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当代建筑关键词

当代建筑关键词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21cm 页数: 172页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39.2(8.0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当代建筑关键词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0878058
  • 条形码:9787560878058 ; 978-7-5608-780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建筑关键词 本书特色

★照片中的密斯,平静而放松地向后靠着,那个动作正好测试了他所坐的钢圈椅的载重,诠释了座椅材料和建筑大师之间内在张力的对话。 ——艾克赛尔·苏瓦谈“身体”。 ★建筑不是某种例外,而是能够作为社会日常生活的一种应用工具,营造集体和公共环境。 ——汉斯·伊贝林斯谈“欧洲” ★建筑师和艺术家可以共享“隐藏艺术的艺术”,建筑的日常性便隐藏了实现它的启示。 ——丹尼丝·斯科特·布朗谈“日常” ★那些未来的会议,会更少地记录已认知的观点,而更多地讨论生产真相。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谈“未来” ★空间的体验,永远是一种奇妙的交流:我在某处停留,某处就在我心中沉淀。 ——尤哈尼·帕拉斯马谈“记忆” ★有机建筑反对千篇一律,主张建筑的多样性和差异化。对特异性的追求,要求尊重已给定的语境,并否定普遍化。所以,有机建筑很难成为规范化的经典学术传统或国际风格。 ——彼得·布伦德尔·琼斯谈“有机” ★现代并不是现代主义,不是风格的选择,而是一种条件。 ——维多里奥-马尼亚戈·兰普尼亚尼谈“传统” ★为什么我没成为一名建筑师?我曾经以为自己用来倾注梦想的那些纸是空白的。但是,经过25年的写作后,我发现那一张张稿纸其实从来不是空白的。 ——奥尔罕·帕慕克谈“为什么”

当代建筑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31篇由马西米利亚诺·福克萨斯、汉斯·伊贝林斯、小汉斯、奥尔罕·帕慕克等世界知名建筑师、评论家、艺术家、作家撰写的文章, 由瑞典建筑师伊尔特·文果尔德和拉斯姆斯·瓦尔恩共同编辑, 从建筑师 (Architects) 、身体 (Body) 、Concept (概念) 、欧洲 (Europe)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等关键词出发, 探讨当代建筑界的热点话题。

当代建筑关键词 节选

  过去,当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参加建筑竞赛的时候,建筑竞赛是一个关于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批判话语权。正因如此,它与制造服务业的竞赛截然不同。那些行业的评价标准是产品的形态和质量。开放式建筑竞赛,针对的是在指定区域内注册的建筑师(国家级、区域级或州级)。所以,区域的限制定义了一个区域的文化,同时也限定了可能参赛的建筑师的范围。建筑设计竞赛的启蒙运动形式,消失于20世纪初。那个时期,建筑二维表现法正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某种程度上说,因为竞赛要求做比例为1:500的包括环境的模型,从而鼓励了建筑师们以简洁之道表达建筑的形式,追求环境逼真,以加深作品给评委的印象。20世纪下半叶,建筑设计竞赛开始变得系统化。图纸和模型开始有了各自的风格。通常是由与建材无关的材料制成。与*终的建筑相比,图纸和模型显得潦草,以至于评审团常常误解其想表达的内涵与品质。行会通常要求评审团中大多数为建筑师,这让一些客户认为评审结果会因此偏向建筑师的利益。近20世纪末,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赛规则,取代了区域竞赛规则。很多公开竞赛收到了广泛的投稿,使设计和技术评审人员淹没于其中,从而产生了高额的评审费用,并让评委心力交瘁。随着公开和匿名建筑竞赛的不断减少,参加人数反而越来越多。于是,很多竞赛组织方选择其他形式来组织竞赛,理论上就是为了控制参赛人数。其中包括含初试的陪标竞赛、优先录取资格的设定、抽签加直接邀请、邀请制、选择性面试和象征性地罗列几个参赛者名字等方式。当建筑行业被迫定义为另一种“服务业”时,便需要遵守与其他服务行业一样的规则(不包括法律、医疗、健康、社会福利、银行和保险行业)。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和《欧盟服务业指令》(European Union's Directive on Services)将建筑设计竞赛纳入在内,要求其遵循服务竞争的法律框架。于是,自21世纪以来,建筑设计竞赛整体上变成非匿名制,分多个阶段,允许提前选拔或独家邀请。建筑设计竞赛的创立精神已经完全妥协于“备选方案”的选拔过程。而且,就算是有明文规定的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公共竞赛,许多精力还是耗费在如何规避责任上。比如通过建立公私合作机制,便可摆脱限制去运行竞赛;又比如更糟糕的,设立一些“总包”“设计/承建”的开发服务,建筑费用整体打包,一杆敲定。然而,面对这些现实,大部分的行业机构或个体建筑师,只能无奈默许这种明显的违规行为。当下的建筑设计竞赛形式中,*不堪的是提前选拔机制。评审标准的确立,是为了筛选潜在的竞争者。它包括调查建筑事务所的经济背景(尽管这与《欧盟服务业指令》的第66条相悖)、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使用、全时雇员和参与竞标的建筑类型记录等。对于外行人来说,这些或许看来合理。但是,相比其他文化工作领域,这是很高的门槛。换句话说,从前的建筑竞赛,没有把履历单薄但设计精湛的建筑师们拦在门外。《欧盟服务业指令》对建筑管制的直接结果,就是削弱文化多元性。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建筑的品质,因为他们用所谓合法手段掩盖歧视和规避风险。然而以前的公开匿名式建筑设计竞赛,并不是这样的。除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和欧盟这两头巨兽,二维建筑表现所从属的当代娱乐行业的局限,也阻碍了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设计竞赛的回归。只要那些“高大上”的社会评论曝光的经济收益一直胜于媒体广告费,委托方就会一直追求快速回报,并以通过建筑的奇特形象来打造其品牌为目的。传统的开放式匿名建筑设计竞赛没落,*终是由于大众传媒引入的命名法和建筑明星体系。及时行乐式地投资“明星建筑师”的“地标建筑”,破坏了建筑生存的环境,即使社会大众可以意识到这样做并不能带来建筑品质的提高。然而,对于个体法人客户,决定让成名建筑师们参与有限的非匿名制竞赛,能确保他们*终会选择一个明星建筑师。更为寻常的是,对于客户,尤其是不太懂和不太能欣赏建筑的客户来说,合格入选的建筑师的名字和人气,比其设计作品的品质更为重要。……

当代建筑关键词 作者简介

伊尔特??文果尔德(Gert Wingårdh),男,66岁,瑞典建筑师,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建筑艺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艺术理论和建筑。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