤蔡元培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必须加强基础学科和基本理论的建设
——我国综合大学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大学教师的天职
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实行的三种转变
通识教育
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
北京大学通选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序
前言
大学之大
谈谈大学之所以为大
试论北京大学的基本传统
时代呼唤蔡元培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必须加强基础学科和基本理论的建设
——我国综合大学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大学教师的天职
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实行的三种转变
通识教育
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
北京大学通选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加强主干基础课建设的若干问题和意见
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两个问题
我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几点认识
中学文理分科问题之我见
北大校长
维护北大,实行改革的重要先行者严复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伟大开创者蔡元培
尊重学术,共度时艰的大力支撑者蒋梦麟
张扬个性,培养兴趣的积极倡导者胡适
关注民生、追求真理的爱国者马寅初
应当怎样纪念蔡元培?
胡适对青年读书治学的希望
大学校长应当是怎样的?
——谈谈北大五位校长的共性与个性
原著攻读
迫切的问题,是要读名著、原著
中国人首先要读的两本书:《论语》和《老子》
从直接攻读原著人手
——关于哲学教学改革的一项建议
我对文科综合试验班的认识和设想
北大文科综合试验班的一个基本书目
谈谈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课堂记述
让经典的魅力吸引年轻人
——记王余光教授的“中国名著导读”课
一本原著,引进哲学的殿堂
——记吴增定教授的“哲学导论”课
揭开小说创作的奥秘
——记曹文轩教授的“小说的艺术”课
深受欢迎的“三宝”课
——记通选课“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
师辈追忆
对一代哲师的回忆与思考
往事犹可追
西南联大培育人才出现“奇迹”的原因
张岱年先生留下了什么精神遗产
——读《张岱年学术论著自选集》
一颗科学亮星的陨落
——读《束星北档案》
寄语学子
应当重视大学生学习中的“四多四少”现象
为何出现大学生学习中的“四多四少”现象
怎样转变大学生学习中的“四多四少”现象
谈谈当前大学生的人文阅读
教学思想的一席盛宴
——喜读《教学的魅力》
大学生的体质问题不容忽视
改革思考
敢于突破、切中时弊的探索
——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设想刍议
开启一流师资与人才的源头活水
——关于北大的教师体制改革问题
大学的导向
——有感于校庆、系庆活动
大学“教研室”的由来和利弊
希望有一部比较完整而可信的北大校史
附录
文史哲如何育人才
——北大文科综合试验班引发的思考
积极、愉快地发挥余热
——记北京大学老教授教学调研组
后记
展开全部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 节选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 作者简介

张翼星,男,湖南平江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与研究。曾参加北大文科试验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退休后参加北大老教授教学调研组,任组长。平生主张讲真话,并注重语言表达艺术;特别厌恶官本位和媚俗之风。1957年遭受政治厄运,后又多遭冷遇和排斥,却无“反悔”之意.主要著述:《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为卢卡奇申辩》、《难以消逝的思想烟云》等;主要译作:《黑格尔——一种新解说》、《辩证法内部对话》、《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等;主要编作:《人类精神的自由反思者》、《守道1957——1957年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实录与反思》(合编)等。发表大小文章19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