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数字银行安全体系构建

数字银行安全体系构建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中 图 价:¥68.2(7.6折) 定价  ¥8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数字银行安全体系构建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5627933
  • 条形码:9787115627933 ; 978-7-115-62793-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数字银行安全体系构建 本书特色

1. 国内外对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防范安全风险这个问题尚在一个探索阶段,而网商银行从创始之初就是按照数字化银行的模式建设的,是数字化银行安全体系建设的先行者,积累和探索了可行的数字银行的安全体系建设方法。

2.本书聚焦数字银行安全体系建设,读者可以了解到数字银行的安全体系建设思路、方法和实践,可以学习如何兼得银行级别的安全和互联网公司的效率。

3.本书作者为网商银行信息安全部全体成员,团队成员均为多年行业安全专家。

数字银行安全体系构建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来源于网商银行在信息安全方面的一线实战经验,主要介绍网商银行作为一家数字化银行如何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覆盖的安全子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安全、业务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威胁感知、红蓝演练等。本书的内容总体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介绍数字银行安全体系建设的整体架构与方法论,第二部分介绍默认安全机制,讲述如何有效控制所有已知类型的安全风险,第三部分介绍可信纵深防御体系,讲述如何应对未知类型的安全风险和高级威胁,第四部分介绍威胁感知与响应体系,讲述对于可能发生的威胁如何有效感知和处置,第五部分介绍实战检验,通过实战攻防演习的方式讲述如何检验安全体系的有效性和安全水位,第六部分介绍安全数智化,讲述如何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数字银行安全体系构建 目录

第 一部分 数字银行安全体系 10

第 1 章 数字银行与安全体系概述 11

1.1 数字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

1.1.1 传统银行的成本挑战 11

1.1.2 数字银行的商业逻辑 12

1.1.3 数字银行面临的安全风险 13

1.2 业界典型网络安全架构 14

1.2.1 什么是安全架构 14

1.2.2银行业典型网络安全架构 15

1.2.3 互联网企业典型网络安全架构 16

1.2.4 安全业界新思路和新方法 17

1.3 小结 18

第 2 章 数字银行安全体系架构设计 19

2.1 重新审视安全体系的有效性 19

2.1.1 安全目标与方向的正确性 20

2.1.2 安全责任范围是否明确 20

2.1.3 安全体系的合理性与完备性 21

2.1.4 安全资源投入度与重点风险的重视度 22

2.1.5 安全能力与风险匹配度 22

2.1.6 安全能力的持续有效验证 22

2.2 数字银行安全架构设计 22

2.2.1 数字银行安全体系建设思路 23

2.2.2 默认安全:上线前规避已知风险 25

2.2.3 可信纵深防御:运行时防护未知风险 28

2.2.4 威胁感知与响应:预设风险还是会发生 30

2.2.5 实战检验:防护效果持续充分检验 30

2.2.6 安全数智化:极致的安全加固效率 31

2.2.7 数字银行安全整体架构 32

2.3 小结 33

第二部分 默认安全 33

第 3 章 默认安全及其架构 34

3.1 什么是默认安全 34

3.1.1 默认安全机制 34

3.1.2 默认安全与SDL、DevSecOps 35

3.2 默认安全架构 36

3.2.1 设计目标 36

3.2.2 设计思路 37

3.3 小结 39

第 4 章 默认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39

4.1 信息安全基线 40

4.1.1 安全基线设定的目标 40

4.1.2 信息安全基线结构 41

4.1.3 安全基线运营体系 52

4.2 安全资产建设 53

4.2.1 资产范围 53

4.2.2 数据资产 55

4.2.3 资产数据质量 59

4.2.4不可忽视的大数据平台类资产 59

4.2.5 风险治理、防护与度量 60

4.3 增量风险管控 60

4.3.1 变更感知与管控 61

4.3.2 风险剖析与处置 70

4.3.3 防护组件默认集成 79

4.3.4 安全心智运营 85

4.4 存量风险治理 87

4.4.1 漏洞自动化处置 88

4.4.2 常态化风险巡检 92

4.5 风险发现体系演进 93

4.5.1 背景 93

4.5.2 安全产品的转变 95

4.5.3 实现思路 96

4.5.4 安全团队间的职能变化 103

4.5.5 运营实践 104

4.6 小结 107

第 5 章 默认安全治理应用实践 108

5.1 软件供应链安全治理 108

5.1.1 软件供应链面临哪些风险 109

5.1.2 如何应对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 110

5.1.3 理清台账 119

5.1.4 隔离防护 120

5.2 水平越权漏洞的检测 120

5.3 前端安全风险治理 127

5.3.1 背景介绍 127

5.3.2 传统解决思路 129

5.3.3 默认防护 131

5.4 小结 133

第三部分 可信纵深防御 134

第6章 可信纵深防御及架构 135

6.1 银行业数字化防御体系面临的挑战 135

6.2 国内外新兴安全防御技术简介 137

6.2.1可信计算 137

6.2.2安全平行切面 138

6.2.3零信任 139

6.3 可信纵深防御概念 139

6.3.1可信防御理念 140

6.3.2纵深防御理念 141

6.4 可信纵深防御架构 142

6.4.1 设计目标 142

6.4.2 体系架构 142

6.6 小结 146

第7章 可信纵深防御体系建设方案 147

7.1 建设原则 147

7.1.1 安全可信 147

7.1.2 多层覆盖 148

7.1.3 自身安全保障 148

7.1.4 稳定性保障 149

7.2 建设基线 149

7.3 关键能力建设 152

7.3.1 基础设施可信 152

7.3.2 应用可信 154

7.3.3 网络可信 160

7.3.4 数据使用可信 164

7.3.5 端安全可信 171

7.3.6 信任链构建 174

7.3.7 可信策略 176

7.4 技术保障 185

7.4.1安全性保障 185

7.4.2稳定性保障 187

7.5 实战牵引 189

7.6 体系演进 191

7.7 小结 191

第8章 可信纵深防御体系应用实践 192

8.1 0Day漏洞防御 192

8.2 钓鱼攻击防御 195

8.3 软件供应链风险防御 198

8.4 业务数据滥用风险防御 200

8.5 高效安全加固实践 203

8.6 小结 203

第四部分 威胁感知与响应 204

第9章 威胁感知与响应及其架构 205

9.1 威胁感知与响应面临的挑战 205

9.1.1 快速演化的多方面威胁 205

9.1.2 高昂的威胁对抗成本 205

9.1.3 巨大的威胁信息偏差 206

9.1.4 复杂和多变的系统拓扑结构 207

9.1.5 防不胜防的供应链威胁 207

9.1.6 高时效性的安全要求 208

9.1.7 自动化过程中的威胁信息丢失 208

9.2 威胁感知与响应架构 208

9.2.1 设计思路 208

9.2.2 能力要求 209

9.2.3 架构和技术 210

9.3 小结 211

第 10章 威胁感知与响应体系建设方案 212

10.1 感知覆盖 212

10.1.1 感知数据品类 213

10.1.2 感知覆盖的数据流 214

10.1.3 感知数据质量监控 217

10.2 威胁识别 219

10.2.1 威胁场景定义 219

10.2.2 威胁检测策略 221

10.2.3 策略有效性检验 227

10.3 威胁研判 228

10.4 威胁响应 231

10.4.1 威胁事件响应步骤 231

10.4.2 威胁响应能力组成 234

10.4.3 威胁响应剧本类型 236

10.4.4 威胁响应能力验证 239

10.5 小结 240

第 11章 威胁感知与响应体系应用实践 241

11.1 流量攻防 241

11.1.1 解决方案 241

11.1.2 效果 243

11.2 终端失陷 243

11.2.1 解决方案 244

11.2.2 效果 246

11.3 数据盗取 246

11.3.1 解决方案 247

11.3.2 效果 248

11.4 小结 249

第五部分 实战检验 250

第 12章 实战检验体系 251

12.1 实战攻防演练 251

12.1.1 实战攻防演练概念 251

12.1.2 实战攻防演练流程 251

12.1.3 实战演练遇到的问题 252

12.2 有效性检验 252

12.2.1 有效性检验概念 252

12.2.2 有效性检验流程 253

12.2.3 有效性检验遇到的问题 253

12.3 网商实战检验体系 253

12.3.1 设计思路 254

12.3.2 运作机制 255

12.4 小结 256

第 13章 安全水位评估框架 256

13.1 安全水位定义 256

13.2 威胁路径图模型 257

13.2.1 威胁路径图模型介绍 257

13.2.2 威胁路径图模型数据结构 257

13.2.3 威胁路径图能力介绍 264

13.3 安全水位指标 265

13.3.1 如何评估企业安全水位 265

13.3.2安全水位量化关键指标 267

13.4小结 269

第 14章 实战检验体系应用实践 270

14.1 能力、制度和流程建设 270

14.1.1 能力建设 270

14.1.2 制度建设 270

14.1.3 演练流程建设 273

14.2红蓝演练发现未知风险 275

14.2.1 红蓝演练规划 275

14.2.2 红蓝演练类型 276

14.3 检验安全能力有效性 279

14.4 演练复盘 281

14.4.1 复盘-丰富基础数据 281

14.4.2 复盘-横向指标对比 283

14.4.3 复盘-纵向指标对比 284

14.4.4 复盘-关注指标的持续变化 284

14.5 *佳实践 284

14.6 小结 287

第六部分 数字化与智能化 289

第 15章 安全数智化体系架构 290

15.1 什么是数智化 290

15.2 安全数智化建设思路 294

15.3 小结 297

第 16章 安全数智化体系建设与应用实践 298

16.1 安全运营中心 298

16.1.1 什么是安全运营中心 299

16.1.2 一站式安全运营 300

16.1.3 产品技术支撑架构 306

16.2 安全大数据平台 307

16.2.1 技术架构 307

16.2.2 数据模型 312

16.2.3 数据案例 314

16.3 安全自动化平台 315

16.3.1 基础能力 317

16.3.2 典型场景 320

16.4 安全智能平台 331

16.4.1 智能化演进过程 331

16.4.2 智能基础能力 332

16.4.3 安全智能平台 336

16.5 安全管控平台 344

16.5.1 安全管控平台 345

16.5.2 管控能力案例 350

16.6 小结 352
展开全部

数字银行安全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

负责网商银行的信息安全工作,涵盖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威胁感知与情报、实战红蓝演练、安全智能化等方向。团队成员均是各领域的安全专业人才,在红蓝攻防、威胁情报、可信计算、隐私计算等领域有较多研究,致力于通过创新安全技术守护用户的数据和资金安全。未来愿景是让网商银行成为全球安全可信的数字银行,探索数字银行安全的best实践,助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