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研究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研究

作者:陈慧君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4-01
开本: A5 页数: 270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25.9(7.2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775728
  • 条形码:9787519775728 ; 978-7-5197-757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的立法化进程与其理论基础,并结合德国近期新司法实践对适用该制度的判例意见,思考其对完善中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借鉴意义。全书共六章。**章是从历史与现状、制度概览等方面对德国自白协商制度进行概述。围绕四则指导性裁判、司法实践现状的近期新实证调查结果,以及制度的基本内容等方面展开。第二章与自白协商制度的自白有关,阐述了自白的概念与法律性质等基本问题、自白证据适用的原则与规则,以及自白作为从轻量刑依据的理论问题。第三章则分别从程序进行的规则、协商合意的约束力、上诉程序等三个方面论述自白协商制度。第四章阐述了自白协商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围绕沟通性刑罚理论、正义观、实质真实、被告人法定听审权的可放弃性,以及合理信赖受保护原则等方面展开。第五章论述了自白协商制度对重要刑事法原则的遵循,主要包括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直接言词原则与迅速审判原则。第六章是基于对中国认罪认罚制度中所存在的不足,讨论了自白协商制度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借鉴意义。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研究 目录

目 录导 言一、问题的提出二、关于“自白协商”用语的说明**章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概述一、自白协商制度的形成(一)协商程序之缘起(二)四则指导性裁判(三)司法实践的现状二、自白协商制度概要(一)法条分析(二)协商的内容(三)适用范围三、自白协商制度与其他简易诉讼程序(一)德国简易诉讼程序规定概览(二)自白协商制度与其他简易诉讼程序的界分第二章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中的自白一、自白协商制度中的自白概念二、自白的证据性质及其适用(一)自白的证据属性及其分类(二)自白证据适用的原则和规则三、自白行为作为从轻量刑情节的理论依据与实现路径(一)作为诉讼行为的自白与量刑情节(二)自白作为从轻量刑情节的理论依据之争(三)自白实现从轻量刑的路径——刑罚裁量空间理论第三章 自白协商的程序、约束力及上诉一、自白协商程序:法院启动、控辩同意及形式要求(一)法院启动与控辩同意(二)保障协商程序的形式要求二、协商合意的约束力(一)原审协商合意的约束力(二)原审程序中协商合意约束力丧失的原因(三)原审协商合意在上诉审程序中的约束力三、自白协商程序与上诉(一)上诉事由(二)上诉之放弃(三)回复原状制度的适用可能性四、小结第四章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的理论基础一、刑罚理论(一)报应观与预防观(二)沟通刑罚观二、正义观与实质真实(一)正义观的变迁与刑事诉讼(二)实质真实三、诉讼构造(一)当事人主义(二)职权主义四、法定听审权之可放弃性(一)法定听审权作为权利的可放弃性(二)自白协商程序对法定听审权放弃的五、保护被告人信赖原则(一)法治国原则(二)信息自决权(三)诚实信用原则六、小结第五章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与刑事法原则一、自白协商制度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一)实体法上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二)自白协商程序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二、自白协商制度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与陈述行为对量刑的影响(二)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与“量刑剪刀式”威胁三、自白协商制度与直接言词原则(一)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的内涵(二)自白协商程序与直接言词原则四、自白协商制度与迅速审判原则(一)迅速审判原则与诉讼严重迟误(二)自白协商程序与迅速审判原则五、小结结 论参考文献附 录
展开全部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研究 节选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研究》:在根据法治国原则所推导出来的各项原则中,*能体现信赖保护思想的刑事法原则是禁止溯及既往原则与程序公正原则。就法官不得违背其在协商合意中所承诺的量刑幅度而言,其实质上体现了禁止溯及既往原则的精神。该原则源于《德国基本法》第103条第2款的规定。该款的实质精神在于,对宣告某类行为可罚的国家强力,不会在事后增强。这也是一种社会公众所享有的公共利益。因为法不是纯粹高度形式化的抽象规则,而是与人类共同生活所产生的具体问题有关。禁止溯及既往原则中的基准法是在实定法中已经形成的规范,而不是每次在发现某类行为后暂时地、例外地增加或改变规范内容。法应当以稳定性为目标,不能以例外性地对社会生活事实加以应对为常态。如果一旦面对争议就将其交由政策性的临时法来解决,则会导致个人难以确定其将如何行为,*终导致社会生活难以稳定,进而处于不受实定法控制的状态。换言之,禁止溯及既往原则不是针对个案的特定行为,而是针对在该特定行为前就已然存在的法律。该原则是一般性地对国家权力进行约束与限制。通过限制法官对法律的适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个体的自由与安定,免受当权者恣意的侵害,也即以对刑罚权力的限制来实现对公民享有安定性状态的保护。因此,禁止溯及既往原则实则保护的是公民的信赖——人们应当能够相信,在法律中确定下来的对一个行为的评价,不会在事后发生对行为人不利的改变。虽然法官在协商合意中所提出的量刑幅度不属于立法者经过法定程序所确定的实定法,不属于禁止溯及既往原则通常所指向的法律范畴,但是对于被告人而言,法官的量刑幅度承诺是一种得以确定自己将要被处以何种刑罚的指示,被告人根据对该确定性的信赖而作出自白等一系列诉讼行为,这种行为指引无异于既定法律对公民在社会中行为的导向作用。如果不对这种信赖进行保护,则被告人因该种不确定性而难以明确接下来该选择怎样的辩护策略和诉讼行为,甚至其会倾向于不作出自白。由此,自白协商制度试图以量刑优惠获取自白,从而加快查明案件真相的初衷便会落空。因此,禁止溯及既往原则的精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被告人信赖法官有关量刑幅度之承诺的保护必要性。此外,就保护被追诉人程序性利益、限制刑事追诉活动中的国家行为而言,*为典型的是刑事诉讼必须遵循程序公正原则。但是,程序公正原则因其高度的抽象化与不确定性而难以为被追诉人提供直接得以主张的权利。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只能在审慎地对其进行具体化后,才能适用该原则。也即,当基于整个诉讼法以及法院对法律的解释和适用,认为诉讼没有产生符合法治国原则的结果,或者损害了宪法上不可侵犯的权利时,才构成对程序公正原则的违反。因为程序公正原则的功能在于,保障法治国原则不可放弃的*低要求和被追诉人权利保护的*低标准得以实现。其作为一种一般性条款,能够在宪法和诉讼法均未对诉讼上某种值得保护的内容进行规定时,对其进行保障。作为法治国原则的要素,程序公正原则要求公民不是作为刑事诉讼客体而被追诉和审判。被告人应当有机会积极且有效地参与诉讼进程和裁判结果的形成,并有能力对国家的权利干预行为进行防御。故此,来自法治国原则的程序公正被视为一项宪法性的诉讼原则,保障公民个人在诉讼过程中所享有的一般行为自由的权利。就协商程序而言,程序公正原则主要是指被告人在充分知悉必要信息的前提下,有权自主参与诉讼活动。而有效实现该诉讼参与,则须基于对被告人合理信赖的保护。相应地,对该合理信赖的保护构成了对国家司法机关进行追诉活动的限制,即其应当依法遵守协商合意,不得以可归责于己的方式损害被告人的信赖利益。综上所述,自白协商制度被纳入刑事诉讼法后,应当符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自白协商制度之适用,必须以遵守法治国原则为前提。无论是法治国原则对尊重个体人格尊严、促进人之自由发展的基本要求,还是由其衍生出来的禁止溯及既往原则和程序公正原则,都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运用权力进行刑事追诉活动时,应当保护被追诉人的合理信赖。质言之,国家有义务保障公民的安定性状态,以及公民对国家制度能够发挥其功能的信赖。因此,在自白协商程序中,就法院在协商合意中所承诺的量刑幅度建议而言,依据法治国原则下的信赖保护思想,被告人对该承诺产生的合理信赖应当受到保护,即法院非因法定情形不得背离其承诺。在法院背离其承诺时,被告人基于该信赖所作出的自白不得在该审级中作为证据使用。……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研究 作者简介

  陈慧君,1993年,女,浙江乐清人。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德国科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中德比较法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