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甲壳动物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甲壳动物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作者:王春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92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2.4(7.5折) 定价  ¥2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甲壳动物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35409
  • 条形码:9787030735409 ; 978-7-03-07354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甲壳动物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本书特色

囊括甲壳动物的形态、分类、发育、创新实验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甲壳动物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在参考《甲壳动物学》(下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经济甲壳动物胚胎发育等相关的研究进展编写而成。全书内容包括甲壳动物的形态及解剖、常见甲壳动物的分类及鉴别、常见甲壳动物的发育过程观察、创新性及综合性实验4部分。本书的创新性及综合性实验部分是参考目前经济虾蟹人工选育和生长性能测定中经常碰到的一些具体操作而设定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可供水产养殖、动物学和海洋生物学相关专业选修甲壳动物学课程的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经济甲壳动物开发利用的科研和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甲壳动物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目录

目录
**部分甲壳动物的形态及解剖1
实验一蔓足类的形态及解剖1
实验二口足类的形态及解剖4
实验三虾类的形态及解剖7
实验四龙虾的形态及解剖10
实验五蟹类的形态及解剖13
第二部分常见甲壳动物的分类及鉴别17
实验六桡足亚纲的分类及常见种类鉴别17
实验七鳃足亚纲的分类及常见种类鉴别19
实验八软甲纲口足目的分类及常见种类鉴别21
实验九虾类的分类及常见种类鉴别25
实验十寄居蟹的形态观察及分类36
实验十一蟹类的分类及常见种类鉴别40
第三部分常见甲壳动物的发育过程观察46
实验十二桡足类发育过程观察46
实验十三枝角类胚胎及幼体发育过程观察48
实验十四虾蛄幼体发育过程观察51
实验十五凡纳滨对虾胚胎及幼体发育过程观察53
实验十六罗氏沼虾幼体发育过程观察57
实验十七螯虾胚胎及幼体发育过程观察64
实验十八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过程观察70
实验十九拟穴青蟹幼体发育过程观察72
实验二十中华绒螯蟹胚胎及幼体发育过程观察75
第四部分创新性及综合性实验79
实验二十一桡足类的分离与培育79
实验二十二枝角类的分离与培养80
实验二十三卤虫卵的孵化与培养82
实验二十四虾蟹的环境因子耐受性测定84
实验二十五虾蟹标本的采集与制作86
实验二十六虾蟹形态参数测量与分析88
主要参考文献91
展开全部

甲壳动物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节选

**部分甲壳动物的形态及解剖 实验一蔓足类的形态及解剖 一、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龟足、网纹藤壶外形的观察及内部结构的解剖,了解蔓足类动物的特征,并理解有柄蔓足类与无柄蔓足类的异同点。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实验用具 解剖盘(白瓷盘),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针,培养皿,载玻片,光学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等。 2.实验材料 龟足与网纹藤壶(若采集不到,可用其他种类代替)浸制标本或者活体标本。 三、方法与步骤 取龟足与网纹藤壶标本,放在解剖盘中解剖,借助解剖镜或放大镜进行观察。首先,观察蔓足类的外形(整体),比如是否有柄;其次,观察头状部的特征;*后,观察内部结构特征。 (一)蔓足类的外形 蔓足类动物多数营固着生活,少数营体外寄生生活或钻孔生活。营固着生活的种类体壁成外套,分泌石灰质壳片,这与其他甲壳动物明显不同。它们的发育与变态,需经过无节幼体期与金星幼体期(或称腺介幼体期)。 蔓足类大多数雌雄同体,少数雌雄异体。雌雄异体者,雄体多寄生于雌体的外套腔内,体甚小,称为矮雄。也有少数雌雄同体者,外套腔再着生有矮雄,这种雄虫特称为补雄。矮雄与补雄的壳板和附肢及内部器官有不同程度的退化。 围胸目蔓足类因体形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有柄蔓足类,如茗荷;无柄蔓足类,如藤壶、花笼。后者又称有盖类。 1.有柄蔓足类身体明显区分为头状部和柄部。躯体着生于头状部的外套腔内。 (1)头状部。通常左右侧扁或稍膨大,呈椭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外被石灰质壳板。壳板的石灰质化程度、形状和数目因种类不同而有变化。壳板外有外皮遮蔽。 典型的有柄蔓足类具有5块壳板:成对的楯板和背板,以及单一的峰板,如常见的茗荷。然而有些种类的壳板往往退化或消失。有些类群如铠茗荷科,除上述几片基本壳板外,还有数目较多的其他壳板。 各壳板通常具有以壳顶为中心呈同心圆状排列的生长线或生长脊,有的种类尚有自壳顶向边缘放射状分布的浅沟或脊,与生长线或脊相交织。 头状部的腹侧为开闭缘,有呈裂隙状的开口,有些负责沟通躯体与外界的联系,并从此处常伸出蔓足。 (2)柄部。有柄蔓足类的前头部向前方延伸,成为肌肉质的柄部,呈圆筒形,富有伸缩性,遇外界刺激可收缩,以柄部末端附着于他物上。它的长短常随生活条件和种类的不同而有变化。然而,同一种类柄部的长度与头状部长度的比例大致是一定的。茗荷类成群生长时柄部较长,而单个栖息时则变短。不同种类的有柄蔓足类柄部外周构造不同,或光滑裸出,或覆有多数石灰质鳞片(柄鳞),或具有几丁质的毛或棘,有的种类甚至具有数个几丁质环。 2.无柄蔓足类无柄蔓足类的柄部消失,体外围以由壁板组成的周壳,躯体容纳于周壳内部的外套腔内,向腹面弯曲。周壳上方为壳口,下方成平坦或稍凸的附着盘(基底)。组成周壳的壳板除壁板外,还有盖于壳口上的盖板。 (1)盖板。覆盖在壳口上面,两对,即一对楯板和一对背板。两对壳板各分左右排列,其间有裂隙状的外套口沟通体内外,可以伸出蔓足和交接器,还可以作为摄食、呼吸、产出生殖细胞的通道。在藤壶类,此两对壳板均可活动,它们之间由关节相连,受内部肌肉的牵掣,可进行上下、开闭运动。在花笼类,围在体外的壳板成不对称排列,一侧的盖板形成壁板的一部分而成为固定不动的壳板,另一侧的盖板仍具可动性。 通常楯板呈三角形,外面具平行横生长线或脊,有的种类还具有自顶端向底缘分布的放射脊或放射线,常与横生长线交织成布纹状或瓦楞状,更有的在交汇处强烈突出而成棘状突。楯板内面有关节脊、关节沟、闭壳肌窝、闭壳肌脊、侧压肌窝、侧压肌脊等构造。 背板通常也呈三角形。外面与楯板一样,常具平行横生长线或脊,有时也有纵放射线或脊,有的种类有自顶部通向底部的中央沟,它闭合或开放。背板顶部常突出而成喙状,称为喙顶,但老年个体常因受磨损和侵蚀而不明显。底部中央向下方伸出成距,距的长度、宽度及形状是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背板内面也有关节脊和关节沟,在盖板闭合时与楯板相密接。此外,还有侧压肌脊,脊数多少、显著与否在各种类略有不同。 (2)壁板。无柄蔓足类体躯外侧围有数目不等的壁板,组成周壳的壁。壁板数目*多可达8块,有吻板1块,峰板1块,侧板、吻侧板和峰侧板各1对。 无柄蔓足类的许多种类,其壁板内片和外片之间有空隙,被许多纵隔分隔成许多与壁板纵轴相平行的垂直管道,有的在管道内部还生有次级纵隔,有的在管道内具有连续不断的横隔,它们或只占壳板的上半部,或自壳顶至壳底的管道内都有。生长在潮间带浪击面岩礁上的笠藤壶壁板内部有多列纵管,截面呈蜂窝状,显然,这种构造有利于抗御外界浪击冲力对生物体的破坏作用。附着在海龟皮肤上的龟藤壶,其近基底的壁板内纵隔成齿状隔,以利于牢固附着。这些都是生物有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在壁板的内面上部,有密覆几丁质膜的鞘。有柄蔓足类的基部膜质;无柄蔓足类的花笼类,其基底也是膜质的,藤壶类的基底膜质或石灰质。 (二)蔓足类的内部结构与附肢形态 成体的内部各器官因固着生活方式而明显退化。 成体的第1触角呈痕迹状,存在于柄部、基部或壳底,第2触角已消失。 口器(mouthparts):口部呈丘状突起,位于第1胸足前。口孔上方有上唇1片,上唇中央稍凹或膨突,或有深的中央缺刻,两侧具有一定数量的小齿或无齿,因种类不同而不同;上唇侧面为上唇触须1对,呈不分节的宽板状,覆有细毛。大颚1对,为宽扁的几丁质板,口缘有齿,3~5枚,末角一般呈栉齿状。第1小颚1对,小薄板状,它的切缘平直或具有1或2个小凹窝,切缘有不同大小的长刺。第2小颚呈双叶状,不分节,覆有毛,覆于口孔的下方。 胸肢(thoracic appendage):也称蔓足,共6对,细长,分原肢和内、外肢,向口部弯曲如植物的蔓。在一定程度上,内、外各肢节片数对于每一个种是较稳定的,但随个体的增长而有增加。生活时蔓足常伸出壳口外,又能迅速缩入壳口盖板的开闭缘内,伸出时展开如扇,缩入时折叠,以摄取食物。胸肢已丧失游泳与爬行的机能,而只用来摄食。寄生种类的胸肢退化或完全消失。无腹肢,腹部仅留痕迹。 交接器(penis):1条,长或短于第6蔓足,在第6蔓足的基部伸出,管状,表面常具几丁质横纹及被有分散的细毛。 丝突(filamentary appendage):在有柄蔓足类体的前部及蔓足的基部常具有膜质的丝突,其数量在各种类不同。 尾突(caudal appendage):部分有柄蔓足类及花笼类在第6对蔓足原肢间具有单节或数节的尾突。 成体的排泄器官为1对小颚腺,位于食道背后方。触角腺演化成本亚纲动物所特有的水泥腺(cement gland)。该腺体分泌黏质,有使动物固着在基质上的作用,但也可能有排泄作用,特别是在幼体阶段时。 四、思考题 1.绘制实验标本的外形图。 2.绘制实验标本的几个附肢图。 实验二口足类的形态及解剖 一、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口足类代表动物——口虾蛄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解剖观察,掌握软甲纲口足类的特征,并了解口足类与其他甲壳类的异同点。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实验用具光学显微镜,解剖盘,解剖镜,放大镜,解剖针,镊子,解剖刀,解剖剪,培养皿,载玻片等。 2.实验材料口虾蛄的新鲜或浸制标本。 三、方法与步骤 取口虾蛄标本,放在解剖盘中解剖,借助解剖镜或放大镜进行观察。首先,观察实验标本的外形及身体分部;其次,观察身体各部附肢的分布及特征;*后,解剖并观察其内部结构。 (一)口虾蛄的外部形态 口虾蛄体长而粗,背腹扁平。有20个体节,分别是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 头胸部短狭,头部与胸部前4节愈合,并被头胸甲;胸部后4节露出头胸甲之后能自由曲折。额角的基部有关节,可以活动。腹部长、大、略扁,尾部与尾肢成为强大的挖掘和移动器。 除尾节外,每一体节着生1对附肢,共19对。由于附肢着生在身体不同的部位,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因此特化为形态各异的附肢。 复眼:是其视觉器官,呈梨形,具眼柄,可活动。 1.头部附肢触角2对,司前方与侧方触觉;大颚1对,小颚2对,具有抱持与咀嚼食物的作用。第1触角:基肢分3节,共有3条节鞭。肢端生两鞭,外鞭长,内鞭短,内鞭基部又分生出1条副鞭。第2触角:双肢型,基肢2节。外肢形成长叶形的鳞片,也称为第2触角鳞片,周缘密生羽状刚毛。内肢成为1条触鞭。 大颚:基肢开成强有力、坚固的大颚。分切齿部和臼齿部。切齿在口器外缘,臼齿两列垂直于切齿嵌入口中。内肢形成很小的大颚须,分3节。 第1小颚:基肢2节,第2节发达,外肢顶部有1锐齿,内侧有1列刚毛。内肢柔软不发达。 第2小颚:单肢型,有3片内叶,小颚须2片。周缘密生羽状的刚毛。 口器:由大颚、第1小颚、第2小颚及上下唇各1片组成。 2.胸部附肢胸肢前5对为第1颚足、第2颚足(也称掠足或捕肢)、第3~5颚足;后3对为叉状步足,第3对步足雌雄异形,雄性步足内侧基部有1对细长管状的交接器。前5对胸部附肢(颚足)单肢型,无外肢。第1对为修饰足,后续4对为捉握足,有半钳;第2颚足(捕肢)有捕食、攻击、防御与掘穴的作用,第1、3~5颚足有辅助掘穴、捕食、清理身体的作用,雌性还兼有抱卵功能。 第1颚足:分5节。底节基部有很大的透明耳状薄片。外肢退化。内肢细而长,密生结构特殊的刚毛,称梳饰足。 第2颚足:分5节。底节基部有透明圆形小片。腕节背缘具3~5个瘤状突,掌节基部有3枚活动长刺,内侧有1列梳状小细齿。指节回折,呈螳螂爪状,具6尖刺,非常锋利。 第3~5颚足:3对附肢基本相似。单肢棒状,分7节。座节外侧着生1列绒毛。腕节小,三角形。掌节叶形,内侧着生1列栅状齿。指节爪状回折。这3对颚足的区别在于第3颚足基节基部有圆形小片,第4颚足在底节基部有此小片,而第5对无此小片。 第1~3步足:都为杆状单肢型。分7节。腕节很小,分两肢,外分肢细棒状,顶端有1束刚毛,内侧有小齿约20枚。内分肢在掌节末端有1束刚毛。指节上着生2列刚毛。第3步足雌雄异形,雄性在基节内侧特化出1对棒状交接器。 3.腹部附肢前5对为双肢型游泳足,外肢生有营呼吸作用的丝状鳃(称为腹鳃),具有呼吸与游泳功能;第6腹肢与尾节组成尾扇,具有防御和平衡运动作用。 第1~5腹肢:又称游泳肢。基肢2节。外肢分3节,末节三角形,半透明,边缘生羽状刚毛。第2节内侧有一小突起。第1节内侧有分支的管鳃。内肢3节,在第3节基部与第2节连接处内侧有一内附肢,内附肢顶端呈吸盘状,起左右肢相互连接,能同步运动的作用。 第6腹肢(尾肢):双肢型。基节突起部在内侧缘前部着生短小齿,在外缘具有1齿。外肢第1节比第2节略短,外缘有活动刺7~9个。内肢狭长,边缘生有刚毛。尾肢宽大,与尾节合称尾扇。 (二)口虾蛄的内部结构 1.消化系统口虾蛄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中肠腺(也称肝胰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器、食道、贲门胃、幽门胃、中肠和中肠盲囊、后肠及肛门。口器位于头胸甲腹面前端,肛门开口于尾扇腹面。由于食道较短,也有学者认为口虾 蛄的口腔直接与胃连接,无特化的食道。口虾蛄的肝胰腺通常为灰色,从头胸甲前缘开始,延伸至尾节内,各体节有分支,肠道被肝胰腺包围。 2.循环系统口虾蛄的循环系统还保存着原始的分节特性。心脏很长,从第2小颚节开始,直达第5腹节末端。心孔至少有13对。心脏前后端各发出前大动脉、后大动脉及15对侧动脉,另外还有1条神经下动脉,也称胸动脉。血液由动脉分支开放的末端流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