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收山(签名本)

收山(签名本)

作者:常小琥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32.8(10折) 定价  ¥32.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收山(签名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4759427
  • 条形码:9787544759427 ; 978-7-5447-5942-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收山(签名本)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文学爱好者,对于北京地域餐饮业变化有兴趣的读者台湾第四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得主  紫金人民文学之星 常小琥长篇  一个风轻云淡、暗流涌动的饭庄江湖  一段氤氲饭菜香的时代悲欢  一辈一去不返的老厨人  《上海文学》《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选刊》甄选作品  重磅推荐  故事性强,时代感浓厚,剧情片年代剧抢手版权。  再现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北京饭庄江湖,怀旧情怀与职人精神的时代呼应。  作者记者出身,对小说背景的描述严谨切实,这本小说可以作为厨师行业入门小百科阅读

收山(签名本) 内容简介

  故事从青年屠国柱拜师万唐居总厨杨越钧说起,刚刚成为他的第三位弟子,屠国柱就被杨师傅派到万唐居另外一位烤鸭名师葛清负责的鸭房打杂帮手。杨师傅的目的是留下葛清的烤鸭绝学,并许以万唐居的总经理职位。  屠国柱以自己的诚心得到了葛清的信任,也得到了烤鸭的心得和杨越钧许诺的经理职位,但一次意外,葛清被捕,屠国柱背上骂名。  之后万唐居争夺涉外餐厅指标,引进新制度改革,屠国柱和他的两位师兄,以及两位师弟却在日新月异的餐饮行业明争暗斗又相互扶持,*终各奔歧路,渐行渐远……

收山(签名本) 节选

《收山》:  飘出的白烟仿佛会说话,真香。  水一开,小孩大方地笑了。高个吸了吸鼻子,没有朝前再迈一步。  蒸锅就摆在眼皮子底下,他看得清楚。饺子通常是先煮皮,后煮馅,老人们习惯敞着锅盖,让饺子在沸水里滚,受热均匀,不至于破皮。等差不多了,再盖严,这时水的热量刚好能透进馅儿里。汤色清,皮不粘,吃起来才合适。不懂的,只会一味用旺火,*后全成了片儿汤。  “本来想和面的时候掺个鸡蛋,又舍不得,开锅前就往里点了一些盐和葱尖,哥你尝尝。”单论年岁,高个比小孩大出一轮,可他只能眼巴巴地瞧人家在火上有张有弛,衬着老成。  “嗯,闻着就不错。”他挠了挠手上的石膏,把脸一扭,故意去瞧晒在窗台上的那捆芹菜。“我吃完来的。” 小孩的脸上有些失落,但他很快又掀起锅盖,继续看着火。锅里被拨出一道浅纹,犹如疏风掠过河面。他捞出一颗饺子,轻咬下去,试生熟。  韭菜馅的,应季,味儿正。高个开始咬自己的嘴皮。  小孩抬起秃脑瓢,又一次巴巴地望着高个。  “不咸不淡,盛出来一起吃?你要是手不方便,给你拿个勺来。” “真吃过了。”这次,是他的脑门渗出了汗,不知是被熏的,还是饿的。强烈的西晒照在侧脸,汗像葵瓜子那么大,从耳后滑到脖颈。别说受伤的胳膊,连腿脚也像是不过血了,一起跟着发麻。“做那么讲究干什么,自己吃的东西。” “就是进自己的嘴,才费心思。”小孩两手取出笊篱,滑亮的汤汁被柳条从圆硕的饺子上沥出来。“你吃过什么来的,死知了,还是灌得水饱?” 小孩在刺儿他。  一排排白润晶亮的小元宝,在盘子里来回出溜。  “我爸说,荒年饿不死大师傅。哥,假如你当厨子,先给自己做什么好吃的。” “厨子。”高个反复在嘴里念了两次,才看到小家伙一动不动的,在他等回话。“你的饺子,再不吃就坨了。” 高个男的,就是我,从大兴插队回来的我。  那时,我爸在雪池胡同抬冰,我妈是宣武副食品公司供销科的调度员。像我这种双职工子女,每天饭点一到,见邻居家孩子,捧上热饭热菜,满院儿蹦踺着吃,那是什么滋味,我都不愿意提。妈想我踏实养伤,特意舀一碗高梁米,给隔壁曹阿姨送去,让她中午管管我。人家嘴上自然说好,添一双筷子的事,白天也真来敲我的门,屠国柱,家里贴饼子烙多了,过来帮我们吃一点儿吧。我会隔着窗户说,和同学约好的,出去吃。  为填肚子,我试过用凉水化淀粉,再拿开水冲红糖,兑好,仰脖一灌,又香又甜。后来觉得胃里还是空,就抓把盐,去街上逮蚂蚱,抓知了猴,烤着吃。  好些孩子宁可不正经吃饭,也要挤在绿莹莹的桃树和杨树叶下,围着我。总之只要不挨饿,我招儿多了,逼着自己想。  那年是早立秋,稍一见凉,即便盐都顺着裤线洒没了,也难见到几只活物,馋虫倒是勾出不少。后来忘听谁说的,十七号大院里一小光头,精豆子似的,在家能炒土豆丝,会熬茄子,我就总跑过去看。他以为我是想蹭饭,每回就单盛出来一份。我摇头给他搁回到砖台上说,你吃你的。他又递了过来:“哥,你吃,脆还是不脆,熟没熟透,我放了一点自胡椒粉,提味,替我把把关。”我捏起一片浅棕色的茄条说:“那我就帮你把把关。” 我们会挨家挨户地串,看街坊怎么抻莜面,怎么蒸花卷儿,怎么把猫耳朵推撮出花纹。我从哪新学了几手,不方便动,就尽着他先在家里试。从白天到傍晚,他跟在我身后,像一块甩不掉的黏面团。  他的脑袋又宽又扁,手总在上面抠,我问过他:“你的光头怎么回事?”他说以前头发很多,还留过小辫,后来里面老是长虱子,就越剪越短,直到剃光,天天洗,还是会长。我盯着他的脑瓢又问,现在怎么没了?他说后来他爸干脆拎起暖壶,朝他头上浇开水,说这样能把虱子虮子全都烫死。我仰头直笑,你爸真下得去手,虱子不是他亲生的,难道你也不是?真这样,该烫出你满头脓疮才对,我怎么瞅不见?小光头眨着眼睛说,是真的,真的。空了一空,他又说,整天晃荡下去,也吃不出意思来。不如去专做风味菜的老馆子,尝尝手艺,我爸说,白广路的万唐居,有真东西。  我照着他的光头上一拍,等你脑袋上的毛长齐了,再说。  终于有一天,办事处的人打来电话,叫我过去参加分配。我就把绷带剪掉一小截,套了件长袖褂子,再去。那是一幢用朱红色火砖砌的苏式矮楼,外面挂着磨花了的旧黑板。多如喷漆总厂和电表三厂,哪家单位招工,就拿黄粉笔写在上面。办公室里,那个人拎着竹劈包的暖瓶,刚打完水回屋。他见我把四盒五毛八的红梅,从报纸里一亮,就故意板起脸,怪我瞎花钱。等我把烟卷好,又坐了回去。他说:“有个情况,你得先弄明白,像首钢、二机床厂那种地方,都是给退伍兵预备的,厂方直接跟武装部招人。人民食品厂这样的全民单位,少,也轮不到你们这帮知青,我这里,都是集体的。你去,就聊去的办法,不去,再说不去的。”我眼皮一闭,一睁,点了点头,说:“这些都懂。” 他说:“懂就好办,这片儿的集体单位,那是卢沟桥上的狮子,数都数不清。”他揪出软木塞,将水倒进生满茶锈的搪瓷缸里,来回吹。然后还说:“我这人实在,冲你妈跟我是发小这层关系,像东街**塑料厂,做大脸盆的,都不跟你提。” 他由三角柜里,抽出一张表,说:“单给你留的,灰大楼拔丝厂,出盘条,这东西,紧俏。菜市口的羽绒服制品厂也行,去就当天开手续。”我问:“去那做什么?”他说:“流水线呗,工帽往头上一套,砸袖子,缝领口,出蓝棉大衣。”我说:“老坐着,干不了。”他一愣:“老坐着不行?那东风市场的售货员,总行吧。”我说:“老站着,也不行。”他把缸子一撂,横话就出来了:“躺着行,你够资格吗?有这好地方,我还要去。也不过过脑子,年前你在四平园把一崇文的孩子,吊起来打。开舂,又给里仁街张家二儿子眼眶拍折了,人刚在同仁医院把假眼装上。这你妈才来求我,快把你搓出去。明告诉你,我还不管了,家待着去,仨月不分你。” 我又坐近,从两边裤兜里各掏出一盒前门,按在他跟前。再问:“您手里的单子,给我看看。”他半张着嘴,一面朝我的手上瞄,一面把表递过来:“再不济,你不是会游泳么,北海当救生员怎么样,给你条船,有想不开,跳河的,你上。冬天活轻,船都靠岸,光刷刷漆。” 我对着尽下面两个单位的名字,看了再看。  ……

收山(签名本) 作者简介

  常小琥,原名常凯,作家、媒体人。世代居京南城,爱老北京,代表作《琴腔》,获得第四届台湾“华文世界电影小说”首奖,也为骆以军、杨照、小野、蔡国荣等作家激赏,誉作者为文坛明日之星。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