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临床体液细胞AIE荧光染色图谱(精)

临床体液细胞AIE荧光染色图谱(精)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40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1.0(7.5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临床体液细胞AIE荧光染色图谱(精)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8013
  • 条形码:9787030718013 ; 978-7-03-07180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临床体液细胞AIE荧光染色图谱(精) 内容简介

体液细胞形态学分析是临床实验室*重要且实用的体外诊断技术之一。本书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介绍一种编著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AE细胞荧光染色技术并展示其在浆膜腔积液、肺泡灌洗液、尿液和脑脊液等体液样本中的大量细胞荧光染色照片,结合实际临床病例与传统化学染色形态对比,系统介绍基于该荧光染色技术的细胞、结晶等有形成分的形态学特点与临床价值,以期为推动临床体液细胞形态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新方法与实践经验。本书图例涵盖常见临床体液样本常见有形成分,内容全面,实用性强,适用于检验、病理及临床医务工作者与研究者,也能为从事荧光生物成像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人员提供借鉴。

临床体液细胞AIE荧光染色图谱(精) 目录

目录
**章 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概论 1
**节 体液细胞形态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1
一、基础知识 1
二、体液标本常用的制片方法 2
三、体液标本常用的染色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第二节 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流程 5
一、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流程 5
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流程 6
三、尿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流程 7
四、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流程 7
第二章 细胞荧光染色原理与染色技术 9
**节 荧光成像概述 9
一、荧光现象及其原理 9
二、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10
第二节 常用细胞荧光染色技术 13
一、免疫荧光染色 13
二、有机小分子探针荧光染色 14
第三节 体液细胞AIE荧光染色技术 17
一、AIE探针简介 17
二、染色步骤 17
三、染色效果 18
四、荧光染色的影响因素及其注意事项 18
第三章 浆膜腔积液荧光染色图例 20
**节 概述 20
一、基本概念 20
二、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 20
三、AIE荧光染色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的应用 21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荧光染色图例 21
一、浆膜腔积液非肿瘤细胞 21
二、浆膜腔积液肿瘤细胞 27
第三节 病例分析 41
第四章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荧光染色图例 77
**节 概述 77
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基本概念 77
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形态学特点 77
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77
第二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荧光染色图例 78
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非肿瘤细胞 78
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细胞 91
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非细胞成分 93
第三节 病例分析 95
一、呼吸系统炎症病例分析 95
二、肺部肿瘤病例分析 96
第五章 尿液有形成分荧光染色图例 97
**节 尿液细胞荧光染色图例 97
一、白细胞与红细胞 97
二、上皮细胞 101
三、尿液肿瘤细胞 111
第二节 尿液管型荧光染色图例 112
一、透明管型 112
二、颗粒管型 114
三、细胞管型 115
四、蜡样管型 117
五、宽大管型 118
六、其他种类的管型 119
第三节 其他有形成分荧光染色图例 120
一、细菌与真菌 120
二、结晶 122
三、其他有形成分 124
第四节 病例分析 125
一、泌尿系统炎症病例分析 125
二、肾病病例分析 126
三、泌尿系统肿瘤病例分析 127
第六章 脑脊液荧光染色图例 129
**节 概述 129
一、脑脊液概念 129
二、脑脊液细胞形态学特点 129
三、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129
第二节 脑脊液细胞荧光染色 130
一、脑脊液非肿瘤细胞荧光染色 130
二、脑脊液肿瘤细胞荧光染色 132
第三节 病例分析 136
一、胃癌脑转移病例 136
二、肺癌脑转移病例分析 137
三、髓母细胞瘤病例分析 137
参考文献 139
展开全部

临床体液细胞AIE荧光染色图谱(精) 节选

**章 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概论 **节 体液细胞形态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一、基础知识 (一)体液及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 1.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液体,由水、无机盐及有机物一起构成。水是体液中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内含量*多的物质。体液广泛分布于机体细胞内、外,细胞内液是物质 代谢的主要部位,细胞外液则是机体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保持体液的动态平衡,是保证 细胞正常代谢、维持各种器官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 2.体液检验包括理化检验、生化检验、细胞形态学检验及其他特殊检验等,其中 细胞形态学检验对疾病的诊断、病情的监测、药物的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是研究体液中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显微结构的一项技术。体液中的细胞种类丰富,形态多变,可以通过细胞排列、大小、形状、核质比、胞质量 及内容物、染色质及核仁等方面综合分析,鉴别细胞种类。 (二)体液标本的种类 1.浆膜腔积液包括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及鞘膜积液,其中以胸腔积液及腹 水标本*为常见,积液常通过浆膜腔穿刺与引流采集。 2.呼吸系统相关的体液标本包括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冲洗液及气 管刷片等。痰液标本主要用自然咳痰法留取,留取前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通常以清晨**口痰(肺、气管深处的)作标本*适宜。用于细胞学检查的标本以 09: 00~10:00留取为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是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对肺段和亚肺段进 行灌洗后获得的标本。 3.消化系统相关的体液标本包括胃液、胆汁、十二指肠液等,虽然该类标本在临 床比较少见,但其包含的内容丰富,也可以发现异型细胞或肿瘤细胞。 4.尿液用于有形成分分析及脱落细胞学检查。尿液标本包括晨尿或二次晨尿、计 时尿及膀胱冲洗液等。 5.穿刺液包括淋巴结穿刺液、囊肿或脓肿穿刺液、肿物穿刺液或肺穿刺液。 6.分泌物包括阴道分泌物、耳道分泌物、鼻腔分泌物、乳腺分泌物等。 7.脑脊液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通过腰椎穿刺等方式采集。 8.其他常见的体液标本包括关节腔积液、精液、前列腺液等。 (三)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 由于体液标本相对容易获得,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成为经典的医学检验方法,在疾 病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良、恶性积液的判断良性积液有核细胞数量较少,以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为 主。恶性积液可检出异型细胞或肿瘤细胞,而且细胞种类丰富,形态各异。 2.炎性积液的辅助诊断炎性积液有核细胞数量增多或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 主,其他种类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 3.病原学初步筛查在无菌性体液中发现细菌或真菌时,在排除污染的情况下,可 考虑感染,确诊需结合微生物培养鉴定。此外,体液标本中发现寄生虫成虫或虫卵是寄 生虫病诊断的关键依据。 4.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由于体液标本种类丰富,所包含的细胞等有形成分不同, 其临床意义也各不相同。 二、体液标本常用的制片方法 体液标本常用的制片方法包括手工制片法及仪器制片法。其中,手工制片法有推片 法、涂抹法、压拉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标本性状合理选择制片方法,首选推片法。不同种类的标本可多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异常成分的检出率。 1.推片法是体液标本*常用的制片方法,适用于无黏液的标本或离心沉淀浓度适 中的体液标本,制片方法同外周血涂片。取1滴离心或已预处理的标本,置于载玻片的 右侧端,推片与载玻片成30°~45°夹角,注意推片速度和角度,涂片头、体、尾清晰, 薄厚适度,推片长度2~4 cm,制作涂片4~6张。 2.涂抹法适用于有黏液或有絮状物的标本。用洁净小棒将标本均匀涂抹于载玻片 上,涂片动作应轻柔,同方向涂抹,不要反向涂抹。 3.压拉法适用于有黏液的或不易推片的标本。选少许黏液絮状物,置于一张载玻 片上,取另一张载玻片盖于标本之上,稍加压力均匀压开后,反向水平拉开,即成两张 厚薄均匀的涂片。 4.细胞离心涂片机制片适用于有形成分较少或离心沉淀浓度较低的标本,采用细 胞离心涂片机制片,须按仪器操作说明书规范操作。利用该种方法制作的涂片细胞分布 均匀,结构清晰,利于形态辨识,可提高病变成分检出率。若标本浓度较高或有核细胞 数显著增多时,可适当多留一些上清液或使用生理盐水稀释标本。 三、体液标本常用的染色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体液标本应根据检验目的不同选用适宜的染色方法。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为常用 的染色方法是瑞氏染色或瑞-吉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巴氏染色,异型细胞及微生 物鉴别还可结合其他染色技术(表1-1 )。 瑞氏染色、瑞-吉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巴氏染色等 普鲁士蓝染色、糖原染色、酶类染色、苏丹m染色等 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法、免疫胶体金法等 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六胺银染色、墨汁染色等 (一)瑞-吉染色 瑞-吉染色(Wright-Giemsa staining )是由瑞氏染色和吉姆萨染色相结合的复合染 色法,其A液含甲醇和复合染色液,兼顾涂片固定和染色的作用,其B液为磷酸盐缓冲 液。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 带正电的亚甲蓝和带负电的伊红,可对细胞核及细胞质着色。吉姆萨染液溶于甲醇后解 离为带正电的天青和带负电的伊红,对细胞质着色能力较强,能显示细胞质嗜碱性程 度,特别是对于细胞质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和嗜碱性颗粒的着色清晰,但对核结构着色不佳。 瑞-吉染色在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应用包括:①用于有核细胞的分类;②用于 标本中的良性细胞、异型细胞及肿瘤细胞的鉴别;③淋巴瘤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的鉴别; ④可以发现细菌或真菌等。 (二)苏木精-伊红染色 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HE),简称HE染色,是组织病理学*常用的染色方法。苏木精是一种天然染料,与铝结合后形成带正电荷的蓝色色 精,呈碱性。细胞核染色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两条链上的磷酸基向外,带负 电荷,呈酸性。因此,带负电荷的细胞核和带正电荷的蓝色色精以离子键或氢键的形式 结合而被染成蓝色。伊红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酸性染料,在水中解离为带负电荷的阴离 子。将pH调到胞质等电点以下,胞质即可变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就可以被带负电荷 的伊红染色,从而细胞质和红细胞等被染成粉红色,与蓝色的细胞核形成鲜明对比。染 色时间根据环境温度可适当调整。 (三)巴氏染色 巴氏染色(Papanicolaou staining)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学染色方法,主要用于上皮细 胞分化程度的判断,有助于肿瘤细胞的鉴别。细胞染色后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色彩丰 富鲜艳;细胞核被染成深蓝色,角化前细胞质被染成淡绿或淡蓝色,角化胞质被染成粉 红或橘黄色;红细胞被染成鲜红或橙红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均被染成 蓝色,黏液被染成淡蓝或粉红色。 (四)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cytochemical staining )是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通过化学反应对细 胞内的各种物质(如酶类、脂类、糖类、铁、蛋白质及核酸等)进行染色,作定性、定 位、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1.普鲁士蓝染色(Prussian blue staining )也称铁染色。原理为含铁物质在酸性条 件下,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亚铁氰化铁,呈蓝色颗粒状、小球状或斑块状沉淀定位于 含铁位置,即普鲁士蓝反应。铁染色常用于检测幼红细胞中的铁颗粒和鉴别含铁血黄素 细胞。 2.苏丹染色(Sudan 1 staining)苏丹H是一种脂溶性染料,易溶于醇类,更易 溶于脂肪。当与标本中的脂肪滴或含脂肪成分接触时,染料会脱离乙醇而溶于这些脂类 成分中,使这些脂类成分呈橙红色。用于含有脂肪成分(如脂肪滴、脂肪颗粒细胞、脂 肪管型等)的标本的染色鉴别。 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mmunocytochemistry staining)是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 合原理,检测细胞或组织中多肽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一种技术。这种方法通常是用 标记的抗体与细胞中的抗原结合,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抗原抗体结合部位显示出来, 借助显微镜观察,以确定检测物质的分布与含量。包括免疫酶标法、免疫胶体金法及免 疫荧光法等。 (五)免疫细胞荧光染色 免疫细胞荧光染色(immunocytofluorescence staining )是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物,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物受激发光的照 射后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可用于细胞或组织中的抗原定位或定量。常用于标记抗体 的荧光染料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TMRITC)等。 (六)其他病原体特殊染色 1.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ing)是细菌学中一种重要的鉴别染色方法。根据细菌细 胞壁生物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染色主要包括 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番红液复染等步骤。经染色后革兰氏阳性菌呈 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抗酸染色(acid-fast staining )主要用于分枝杆菌的鉴别诊断。染色分为石炭酸 复红初染、3%盐酸乙醇脱色、碱性亚甲蓝复染等步骤。注意初染时在火焰高处徐徐加 热,切勿沸腾,出现蒸汽即可暂时离开,若染液蒸发减少,应再加染液,以免干涸,加热3~5 min,待标本冷却后用水冲洗。由于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很 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称抗酸染色。分枝杆菌抗酸染色阳性,菌体呈红色。 3.环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gomori methenamine silver staining, GMS )是一种经典 显示基底膜的方法。在体液学中,六胺银染色常用于真菌菌丝和孢子的鉴别。真菌细胞 壁上的多糖可经酸氧化暴露出醛基,醛基把六胺银还原为黑色的金属银。氯化金可使金 属银转变为更稳定的金属金,同时使背景更清晰。该染色法可使真菌壁呈棕黑色,清晰 显示真菌的轮廓和形态。耶氏肺孢子菌包囊壁深染呈棕黑色,常成堆出现,外形呈塌陷 空壳状,其内可见典型的囊内小体。放线菌、诺卡菌、链霉菌等经染色呈棕黑色。 4.墨汁染色(india ink staining)是检测隐球菌的一种经典负染方法,具有简单、 快捷、可靠的优点。其方法是取病灶部位的新鲜标本,如脑脊液、痰液、组织渗液等置 于玻片上,滴加墨汁,覆以盖玻片染色观察。由于隐球菌荚膜较厚,不易着色,同时菌 体折光性较强,光镜下可在黑色背景下见到无色透明的晕圈环绕菌体,能清晰地分辨荚 膜和菌体的形态特征。 第二节 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流程 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标本的采集与留取、标本的运 送和保存、标本的前处理、制片及染色、检验人员的形态学水平等,因此为提高检验质 量,各个环节均应规范操作。本节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体液标本细胞形态学检验流程。 一、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流程 (一)标本采集 浆膜腔积液由临床医师采集,建议使用标本专用管(带盖、有刻度、EDTA-K2抗 凝剂),标本留取量至少10 ml,标本有形成分较少时可留取50 ml。 (二)标本运送与接收 采集后的标本及时送检,注意生物安全防护,避免溢出。 标本由实验室工作人员接收,接收前核对标本信息、标本种类、标本留取时间,观 察标本量是否符合要求,观察标本的颜色、性状,以及其他特殊要求是否满足。对于不 合格标本,执行标本拒收程序或让步检验。手工计数细胞参照《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