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制度优势十八讲

中国制度优势十八讲

作者:任初轩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36.0(7.5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制度优势十八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574565
  • 条形码:9787511574565 ; 978-7-5115-745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制度优势十八讲 内容简介

  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做制度执行的表率,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要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的全过程,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把我国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中国制度优势十八讲 目录

1.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李慎明 / 004

2.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邓纯东 / 017

3. 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包心鉴 / 033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韧性  李君如 / 047

5. 协商民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实现形式  林尚立 / 059

6. 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姜 辉 / 075

7. 我们对自己的制度充满自信  张维为 / 088

8. 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姜明安 / 103

9. 中国制度守正创新之道  孙来斌 / 119

10.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欧阳淞 / 133

11. 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中的统领地位  甄占民 / 149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在哪里  何毅亭 / 163

13. 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陈曙光 / 182

14.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  李国强 / 197

15. 深刻把握显著优势的根源  陈金龙 / 214

16. 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李忠杰 / 228

17. 制度优势是党和国家的*大优势  曲青山 / 241

18. 抗疫斗争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房 宁 / 261


展开全部

中国制度优势十八讲 节选

  《中国制度优势十八讲》:  协商民主展现了中国特色  协商民主是以人民广泛多层次参与为基础,通过公平、公开和规范的沟通与协商,创造有序公共生活的民主政治形式,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所以,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协商民主本质上是人民民主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得以有效运行与实现的重要形式,它既包含人民民主的本质规定,也包含协商民主的内在规定。这决定了协商民主在中国运行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  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主体。作为中国的执政力量,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而且是社会组织的核心。所以,协商民主的展开,不论是组织体系还是程序过程,都必须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在国家政治生活层面,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党的职能组织以及所团结的各民主党派,建立协商民主运作的组织与机制;在社会生活层面,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其基层组织及党所联络的各种社会组织,为协商民主运作建立覆盖面广、协调面大的组织与机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的强大动员力和整合力,是中国协商民主得以展开的重要政治基础。反过来,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协商民主则是在多样化社会巩固和发展领导地位的重要民主政治形式。  以宪法为*高权威。协商民主在本质上强调协商主体之间的政治平等。为此,必须确立共同的*高权威。在现代民主条件下,宪法理应成为*高权威,所有社会和政治力量都必须在宪法框架内活动,尊重和服从宪法。协商民主要在宪法法律框架内运行,成为促进和巩固人民民主的重要资源,首先就要成为一种制度化的过程。为此,应把所有协商都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平台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商民主建设的关键是制度的创新和建设。参与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动力。协商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协商在给人们提供广阔参与空间与机会的同时,也要求人们通过参与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维护自身的利益。参与推动协商,而协商所具有的协调和团结功能,又使多元主体在参与过程中得到有效整合。这样的政治过程决定了在协商民主条件下,参与就成为实现多元社会整合的重要动力。当然,这个动力能否产生积极的整合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协商民主本身在结构和功能上所达到的完善程度。从这个角度讲,协商民主对于制度化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权力运行趋向软化。在协商民主条件下,权力运行必然趋向软化。这是因为,协商意味着权力的运用需要经过一个协商共议的过程,才能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说,在协商民主条件下,权力的运用首先必须通过制度与程序的规范起作用,不能在制度与程序之外单独起作用;其次,即使在制度与程序之中,权力的运用也必须经过协商的过程。其原因在于,在利益多元条件下,政治过程所涉及的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甚至都代表着不同利益;权力要通过这样的政治过程达到目的,就必须通过协商来协调与整合不同利益要求,从而形成*大限度满足不同利益要求的政治产品。实际上,权力软化的现象在我国已经出现,如听证制度、民主恳谈会、专家咨询会、政策对话沟通会等形式,这些机制的运行起到了软化权力的效果。  社会治理是多元共治。社会自治能力提高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前提,也是协商民主发展的结果。政府产生于社会,政府对社会的治理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社会的要求。在社会无力自主、无力运用权力的条件下,政府对社会的单向作用自然可以被无限放大。但是,现代化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而且大大提升了社会的自主能力。这种发展使得政府对社会的治理突破了传统的政治统治范畴,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社会的模式。新的政府与社会关系为我国协商民主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协商民主也为这种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合理途径与形式。  ……

中国制度优势十八讲 作者简介

  任初轩,取人民日报出版社宣传之谐音,是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团队的集体署名,编辑出版的图书得到读者广泛好评。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