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创新教材)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创新教材)

作者:崔炳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0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1.2(8.0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创新教材)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7336734
  • 条形码:9787117336734 ; 978-7-117-33673-4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创新教材) 本书特色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系统论述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本书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重点突出皮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依据,以及中医辨证要点和中医治疗特色。由从事皮肤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编写,对临床有指导性帮助。总论介绍中西医皮肤病学基础知识,包括皮肤病学的简史、皮肤的结构功能、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各论部分,介绍皮肤病与性病,对其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依据和治疗进行了论述。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创新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重点突出皮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依据,以及中医辨证要点和中医治疗特色。由从事皮肤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编写,对临床有指导性帮助。总论介绍中西医皮肤病学基础知识,包括皮肤病学的简史、皮肤的结构功能、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各论部分,介绍皮肤病与性病,对其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依据和治疗进行了论述。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创新教材) 目录

上篇 总  论
**章 中医皮肤科学发展简史/ 1
第二章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3
**节 皮肤的结构/ 3
第二节 皮肤的生理功能/ 7
第三章 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11
**节 六淫致病/ 11
第二节 感受特殊之毒/ 12
第三节 外来伤害/ 13
第四节 七情内伤/ 13
第五节 卫气营血变化/ 13
第六节 脏腑功能失调/ 14
第四章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检查与诊断/ 16
**节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16
第二节 皮肤病的实验室检查/ 22
第三节 组织病理及影像学检查方法/ 26
第五章 皮肤病的四诊与中医辨证/ 36
**节 皮肤病的四诊/ 36
第二节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39
第六章 皮肤病的中西医治疗/ 43
**节 皮肤病的西医治疗/ 43
第二节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 56
下篇 各  论
第七章 感染性皮肤病/ 61
**节 水痘/ 61
第二节 单纯疱疹/ 64
第三节 带状疱疹/ 66
第四节 疣/ 71
第五节 脓疱疮/ 77
第六节 毛囊炎/ 81
第七节 疖及疖病/ 84
第八节 痈/ 87
第九节 丹毒/ 91
第十节 手足癣/ 95
第十一节 体股癣/ 98
第八章 皮炎湿疹及荨麻疹性疾病/ 101
**节 湿疹/ 101
第二节 特应性皮炎/ 106
第三节 激素依赖性皮炎/ 110
第四节 口周皮炎/ 113
第五节 汗疱疹/ 115
第六节 虫咬皮炎/ 117
第七节 荨麻疹/ 121
第九章 物理性瘙痒性及精神性皮肤病/ 127
**节 日晒伤/ 127
第二节 植物日光性皮炎/ 129
第三节 瘙痒症/ 132
第四节 慢性单纯性苔藓/ 136
第五节 结节性痒疹/ 139
第六节 皮肤垢着病/ 142
第十章 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146
**节 银屑病/ 146
第二节 毛发红糠疹/ 153
第三节 玫瑰糠疹/ 157
第四节 多形红斑/ 160
第五节 扁平苔藓/ 166
第六节 红皮病/ 171
第十一章 结缔组织病及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176
**节 红斑狼疮/ 176
第二节 皮肌炎/ 182
第三节 硬皮病/ 187
第四节 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195
第五节 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 198
第十二章 血管性疾病与脂膜炎/ 206
**节 过敏性紫癜/ 206
第二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210
第三节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213
第四节 荨麻疹性血管炎/ 215
第五节 白塞病/ 217
第六节 青斑样血管病/ 221
第七节 结节性红斑/ 226
第十三章 皮肤附属器及黏膜相关疾病/ 231
**节 痤疮/ 231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 235
第三节 玫瑰痤疮/ 238
第四节 斑秃/ 242
第五节 雄激素性脱发/ 247
第六节 唇炎/ 249
第十四章 色素性皮肤病及内分泌代谢性皮肤病/ 254
**节 黑变病/ 254
第二节 黄褐斑/ 256
第三节 白癜风/ 260
第四节 月经疹/ 266
第五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269
第十五章 肿瘤性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 274
**节 蕈样肉芽肿病/ 274
第二节 梅毒/ 278
第三节 尖锐湿疣/ 284
附篇 朱仁康学术思想概要
第十六章 朱仁康学术体系/ 288
**节 内外整体论治皮肤病/ 288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治皮肤病/ 290
第三节 皮肤病皮损辨证体系/ 292
第十七章 朱仁康学术特色/ 298
**节 治法方药创新/ 298
第二节 用药经验特点/ 303
第三节 外用药物研究/ 305
第四节 衷中参西思想/ 305

展开全部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创新教材) 作者简介

首届广安门医院十佳中青年医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批“中青年名中医”。担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科分会副会长等。曾报道国内首例罕见皮肤病,研制了治疗银屑病、湿疹皮炎、扁平疣的“愈银方”“湿敷方”“袪疣散”等。专长治疗荨麻疹、湿疹、痤疮、银屑病、血管炎、紫癜等皮肤病及中医美容。主持负责7项课题,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3项,其他3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