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念与战略实践

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念与战略实践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24cm 页数: 417页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17.6(7.0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念与战略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5228223
  • 条形码:9787305228223 ; 978-7-305-2282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念与战略实践 本书特色

《新兴大国崛起与全球秩序变革》丛书简介 本丛书立足于中国等新兴大国的国际处境、发展需求与观察视角,回应国际秩序变革这一全球性重大热点问题。既对国际体系进行历史考察与理论思考,又深入探讨国际政治与安全秩序、国际经济秩序、国际法律秩序与规范等主要实践领域的具体问题;尝试打破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框架、主导话语与价值取向,就国际秩序变革所涉及的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中国在全球秩序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立于潮头、引领国际秩序与治理机制变革,实现和平发展与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新兴大国崛起与全球秩序变革》丛书主编简介 石斌,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南大亚太评论》主编、《外交评论》编委、《国际观察》编委、《国际安全研究》通讯评审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理论、美国政治与外交、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出版学术论著、译著近20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念与战略实践 内容简介

当下,各主要国际力量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战略,力图使国际秩序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本书主要是对各主要国家(力量中心)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欧盟、东盟的国际秩序观念、战略目标与相关政策取向做总体考察分析。

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念与战略实践 目录

**章 重塑霸权护持:美国国际秩序观中的“特朗普冲动”(毛维准)
**节 国际秩序观:一种概念框架
第二节 “二战”后美国国际秩序观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国际秩序观基本图景:从“二战”到“冷战
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文本中的国际秩序观演变
第三节 “特朗普式”国际秩序观:脉络与特征
一、“特朗普式”国际秩序观的基本脉络
二、“特朗普式”国际秩序观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特朗普式”国际秩序观的内外根源
一、结构权力变动及其衍生效应
二、国家间的全方位竞争
三、美国国内与社会因素
第五节 量身定做?“特朗普式”国际秩序观中的中国指向
第六节 结语

第二章 调适大变局:欧盟的国际秩序观(赵光锐)
**节 欧盟的国际秩序设想
一、以规则、国际法和多边主义为基础的“文明化”国际秩序
二、自由主义的国际贸易体系与永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三、全球良治的国际治理体系和功能良好的国际制度
第二节 欧盟的全球角色与欧美关系定位
一、欧盟的全球角色
二、欧盟对欧美关系的定位
第三节 欧盟塑造地区和全球秩序的方式
一、“文明手段
二、有效的多边主义
三、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第四节 欧盟与区域跨国治理秩序
一、超国家区域治理机构和多层次治理机制的形成
二、新型区域安全秩序的创立
三、公民与区域治理秩序的高度融合
第五节 欧盟参与国际秩序变革面临的挑战
一、战略设想与行动能力之间的差距
二、欧盟”内部秩序“面临冲击
三、价值观输出与欧洲中心主义
第六节 结语

第三章 映射大国身份:俄罗斯的国际秩序观(李冠群)
**节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家认同
一、俄罗斯国际地位转变
二、俄罗斯新身份认同的形成与转变
三、俄罗斯大国地位重塑与现实困难
第二节 基于战略核平衡的俄罗斯对美外交
一、后冷战时期美俄战略互动
二、俄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
第四章 拥抱战略转型:日本的国际秩序观及其外交重构(张勇)
第五章 塑造安全与权势:印度的国际秩序观(宋德星)
第六章 以东盟方式促大国平衡:东盟国际秩序观念与实践(巨威莉)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全部

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念与战略实践 节选

  《新兴大国崛起与全球秩序变革: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念与战略实践(第九卷)》:尽管俄罗斯突出强调其“太平洋国家”的地缘属性,但是,这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即今天的俄罗斯国家重心与安全核心仍旧是俄欧地区。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俄罗斯经济长期低迷,俄与中美等经济大国的总体实力已经严重拉大,无论俄在东欧、中东抑或亚太地区同美国之间的“角力”看上去有多么“激烈”,俄事实上早已失去了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以下简称慕尼黑会议)上讲话时的硬气,而只能在“表面上”维持一个夕阳帝国起码的体面而已。普京在慕尼黑会议上指责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时称:“单极模式对当代世界来说不仅难以接受,而且完全不可能;只有《联合国宪章》才能够成为决定使用武力的唯一机制。”①这种底气源自当时高企的油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俄GDP年均增长5%所带来的强大信心。2008年后,随着油价大幅滑落,俄经济总量迅速萎缩,不但无法建立起一个能够同美国分庭抗礼的国际新格局,甚至面临着再次滑入世界“三流国家”行列的风险。因此,之后的俄罗斯外交战略也就更加注重达成目标的“实际效果”,而非行为方式本身了。面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俄总体目标比较一致,而且也已经呈现出相互借重的态势。相比较而言,中国对俄罗斯的依赖要更多一点。上述现象的产生与中俄两国目前发展阶段不同有关,中国目前正在朝着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地位迈进,也在努力向海权国家转型;而俄罗斯在无可奈何地走向持续衰落的同时却仍旧保有了“大陆属性”的广阔国土,在拥有极大的战略纵深的同时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能够自给自足,中国尽管属于“陆海复合型”大国,但是经济结构却是“海洋型”的,严重依赖全球市场并需要进口数量极为庞大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大豆、小麦等战略物资。在此情况下,中国较之俄罗斯更需要一个稳定的陆地边境线来完成国家的转型,并积极地参与到与传统海洋强国的竞争当中,从而为将来的发展取得一个良好的基础。当然,俄罗斯对于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冷静的态度,尽管俄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但是,出于对平衡美国所带来的战略压力以及遏制中国的困难等因素的考虑,俄基本采取了比较持续的对华友好政策。正如普京所言:“为了能够在残酷无情的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我们必须成为聪明的人和强有力的人;我们应该不只是勉强生存,应该拥有极大的经济、智能、道德和军事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住我国在世界上一系列大国中间的位置。”①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只有保持一种“强大感”,才能让他们不迷失前进的方向,从而继续发展下去;这也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植入民族的神经之中。有观点认为,面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俄罗斯基于三个因素做出自己的抉择:首先,俄实力弱于中美,竞争力有限;其次,中美过分亲密或者对抗对俄都是不利的;第三,亚太地区对俄的重要性日渐提升。②此观点的基本认识是俄罗斯已经无法在亚太地区形成一极,而不得不在*后关头“选边站”,这是俄官方从来没有承认过的,但是,这的确道出了俄在亚太事务中实际所处的地位。由于俄罗斯自身实力的下降,加之主要精力被牵制在俄欧地区以及中东的大国竞争之中,俄在亚太地区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的战略能力来纵横捭阖,至多只能采取一种较为“中立”态度来尽可能地“平衡”各国,尤其是平衡中美之间的关系,以提升自身的话语权。至于美俄在亚太地区可能的密切合作,由于双方在实力和战略目标上的巨大差距,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按照赵华胜的观点,评价俄罗斯“转向东方”战略的成败只能以它本身的目标作为参照:其一,远东和西伯利亚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俄罗斯融入亚太经济的程度;其三,俄罗斯在亚太地区政治话语权的增加。①由于目前俄罗斯“转向东方”的战略行动仍然处于“热身”阶段,对其予以*终评价为时尚早,但这一战略却为中俄两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尤其是海上安全合作提供了条件。如前文所言,海洋已经成为21世纪各大国争夺的新战略制高点,作为传统海权强国,俄罗斯在海上安全等问题上也需要中国的理解与配合,从而避免两国间在海洋战略上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中俄两国各项合作都在加强的同时,在某些领域或具体问题上的竞争与博弈也难以避免,一种可以及时消弭矛盾并且能够有效增加共同利益的合作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中俄战略协作的生命力。……

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念与战略实践 作者简介

毛维准,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学等研究,承担多项国家课题,在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