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学技术转移价值网络、要素与模式创新

大学技术转移价值网络、要素与模式创新

作者:李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45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6.8(7.5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学技术转移价值网络、要素与模式创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725390
  • 条形码:9787522725390 ; 978-7-5227-2539-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技术转移价值网络、要素与模式创新 内容简介

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然而,由于价值导向、技术能力、创新环境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常常脱节或断裂。大学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发源地,其技术转移的模式、效率是跨越“死亡之谷”的关键。 本书深入大学技术转移过程的内部要素,探索创新主体与产业主体的协同作用方式,为从创新价值到经济价值的转化模式提出了新的理论构思。同时聚焦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关注差异性主体间价值网络的构建与运行。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和调研数据作为重要支撑,检验这些创新主体联结过程中资源整合的效率,进而揭示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协作模式的动态性和持续性。

大学技术转移价值网络、要素与模式创新 目录

**章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大学技术转移模式创新 **节 大学技术转移的背景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模式与挑战 第三节 双链融合的结构特征与动态演化 第二章 大学使命的变迁与技术转移 **节 大学使命的变迁:从知识创造到价值创造 第二节 大学“第三使命”与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节 大学技术转移的新突破 第三章 大学技术转移驱动的价值网络构成 **节 大学科技成果与技术创业机会 第二节 技术创新向经济价值转化的创业模式 第三节 大学技术转移进程中价值创造的能动机制——网络构建与演化 第四章 异质性主体间的创新合作与非契约治理 **节 跨界创新的兴起:异质性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 第二节 异质性主体协同创新过程的网络构建与作用 第三节 异质性创新主体的合作基础与网络惯例形成 第四节 基于网络惯例的非契约治理机制 第五章 大学技术转移的先锋兵——大学衍生企业 **节 大学衍生企业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大学衍生企业的成长与创业能力 第三节 大学衍生企业向产业网络嵌入的模式 第四节 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阶段 第五节 我国大学衍生创业的发展与对策 第六节 优秀大学衍生企业案例 第六章 双链融合进程中的学术型企业家 **节 学术型企业家的特征与价值 第二节 学术型企业家的角色冲突 第三节 学术型企业家角色冲突感知对学术创业绩效的影响 第七章 大学技术转移的模式创新 **节 科技资源与企业资源的转化与利用模式 第二节 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融合、转化的挑战 第三节 双链融合驱动的新模式:创新联合体 第四节 创新联合体的价值创造模式 第八章 产学合作创新集聚成长模式调研——以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节 调研基本情况 第二节 创新集聚效应下光电子信息企业的成长 第三节 产学合作创新集聚方式及其积极效应 第四节 光电子信息企业成长的主要障碍 第五节 实证分析——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企业的成长模式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大学技术转移价值网络、要素与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

李雯,女,1984年4月出生,2012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一直从事科技创业、创新与创业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8.7-2019.7,赴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麻省大学卢维尔分校)访问学习一年。2012年以来,聚焦于技术创业和大学技术转移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以第一作者在“科学学研究”、“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