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改革开放新转折(“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

改革开放新转折(“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08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43.5(7.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改革开放新转折(“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0304861
  • 条形码:9787300304861 ; 978-7-300-3048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改革开放新转折(“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本书在系统梳理有关改革开放的党的重要文献并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开启伟大转折、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主题展开论述。本书全面展示了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改革开放必将行稳致远。

改革开放新转折(“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 目录

**章 开启伟大转折
一、检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三、改革开放的起步


第二章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
二、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全面改革纲领
三、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四、对外开放区域扩大
五、农村改革深化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第三章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讨论
二、对国情的重新认识和准确判断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
二、党的十四大的历史决策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加强宏观调控


第五章 跨世纪战略规划与改革开放的深入
一、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迈向新世纪
二、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历史经验


第六章 科学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推进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统筹城乡发展与区域协同发展



第七章 改革开放在攻坚克难中前进
一、党的十七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二、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
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其他领域改革
四、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五、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宝贵经验

第八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
一、党的十八大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号角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决策部署
三、坚定“四个自信”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砥砺奋进的五年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五、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六、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内涵与举措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改革开放新转折(“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 节选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会议明确提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要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成功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型,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开创出这样一个新的发展局面十分不易。改革开放不是在各种条件都已具备的顺利环境下开始的,而是在异常复杂和艰难的环境中迈出**步。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其间有两年时间在徘徊中前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把握国家前途命运,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心思变,人们对中国的未来充满期待,希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从此峰回路转,迎来历史性转折。但是长期“个人崇拜”和“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钳制了人们独立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两个凡是”的方针致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前进中一度踟蹰徘徊。中国究竟应向何处去?是遵循“两个凡是”方针,还是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方针和政策,使中国从长期封闭僵化中走出来,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激活了全党思想,促使我们毅然选择了后者。邓小平在正式复出之前提出的“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的概念,以及他对这一概念的一系列阐释,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上反对了“两个凡是”。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复出的邓小平,继续旗帜鲜明地表达对“两个凡是”的批评态度。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复出后的**次讲话中再次阐述了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这一个时间,这一个条件,对某一个问题所讲的话是正确的,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有时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要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的党,来引导我们前进。”“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根本的东西。”

改革开放新转折(“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 作者简介

李光伟,历史学博士,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历史研究》《史学月刊》等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老安少怀:烟台恤养院研究》等专著2部。刘本森,历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主要从事近现代中国政治与外交史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帝国的角落:英国租占威海卫研究(1898—1930)》等专著、译著6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