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业方向基础教材系列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业方向基础教材系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6.2(7.2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业方向基础教材系列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331316
  • 条形码:9787301331316 ; 978-7-301-3313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业方向基础教材系列 本书特色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诠释了Leonard Talmy认知语义学奠基性著作《认知语义学》(卷I、卷II)中的核心思想,并使之与研究前沿接轨。同时,笔者结合几十年课堂教学以及研究生指导,力图在本书中阐述Talmy的核心思想和有影响力的理论。笔者简要概括了十讲内容。主要包括: 1.Talmy所持的语言哲学观为语言是一种认知系统。 2.区分形式与意义是Talmy认知语义学研究*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他提出了35个语义元素;等等理论。 3.语言系统从宏观上可以划分为开放类与封闭类,大致和词汇类与语法类相对应。 4.从人的感知视角,我们可以把看到的场景划分为焦点和背景,这种认知结构反映 在语言的概念结构中。 5.时间和空间这对语义域是我们感知世界以形成概念结构的基础。 6.人类对空间的认知形成一定的图式,进而利用这些图式组织更为抽象的概念结构。 7.力动态是对自然界中的力反映到概念结构中的规律性概括,是Talmy理论皇冠上 的一颗明珠。 8.与力动态相一致,因果关系也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规律。 9.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一种时空融合。 10.基于运动事件提出的语言类型两分法是Talmy具有影响力的理论。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的出版,对普及认知语义学理论,深化认知语义学在中国大陆的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是此类教材中的**种,将会成为语言类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必读书。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业方向基础教材系列 内容简介

认知语言学是以反对Chomsky的生成语言学为主,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语言学流派。它可以笼统地分为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两个主要分支。宽泛地讲,隐喻、转喻、意象图式、原型理论等一系列话题都可以归入认知语义学领域。Leonard Talmy是公认的认知语义学创始人,他的认知语义学理论较为系统。遵循“继承核心理论,力图发展创新”的理念,笔者设计并撰写《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本书诠释Leonard Talmy认知语义学奠基性著作《认知语义学》(卷I、卷II)中的核心思想,并使之与研究前沿接轨。 笔者结合几十年课堂教学以及研究生指导,力图在本书中阐述Talmy的核心思想和*有影响力的理论,或者说他的学术灵魂。 笔者基于自己对认知语义学的种种感悟以及30多个教学循环课堂讲义,精选出十讲,写成终稿。对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理解与认识有非常高的价值。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的出版,对普及认知语义学理论,深化认知语义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是此类教材中的**种。将会成为语言类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推荐阅读书。总之,本书具有非常重要的出版价值和意义。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业方向基础教材系列 目录

目 录




1 语言认知系统

1.1 引 言 1
1.2 不同语言学流派的语言观 1
1.3 语言是一种认知系统 17
1.4 图式系统 20
1.5 图式系统的组织原则 22
1.6 认知机制 23
1.7 哲学视角下的认知系统 23
1.8 结 语 24
2 形式与意义
2.1 引 言 25
2.2 形式与意义的定义 25
2.3 方法论 29
2.4 形式与意义普遍范畴 29
2.5 三十五个语义范畴 32
2.6 六十七条类型学普遍原则 47
2.7 生成语言学中的题元角色 57
2.8 原型题元角色 66
2.9 结 语 69
3 开放类与封闭类
3.1 引 言 70
3.2 开放类与封闭类 72
3.3 封闭类语义限制 73
3.4 封闭类概念的特征 74
3.5 封闭类和开放类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差异 77
3.6 封闭类范畴的结构特征 81
3.7 封闭类范畴与图式系统 84
3.8 结 语 85
4 语言中的焦点-背景
4.1 引 言 86
4.2 焦点-背景理论的渊源 87
4.3 焦点-背景理论 89
4.4 焦点-背景和单句的主语和宾语 92
4.5 焦点-背景和复句中的主句和从句 95
4.6 焦点-背景和倒装句 97
4.7 焦点-背景理论的实证研究 99
4.8 结 语 100
5 时空类比
5.1 引 言 103
5.2 概括与类比 103
5.3 类比和焦点-背景理论 105
5.4 概括与运动事件的语义结构 105
5.5 类比与五类宏事件 108
5.6 类比与卫星语素 113
5.7 时空类比 114
5.8 构型结构 116
5.9 结 语 127
6 空间图式与封闭类
6.1 引 言 128
6.2 语言对空间的基本切分 128
6.3 焦点几何图式 129
6.4 背景几何图式 132
6.5 背景几何图式的非对称性 138
6.6 地球作为非对称几何图式背景 144
6.7 用一个以上的参照物描述位置 145
6.8 空间表征图式化的原则 157
6.9 运动-体公式 160
6.10 语法化链:空间域往时间域发展的单向性 163
6.11 形式表征语义的启示 165
6.12 语言对时间的切分 166
6.13 结 语 166
7 力动态模式
7.1 引 言 167
7.2 力动态概念系统的范围 167
7.3 力动态的语义构成 169
7.4 恒定力动态模式 171
7.5 力动态模式的转换 173
7.6 次要恒定力动态模式 175
7.7 力动态与施事 176
7.8 力动态模式中的前景化 177
7.9 力动态中的弱抗力体 181
7.10 力动态模式语义要素具体化 182
7.11 力动态与致使 184
7.12 力动态与心理指称 187
7.13 复杂体模式中的力动态 191
7.14 力动态与社会指称 194
7.15 力动态与情态系统 196
7.16 未来研究 199
7.17 结 语 205
8 因果关系与致使
8.1 引 言 206
8.2 因果关系与致使 207
8.3 基本致使情景 210
8.4 受因事件和使因事件 211
8.5 受因事件在使因事件之前 212
8.6 使因事件的特征 216
8.7 工 具 218
8.8 动态对抗 219
8.9 时间点延续和时间段延续因果关系 222
8.10 同时性 225
8.11 基本致使情景的特征 226
8.12 复杂致使情景 227
8.13 致使交替 244
8.14 结 语 245
9 运动事件语义学
9.1 引 言 246
9.2 Aristotle 的事件观 246
9.3 Vendler 的事件四分法 251
9.4 运动事件的语义元素 258
9.5 运动事件:动词的事件结构 260
9.6 运动事件:卫星语素的事件结构 280
9.7 运动事件:动词复合体中的突显 297
9.8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300
9.9 结 语 301
10 宏事件语义类型学
10.1 引 言 302
10.2 宏事件 303
10.3 运动事件为框架事件 307
10.4 体相事件为框架事件 312
10.5 状态变化为框架事件 313
10.6 行动关联为框架事件 316
10.7 实现事件为框架事件 318
10.8 框架卫星语素表达主事件的证据 321
10.9 宏事件研究现状 322
10.10 宏事件未来研究框架 323
10.11 汉语中可能存在的宏事件类型 324
10.12 结 语 326
参考文献 327
展开全部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业方向基础教材系列 作者简介

李福印,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河南大学讲座教授。2003年北航文科高端引进人才,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称号。研究方向:认知语义学、事件语法、因果关系、语言类型学等。代表作:著有《认知语言学概论》(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语义学概论》(2006,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语义类型学》(2019, 北京大学出版社)。认知语义学奠基性著作翻译,《认知语义学》(卷Ⅰ、卷Ⅱ)(译著)(100万字),2017, 2019,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娜(1991-):博士在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方向为认知语义学和汉语语法。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