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寒地疗愈建筑

作者:王诗琪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80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54.1(6.9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60.1(7.7折)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寒地疗愈建筑 版权信息

寒地疗愈建筑 内容简介

现代城市环境中充溢着纷繁复杂的感知信息,造成了城市居民身心的巨大损耗,进而对身心健康和长久幸福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恢复性环境理论暗示了一种能够促进个体认知资源恢复、纾解精神压力的空间环境设计方法,为建筑空间健康功能的发挥建立支持。由于匮乏的自然资源和恶劣的冬季气候,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城市居民以绿色体验而汲取恢复能量的途径受限,而呈现出比其它地区城市居民更紧迫的恢复需求。因此本书以空间的精神功能为指引,以恢复性环境理论为根基,通过解构寒地物质空间环境,识别寒地气候、寒地景观和寒地建筑三项主体构成要素对个体心理恢复的影响与作用,推导基础理论向设计实践转化的技术路径,进而建立以促进心理恢复为目标的寒地建筑设计理论框架,*终提出促进心理恢复的寒地建筑设计策略。 本书旨在寻求绿色资源匮乏下人工空间环境恢复性的提升方法,为人类认知发展的兴盛蓬勃拓展新的践行途径,推进寒地建筑健康设计研究走向精细化和高效化;另外通过在自然资源匮乏的寒冷地区的建筑环境中践行恢复性设计理念,试图使围绕绿色自然资源展开的恢复性环境设计的视角得以开拓,为城市环境寻求新的恢复源泉,为极端气候地区恢复性环境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强调了寒地建筑对于人类身心的影响作用,为相关工程实践和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寒地疗愈建筑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自然的疗愈之力 1.1.1 复兴生物天性 1.1.2 促进心理健康 1.1.3 提升认知表现 1.2 城市的健康危机 1.2.1 日益激增的环境压力 1.2.2 对感知与精神的忽视 1.2.3 与自然世界日趋疏远 1.3 寒地的固有困境 1.3.1 健康困境 1.3.2 应用困境 1.3.3 设计困境 1.4 建造的积极响应 1.4.1 健康环境 1.42 疗愈性设计 1.4.3 NbS干预 1.5 寒地疗愈建筑的研究思路 1.5.1 适应寒地情景 1.5.2 发展疗愈范畴 1.5.3 尊重本体环境 1.6 研究架构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内容 1.6.4 研究对象 1.6.5 研究方法 1.6.6 研究框架 第2章 疗愈与建筑空间 2.1 疗愈的基础内涵 2.1.1 疗愈与疗愈性环境 2.1.2 恢复与恢复性环境 2.2 认知机能的理论原点 2.2.1 环境认知的基本原理 2.2.2 认知资源的恢复机制 2.2.3 认知资源的恢复效益 2.3 恢复性设计的相关理论 2.3.1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压力恢复理论 2.3.2 亲生物设计理论 2.3.3 环境偏好相关理论 2.4 建筑空间与恢复性环境的关联 2.4.1 建成环境恢复性的研究基础 2.4.2 恢复性环境与建筑空间的匹配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建筑疗愈性设计的理论框架 3.1 关键要素:寒地建筑环境恢复属性剖析 3.1.1 气候环境是恢复的强烈刺激 3.1.2 景观环境是恢复的薄弱基础 3.1.3 建筑环境是恢复的繁重负荷 3.2 技术路径:恢复原理之于寒地建筑 3.2.1 对寒地气候的趋利避害 3.2.2 对自然景观的激发拓展 3.2.3 对人工属性的削弱顺应 3.3 结构层级:寒地建筑恢复功能的先天差异 3.3.1 构成要素——空间环境恢复属性差异 3.3.2 结构层级——空间环境恢复程度差异 3.3.3 运行机理——空间环境恢复机制差异 3.4 设计原则:趋利避害的积极响应 3.4.1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 3.4.2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 3.4.3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冬季气候的应对 4.1 自然光照的诱导增补 4.1.1 强化光线提示时间感受 4.1.2 诱导光线维系昼夜节律 4.1.3 集聚光线纾解冬季抑郁 4.2 低温要素的消解转换 4.2.1 庇护体促进冬季室内外交互 4.2.2 动态室内温度满足适应需求 4.2.3 循环寒冷气流调节唤醒状态 4.3 冰雪景观的激活强化 4.3.1 视觉联系引发审美体验 4.3.2 冰雪活动建立情感联结 4.3.3 动态景观提供分心刺激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然特征的复兴 5.1 寒地绿色资源的优化配适 5.1.1 夏季室外绿色资源的效力提升 5.1.2 冬季室内绿色资源的集成整合 5.1.3 全年性绿色资源的重点培育 5.2 寒地自然形态的提炼转译 5.2.1 转译冰雪景观形态 5.2.2 转译生物构型规律 5.2.3 转译自然变化特性 5.3 寒地自然模式的抽象再现 5.3.1 抽象“前景与避难”模式 5.3.2 抽象“诱惑与神秘”模式 5.3.3 抽象“冒险与刺激”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工属性的调和 6.1 远离性:引发感知突变 6.1.1 时间维度的远离 6.1.2 空间维度的远离 6.1.3 文化维度的远离 6.2 引力性:平衡感知信息 6.2.1 空间要素扩容感知广度 6.2.2 空间形态激发审美感知 6.2.3 空间功能增进感知深度 6.3 兼容性:协调双向需求 6.3.1 多元化空间功能提升选择度 6.3.2 多级化空间设置提升参与度 6.3.3 智能化信息技术提升互动度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后记
展开全部

寒地疗愈建筑 作者简介

王诗琪,1992年生,工学博士,现工作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本硕博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梅洪元先生,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人居环境、疗愈性景观、地域性建筑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项、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1项、江苏省教育厅项目1项、徐州市社科项目2项、校青年科技基金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扩建工程、2022年冬奥会速滑馆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扩建工程等项目十余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