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基础动物学(全彩版课程思政教材)

基础动物学(全彩版课程思政教材)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492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48.5(7.5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基础动物学(全彩版课程思政教材)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23550
  • 条形码:9787030723550 ; 978-7-03-07235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基础动物学(全彩版课程思政教材)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医学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科研工作人员本书不仅重视动物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对科学思维形成的引导

基础动物学(全彩版课程思政教材) 内容简介

“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囊括了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本书以动物进化为主线,力求使读者掌握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主要规律、分类方法等。本书绝大部分图片全新绘制,配合丰富的实物照片,全彩印刷,以使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各章均设置了“知根知底”:学习动物拉丁文名的命名规则与来源;“研究前沿示例”:了解动物学研究前沿动态;“创新思维训练”:认识科研思维的形成过程;“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了解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动物学研究的贡献,适合作为思政教育的良好主题;“奋发图强示例”:发现目前科研中的不足与努力方向;“延伸阅读”:持续学习的指引;“思考题”:启发思考并给出参考答案;等等。本书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给我国动物学教材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本书适合作为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医学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相关科研工作人员参考。

基础动物学(全彩版课程思政教材) 目录

CONTENTS目录

致谢
第1章 生物分界与动物的主要特征
**节 生物的主要特征 1
一、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1
二、所有的生物都能够生长发育 1
三、生物都能够繁殖 2
四、生物都能够遗传变异 2
五、所有的生物都有内稳态 2
六、所有的生物都会对刺激作出反应 2
七、所有的生物都有代谢活动 2
八、所有的生物都能够进化 2
第二节 生物分界 3
一、两界说及动植物的区别 3
二、三界系统 4
三、四界系统 4
四、五界系统 4
五、六界系统 6
六、八界系统 6
第三节 动物的主要特征 7
一、动物至少在生活史的某个阶段能够运动或者自由活动 7
二、所有的动物自身不能合成全部所需有机物 7
三、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7
【知根知底】 7
【研究前沿示例】 人类认识生物的不断深化过程 8
【创新思维训练】 过渡 8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古人对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认识示例 9
【奋发图强示例】 我国对生物分界的相关研究有待加强 9
【延伸阅读】 10
【思考题】 10
第2章 物种定义
**节 形态学物种概念 11
第二节 唯名论的物种概念 12
第三节 生物学物种定义 12
第四节 综合性的物种定义 14
【知根知底】 14
【研究前沿示例】 生物学物种定义 15
【创新思维训练】 抽象化 15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古人对生殖隔离的认识 16
【奋发图强示例】 我国只提出过很少的物种定义 16
【延伸阅读】 16
【思考题】 17
第3章 动物命名与分类原理
**节 动物命名主要规定 18
一、双名法 18
二、学名的用词与翻译 19
第二节 动物分类基础 20
一、分类特征 20
二、基本分类阶元层次及分类单元 21
三、检索表 23
四、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系统重建 25
【知根知底】 26
【研究前沿示例】 我国蝴蝶分类研究不断深入 26
【创新思维训练】 系统有序化 26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古代动物分类示例 27
【奋发图强示例】 生物中文名称不够统一 27
【延伸阅读】 28
【思考题】 28
第4章 动物学研究简史
**节 西方动物学的主要发展历程 29
第二节 我国古代动物学研究 33
第三节 我国当前动物学研究与保护的重要成果 35
【知根知底】 37
【研究前沿示例】 我国动物学史研究 37
【创新思维训练】 历史与现代结合 38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动物学史有详细记录 38
【奋发图强示例】 我国著名动物大多由外国人命名 38
【延伸阅读】 39
【思考题】 39
第5章 动物机体基本结构
**节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0
一、细胞膜 40
二、细胞质 41
三、细胞内非膜细胞器 41
四、细胞内单层膜细胞器 41
五、细胞内双层膜细胞器 42
第二节 细胞分裂 42
一、有丝分裂 42
二、细胞周期 43
三、减数分裂 44
第三节 组织 46
一、上皮组织 46
二、结缔组织 46
三、肌肉组织 46
四、神经组织 46
第四节 器官 47
第五节 系统 47
第六节 动物形体模式 48
第七节 动物机体对称性 48
【知根知底】 49
【研究前沿示例】 减数分裂 49
【创新思维训练】 统计学规律 50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古代的动物与人体解剖学 50
【奋发图强示例】 我国动物解剖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50
【延伸阅读】 51
【思考题】 51
第6章 动物生长发育模式
**节 胚胎发育类型与过程 52
一、原口动物沙蚕的胚胎发育过程 52
二、后口动物文昌鱼的胚胎发育过程 54
第二节 胚后发育类型 55
一、直接发育 55
二、变态发育 55
三、适应类型 56
【知根知底】 59
【研究前沿示例】 生活史研究 59
【创新思维训练】 具体化 59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古人对动物生活史有诗意观察 60
【奋发图强示例】 我国水生昆虫生活史研究十分欠缺 60
【延伸阅读】 60
【思考题】 61
第7章 与动物有关的原生生物
**节 真核细胞的可能起源与演化 62
第二节 原生生物的主要结构 63
第三节 与动物密切相关的原生生物 65
一、尖孢子虫 65
二、微孢子虫 67
三、鞭毛虫 68
四、领鞭毛虫 70
五、纤毛虫 70
六、变形虫 72
第四节 多细胞真核动物起源假说 73
【知根知底】 74
【研究前沿示例】 真核生物与原生生物的分类 75
【创新思维训练】 空间缩放 76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青蒿素的发现及对疟疾的治疗 76
【奋发图强示例】 我国原生动物研究开展相对较好 77
【延伸阅读】 77
【思考题】 78
第8章 简单的多细胞动物
**节 中生动物 79
第二节 扁盘动物 80
第三节 多孔动物 81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81
二、繁殖与生长 82
三、多孔动物的分类 82
【知根知底】 83
【研究前沿示例】 丝盘虫的结构与基因组 84
【创新思维训练】 比较 84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发现*古老的海绵化石 85
【奋发图强示例】 我国海绵动物研究不系统 85
【延伸阅读】 85
【思考题】 86
第9章 辐射对称的腔肠动物
**节 腔肠动物的进化突破 87
一、辐射对称 87
二、出现了真正的组织 87
三、具消化循环作用的肠腔 87
四、细胞外消化 88
五、具有感觉与神经细胞 88
第二节 刺胞动物 88
一、身体结构及主要功能 88
二、生殖与发育 89
三、分类及主要类群 90
四、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 95
第三节 黏虫 95
第四节 栉水母 97
第五节 腔肠动物的生态适应及演化 98
第六节 腔肠动物的演化地位 98
【知根知底】 99
【研究前沿示例】 刺胞动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99
【创新思维训练】 变换位置 100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古人很早就使用珊瑚 100
【奋发图强示例】 中国海域腔肠动物的分类研究概况 100
【延伸阅读】 101
【思考题】 101
第10章 两侧对称的无体腔动物
**节 无体腔动物的进化突破 102
一、两侧对称 102
二、三胚层 102
三、肠腔缩小 102
第二节 扁形动物门 103
一、身体结构与主要功能 103
二、生活史 105
三、分类与代表物种 106
四、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10
五、扁形动物门生态适应和演化 110
六、扁形动物门的进化地位 110
第三节 无肠扁虫门 111
第四节 颚口动物门 111
第五节 微颚动物门 112
【知根知底】 113
【研究前沿示例】 扁形动物的分类与颚的形态 114
【创新思维训练】 紧扣重点与关键 114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古人很早就记载了涡虫 115
【奋发图强示例】 血吸虫病在我国大大减少但未绝灭 115
【延伸阅读】 115
【思考题】 116
第11章 假体腔动物
**节 假体腔动物的进化突破 117
一、假体腔 117
二、完全的消化道 118
三、体壁有角质膜 118
四、合胞体的上皮层 118
第二节 毛环动物门 118
第三节 腹毛动物门 118
第四节 轮虫动物门 119
第五节 内肛动物门 122
第六节 棘头动物门 122
第七节 线虫动物门 123
一、形态与功能 123
二、生活史 125
三、分类及常见代表 126
第八节 线形动物门 127
第九节 动吻动物门 127
第十节 兜甲动物门 128
第十一节 曳鳃动物门 128
第十二节 假体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129
第十三节 假体腔动物的可能演化 129
第十四节 假体腔动物的演化地位 129
【知根知底】 130
【研究前沿示例】 假体腔动物的单系性 130
【创新思维训练】 建立共同模式 132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蛔虫病 132
【奋发图强示例】 我国蛔虫病的防控现状 132
【延伸阅读】 132
【思考题】 133
第12章 真体腔无附肢动物
**节 真体腔动物的进化突破 134
一、真体腔 134
二、闭管式循环 134
三、后肾管 135
第二节 纽形动物门 135
第三节 星虫动物门 136
第四节 环节动物门 137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137
二、生活史与基本习性 139
三、环节动物门分类与常见种类 140
四、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45
五、生态适应与演化 146
第五节 螠虫动物门 146
第六节 须腕动物门 147
第七节 真体腔蠕虫的系统发育位置 147
【知根知底】 148
【研究前沿示例】 无附肢真体腔动物的系统发育地位 149
【创新思维训练】 审视传统 150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古代对环节动物的记载与吟诵示例 150
【奋发图强示例】 我国真体腔动物的研究概况 151
【延伸阅读】 151
【思考题】 151
第13章 具壳的软体动物
**节 软体动物的进化突破 153
一、专门的呼吸器官 153
二、身体分部 154
三、贝壳 154
第二节 软体动物的主要独特性状 155
一、身体分部 155
二、呼吸器官 155
三、消化系统 156
四、体腔与循环系统 156
第三节 软体动物门分类及主要代表 157
一、尾腔纲 157
二、腹沟纲 158
三、单板纲 158
四、多板纲 160
五、掘足纲 161
六、腹足纲 162
七、双壳纲 166
八、头足纲 169
第四节 软体动物的生态适应与演化 172
第五节 软体动物的系统发育地位 173
【知根知底】 173
【研究前沿示例】 软体动物门下各纲间的关系 174
【创新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 175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我国使用与生产珍珠较早较多 175
【奋发图强示例】 我国多板纲研究不够系统全面 176
【延伸阅读】 176
【思考题】 177
第14章 具外骨骼的泛节肢动物
**节 泛节肢动物的进化突破 178
一、身体躯干分节并分部 178
二、体外具分节的附肢 178
三、具外骨骼 179
四、具专门高效的呼吸器官 179
第二节 有爪动物门 17

展开全部

基础动物学(全彩版课程思政教材) 节选

第1章 生物分界与动物的主要特征   所谓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它们与无生命的物体完全不同,具有一系列明显的区别特征。同时,作为生物一部分的动物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人类很早就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并试图给它们进行科学分类,以便清楚界定和准确认识它们。然而,由于生物种类繁多,不同大类之间总具有过渡类型,要准确区分和识别它们或提出区分它们的标准也很不容易。   **节 生物的主要特征   目前已经被人类认识的生物有200余万种,其中150万种以上为动物。地球上存在的物种估计至少有500万种,*高的估计达到数十亿种。物种多样性表现的极端例证是非洲湖泊中的丽鱼[丽鱼科(Cichlidae)],它们在一个湖泊中可能就有500~1000种。夏威夷群岛的果蝇可能也有1000种之巨,另外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的昆虫如蚂蚁、蟑螂、蜻蜓等也是非常多样、繁盛的,如鞘翅目的甲虫可能有50万种之多,鳞翅目的蝴蝶和蛾类总数也达到十几万种等。   如此丰富多样、千姿百态的生物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呢?或者说,生物与非生物有哪些区别呢?综合起来看,生物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一、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所有的生物都有类似的*小结构单元,或者说有基本的生命单元或组成单位,即细胞(cell)。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这样说,生物在微观结构上有其组织层次性,而不像无生命的水、石头、土壤那样是连续不断、聚散无度、随机组合的。病毒虽然没有细胞,但需要生存在活细胞内,从某种角度看,它们实际是细胞的一部分,因而也可看作是生物成分。   二、所有的生物都能够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指生物体本身通过细胞增殖、体积增大和分化而使自身变得更大、更成熟,*后衰亡,生物体能通过吸收能量与物质从而在体积上变得更大、机能上变得更完善,即在生活史过程中生物体有变化的过程和机制。这与无生命的物体是有本质区别的,后者往往在时间维度上变得更破碎、更小型、更无序。正如诗中所言:“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或者“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无生命的山川楼阁虽然可能已经破败倒塌但可长久存在,而有生命的古人(也就是生物个体)却早已不在了。   三、生物都能够繁殖   繁殖指生物体产生另外的、与自身类似的、遗传上统一的个体,从而使种群数量增加。这一点也是非生物所不具备的,所谓“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如此循环,无穷尽也!”正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所感慨的,无生命的自然景观、青山绿水多少年仍旧不变,更不能产生更多类似的后代。   四、生物都能够遗传变异   生物在繁殖后代过程中,虽然有某些外在或内在的原因影响,但其子代无论在表型上还是遗传组成上,一般情况下大体上是相似的。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同时,子代与亲本之间,或子代不同个体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不同,这就是遗传变异。正是因为存在着遗传变异,生物界才如此美丽多彩。而无生命的物体是不可能产生与自身既相似又不同的新物体的,即使是化学反应,往往也只能产生性质上完全不同的新物质形态。   五、所有的生物都有内稳态   所谓内稳态(homeostasis),就是生物特别是高等动物能通过一系列的机体调节机制,使机体内部的状态保持相对稳定,即机体内部的环境与外部自然环境是不同的,这可以称为内环境。所有的生物或多或少都有此机制和现象,细胞本身就说明了内稳态的存在,这也是无生命的物体所不具备的。比如恒温动物的体温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无论春夏秋冬;而无生命的水在一年四季中其形态和温度会变化很大。   六、所有的生物都会对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会躲避或逃离对自身不好的环境或刺激。例如,我们碰到火、热时,机体立即会发生反应;植物等也会有反应,如天气太热、太干或太冷时的落叶、四季中植物都具有不同的外貌。这是无生命的物体所不具有的。   七、所有的生物都有代谢活动   动物要不停地取食食物、呼吸空气、排泄废物,植物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等。生物的代谢活动*明显的表现有植物春天出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落叶等,所谓“春生夏长、秋敛冬藏”,表现出生命的勃勃生机!而岩石等无生命的物体长久都顽固不动。   八、所有的生物都能够进化   所谓进化或演化是指生物发生的、不断适应环境的持续变化。演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性的动态变化,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看到结果。如生活在水中的鱼是如此逍遥自在,鸟儿在天空自由翱翔等。极端的例子有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如像树叶的蛾、像树枝的虫,所谓“蛇色逐地,茅兔必赤,鹰色随树”。而无生命的物体完全不可能根据外界的选择而产生持续性的改变,那些看上去正在发生的不断变化(如日月星辰的移动)只是熵增的改变,而不是像生物进化那样是熵减的改变。   第二节 生物分界   认识多样的生物,首先要对它们进行分界   (Kingdom),即分成不同的大类。对生物分为几界,历史上有不同的观点(表1-1)。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的深化,分界的观点逐渐细化和成熟。了解分界的不同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门类生物的特征,特别是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区别。   一、两界说及动植物的区别   *早的分界观点是林奈(Carl von Linné或 Carl Linneaus,1707—1778)提出的。他于1735年出版的《自然系统》(Systema.Naturae)(第1版)中,将生物分为动物界(Animalia)与植物界(Plantae)两类,主要依据为三条:植物固着生活、不能自由活动,有光合色素进行自养且细胞有细胞壁;与之相反,动物能活动、异养但细胞没有细胞壁。   用现代眼光来看,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有无细胞壁,它们至少在以下5方面还存在差异(图1-1,图1-2)。   (1)植物细胞外具成型的、可与细胞分离的细胞壁,而动物细胞则没有这样的结构。   (2)由于有细胞壁,植物细胞往往呈现为方形,而动物细胞常是圆形的。   (3)在结构上,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4)植物细胞还有中央大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中央大液泡,有液泡时往往只是数个小型液泡。   (5)植物细胞无溶酶体,而动物细胞则有。可以看出在细胞水平,植物与动物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在个体水平,植物与动物的区别更大。除了林奈提出的特征外,它们在如下5方面还有不同。   (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动物不能。   (2)同一种植物的外形或形状多变,而同种动物的外形则多相似或一致。   (3)植物器官在体外,几乎可无限生长,如植物的枝条会越长越多;而动物的器官则多在体内,只能有限生长。   (4)植物对外界刺激反应有限,而动物则反应迅捷、猛烈。   (5)植物主要以淀粉的方式储藏能量,而动物的则为糖原。   表1-1 几种主要的分界系统示例   图1-1 植物细胞形态及其主要结构   A.光学显微镜下的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 )细胞;B.植物细胞模式图   图1-2 动物细胞形态及其主要结构   A.人口腔上皮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B.动物细胞典型结构   二、三界系统   在林奈提出两界系统一百余年后,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于1866年提出了三界系统,即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Protista)。因为原生生物多是单细胞生物,既可能有叶绿体、营光合作用,又有鞭毛能运动,还有眼点能感光,似乎既具备动物的特征,又有部分植物的特征,且多是单细胞的,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等(详见第7章)。   三、四界系统   又过了70多年,考布兰特(Copeland,1938)提出一个四界系统,即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因为随着显微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逐渐发现,像蓝细菌、细菌、放线菌等生物,它们的细胞中无核膜等膜系统,*明显的是没有细胞核,DNA裸露,细胞器仅有核糖体,与其他生物的细胞有明显区别,故单独分出原核生物(图1-3)。这些生物微小但广泛存在,如形成水华的主要就是蓝细菌。   四、五界系统   1969年,魏塔克(Whittaker)又提出了一个五界系统,即在四界系统的基础上,又将真菌或菌物从植物中分出,成立真菌界或菌物界(Fungi),因真菌、黏菌和卵菌等生物是异养的胞外分泌酶进行胞外消化。这些特征多是菌物(图1-4),细胞壁中有几丁质,而不似植物细所独有的,与植物或动物都不同。此系统接受胞壁是纤维素,以糖原的形式储藏能量,并向度较高,影响较广。   图1-3 细菌形态及主要结构   A.生长在培养基上的细菌菌落形态;B.细菌结构模式图   图1-4 常见大型真菌与黏菌的形态   A.枯树上的真菌—树舌(Ganoderma.applanatum);B.生长在朽木上的黏菌—暗红团网菌(Arcyria.denudata)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