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护理学概论(供高等职业教育护理助产等医学相关专业使用第5版医药高等院校案例版教材)

护理学概论(供高等职业教育护理助产等医学相关专业使用第5版医药高等院校案例版教材)

作者:张志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30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6.3(7.5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护理学概论(供高等职业教育护理助产等医学相关专业使用第5版医药高等院校案例版教材) 版权信息

护理学概论(供高等职业教育护理助产等医学相关专业使用第5版医药高等院校案例版教材) 本书特色

本书既符合学生构建学科基础知识的要求,由契合护生的取证需要。

护理学概论(供高等职业教育护理助产等医学相关专业使用第5版医药高等院校案例版教材) 内容简介

护理学概述是一门介绍护理相关理论的学科,是护理专业的"敲门砖"。该门课程内容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护理学导论课程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护理学的产生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并伴随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而使其树立专业自信;同时,帮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了解护理学体系,掌握护理工作方法,明确护士的角色功能与专业素质要求,为后期各临床护理课程及护理人文社科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书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之上对内容重新进行了修订和整理,结合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既符合学生构建学科基础知识的要求,由契合护生的取证需要。

护理学概论(供高等职业教育护理助产等医学相关专业使用第5版医药高等院校案例版教材) 目录

目录
第1章 护理学概述/1
第1节 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
第2节 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模式/5
第3节 护理学的概念、知识体系及基本特征/9
第4节 护士的职业素质要求/14
第5节 护士职业生涯规划/16
第2章 健康与疾病/22
第1节 健康/22
第2节 疾病/25
第3节 健康促进/28
第4节 健康教育/31
第5节 医疗卫生保健体系/35
第3章 护士与患者/39
第1节 角色理论/39
第2节 患者角色/40
第3节 护士角色/44
第4节 护患关系/45
第4章 护理支持性理论/52
第1节 一般系统论/52
第2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55
第3节 需要层次理论/59
第4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62
第5节 沟通理论/66
第5章 护理相关理论/72
第1节 奥瑞姆自理理论/72
第2节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74
第3节 罗伊适应模式/75
第4节 莱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77
第5节 人文关怀理论/79
第6章 护理程序/83
第1节 概述/83
第2节 护理评估/84
第3节 护理诊断/87
第4节 护理计划/90
第5节 护理实施/94
第6节 护理评价/95
第7章 护理科学思维与决策/98
第1节 评判性思维/98
第2节 临床护理决策/101
第3节 循证护理/104
第4节 临床路径/107
第8章 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111
第1节 护理安全/111
第2节 护理法律法规/116
第9章 护理伦理/121
附录1 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125
附录2 NANDA护理诊断一览表(2021~2023)/127
参考文献/131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132
展开全部

护理学概论(供高等职业教育护理助产等医学相关专业使用第5版医药高等院校案例版教材) 节选

第1章护理学概述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的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3个发展阶段。本章将对护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护理学的性质与任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的内容和范畴等进行阐述。护理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护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息息相关,并随着社会的演变、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第1节 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案例1-1   小张和小李正在填报高考志愿,小张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感觉选择一所高职院校比较有把握,她问小李:“选择什么专业好呢”?小李思考后回答:“选择护理专业!”   问题:1.护理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2.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是什么?   人类社会的发展及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医学科学的长足进步,护理学的内涵不断拓展。对于护理学的学习者而言,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史,不仅有利于提高对护理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职业认同感,还能更好地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照护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一、国外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人类早期的护理   人类的生、老、病、死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原始的医疗和护理应运而生。人类早期的护理大致分为自我护理、家庭护理、其他形式的护理。   1.自我护理 在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时期,人们通过在生活中和生产劳动中积累的经验,与疾病抗争。如在生活中,人们通过观察动物疗伤的方法并加以仿效,学会了用舌头去舔伤口或用溪水冲洗伤口以防止感染;学会了将烧热的石块置于患处以减轻疼痛,形成了*原始、*简单的热疗。随着经验的积累,形成了以“自我护理”模式为主的人类早期护理。   2.家庭护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这一时期,当人们有了伤病,便留在家中由妇女给予照顾。人们会用一些原始的治疗护理方法,如伤口包扎止血、按摩及调剂饮食等,帮助患者解除痛苦和促进康复。形成了以“家庭护理”模式为主的护理。医护一体是当时护理的特点之一。   3.其他形式的护理 古代人类对天灾或一些自然现象不能解释时,便认为有神灵主宰,于是产生了宗教和迷信,巫师也应运而生。他们用祷告、念咒等方法祈求神灵的帮助,用放血、冷水泼浇等办法来驱魔,试图去除病痛的折磨;有些人除祷告和巫术之外还应用草药或其他原始治疗手段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思考,一些人摒弃了巫术,对患者施行以草药为主的治疗,加上饮食调理和生活照顾,形成了集医、护、药于一体的治疗护理。   基督教兴起后,教会开始了对医疗护理工作长达一千多年的影响。教徒们在广为传播宗教的同时,还开展医病、济贫等慈善事业。一些献身于宗教事业的妇女,虽然未经过专门的训练,但具有较好的文化教养和高尚的品德,对精神疾病患者、麻风病患者、孕妇及婴幼儿等更是关怀备至。正是因为这些人的付出,使得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有了良好的声誉,并进一步使得护理摆脱家庭的范围走向社会,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世纪时期的护理   中世纪(约公元4或5世纪至15世纪)的欧洲,护理工作受到宗教和战争的影响。公元13~14世纪期间,罗马天主教皇在欧洲掌权,欧洲开始大量建造教堂和修道院。这些修道院收容了一些男女,并为他们安排了一定的体力劳动,以及为院外有病的人提供帮助。这对护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护理逐渐由“家庭式”迈向“社会化和组织化的服务”,逐渐形成宗教性、民族性及军队性的护理社团。此外,由于连年的战争,伤寒、麻风、疟疾等疾病的大肆流行,各国开始广泛设置医院,当时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改变医疗环境,如改善通风、采光及合理分配空间等。在这一时期,护理工作主要由修女承担,她们以丰富的经验和服务人类的道德品质使护理工作在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护理   从14世纪开始,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医学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一时期也称为科学新发现时代。在此期间,人们对疾病的诊治有了新的依据。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William Harvey)发表了《心血运动论》,对血液循环中的心脏与血管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描述。但此时护理的发展却与医学的进步极不相称,1517年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使社会结构与妇女地位发生了变化,护理工作不再由具有仁慈博爱精神的神职人员来担任,新招聘的护理人员往往是那些找不到工作,既无经验又未经适当训练的人。自此,护理质量大大下降,护理的发展进入了停滞阶段,这段时间长达200年,被称为护理发展史的黑暗时代。   (四)近代护理学的诞生   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护士的需求增加,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地位有了一些提升,护士职业逐渐被社会认同。1836年,牧师西奥多 弗利德纳(Theodor Fliendner)在德国凯撒沃兹(Kaiserswerth)建立了女护士训练所,这是*早的具有系统化组织的护士训练班。1850年,弗洛伦斯 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在此接受过训练。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开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并使护理工作真正成为一种职业,成为护理学发展的转折点。   (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形成与发展与南丁格尔女士的贡献密不可分。南丁格尔是历史上*负盛名的护士,被尊为现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图1-1)。1820年5月12日,她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富有家庭,后随家人迁居英国。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英、法、德、意大利、希腊及拉丁语,并擅长数理统计。成年后她选择做一名护士,为此遭到了父母、亲友的强烈反对。1850年,南丁格尔克服重重阻力,前往德国凯撒沃兹护士训练所接受短期的护理训练,并考察了当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护理工作。1853年,她担任伦敦妇女医院的院长,并对医院进行了大胆改革,表现出了优秀的管理才能。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南丁格尔获准带领38名护士前往克里米亚。面对种种困难,南丁格尔率领护士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改革医院环境,改善伤员饮食,设立阅览室、娱乐室以调节士兵的生活等。由于她及其他护士的努力,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伤员死亡率由42%下降到2.2%,士兵们称颂她为“提灯女神”(图1-2)。他们的行为和功绩,不仅震惊了全英国,也改变了人们对护理的看法,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的重视。1860年,南丁格尔用政府奖励的资金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在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开办了全世界**所护士学校,命名为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   1912年,为表彰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的贡献,国际护士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之日即5月12日定为护士节。同年,国际红十字会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南丁格尔奖章。这是国际护士的*高奖项,我国自1983年开始参加南丁格尔奖的评选活动。   在南丁格尔的影响下,经过不断探索和调整,护理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代护理学从职业向专业方向发展的历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护理教育体制的建立 自1860年后,欧美许多国家南丁格尔式的护士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美国,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于1901年开设了专门的护理课程;耶鲁大学于1924年率先成立了护理学院,学生毕业后取得护理学士学位,并于1929年开设硕士学位课程;1964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开设了**个护理博士学位课程。在此期间,世界上其他国家及地区也创建了许多护士学校及护理学院,形成了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制。   2.护理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护理理论的形成与不断探究,对护理科研的重视与投入,以及各种护理专业团体的形成。护理学作为一门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专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及提高。   3.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 世界各国相继应用南丁格尔的护理管理模式,并将管理学的原理及技巧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强调护理管理中的人性管理,并指出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   4.临床护理分科的形成和深化 从1841年开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科技的发展及现有医疗手段的进一步提高,护理专科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各级医疗机构中,除了传统的内、外、妇、儿、急诊等分科外,还有重症监护、职业病、社区及家庭等不同分科的护理。   5.护理理论体系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护理学的侧重点转向了将护理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方面,护理教育则更加注重推理和应用性学习,护理作为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   二、中国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代护理   我国医学历史悠久,集医、药、护于一体。我国医学理念中所强调的“三分治七分养”中的“养”即为护理。在祖国医学悠久的发展历史中,有许多经典的医学著作记载着丰富的护理技术和理论内容,展现出鲜明的护理思想和内涵。如《黄帝内经》中记载的“肾病勿食盐”“怒伤肝、喜伤心”等都说明了疾病与饮食调节、精神因素的关系;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首创了人工呼吸和舌下给药法;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强调了预防隔离的知识。我国丰富的医学典籍及历代名医传记中所记载的调养和护理方法对现代护理仍有指导意义。   (二)近现代护理的形成与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西方护理的传入 鸦片战争后,各国传教士涌入中国。传教士除在我国建立教堂及传教外,还修建了一些医院和学校。1835年,美国传教士伯驾(P.Parker)在广州开设了**所西医医院,两年后医院即以短训班的方式培训护士。1884年,曾在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受过教育的美国护士麦克奇尼(E.Mckechnie)在上海西门妇孺医院推行现代护理并于1887年开设护士训练班。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E.Johnson)在福州开办了我国**所护士学校。1900年以后,中国一些大城市建立了许多教会医院、设立了护士学校。   (2)中国近现代护理的发展 1909年,“中华护士会”在江西牯岭正式成立(1936年更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更名为中华护理学会)。该组织负责制订和统一护士学校的课程,编译教材,办理学校注册,组织毕业生会考和颁发护士执照。1920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了中国**所大学本科水平的护士学校,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护理人才。1922年,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ICN)正式接纳中华护士会为第11个会员。   抗日战争期间,医疗和护理工作在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党中央的重视和关怀。1931年,傅连暲医生在汀州开办了“中央红色护士学校”。1932年,中央护士学校在南京成立,学制3~4年。1941年和1942年毛泽东先后为护士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尊重护士,爱护护士”。至1949年,全国共有护士学校180多所,培养护士3万多名。   1909年8月中国看护组织联合会在江西牯岭成立,后更名为中华护士会、中华护士学会、中国护士学会等名,1964年更名为中华护理学会,沿用至今(会徽见图1-3)。会长一职在1928年以前一直由英、美两国护士轮流担任。1928年,首次由中国护士伍哲英担任会长。1914~1948年,学会共举行全国护士代表大会16届。1949年之前,全国有13个省、市成立了分会。1952年学会定址北京。   中华护士会于1922年加入国际护士会。2013年5月8日中华护理学会恢复了其在国际护士会的合法地位。中华护理学会受中国科协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双重领导,为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