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谈心 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

谈心 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

作者:金圣华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33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3.4(7.2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谈心 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71873
  • 条形码:9787020171873 ; 978-7-02-017187-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谈心 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 本书特色

1. 白先勇、林青霞作序推荐。

2. 四色精装全彩印刷,从影坛巨星到文坛作家,以人文视角贴身讲述林青霞跨界转身背后的故事。

3. 圣华以人文的视角,贴心地书写我与她在一起的生活点点滴滴,阅读她的文字让我感觉温暖舒适,励志得来又有幽默感,真实得仿佛身历其境,像是看别人的故事,忘了我是谁。突然又想起,那是我,是我的一面镜子,于是我天天期待这面镜子的出现。

4. 林青霞与杨绛、季羡林、白先勇、余光中等大师的过从往来,在生动有趣的故事里领略一代大家的文学风范。

谈心 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 内容简介

《谈心——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是一部散文随笔集,由林青霞的至交好友金圣华以人文视角记录与林青霞相交十八年来的友谊和生活点滴,至真至性,真情流露。这本书是一个见证,见证了林青霞如何由一位明星华丽转身,蜕变为一名作家,并将林青霞实现人生跨界转变的心路历程如实呈现在读者面前,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正的林青霞。书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份历久不渝的友情,一种同步追求创作的文缘,一个传奇人物不为人知的真实面貌以及息影明星如何从红毯到绿茵,在人生道上跨界转身、自强不息的故事。

谈心 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谈心 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 前言

后记

《谈心——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一书,于2021年3月开始构思,10月初正式动笔,至2022年2月中全书完稿。这几个月,适逢疫情严峻期间,日日夜夜宅在家中,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匆匆,而写作的过程,轻松倒不见得,心情却是愉快的,从来没有一本书的写作过程,可以让我如此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足以在外界纷扰中寄情忘忧,不问世事。

全书一共二十二篇,刚开始时,资料太多了,有待理出一个头绪,当时脑海中只有一些零星模糊的概念,我曾经列出一些标题篇目,然而,这些标题却是边写边修改的。有些题材,原先以为要重点着墨,结果却轻轻带过;有些以为不必费神详述的,结果却聚焦畅谈。原来,写作是一场无法预知的探险,一踏上征途,前程是风是雨,是晴是阴,完全不可预测,而带领自己的,是一股难以自抑的动力,在疲累时,督促自己不断前行;困顿时,勉励自己不要停步,于是每日坐在书桌前,只要沉下心来,进入状态,所思所感自会由笔端汩汩流出。

写这本书*令人愉悦的地方,就是能够得到书中主人翁全盘的信任和全心的托付。从一开始,青霞就对《谈心》的撰写,予以极大的鼓励与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我们两人合作的结晶——书名,我们一起设想和决定;内容,每写完一篇,我必定先让当事人过目,而青霞的反馈意见,也产生了使文章不断改进的功效。也许是我们各自专业的训练不同,彼此之间发挥了积极的互补作用。譬如说,由于电影事业多年的历练,青霞*记得清楚的是每篇文章所提及往事中场景的设置、人物的表情、动作的细节等;而我由于毕生从事文字工作的缘故,对交流时谈话的言辞、作品的内容或名家的佳句等,比较难忘。因此,每完成一篇,我们必定会仔细研究,反复讨论,直至所言所述完全符合史实方才罢休。青霞就曾经对我详述《功夫在诗外》一文中,花神春香等众演员如何投入听她□□□的神态;《“迁想妙得”与饶公》一文中,她如何搀扶老人家的动作;《高桌晚宴与荣誉院士》一文中,她如何走到听众席上鼓励学生的情景;由于她说得生动传神,使我笔下的文字让人读来更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谈心》□□的特点,就是全书之中,一言一语都有根有据,绝无半点浮夸虚假的成分。

为了资料的正确无误,每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年份、人物、事情的来龙去脉等,我都得去仔细核实。我向来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因此,历历往事,就只能凭记忆去追寻了。所幸还有一些纯然记事的小本子,开始写作《谈心》时,我先翻箱倒箧地把这些尘封的本子找出来,一年一年地去查阅,找到了记录的蛛丝马迹,再跟有关各方去确认资料。例如,写《听傅聪演奏》时,必须首先跟他的经纪人刘燕和忘年交陈广琛去查核详情,方才动笔;写《听余光中一席话》时,先得跟潘耀明再三通话,确定了当天的确是“字游网”启用酒会的日子,才敢如实记述。至于有关的照片,更得幕幕思索,步步追寻。如今,再也没有什么张贴整齐的照相本可作为依据了。一切都存盘在手机里,如果不是训练有素或运用自如的熟手,要找出一张心目中依稀记得的旧照,的确比登天还难。例如,那张我和青霞跟饶宗颐的珍贵合照,可真是花了好几个月的功夫遍寻不获,直至全书完成后的某一天,我胡乱划着手机时,才突然发现的,真叫人喜出望外!其他的一些照片,尤其是我和青霞历年来在各种场合拍摄的合照,很多都是由她亲自挑选提供的。另有一些特别珍贵的“□□文献”,如高克毅的卡片、杨绛的题签、饶宗颐的墨宝等,也是她亲自在搬迁后的新居中寻寻觅觅,才得以展现读者眼前。说起来,写这本书,在很多方面都极为顺利,因此,我俩特别感恩,常自觉成书前后,一切“如有天助”!

书稿完成后,为了使全书的内容更加充实,我决定选取六篇文章,放在附录,作为《谈心》的背景资料。这六篇文章涉及我与林青霞相识的缘分,《孔夫子》电影拍摄的缘起和经过,对钢琴诗人傅聪的怀念和追思,对杨绛的崇敬和仰慕,及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和推广《牡丹亭》的贡献,以供有兴趣的读者作为全书的延伸阅读。

几个月来,因为创作这本新书,让青霞和我经常感到兴致勃勃,乐在其中。《谈心》系列我一边写,一边率先在新加坡《联合早报》连载,每个星期一次,因此,每逢周末,就是我们转发文章的开心时刻。我把文章分发给各地好友及学生;青霞则把文章转发给她的广大朋友圈和影迷团“爱林泉”,并要求这些可爱的年轻人即时撰写“读后感”。她收集整理了数十篇文采斐然的“读后感”之后,会马上连夜转发给我,让我也先睹为快。这些年轻的读者中,不乏有才的能人,他们的响应,常常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去!而青霞也曾花费几个钟头逐个回应,写出《谈心》文章读后感的“读后感”,让她的影迷读者暖在心头。为此,特地选辑了多篇精彩内容的片段,另辟《林青霞与爱林泉》一栏,附在书后,以飨读者。青霞说:“爱,是用不完的,原来可以越给越多!”她曾经矢志成为一个“生活艺术家”,如今的她,单凭此语,已然如愿了。

记得在青霞六十七岁的寿宴上,闺蜜施南生曾经对她严下禁令:“不准碰甜食!”青霞趁南生不备,偷吃了一块,南生发现后正色训示说:“可知道,你得永葆美丽,这是你对世界的使命!”好友张叔平在旁欣然认同。的确,永远的林青霞不可不美,她的美,已经成为众人眼里的icon,几乎是一种应尽的社会责任了!然而,如今的青霞,除了姿容出众、丰神绰约之外,早已升华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了。在写作阅读方面,她确信:“学到用时方恨少,终身学习又何妨”;在为人处世方面,她既是“胆大包天”,又是“心细如尘”的“拼命三娘”;在安身立命方面,她深深体会到东坡居士的洒脱豁达:“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管身在何处,她都能悠然自得,从心所欲。

在我的心目中,这一只身披蝶衣的蜜蜂,勤勉努力,永不言休,在未来的岁月中,她必定会继续酿蜜,继续缤纷,继续以精彩的作品在文坛发光发亮!

本书即将完稿的时候,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也即是我的本家金耀基教授寄来珍贵的墨宝,题曰:“当下就是永久;曾经就是拥有!”不错,这本为了好友林青霞而写的书《谈心》,就是记述我们相交十八年中,曾经拥有的一切:*好的岁月,*美的时刻,*难忘的记忆!因为我们一起经历过、体验过,才倍感珍惜,才值得书之成文;而我们共处的每时每刻,每个当下,只要内心感恩,细细品尝,就会□得丰盛多姿,永久留存!



2022—2—16

谈心 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 目录

半生缘(白先勇)

交心(林青霞)

1 缘起

2初次会晤

3觅名师

4 结奇缘

5 寻彩梦

6 互相扶持

7功夫在诗外

8 季老的手

9 错过杨老

10 错体邮票

11 在半岛的时光

12 听余光中一席话

13 听傅聪演奏

14 “迁想妙得”与饶公

15 双林会记趣

16 白公子与红楼梦

17 高桌晚宴与荣誉院士

18“三部曲”的故事

19 七分书话加三分闲聊

20 拼命三娘

21 绿肥红不瘦

22后记

附录

1 都是《小酒馆》的缘故——记一部翻译□□牵起的缘分

2 □□长河的那一端

3 将人心深处的悲怆化为音符——怀念钢琴诗人傅聪

4 “经受折磨, 就叫锻炼”——怀念杨绛先生

5 “我才七十九!”

6 姹紫嫣红遍地开

林青霞与爱林泉

致谢
展开全部

谈心 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 节选

不记得那天是星期几了,应该是个周末,否则我也不会有空。日期倒是记得清清楚楚的,2003年3月8日,妇女节!

车行在飞鹅山道上,路盘旋曲折,因为是外子Alan在开车,缓慢而平稳,也就感到好整以暇;否则,以当时有点好奇紧张的心情,倘若坐上飞车的士,我可能会头晕目眩一阵呢!

不久,我们来到一个大宅门口,核对了门牌号码,按了喇叭,大门缓缓打开了,车子慢慢驶进院子,在屋前停下。这时候,她现身了。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含笑的素脸,毫无浓妆艳抹;一身乳白的便装,淡雅、简朴,倒也使人眼前一亮!

这么多年来,我曾经在街上巧遇过林青霞两次:一次是在大会堂看节目,我坐着,她从我面前施施然经过;一次是在皇后大道上,等交通灯转绿过马路,她恰好站在我身边。即使如此,看到传说中的天皇巨星在视线中出现,我也不会不顾礼貌直勾勾盯着她瞧。因此,她□□到底是否跟上镜一样好看,这还是我们**次打照面。

说起来,我不算是她的影迷,我根本也不是任何人的影迷。再说,她出道的时候,我们这一辈,已经度过了追星的年龄了。《窗外》这部电影宣传得沸沸扬扬时,我正忙于成家立业,哪会有闲工夫去管身外之事?然而,多年来,她那清丽脱俗的容貌不时展现在各种媒体上;她那轰轰烈烈的银幕生涯,也是如雷贯耳,让我时有所闻的。因此,当朋友在电话中提起,林青霞想找个人聊聊有关文学的事,介绍她看些中英文书,不知道我可有时间否,倒是令我产生一些好感和兴趣。我一向很欣赏这样有上进心的人,特别是她现在功成名就,环境优渥,在物质享受方面,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假如她纯然以吃喝玩乐为生活目标,尽可以舒舒服服过日子,何必花时间来读书求进,正如粤语所说,自己“揾苦来辛”?

那天,我走进屋内,放眼一望,的确感到有些诧异。屋子很大,很宽敞,但是完全看不到预期的富丽堂皇或金碧辉煌,家具靠墙而立,疏落有致,几乎都是乳白色的,那么低调,那么沉静,跟主人的谦逊随和,默默呼应。接着,女主人招呼我去参观后院,院子里的格□,更是令人料想不到,既没有中国庭院常见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也没有欧洲宫殿式的花团锦簇、绚烂缤纷,只有碎石小径,柳条木凳,一切依然是那么宁谧平和,简约素淡,使我刹那间想起了京都龙安寺中“枯山水”的石庭景观。对了,就是那种以一沙一石砌出的禅意美感,如此澄明,如此空灵!时间仿佛凝聚在这一庭空间里,使人浑然忘了外界的烦嚣和纷扰。四周有树,很多影影绰绰的大树都伫立在篱墙外,如忠实的侍卫般守护着这一方净土;不见什么花,心如明镜时,原是无须凡花俗卉来点缀的。接着,我们自自然然坐在树荫下、木凳上,无拘无束地聊起天来。

那天到底聊了些什么?事隔十八年后的今天,要追忆起来,已经有点模糊了,只记得我们当时是天南地北,即兴聊天而话题不断的。其实,我们生活的圈子截然不同,年龄也有差距,怎么一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了呢?到现在我也弄不清楚。也许,因为我原籍浙江,她原籍山东,我们都是在台湾长大的“外省人”,随后又因各自不同的机缘,来到了香港,嫁给了广东人。这些年来,我们都蒙受了香港的种种福泽,因而深深爱上了这个有福地之称的东方之珠。我们谈起父母、兄长、儿女,以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当然,也谈到文学与创作。青霞当时显得有点腼腆,她说,闲来喜欢看《心灵鸡汤》那样的书籍,不太看严肃的大块文章。至于写作,那是很遥远的事,不过她也常常会把一些内心的所思所感记下来,写在一张张纸片上,锁在抽屉里。她更提到,曾经有一位香港大学的洋教师教过她英语,两人相处得很好,只是,后来老师回美国去了,她们之间的交往,也就没有了下文。

那天,在树荫下、微风中、鸟鸣声里,我们聊了好久。青霞特别好客,从客厅中的瓶瓶罐罐里,掏出好多从各地送来的小吃,一碟碟放在桌子上,让我尝尝。也许是忙于交谈,美食没有怎么动过,清茶倒是喝了一杯又一杯。我们聊得那么开怀,竟然不觉得时间匆匆过去,一晃眼已经几个钟头了。于是,我们相约以后每个周末一次,我会带些她适合看的中英文章或书籍来探访,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一起研究交流。

是时候告辞了,我们穿过后院,走进屋子,她一转身拿出一大盒歌帝梵(GODIVA)巧克力,接着,又搬出一大本印刷精美的杂志,我不太记得内容了,似乎是有关温莎公爵夫人珍藏珠宝的,说是要送给我。我知道她待客有道,这么殷切,也是因为我事前声明,从来没有上门兼差的经验,这次破例,是为了交个朋友,绝不收费!

“东西太重了,我先替你拿着!”毫无架子的大美人体贴地说,一把将礼物拽了过去,提在手上,另一只手挽着我,送我到前来接我回家的车边,跟Alan礼貌地打个招呼。就这样,结束了**次的会晤。

这以后,我们又相聚了几次,记得我曾带上耳熟能详的欧·亨利短篇□□,如《麦琪的礼物》《*后的常春藤叶》等跟她一起欣赏。正当一切渐上轨道的时候,香港爆发“非典”疫情,青霞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匆匆离港避疫去了。于是,我们这段刚刚萌芽的情谊,也就在无法预料、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戛然而止了!



2021—10—3

谈心 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 相关资料

金圣华与林青霞相交来往十八年,绝对是一段善缘。她们交往的一段故事,就像一部温馨的文艺片,细细的透着一股暖意芬芳。——白先勇

《谈心》让我们见到林青霞在人生的大戏台上认真演出她自己的生活与人生的美学境界。——金耀基

圣华以人文的视角,贴心地书写我与她在一起的生活点点滴滴,阅读她的文字让我感觉温暖舒适,励志得来又有幽默感,真实得仿佛身历其境,像是看别人的故事,忘了我是谁。突然又想起,那是我,是我的一面镜子,于是我天天期待这面镜子的出现。如果我的影迷、读者想了解真正的林青霞,请跟着我一起探索金圣华的《谈心——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林青霞

自己看不见自己,因为没有距离,太远了更看不清楚林青霞。十八年来,金圣华与我肩并肩、面对面,她以最温柔的慧眼、最温暖的心,写出*真实的林青霞。——林青霞

谈心 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 作者简介

金圣华,美国华盛顿大学硕士及巴黎大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荣休讲座教授及荣誉院士,香港翻译学会荣誉会长。主要译作有:《小酒馆的悲歌》《傅雷英法文家书中译》(收编在《傅雷家书》中)《石与影》《彩梦世界》《赵氏孤儿》等;主要著作包括:《傅雷与他的世界》《荣誉的造象》《笑语千山外》《树有千千花》《披着蝶衣的蜜蜂》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