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当代散文集:静斋笔记

中国当代散文集:静斋笔记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26.7(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3.1(7.3折)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当代散文集:静斋笔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743690
  • 条形码:9787547743690 ; 978-7-5477-4369-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当代散文集:静斋笔记 本书特色

《静斋笔记》的文字是质朴的,有如青海高原的泥土。作者写出了这方土地上的诗意美好,也写出了故乡在时代嬗变中的阵痛失落,这并不仅是对田园牧歌生活的礼赞,也表达了他的忧思。书中的文章有很多条线,有乡愁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真挚朴素,见真情,见秉性。

中国当代散文集:静斋笔记 内容简介

《静斋笔记》是贾国龙、易美珺夫妇二人合著的散文集。共分为五辑,分别是:**辑“村庄烟火寄春秋”,以童年时代的回忆、对农村生活的怀念为主;第二辑“晴耕雨读伴闲窗”,以记录生活点滴、亲情瞬间为主;第三辑“乡野清欢至真味”,以回忆传统节日、风俗民俗为主;第四辑“生活何处无诗意”,以在家中的所思所感、四季轮转的所见所闻为主;第五辑“山月忘机且停停”,以记录花石峡、果洛工作期间的趣闻旧事为主。

中国当代散文集:静斋笔记 目录

**辑 村庄烟火寄春秋
绿树掩映的村庄
记忆的源头——磨渠沿
愿每个童年都充满阳光
欢声笑语的饲养院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干涸的泳池——东河滩
那些年,村庄上空飞过的鸟儿
换粮食
交公粮
幸福的童年应该是什么样的
夜晚,静谧的村庄
第二辑 晴耕雨读伴闲窗
生日絮语
春雨春梦
春日里,我又站在雨里
遗落风中的田园
生长在田园里的爱情
闲话蜗居
初夏,百公里的四季
养鱼记
无事此静坐,倚窗听风雨
每个周末,都充满食物和自然的味道
飘散在歇春园的爱情
仰望篮球
一场久违的篮球盛宴
第三辑 乡野清欢至真昧
端午杂记
与父亲一起守岁
在岁月中淡去的年味和人情世故
田社祭祖雪飞扬
中秋祭月
辞暑迎秋话七夕
上元花灯满夜空
2020,宅家过年话家常
宅家杂想
我的不惑之年
第四辑 生活何处无诗意
立春时节春尚早
生活需要仪式感
闲话疫情
心有欢喜
晚秋碎语
静斋适闲
在平淡的日子里沉淀
喝茶,本是简单的幸福
站台的夕阳和夜色下的较量
家乡的黄河
冬韵无色待春归
冬天的色彩
炊烟里的故乡
红红火火的日子
第五辑 山月忘机且停停
缘起
花石峡,一块孤独的石头
风雪花石峡
静享孤独
爱上孤独
传承
花石峡琐记
后记
再说习作二三事
展开全部

中国当代散文集:静斋笔记 节选

绿树掩映的村庄 河东,意即大河之东,这河并不是黄河,而是指县城的东河滩。现在,泛指河东乡政府下辖的大部分地区。 关于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大部分回忆皆深埋于此。 有段时间,本人自号“东河山人”,夫人号“东河行雨”,皆因对河东——这片生养我的起源之地难以忘却和磨灭的记忆,还有那发自内心的牵挂。 马家西村,河东乡下辖的一个不大的村子,紧邻乡政府。东西不足一里,南北兴许刚足半里。随便串个门,遛个弯,也就绕村一周了。据说是县里唯一的乡镇直属村,也是*小的行政村。 至于“马家西”这个略显古怪的村名,*大的可能是因为在太平村的隔壁。与我家一渠之隔的太平村,曾经就叫“马家”。至于因何叫“马家”这个名,我没有考证过,不敢妄言。 村子小,自然而然韵,住户也少,小时候,记得全村不足五十户。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也就六十余户吧。村里贾、祁、王算是大姓,户大人多。其余谢、白、余、赵等各姓,每姓至多二三户。 贾姓是我本家,王姓是母亲的娘家,祁姓也大部与贾姓沾亲。所以,儿时总是有点沾沾自喜地嘚瑟,以大户人家自居。真的是很幼稚且可笑的想法。 三大姓之间的沾亲带故,也许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吧!大户也好,小户也罢,准确严格地说来都只是贫下中农而已。旧时的村子里,就算是所谓的地主,*多也就多置办了几亩薄田,根本不会有一日三餐大鱼大肉、穿金戴银的奢靡生活的。 村子虽小,但对孩提时的我们,是足够宽阔的一片天地,是完全属于我们的游乐场。时隔半生,许多人、许多事依然历历在目。 记忆中的有些地方消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有些东西也在与时俱进地消失了,有些人也早就不在了……只剩下村庄孤独地伫立,为远行的游子指引回家的方向,如黑暗中的灯塔,如黎明前的星斗。 过了河东十字路口,沿着笔直的通往坎布拉景区的柏油大道,掩映在绿油油的杨柳后的村庄就是马家西村了,距河东十字路口不足百米。 这条柏油路好多年前就有了,那时很窄,两边是葱郁高大的杨柳,杨柳之外是绿油油的麦田和隔着半里地也能闻到香甜气味的瓜地。直到 现在,走在无遮拦的马路上,依然能闻到记忆里风中飘过的瓜香。 现在路很宽阔,两边是参差不齐的各式建筑,高原上毒辣似火的太阳能把人晒焦了、烤熟了。 柏油路的左手边向东北方有条坡,坡不长,有些陡。坡头的渠沿边上立了块一人多高的黄河石,上书“马家西村”四个大字,字很一般,就像村名一样平淡无奇。 石头以前是没有的。近几年,为了响应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政府新立的地标。这个东西很好,无论以后离家多远,也不会再走丢了。 如今的村庄与记忆中也有了一些变化。下雨天,泥泞逼仄的乡间小路全部变成了水泥路,再也见不到卷着裤腿、拎着布鞋淌泥水出门干活的村民和上学的学生了;厚实苍凉的庄廓土墙清一色改头换面成一水儿的青砖瓦檐,一副江南模样;围墙根沿路栽满了马兰、丁香、蔷薇、金叶榆等各色花草,开得好不鲜艳,好不欢喜。 新农村建设唯一带来的不便,可能就是一色的气派红漆铁门,一色的徽派青色围墙,让远行之人和出嫁的老闺女们,很难辨得清找得见自己家门。这不是笑话,我小姨就真的挨个数着找过娘家门。当然,我不会,因为我家位置很好找,就在村外沿上。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整个村庄,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开了村庄尘封的大门,新农村建设、一带一路让老百姓真正地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点,咱农村人老早似乎就明白了。 P2-3

中国当代散文集:静斋笔记 作者简介

贾国龙,男,青海省贵德县人,交通运输系统职工,长期从事一线路政执法工作。 文学爱好者,喜欢静享生活,记录生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