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实践新课程-原理 案例 思想资源库

实践新课程-原理 案例 思想资源库

作者:朱宁波
出版社: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6(6.3折) 定价  ¥1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实践新课程-原理 案例 思想资源库 版权信息

  • ISBN:7811033461
  • 条形码:9787811033465 ; 978-7-81103-34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实践新课程-原理 案例 思想资源库 本书特色

本书适用于参与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准教师学习之用。本书在编写目标上,以解决参与课改一线老师实际问题为*终目的;在编写内容上,全面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编写体例上,每一部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方向、基本观点与原理、曲型案例及分等。 本书力求提炼出课程改革的基本观点与原理,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便于学习者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课程改革的核心观点,以正确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本书所精选的大量案例,均是来自于一线教学中反映课改理念的真实的教学案例;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本书不仅提供丰富的案例,而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实践新课程-原理 案例 思想资源库 内容简介

本书适用于参与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准教师学习之用,其特点和创新之处在于:
1. 全面系统性。本书在编写目标上,以解决参与课改一线老师实际问题为*终目的;在编写内容上,全面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编写体例上,每一部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方向 、基本观点与原理、曲型案例及分析、思想资源库、问题与思考等,试图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维度,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从素材到案例的结合,在便于教师自学的基础上,促进教师深人思考并自主提升。
2. 科学性。本书力求提炼出课程改革的基本观点与原理,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便于学习者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课程改革的核心观点,以正确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3. 真实性。本书所精选的大量案例,均是来自于一线教学中反映课改理念的真实的教学案例。之所以强调真实性,就是希望大家经过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到直面课改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并学习如何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分析和解决真实的教育问题。
4. 资源性。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本书不仅提供丰富的案例,而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学习目标、方向导引、观点与原理、典型案例及分析、思想资源库、问题与思考、参考文献等。

实践新课程-原理 案例 思想资源库 目录

第1部分 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
学习目标
方向导引
 一、观点与原理
 (一)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二)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二、典型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日本1988-1998年小学课时计划比较
  (二)案例分析
 三、思想资源库
 四、问题与思考
 案例一:美国小学母语教学实例
  案例二:感受加拿大的学生评价
小结
第2部分 课程功能
学习目标
方向导引
 一、观点与原理
 (一)强调课程功能三维目标的共同实现
  (二)学会学习,提高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二、典型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没有画画的美术课
 (二)案例分析
 三、思想资源库
 四、问题与思考
 案例一:《詹天佑》教学片断
  案例二:《呼吸器官》教学实录
小结
第3部分 课程结构
学习目标
方向导引
 一、观点与原理
 (一)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
  (二)课程结构强调均衡性
  (三)课程结构强调综合性
  (四)课程结构强调选择性
 二、典型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垃圾的分类与处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
 三、思想资源库
 四、问题与思考
 案例一:我们的动物朋友
  案例二:10年课改路——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实验小学课改纪实
小结
第4部分 课程内容
第5部分 课程实施
第6部分 课程评价
第7部分 课程管理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实践新课程-原理 案例 思想资源库 节选

第3部分 课程结构
一、观点与原理
(一)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
新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整体”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整体发展。“一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始,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计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这次课程改革针对“整体”和“一贯”的原则对现行课程结构的问题作了重大调整。分别在不同的年级设置语文、数学、体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安排课程及课时。此外,为了促进学生协调全面发展,课程在每个年级有相应的调整,1、2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3、4年级调整为品德与社会,7、8、9年级调整为思想品德。在3~6年级设置了理科综合课程科学,到7、8、9年级可以继续开设科学,也可以选用分科课程生物、物理、化学。在7、8、9年级开设了文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同时也可以选用分科课程历史或地理。同时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艺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3-9年级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从上述的课程结构的调整可以看出,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义务教育的特点全面安排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同时年级之间的课程安排具有连贯性和协调性,保证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深入地学习和认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