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法律一本通:3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本通【第九版】

法律一本通:3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本通【第九版】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44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28.1(7.4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法律一本通:3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本通【第九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630831
  • 条形码:9787521630831 ; 978-7-5216-308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法律一本通:3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本通【第九版】 本书特色

《法律一本通》系列丛书特点: 方便快捷:以主法条为干,迅速查找相关规定 突出重点:目录标注重点,归纳相关规定要点 实例参考:收录典型案例,提炼归纳案例要旨 适用解疑:提示冲突法条,准确解释适用关系 增值服务:可扫描二维码,能使用法融数据库

法律一本通:3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本通【第九版】 内容简介

“法律一本通”系列丛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以其科学的体系、实用的内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我们对其进行了多次改版,丰富了其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再次博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本书内容将主要围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法律条文,结合典型案例,对该法进行逐条阐释。 在主法条的相关规定之后附上案例指引,收录*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以及相关机构公布的典型案例的裁判摘要和案例要旨。通过相关案例,可以进一步领会和把握法律条文的适用,从而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并对案例指引制作索引目录,方便读者查找。

法律一本通:3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本通【第九版】 目录

**章 总则
**条【立法目的】
第二条【适用范围】
第三条【基本原则】
第四条【协商】
第五条【调解、仲裁、诉讼】
第六条【举证责任】
第七条【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诉讼】
第八条【三方机制】
第九条【拖欠劳动报酬等争议的行政救济】

第二章 调解
第十条【调解组织】
第十一条【调解员】
第十二条【申请调解的形式】
第十三条【调解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条【调解协议书】
第十五条【不履行调解协议可申请仲裁】
第十六条【劳动者可以调解协议书申请支付令的情形】

第三章 仲裁
第十七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设立】
第十八条【政府的职责】
第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责】
第二十条【仲裁员】
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管辖】
第二十二条【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当事人】
第二十三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
第二十四条【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第二十五条【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参加仲裁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仲裁公开原则及例外】
第二十七条【仲裁时效】
第二十八条【申请仲裁的形式】
第二十九条【仲裁的受理】
第三十条【被申请人答辩书】
第三十一条【仲裁庭】
第三十二条【通知仲裁庭的组成情况】
第三十三条【回避】
第三十四条【仲裁员承担责任的情形】
第三十五条【开庭通知及延期】
第三十六条【申请人、被申请人无故不到庭或中途退庭】
第三十七条【鉴定】
第三十八条【质证和辩论】
第三十九条【举证】
第四十条【开庭笔录】
第四十一条【申请仲裁后自行和解】
第四十二条【先行调解】
第四十三条【仲裁案件审理期限】
……

第四章 附则

附录
展开全部

法律一本通:3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本通【第九版】 节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本通(第九版)》:  (五)健全劳动人事争议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风险监测机制,通过税费缴纳、社保欠费、案件受理、投诉举报、信访处理、社会舆情等反映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指标变化情况,准确研判劳动人事争议态势。完善重大劳动人事争议风险预警机制,聚焦重要时间节点,突出农民工和劳务派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围绕确认劳动关系、追索劳动报酬、工作时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等主要劳动人事争议类型,强化监测预警,建立风险台账,制定应对预案。  (六)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建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联系点制度,以工业园区和互联网、建筑施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行业以及受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突发事件等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为重点,全面开展排查,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妥善化解因欠薪、不规范用工等引发的风险隐患。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隐患协同治理,完善调解仲裁机构与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以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共同加强劳动用工指导,履行好“抓前端、治未病”的预防功能。  三、强化协商和解  (七)指导建立内部劳动人事争议协商机制。培育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人事争议协商意识,推动用人单位以设立负责人接待日、召开劳资恳谈会、开通热线电话或者电子邮箱、设立意见箱、组建网络通讯群组等方式,建立健全沟通对话机制,畅通劳动者诉求表达渠道。指导用人单位完善内部申诉、协商回应制度,优化劳动人事争议协商流程,认真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及时回应劳动者协商诉求。  (八)协助开展劳动人事争议协商。工会组织统筹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和集体协商指导员、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等资源力量,推动健全劳动者申诉渠道和争议协商平台,帮助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开展劳动人事争议协商,做好咨询解答、释法说理、劝解疏导、促成和解等工作。各级地方工会可设立劳动人事争议协商室,做好劳动人事争议协商工作。企业代表组织指导企业加强协商能力建设,完善企业内部劳动争议协商程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劳动人事争议协商咨询、代理服务工作。  (九)强化和解协议履行和效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达成一致的,工会组织要主动引导签订和解协议,并推动和解协议履行。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未按期履行和解协议的,工会组织要主动做好引导申请调解等工作。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审查,和解协议程序和内容合法有效的,可在仲裁办案中作为证据使用;但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为达成和解目的作出的妥协认可的事实,不得在后续的仲裁、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根据,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劳动者、用人单位均同意的除外。  四、做实多元调解  (十)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司法行政、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推动用人单位加大调解组织建设力度。推动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立健全以乡镇(街道)、工会、行业商(协)会、区域性等调解组织为支撑、调解员(信息员)为落点的小微型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加强调解组织建设,规范劳动人事管理和用工行为。  ……

法律一本通:3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本通【第九版】 作者简介

法规应用研究中心,中国法制出版社组织法律专业人士以满足人民群众学法用法需求为出发点,编写相关实用专业的法律工具书和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