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

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

作者:钱民辉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36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11.5(4.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3.0(8.5折)定价  ¥2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5096237
  • 条形码:9787105096237 ; 978-7-105-09623-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对选定的西北人口较少民族社区的教育进行了三个层面的研究:宏观上从民族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差异进行历史的和实证的研究;中观上从学校领域开展研究,探究教育发展差异的内部因素;微观上基本采用问卷和访谈、参与观察的方法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研究。
  (一)宏观研究:西北人口较少民族社区教育发展差异的构成及比较
  西北人口较少民族集中在甘、青两省,他们是保安族、撒拉族和裕固族。这些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信仰、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这一特点,本课题的研究指向了三个问题:(1)在这三个人口较少民族社区之间,教育发展是否存在着程度上和速度上的差异?(2)不同社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差异是否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扩大或缩小?(3)形成教育发展差异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中,难点是第三个问题,如何才能客观、科学地揭示和解释形成不同民族社区教育发展差异的原因将是我们突破的难题。
  (二)中观分析: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文化及文化冲突
  从民族社区的学校中可以看到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间的冲突与和谐的关系。为此,本课题主要关心的问题是:(1)以传播科学与技术、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的具有主流文化意义的学校教育体系,是怎样镶嵌在各个少数民族社区中并发挥作用的?(2)现代性的知识体系是怎样在民族学校中传递和被接受的,即学校中的“文化涵化”、“文化濡化”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3)学校与社区文化以及与其他社区制度是怎样发生互动的?诸如,学校教育的理想与民族社区的宗教信仰是怎样协调的,即科学知识教育与宗教教育之问的关系怎样处理?(4)学校的课程是怎样体现文化的多样性的,如何处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5)双语教育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6)民族社区学校文化中的隐蔽课程是什么,怎样起作用的?等等。上述问题都是研究中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
  (三)微观考察: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
  从现有的文献看,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解释。我们认为,在解释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失败这一现象时,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教育家查尔斯·赫梅尔在《今日教育为了明日世界》中曾说过:“每一种形式的发展都必须从文化出发并从文化方面找到它的*终意义。”为此本书展开研究的问题是:(1)我们的研究想进一步考察和论证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失败是否缘于文化冲突;(2)深入考察双文化环境中的双语教育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通过个案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 目录

**编 文献综述
 **章 现代性教育的起源及在中国的传播
  一、引论:从现代性说起
  二、现代性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三、现代性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嵌入与传播
  四、现代性教育的本土化建构
 第二章 后现代性与多元文化教育
  一、引论:从后现代性说起
  二、去“中心化”与多元文化主义的诉求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四、走出多元文化教育的困境:中国南土化的尝试
 第三章 教育选择:处在全球性与民族性之间
  一、引论:从全球化说起
  二、全球化趋势与教育的全球性特征
  三、民族教育如何在“去文化”与民族性的保留中选择
  四、教育的全球性与民族性的整台途径
  五、全球性背景下的国家教育战略新构想
第二编 理论视野
 第四章 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视角
  一、人类学的理论视角与流派
  二、教育人类学的形成与研究领域
  三、欧美教育人类学的理论
  四、结论
 第五章 当代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与趋势
  一、引言:从人类学研究主题的历史演变说起
  二、现代性是当代教育人类学研究和行动的核心主题
  三、反思现代性与教育政治人类学
  四、教育的全球性与民族身份的重构
 第六章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一、教育人类学的方法原则
  二、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法
  三、教育人类学的多变量分析法
第三编 田野工作
 第七章 青海循化撒拉族社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一、撒拉族社区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变迁
  二、撒拉族社区人口受教育现状
  三、撒拉族农市寸地区教育发展的困境及成因
 ……
 第八章 甘肃积石山保安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研究
第九章 肃南裕固族社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第四编 实证分析
第十章 宏观分析: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发展的差异及成因
第十一章 中观分析:学校中的民族文化意识与现代性教育价值观
第十二章 微观分析:如何看待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失败
第五编 专题讲座
第十三章 民族教育与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第十四章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与民族教育发展的关系
第十五章 少数民族女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以撒拉族为例
第十六章 关于女童教育的行动研究与社会意义
第十七章 民族教育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存疑
第十八章 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建立民族教育和谐体系的构想
附录1 教师问卷
附录2 学生问卷
后记
展开全部

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 节选

《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对选定的西北人口较少民族社区的教育进行了三个层面的研究:宏观上从民族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差异进行历史的和实证的研究;中观上从学校领域开展研究,探究教育发展差异的内部因素;微观上基本采用问卷和访谈、参与观察的方法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研究。
(一)宏观研究:西北人口较少民族社区教育发展差异的构成及比较
西北人口较少民族集中在甘、青两省,他们是保安族、撒拉族和裕固族。这些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信仰、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这一特点,本课题的研究指向了三个问题:(1)在这三个人口较少民族社区之间,教育发展是否存在着程度上和速度上的差异?(2)不同社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差异是否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扩大或缩小?(3)形成教育发展差异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中,难点是第三个问题,如何才能客观、科学地揭示和解释形成不同民族社区教育发展差异的原因将是我们突破的难题。
(二)中观分析: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文化及文化冲突
从民族社区的学校中可以看到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间的冲突与和谐的关系。为此,本课题主要关心的问题是:(1)以传播科学与技术、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的具有主流文化意义的学校教育体系,是怎样镶嵌在各个少数民族社区中并发挥作用的?(2)现代性的知识体系是怎样在民族学校中传递和被接受的,即学校中的“文化涵化”、“文化濡化”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3)学校与社区文化以及与其他社区制度是怎样发生互动的?诸如,学校教育的理想与民族社区的宗教信仰是怎样协调的,即科学知识教育与宗教教育之问的关系怎样处理?(4)学校的课程是怎样体现文化的多样性的,如何处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5)双语教育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6)民族社区学校文化中的隐蔽课程是什么,怎样起作用的?等等。上述问题都是研究中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
(三)微观考察: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
从现有的文献看,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解释。我们认为,在解释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失败这一现象时,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教育家查尔斯·赫梅尔在《今日教育为了明日世界》中曾说过:“每一种形式的发展都必须从文化出发并从文化方面找到它的*终意义。”为此《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展开研究的问题是:(1)我们的研究想进一步考察和论证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失败是否缘于文化冲突;(2)深入考察双文化环境中的双语教育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通过个案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 作者简介

钱民辉,1996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城乡社会学。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在《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教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