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药理学(案例版,第2版)(供药学专业使用)

药理学(案例版,第2版)(供药学专业使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40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80.6(6.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89.6(7.0折)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药理学(案例版,第2版)(供药学专业使用) 版权信息

药理学(案例版,第2版)(供药学专业使用) 本书特色

以新和全为特色的**版《药理学》,既是医药专业学生立项的教科书,又是药学专业及医学专业执业考试的理想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医药工作者的案头参考书。

药理学(案例版,第2版)(供药学专业使用)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案例版系列教材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案例版系列教材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案例版系列教材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案例版系列教材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案例版系列教材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案例版系列教材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案例版系列教材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案例版系列教材药理学

药理学(案例版,第2版)(供药学专业使用)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药物发现与药理学的发展 1
第二节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3
第三节 药物研究的四个阶段及未来发展展望 5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9
**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9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19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30
**节 药物的作用与量效关系 30
第二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受体 32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9
第四节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43
第四章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控 46
**节 药品的不良反应 46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 48
第三节 药物滥用与药物滥用监控 51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53
**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54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56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及其受体的生理效应 61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方式、分类及研究进展 64
第六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67
**节 概述 67
第二节 α、β受体激动药 68
第三节 α受体激动药 72
第四节 β受体激动药 74
第五节 减鼻充血药 76
第六节 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研究进展 76
第七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77
**节 α受体阻断药 77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80
第三节 α、β受体阻断药 84
第四节 α1受体阻断药研究进展 84
第八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85
**节 概述 85
第二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87
第三节 抗胆碱酯酶药 90
第四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的研究进展 93
第九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94
**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 94
第二节 N1胆碱受体阻断药 98
第三节 N2胆碱受体阻断药 98
第四节 散瞳药 99
第五节 选择性M3受体阻断药的研究进展 99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和全身麻醉药 100
**节 麻醉药概述 100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101
第三节 全身麻醉药 104
第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109
**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细胞学基础 109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113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及分类 118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19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120
**节 概述 120
第二节 苯二氮类药物 121
第三节 巴比妥类 125
第四节 新型的镇静催眠药 125
第五节 其他传统的镇静催眠药物 126
第六节 镇静催眠药物研究新进展 126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27
**节 抗癫痫药 127
第二节 抗惊厥药 132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与抗抑郁药 134
**节 抗精神病药 134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 140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142
第十五章 镇痛药 148
**节 概述 148
第二节 阿片类镇痛药与其作用靶点 149
第三节 阿片受体激动药 150
第四节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157
第五节 其他镇痛药 157
第六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 159
第七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性及其治疗 160
第八节 新型镇痛药研究进展 160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161
**节 概述 161
第二节 水杨酸类 166
第三节 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169
第四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复方制剂及研究进展 173
第十七章 抗痛风药 174
第十八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物 179
**节 抗帕金森病药 179
第二节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185
第十九章 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 189
**节 胆碱能增强药 191
第二节 脑血液循环改善药 192
第三节 脑能量代谢激活药 195
第四节 其他脑功能改善药 198
第五节 脑功能改善药的研究进展 198
第二十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99
**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199
第二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200
第三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205
第四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研究进展 207
第二十一章 钙通道阻滞药 208
**节 钙通道与钙通道阻滞药 208
第二节 常用钙通道阻滞药 212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的研究进展 215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216
**节 抗高血压药的作用机制及药物分类 217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218
第三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及研究进展 228
第二十三章 抗心律失常药 229
**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 230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234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用药监护 241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进展 242
第二十四章 抗心绞痛药 243
**节 概述 243
第二节 硝酸酯类 246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 248
第四节 β受体阻断药 250
第五节 心肌能量代谢调节药 251
第六节 抗血小板和抗血栓形成药 252
第七节 其他抗心绞痛药 252
第八节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253
第二十五章 调节血脂药 254
**节 概述 255
第二节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258
第三节 影响胆固醇吸收和转化的药物 261
第四节 降低TG和VLDL的药物 263
第五节 抗氧化药 266
第六节 调节血脂药物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267
第二十六章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268
**节 概述 268
第二节 正性肌力药物 269
第三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277
第四节 β受体阻断药 277
第五节 利尿药 277
第六节 扩血管药 278
第七节 其他药物 279
第八节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及研究进展 279
第二十七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280
**节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及药物分类 281
第二节 常用利尿药 284
第三节 脱水药 290
第二十八章 呼吸系统药理学 292
**节 平喘药 292
第二节 镇咳药 297
第三节 祛痰药 298
第四节 呼吸系统药物的研究进展 299
第二十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300
**节 抗酸药与抑酸药 300
第二节 胃黏膜保护药 308
第三节 助消化药 312
第四节 解痉药与促胃肠动力药 313
第五节 泻药与止泻药 318
第六节 肝胆疾病辅助用药 324
第七节 消化系统药物研究进展 328
第三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329
**节 抗凝血药 330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 336
第三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340
第四节 促凝血药 342
第五节 抗贫血药 344
第六节 升白细胞药(促白细胞生成药) 348
第七节 血液系统药物的研究进展 350
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生殖系统药物 351
**节 作用于女性生殖系统药物 351
第二节 作用于男性生殖系统药物 356
第三节 作用于生殖系统药物的研究进展 361
第三十二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362
**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概述 363
第二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63
第三节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介绍 371
第四节 盐皮质激素与皮质激素抑制药 373
第五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374
第三十三章 性激素类药 375
**节 性激素的分泌调节及药理作用机制 375
第二节 雌激素类药及抗雌激素类药 377
第三节 孕激素类药及抗孕激素类药 379
第四节 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 381
第五节 性激素类药研究进展 383
第三十四章 避孕药 384
**节 短效避孕药 384
第二节 长效避孕药 386
第三节 抗早孕药 387
第四节 男用避孕药 389
第三十五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390
**节 胰岛素及其制剂 390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393
第三十六章 甲状腺激素类药和抗甲状腺药 400
**节 概述 400
第二节 甲状腺激素 400
第三节 抗甲状腺药 403
第三十七章 调节骨代谢及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408
**节 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409
第二节 骨吸收抑制药 410
第三节 骨形成促进药 418
第四节 骨矿化促进药 421
第三十八章 组胺与其他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423
**节 组胺及作用于组胺受体药物 423
第二节 5-羟色胺和影响5-羟色胺的药物 426
第三节 膜磷脂代谢及影响药物 427
第四节 多肽类药物 430
第三十九章 抗菌药物概论 433
**节 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434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药物分类 435
第三节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预防措施 436
第四节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439
第四十章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441
**节 天然青霉素 441
第二节 半合成青霉素 443
第三节 常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介绍 444
第四节 青霉素类药物研究进展 446
第四十一章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447
**节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447
第二节 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452
第四十二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56
第四十三章 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 464
**节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464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 471
第四十四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抗菌药物 473
**节 四环素类药物 473
第二节 氯霉素类抗菌药物 477
第四十五章 多肽类抗菌药物 480
**节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 480
第二节 糖肽类抗菌肽 481
第三节 多黏菌素类抗菌肽 484
第四节 多肽类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485
第四十六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486
**节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86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物及甲氧苄啶 491
第三节 硝基呋喃类和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 495
第四十七章 其他抗菌药物 498
**节 唑烷酮类抗菌药 498
第二节 夫西地酸钠 500
第三节 磷霉素 501
第四节 小檗碱 502
第四十八章 抗结核分枝杆菌药 504
**节 抗结核病药 504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511
第四十九章 抗真菌药 513
**节 多烯类抗真菌药 514
第二节 唑类抗真菌药 515
第三节 嘧啶类抗真菌药 517
第四节 烯丙胺类抗真菌药 518
第五节 其他类抗真菌药 518
第六节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519
第五十章 抗病毒药 520
**节
展开全部

药理学(案例版,第2版)(供药学专业使用) 节选

**章 绪论 **节 药物发现与药理学的发展 一、药物与毒物 什么是药物(drugs)? 药物是指能够影响机体器官功能及代谢活动并用于治疗、诊断和预防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物的定义前面是讲药物的作用,后面是讲药物的用途。药物必须对机体器官功能及代谢活动产生影响,才能发挥作用。药物是怎样对机体器官及代谢活动产生影响的,这就是我们药理学这门学科将要介绍的的内容。 什么是毒物(poisons)?毒物是指能够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毒物也能影响机体器官功能及代谢活动,但毒物是用来损害人体健康的。那么,药物与毒物有什么联系呢?有人说,药物就是毒物,你同意吗? 药物与毒物有什么区别?药物与毒物都是“化学物质”,它们也可以是同一物质。它们的区别在于用药的剂量及用药的目的。当这种“化学物质”在一定剂量可以发挥的对机体器官及代谢活动产生有利的影响时,它就称为“药物”,当这种“化学物质”超过一定剂量后,对机体器官及代谢活动产生有害的影响,它就称为“毒物”,前者可以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后者则用于损害人体健康。从用药目的来看,把这种“化学物质”用于治病救人时为药物,把其用于损害别人身体时就为毒物,用药者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凶手,当一位医生通过使用某些药物导致患者致残或致死时,他就变成了凶手,当然,庸医也可以算凶手。 把“毒物”变成“药物”,治病救人是医师与药师的责任,而把“药物”变成“毒物”损人害己,这就成为了人类的“凶手”,临床上有许多“药源性疾病”都是用药者不懂药物作用及其作用原理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医学与药学专业的学生,如果学艺不精,就可能会误人误己,因此,本书要求学生对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一定要牢牢记住,不能掉以轻心、张冠李戴,把“药物”变成了“毒物”,误人误己。 二、药物的发现与药理学的发展 药物是怎样发现的呢?*早发现药物的人是谁呢?他怎样发现药物的呢?我们国家**个“发现”药物的人是“神农”,“神农”首先为了寻找食物,亲自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植物(本草),由于偶然服了某种植物,引起“腹泻和腹痛”,导致了“中毒”,这种植物就称为“毒草”或“毒药”;当然,也有一些植物服食后可造成“肠胀气和便秘”,这也是导致“中毒”的“毒草”,这两种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都是孤立的现象,但是,能用前一种“毒药”去解除后一种“毒药”中毒症状,这就是原始的医学。这种简单朴素的认识,这种来源于对“毒药”的“发现”与“应用”的实践,推动了人类医学与药学的研究与发展,对今天的药物研究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也就是说,*早的药物“发现”,是在人服用了有毒的“食物”发生“中毒之后。而发现药物的“神农”是谁呢?“神农”是我们的祖先,然而,他不是一个人,他是一群人,他是一代人,不,他是我们国家一代一代献身于医学和药学研究的先辈们。 (一)药物的发现的原始阶段是从中毒与解毒开始的 原始社会,人类*初是从求生存、解温饱后开始关注天然产物的,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人类遇到了许多有毒的植物,许多人在服用这些天然产物后造成中毒,这逐渐引起了人类的关注,中毒与解毒是人类求生存的关键问题,也是寻找药物的原始动力。五、六千年以前,人类就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发现环境中的一些动物、植物和矿物质可以解毒,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先贤们把这些知识用文字记载下来,流传给后代,逐步形成了早期的原始医药学知识。《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本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成书于公元1世纪前后,该书分类收载药物365种,该书的编写,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一直广为流传,为后辈们所敬重,成为他们的榜样,书中所描述的一些药物目前仍在使用。 在公元8世纪,我国**部政府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收载药物884种。16世纪末,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汇集800余种先贤典籍,并用27年时间亲身考察印证,终于写成《本草纲目》这一辉煌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52卷,系统分类收载药物1892种,方剂11 000余条,插图1160幅。这部传统医药学的经典著作被译成英语、日语、朝鲜语、德语、法语、俄语及拉丁语七种文字,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在古代药物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是某些领域医药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但是,在这几千年的药物作用探索的原始阶段中,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药物的观察都是停留在对药物性状及其临床治疗经验的记录、积累以及系统整理阶段,没有对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因此,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二)分离提纯植物药的有效成分与动物实验启动了药理学研究的初级阶段 18世纪,意大利生理学家Fontana(1720—1805)通过动物实验对一千多种药物进行了毒性检测,提出了“天然药物都有其活性成分,可选择性作用于机体的某个部位而引起典型反应”的重要学说,启发了药学工作者开始从天然药物中分离有效成分,德国Serturner(1804)首先从阿片中提炼出吗啡,同时,用犬做实验证明了吗啡有镇痛作用;法国Magendi(1819)用青蛙实验证明了士的宁作用于脊髓,法国Bernald(1856)也用青蛙证明了筒箭毒碱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先后阐明了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这些前辈们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及其阐明的药物作用的实验证据启迪了后人,许多药物学家开始积极投入实验研究,不断探讨、钻研,特别是许多新的动物实验方法被建立。通过这些动物实验,科学家不断发现“新药”,同时,这些“新药”,也包括旧药的作用机制不断被阐明,促进了西方近代药学与药理学的迅速发展。 (三)药物构效关系的阐明及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药理学的研究 20世纪初,由于磺胺药的发现、青霉素的发现、胰岛素的发现、可的松的发现等,特别是这些新发现的药物的构效关系被阐明,促进了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及药物化学的发展。同时,由于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发展,特别是这些学科与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的结合,大大地促进了药学的进步,促进了许多药物的“构效关系”的了解及认识,促进了对药物的“作用机制”的了解与认识,使药物研究进入了一个新台阶。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迎来了一个新药的爆发性发现的年代,如磺胺类药物、抗生素、抗疟药、抗组胺药、镇痛药、抗高血压药、抗精神失常药、抗癌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维生素类药物等都是在这一时期研制开发的,这些药物的发现与开发,推动了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药理学在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创造了许多人类战胜疾病的武器,解决了人类医学治疗学上的许多难题,使西方医学迅速走向世界前沿,高速地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1953年Wast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1986年Numa应用分子克隆技术首先成功克隆了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为药物的作用机制找到了“物质基础”,使“受体”成为了一个严格的科学概念,奠定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石,也给药理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方法。此后,各种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受体、离子通道、蛋白质、酶、载体等逐渐被发现、被克隆,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也逐渐得到系统、精确的阐明。19世纪Langley的受体学说的物质基础,在基因、蛋白质、功能结构域(functional domains)等领域已经得到证明,推动了现代药理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对许多疾病的现代研究。药理学的分支学科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的诞生,促进了药物的临床研究,把药物的临床治疗学推向一个严格的客观的有统计学意义的科学水平。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心血管药理学(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免疫药理学(immunopharmacology)、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和基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等药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逐步诞生,十分迅速地发展,许多分支学科已独具一格、各领风骚,21世纪的药理学的发展,将向人类展现出更加健康长寿、美满幸福的蓝图。 三、药物发展史上的几座丰碑和一件悲剧 相关内容请扫描章末二维码进行阅读。 第二节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毒物对机体作用的道理,是一门探讨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涉及药物的作用、药物的作用机制等与药物生物活性(biological activity)相关的问题,还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变化过程等。药理学的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如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以及中药学、生药学、植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治疗学及毒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药理学还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药理学的研究成果直接为临床医学提供防治疾病的有力武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数据、用法用量等基本知识及理论;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已成为临床研究的基本指导原则;药理学还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的纽带,中医和西医都可以在药理学科里面找到他们的共同语言,找到两门医学的结合位点。 “药物”与“毒物”都是“化学物质”,如前所述,它们的区别在于使用的剂量,在药理学领域,这种剂量关系称为“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量效关系是药物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药物必须以其合适的浓度在机体的作用部位上作用,才能发挥其治疗效应”,低于该浓度的药物剂量是无效剂量,高于该浓度的药物剂量就是中毒剂量。那么,什么才是“合适的浓度”呢?药物的“量效关系”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的,具体内容将在后面的章节介绍。 一、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1.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药理效应、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这是药理学*重要的部分。药效学重点是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发现和证明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一个药物的“药理作用”一旦被发现、被证明,这种作用就是永恒不变的,如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不管是在生理学还是药理学领域,不管是在100年前还是100年后,它的这种“药理作用”在一定的用药剂量下都是永恒不变的。但是,这个药物的“临床应用”可以随着临床实践及医学进步不断增加,而其“不良反应”(毒性)也可以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大而不断增多。药物可以由于剂量的不同而发挥“治疗作用”或“毒性作用”,可以随着人们用药目的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可以说“药理作用”是可控制的,是可以根据用药者的用药目的而调控的。人们对药物的“作用机制”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科学手段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当某一药物的作用机制一旦由学说变成理论,得到了公认,就成为不会改变的事实。可以说,药效学研究在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基因及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为指导临床合理选用药物,并尽可能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将提供重要依据。在药理学各论中我们将按照药物的分类,逐类逐个地为大家介绍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2.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物的体内过程是指药物经过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直至排出机体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即ADME四个基本过程。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统称为药物的转运(transportation),主要涉及药物在体内一系列没有化学结构变化的跨生物膜转运过程;药物的代谢过程是指机体对药物产生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过程。进入体内的药物在化学结构和性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