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徐则臣作品:莫尔道嘎(签名版毛边书)

徐则臣作品:莫尔道嘎(签名版毛边书)

作者:徐则臣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
开本: 32开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2.0(3.8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徐则臣作品:莫尔道嘎(签名版毛边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0108044
  • 条形码:9787220108044 ; 978-7-220-10804-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徐则臣作品:莫尔道嘎(签名版毛边书) 本书特色

鲁迅文学奖得主徐则臣二十一年创作精华集


作者自选,亲笔题写书名,布面精装珍藏版


为不曾忘记,为重新出发,为共同的好奇,每个故事都直击内心

徐则臣作品:莫尔道嘎(签名版毛边书) 内容简介

《莫尔道嘎》收录中国当代70后作家领军人物徐则臣不同时期创作的10部作品。反映了作者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创作特点,也比较完整地勾画出作者的创作轨迹。徐则臣的作品多关注底层小人物,以及童年的记忆,校园生活,北漂人群的生活状态,经过他深邃目光的透视,呈现给读者一系列在困境中努力挣扎、扑腾着生活的底层人物的生命状态。文笔朴实真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本书所收篇章都是以**人称创作,可视为作者的精神自传,有很强的代入感。

徐则臣作品:莫尔道嘎(签名版毛边书)徐则臣作品:莫尔道嘎(签名版毛边书) 前言

自序

徐则臣

写了二十一年,如影随形折磨二十一年的,不是写作的难度,不是创新、求变,不是让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好的焦虑——这些都算不上折磨,就算是折磨,那也是痛并快乐着;折磨来自虚妄,来自意义:二十一年来,意义像条狗一直凶猛地追在身后。对意义的追究常导致虚妄,成了我的写作中间歇性发作的“偏头疼”,这头疼排山倒海、桀骜锋锐,经常让生活也跟着偏瘫。我必须想方设法寻求支持,把空荡荡的事关文学信心的量杯灌满,才能让生活重新站直了,平稳地往前走。

为什么要写?写这些有什么用?拿起笔,打开电脑,首先面对的就是这两个问题。我必须先把自己说服了,故事才能启动。所以,每一个小说,不管长短,**句话之前我都得像头拉磨的驴子在房间里转很多圈,直转到那口气上来了,足了,坐下来开始干活儿。也因为这个原因,我极少回头看自己的作品,绝大多数写完了、改好了、送出去,从此就不再看。我担心突然又找不到那个“意义”。那失重的虚妄感是如此狂暴,如同一闷棍迎头砸来。

很多人会觉得可笑,一个活儿干了二十多年,竟然还解决不了“为什么干”的问题?说来惭愧,这病我一直没法根治。写作干的就是件说服别人的事,但讽刺的是,我*大的问题在如何说服自己,说服自己写作这件事值得做,眼前的这个东西值得写。二十一年来,我不知道我的作品多大程度说服了别人,说服了多少人,但我知道我多少次勉强说服了自己。这三本集子里的这些小说,就是勉强说服自己之后,赶紧趁热写出来的。

这些年,关于文学我说了一些貌似嘹亮正大的道理,好像我对文学有多少正解,其实,这所有的道理都是我跟自己搏斗的结果,我曾用它们说服过自己。我得让自己先信,然后去做。

有一年我去拉美,抱着一本被翻译成西班牙语的小说跑了好几个国家。每到一处都要谈文学,谈得我后背发凉、内心发毛,虚妄之症突然就犯了。一本小说,值得穿过大半个地球么?值得穿过大半个地球去说它么?我都想直接从讲台上下来。出于礼貌,我把自己摁在座位上,深呼吸,继续谈。谈不了自己我转而谈起了拉美文学。谈墨西哥的胡安·鲁尔福、富恩特斯、帕斯,谈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谈智利的米斯特拉尔、伊莎贝尔·阿连德、波拉尼奥,谈阿根廷的博尔赫斯、科塔萨尔。

碰巧这几个国家我都去过,谈着谈着我的腰杆就挺起来了。我发现,我对这些国家的所有理解几乎都建立在上述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上,行前突击恶补的政治、经济、文化诸种资料和旅游指南小册子,全然记不起一句,能想起来的对于该国、该地的历史、风物与人情的知识,皆出自那些伟大作家和诗人之手。在他们的小说、散文和诗歌里,一个国家*真实可靠、*丰沛动人的细节被*大限度地保留了下来。假如理解一个国家需要一幅地图,*有效的,也许并非那种花花绿绿画了无数线条、遵循某种严苛的比例尺的地理之图,而是文学,是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我的声音里立马就有了理直气壮。至少那阵子的突发性偏头疼治好了。

文学跟 GDP 永远也扯不上关系,文学也降低不了房价、抑制不了通货膨胀;读完一篇小说我们该刷牙还得刷牙,该吃饭还得吃饭,它连一截牙膏和一碗稀饭的价值都不具备;但是,它能让我们想起 GDP,想起房价、通货膨胀,想起牙刷牙膏稀饭馒头和咸菜,它还能让我们想起这些之外的所有东西,想起整个世界。还有什么能比唤起对整个世界的好奇与回忆更大的意义?

兜了一个大圈,我终于再一次找到个有效的方子。写作要克服偏头疼,出版集子更得克服这个毛病。赶上这三本集子的编选,是个大事,我无论如何得对自己说 OK,要不下不了印刷厂。这三本集子囊括了二十一年里写作的大部分中短篇小说,它们也许没有能力让读者想起整个世界,但它们确曾真诚地试图去呈现我所理解的那个世界,关于故乡的,关于花街和运河的,关于北京的,关于长长久久的各种疑难和在路上的。

我知道我对“意义”的理解过于狭隘,因为,于作者的意义只是作品意义的一部分,还有另外一部分,在读者那里。亲爱的读者朋友,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谢谢!



2018年6月14日,安和园

徐则臣作品:莫尔道嘎(签名版毛边书) 目录

梅?雨?001

夜?歌?021

长?途?096

莫尔道嘎?142

我们的老海?156

祁家庄?175

石头、剪刀、布?186

霜?降?212

南京,南京?228

天上人间?284
展开全部

徐则臣作品:莫尔道嘎(签名版毛边书) 节选

南京,南京

陌生的炎热

如果我记错了,那一定是热晕了头。我一再向陆轶重复这个毫无意义的推理,以证明我还是认识南京的,同样,南京也认识我。我们在鼓楼口腔医院门前转来转去,转到哪里都是在太阳底下。一点树荫都找不到,正午的太阳劈头盖脸地烤着我们,水泥路面一片惨白。陆轶热得满头满脸都是汗,和我一样,T恤湿漉漉地裹在身上。他认为一定是我记错了,既然卢晓东说好了十一点钟在医院门前等我们,现在都十二点半了,为什么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我怎么知道。我和陆轶刚从中央门车站出来就给卢晓东打了电话,他说马上就去医院门前,可是现在我们找不到他。陆轶把背包扔到医院门前的石阶上,沉重地坐在谁留下的一张报纸上,坐下去又跳起来,石阶烫屁股,然后重新谨慎地坐下来,一口气喝下了大半瓶矿泉水。反正都是热,坐着热总比站着热舒服一点。

从35路车下来,我们已经在这里等了足足一个小时,卢晓东并未如他所说的那样,穿着大裤衩和拖鞋来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怀疑他是一时半会儿没等到我们,就回去睡了,这是他从神经衰弱之后就养成的习惯,不睡午觉整个下午和晚上都没精神,像一只病恹恹的瘟猫。陆轶不同意我的看法,因为卢晓东在电话里说,他十点钟才起床,精神好得不知干什么才好,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都不会有问题。陆轶说,即使他神经衰弱到家了,熬上三四个小时总可以吧,我们得相信他好歹还是个男人。

好吧,姑且相信他是一个男人。我把背包放到石阶上再次开始向行人打听石城宾馆的位置。卢晓东说了,我们的宾馆就在医院旁边,他在医院门前等我们,也就是在宾馆门前等我们。可是我在医院附近前前后后找了四次,只找到了麦当劳、茶楼和商场之类的东西,哪有什么石城宾馆,连个公共厕所都没找到。

“小姐,请问你知道这附近有一家石城宾馆吗?”

那个年轻的姑娘警惕地看着我,胳膊夸张地甩了几下。她竟然一声不吭,打着遮阳伞扭着纯洁的屁股走了,像一枚性感的大蘑菇向前飞快地移去。她是个哑巴吗?要不就是被男人纠缠惯了,见到男人本能地提高了警惕。

“大妈——”

我刚开口,臃肿的老太太就向我摆手:“我们家什么都不缺,空调冰箱彩电,连洗衣粉绣花针都有,你还是找别人吧。”她没打伞,甘做正午的一块蓬勃的海绵,源源不断地渗出汗水来。她老人家把我当成推销员了。

我的兴致丧失了一大半。上海的一个朋友说得好,现代社会的交往危机很大一部分来自女性,小丫头怕拐卖,大姑娘怕骚扰,老太太怕推销。我不想再去找一个小女孩来验证朋友的结论,陆轶已经在对我一脸坏笑了。谁让我夸下海口,说南京这地方我像熟悉自己家一样熟悉?我在这里读了大学,几乎坐遍了全市每一路公共汽车,只有没出现的地名,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哪怕旮旮旯旯的角落我也钻过。陆轶说那太好了,他从没来过南京,一切靠我了。我的口显然夸大了,这下好了,毕业才两年我就成了南京的陌生人,连一个繁华地段的宾馆都找不到。人丢大啦。陆轶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把屁股下的报纸遮在头上,他不敢乱动,尽管一直抱怨。他是个方向盲,在陌生的地方他会越转越陌生。

天实在是太热了,这热也让我陌生。我记得读大学时也很热,但不知是因为记忆力下降还是别的原因,那时的炎热退到层层的时光之后,变得有些茫然和陈旧,因而觉得那热也存着凉爽的质地,不像现在,热得让你恶心,让你活不下去。我抹了一把汗,冲上去拦住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大概只有这样唯欠一死的老头才有足够的安全感。

“老大爷,您知道石城宾馆在什么地方吗?”

“什么?”他用手挡住阳光,让我的声音进入到他阴凉的耳朵里。

“石城宾馆。”

“噢,没听说过。”

老人家严肃地摇摇头,点着拐杖继续走了。

此后我又问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男人,我猜他应该是本地人,因为他脚上穿着一双拖鞋,上身只有一件小背心。他也不知道。他说他已经在这附近住了快十年了,没听说过还有这么一个宾馆,金陵饭店倒是知道,他对我笑笑,说:“告诉你也没用,估计那地方你也住不起。”

“谢谢你的提醒,”我说,“为了省事,看来我只能去金陵饭店了。”

我不打算再问了。说得没错,我住不起金陵饭店,腰包瘪得让人害羞。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从事着一种与钱无关的职业。我住的是石城宾馆,卢晓东已经为我们订好了房间,他说条件还可以,三人间,有空调、电视,还有桌椅和床铺,*关键的,他说,价格便宜,这比什么都有诱惑力。我很高兴,甚至有点激动,你听听,石城宾馆。那可是宾馆,我无比相信宾馆这两个字。既然是宾馆,即使比不上金陵饭店,总比招待所这样一听就让人想起大通铺的旅店高级吧。*关键的,我还想再说一遍,便宜,还有空调。在火炉南京的夏天,空调和水一样重要。我要去找石城宾馆和卢晓东。我让陆轶别乱跑,以防卢晓东来了看不到人,我到转盘对面去看一看,也许他等得不耐烦了去邮政大厦买报纸看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