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货币文化史VI: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货币文化史VI: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344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51.0(5.8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货币文化史VI: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638031
  • 条形码:9787549638031 ; 978-7-5496-380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货币文化史VI: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本书特色

本书对古希腊—罗马货币的生产、流通、储存以及多元化职能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在古代地中海世界,货币不仅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时所用到的重要的交流工具,作为一种文化和政治符号,它还承载并传达着精英阶层的价值观。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王忠孝 《货币文化史》全六卷各自以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帝国时代、现代为历史语境,将货币的丰富性、复杂性、趣味性娓娓道来。其中深刻的学术思索与广阔的学术视野交织,学术前沿与古老的学术传统辉映,不仅补充汉语读者的思想世界,也促使我们抚卷沉思,发出*熟知而又*无知之问:何谓货币?由此,我们或可抵达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以及人性内在的明暗交错。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刘平 从物物交换到黄金交易再到移动支付,本书从多维角度探讨了货币的起源、发展、流通以及这些因素对人类历史的深刻影响。货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助推手,它在表达价值的同时验证价值,一边打破规律,一边却又重塑秩序。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朱明 这是一部精心架构的恢弘之作。从炫亮可感的海贝,到神秘莫测的虚拟货币,它所讲述的不单单是一部货币史,甚至也不仅仅只是一部经济史,而是一部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它意在告诉我们:货币不仅仅关乎交换、财富和价值,它还从根本上形塑了我们的心智、道德和政治。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周保巍 一直以来,虽然在金融领域内货币被抽象化,并且抽离了其中的政治含义,但是一次又一次地我们看到了货币成为文化想象力和实际创造力的媒介。货币像细线一样穿透并且缝合着人类社会,从而可以让我们透过货币看到文化的万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应用经济系主任 王闻

货币文化史VI: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内容简介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现代社会被视为货币转型时期。国家货币与经济政策成为这一时期的见证者,多样化的科技支付手段开始出现,新的金融工具诞生。货币一次又一次被揭示为文化与实践的想象与公众和政治的斗争。现代货币——作为流通形式和财富的象征,仍然保持者不确定性,吸引了个人和大众的视线,但社会基础价值和财富分配结果的矛盾时刻都在上演。本书展示了现代科技理念、礼制、宗教文化的发展,以及货币在这些方面带来的影响与其相互作用。

货币文化史VI: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目录

丛书序言

概?? 述?? 货币——文化性、历史性与现代性

**章?? 货币及其技术:让货币在现代流通起来

第二章?? 货币及其理念:在专家政治和民主制度之间

第三章?? 货币与日常生活:现代的不稳定性和创造性

第四章?? 货币、艺术与表现形式:六位艺术家,两次危机(1973年、 2008年)

第五章?? 货币及其阐释:推想小说中货币的未来

第六章?? 货币与时代:货币的本质与危机后的改革建议 图表目录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货币文化史VI: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节选

1972 年,在改编自百老汇音乐剧的电影《卡巴莱》(Cabaret)中, 丽莎·明尼里(Liza Minnelli)和乔尔·格雷(Joel Grey)在合唱 的副歌部分唱道:“货币让世界运转起来。”这部电影和之前的音 乐剧一样,展示了德国魏玛时期所盛行的“无所顾忌”的情感。魏 玛时期是德国的国家货币相对价值崩溃,同时国家陷入纳粹主义的 时代。 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也曾高调地利用货币来应对那个 断裂的历史时期的影响。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一书中,波兰尼将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看 作一种乌托邦式的计划,对其知识谱系和政治界限进行了探讨,并 将货币、土地及劳动力的商品化认定为在新的生活领域中创造和扩 展资本主义市场的必要条件。(2001: 75)20 世纪初的世界市场是由 以英国为主导、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构成的,在这样的世 界市场中,货币被视作一种商品,可以根据抽象的供需力量实现自 由买卖。 波兰尼指出,任何在土地、劳动力和货币上建立自由市场的尝 试注定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这是人们因遭受自由市场的侵蚀性 影响后转而生成的一种对自身和社会的自我保护机制。这种“双向 运动”a 有很多表现形式,既有进步的,也有保守的。(2001: 248) 20 世纪初,各国政府试图维持国际金本位体系而采取的僵化态度, 表现为持续而强烈的“货币的短缺和过剩”。 (76)随着金本位体 系的崩溃,人们变得具有“货币意识”——更加关注货币价值和货 币影响力的日常波动,重新认识到货币的易变性和偶然性,并开始 期望货币的稳定。(26) 20 世纪 90 年代,在经典音乐剧《卡巴莱》被传唱了六十年后, 美国音乐团体“武当派”(Wu-Tang Clan)的《现金统治着我身边的 一切》(cash rules everything around me,C.R.E.A.M.)唱出了时代回 响。这首歌是在美国物价相对稳定的时期创作的,经济学家安娜·施 瓦茨(Anna Schwartz, 2008)将这段时期描述为“货币的涅槃时代”, 但很快,2007 年至 2008 年,一场*初由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所引 发的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在金融不稳定、政府实行 紧缩政策以及民粹主义和本土威权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复苏之际,长 期以来的工资和财富不平等现象再次暴露出来。在危机后的经济低 迷和随之而来的技术试验的推动下,伴随着这些变化给社区、国家 和世界的未来意义带来的新的希望和焦虑,货币再次成为人们普遍 a 波兰尼曾说,“市场力量的扩张或早或晚会引发旨在保护人、自然和生产组织的反 向运动;而保护性立法与其他干预手段是这种反向运动的特征。”因而市场经济的 扩张导致社会自我保护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双向运动”。——译者注(如 无特殊说明,本书脚注均为译者注。) 反思和批判探究的话题,以及政治和实际干预的手段。1 21 世纪初, 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货币意识发展的新时期,与这一新时期相关的 是货币研究的复兴。这种“修正主义”在货币研究领域的复兴跨越 了人类学、社会学、商学、传播学、历史学、法学、文学、哲学、 政治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学术学科(Bandelj et al., 2017: 3)。2 本卷《货币文化史》探究了这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开始与结束 的历史和地域跨度,重点关注了货币在这两次相隔近一个世纪的危 机中留下的印记。**次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应对措施为之后一个 世纪的货币管理和试验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正如布雷特·克里 斯托弗斯(Brett Christophers)、安德鲁·莱森(Andrew Leyshon) 和杰夫·曼(Geoffff Mann)所写,同时与波兰尼的观点相呼应的是, 第二次危机可能再次改变了“我们对现代性(自身)的理解,让货 币和金融更接近我们概念意识的中心。”(2017:5)在这两次 危机相隔的一个世纪里,各国对货币的控制得到了巩固,随后全球 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崛起,这些机构和工具往往超出了中央银行监 管的范围。随着世界各地非殖民化运动的觉醒以及包括欧元区在内 的区域货币联盟和集团的建立,各国货币出现了倍增的趋势。这一“现 代”的货币时代以可兑换成贵金属的货币实现国际支付为开端,后 又见证了将美元作为国际记账单位和储备货币的集中化。然而,这 也是一个货币替代品、代币以及代金券大量涌现的时代,并在货币 技术的高度多样化中结束。它见证了各国中央银行银行家技术专长 的稳定以及围绕避免通胀的货币政策的标准化,但同时也受到了来 自大众和专家的批评、怀疑和不满情绪的冲击。 因此,本卷的几位作者从不同角度考察了 20 世纪初到现在不同 环境下的货币和货币关系。以下六章是根据本系列各卷所共有的主 题而组织的,从技术、思想、日常生活、艺术、文学和等角度探讨 货币。本卷中的各章主要针对美国—英国—欧洲语境,主要借鉴英语 资料和证明。同时,作者还努力将这个以北大西洋区域为重点的主 题范围扩展到更大的世界视角中。 凯恩斯(1930: vi)在人们刚开始思考货币理论之初便写道,他 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混乱的丛林中艰难前行的人”,去面对“现 代世界中存在代用货币的理论和事实”。本书遵循了这样一个现代 前提,即“丛林”是在不断变化的:在某些地方消失,在其他地方 重新生长。然而,历史并不总是以这种变化的方式来定位货币。正 如杰弗里·英厄姆(Geoffrey Ingham, 2000: 17)等人所指出的那样, 专家常常把货币视作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却保持不变的东西,是一种 中性的“面纱”“润滑剂”或“工具”,以促进不受约束的经济主 体之间进行一次性交易。至于货币是什么形式,谁来使用货币以及 使用货币的目的是什么,都不会影响货币的本质。这种平和、同步 的货币处理方式是 20 世纪中叶北大西洋地区相对稳定时期的产物。 货币的技术、功能和对其客观的理解,与货币历史中的停滞感和连 续性同时出现,这种理解通过拒绝承认货币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受 争议的多元性特征,以及在形式、内容、意义和实践上的动态多样 性,从而抑制并重新引导了人们对货币展开批判性反思。而实际上, 这种活力和多样性在危机时期便已彰显出来。关于货币是什么,货 币应采取何种形式,货币应如何估价,货币可交换性的限度是什么, 以及谁有权创造货币并控制其流通的争论再次浮出水面。在这样一 个不稳定和变化无常的时刻,我们的务实态度也就不足为奇。本卷 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贡献者。3

货币文化史VI: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作者简介

[美] 比尔·莫勒(Bill Maurer) 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博士。美国著名法律与经济人类学学者,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社会科学院院长、人类学和法学教授。他被称为金融人类学的“元老”,曾任美国政治与法律人类学协会主席,创立了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货币技术和金融普惠研究所。 研究领域横跨货币、金融、经济、法律与人类学,包括加勒比地区离岸金融服务行业、替代货币、伊斯兰金融、移动货币、传统和新兴支付技术,以及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和相关区块链技术。 [美]泰勒·C.内尔姆斯:美国法林研究机构常务董事 [美]大卫·佩德森 编: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副教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