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作者:马建荣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1.9(5.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2560718
  • 条形码:9787552560718 ; 978-7-5525-6071-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本书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性、价值性,既凸显中华民族的道德和智慧,又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锤炼人格品质,建立文化自信,增强人文底蕴和文化素养,厚植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内容简介

本书稿共分为十六讲。每一讲开篇都用精练简洁的语言,提炼孔孟、老庄等思想的精华,全文贯穿“讲仁爱、重仁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很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文化浸润中不断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价值判断,筑牢传统文化的根基。书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很好传统文化多方面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目录

**讲 孔子的仁、礼之道
1.“孝”难吗?
2.孔子“仁”思想解读
3.孔子儒学之“道”浅解
4.治国以礼
第二讲 孔子的君子之道
5.我们怎样做君子?
6.对举观君子
7.孔子的高足颜渊
8.坦荡荡的孔子
第三讲 孔子的教育观
9.孔子的家庭教育观
10.孔子的内省法则
11.对话式教学探微
12.侍坐教育:中国民主教育的开端(一)
13.侍坐教育:中国民主教育的开端(二)
第四讲 孔子的处世之道
14.孔子的人生规划
15.孔子的贫富观
16.孔子理想社会管窥
17.孔子的交友智慧
第五讲 孟子的性善之道
18.善之源:孟子“性善论”思想浅议
19.尊儒四修为
20.孟子的君子之风
21.孟子的正能量
第六讲 孟子的修身之道
22.孟子的“养气”之术
23.孟子的“内省”法则
24.孟子“人和之道”微观
25.孟子用“心”之良苦
第七讲 孟子的教育观
26.孟子的教育观
27.孟子的教育思想浅析
28.孟子的学问之道
第八讲 老子哲学命题
29.老子“道”的哲学思想管窥
30.“柔”的哲学思考
31.老子“水”的哲学命题
32.老子的“静”修炼
33.老子的“大”思想微观
34.老子的“民”思想浅析
第九讲 庄子的天地精神
35.庄子的天地精神
36.从庄子的“养生”看“养学”
37.庄子的骨气
38.庄子言说“真人”
第十讲 庄子的“无用之用”
39.庄子的“无用之用”
40.庄子“成语”论道
41.庄子“奇人”论道
42.庄子惠子论辩的哲学思想管窥
第十一讲 王阳明知行合一
43.探求真“知”,此心光明
44.王阳明修行二三事
45.王阳明“心学”浅说
46.知行合一
第十二讲 诸子思想融合
47.孔孟“仁”哲学思想体系管窥
48.爱的话题:管窥诸子的“爱”思想
49.对话的智慧
50.善始易善终难:以老子、孔孟语录*后一则为例
第十三讲 传统文化融合(一)
51.文化的“韧”性
52.“规矩”:中华传统礼仪的载体
53.传统文化与心理调适
54.从传统礼仪看师道
第十四讲 传统文化融合(二)
55.说“俭”
56.关于“三”的哲学思考
57.“自卑”求证
58.吟唱的审美趣味
第十五讲 传统文化践行(一)
59.成功取决于行动
60.为师之道
61.先秦诸子的自然观
62.先秦诸子的民本观及当代价值
第十六讲 传统文化践行(二)
63.“酒”文化传承
64.孔子“道”的当代阐释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节选

1.“孝”难吗? “孝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儒家提倡的基本道德范畴,孔子、孟子对孝悌有了更加确切的诠释,“孝”就是尽心奉养和顺从父母,“悌”就是敬爱兄长。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意思是君子务实于根本,根本建立了,道也就有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呀。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高标准,他以孝悌为仁的根本,可见孝悌在儒家学派创始人这里具有很高的地位,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意思是弟子在家中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年长于自己的人。 孔子赋予了孝悌更具体的内容。他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这是免于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对子女的担忧和牵挂是永恒的,当然在现代社会里,随着信息的发达,交通的便捷,父母的这种担忧就越来越小了。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作为子女,要知道父母的生辰八字,一则是因此而喜悦,一则是因此而担忧。喜悦的是自己不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时刻把父母记挂在心上,以孝敬奉养父母为乐事;担忧的是父母年事已高,“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子女*大的担忧。作为*基本的道德准则,懂得孝悌的人也不会随意危害社会,对社会的长治久安也是有好处的。 孝悌思想发展到亚圣孟子,有了更具体的内涵。孟子追本溯源,认为古代名君“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孟子·告子下》),他将尧、舜之道归结为“孝弟”二字,告诉人们孝悌并不难,“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你言行习惯上向尧学习,你就可以成为尧了,古代名君是可学而致的。 孟子在孔子观点的基础上,将孝悌的内容更加具体化,他认为不孝有五个方面。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图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声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直到现在,这些对父母不孝的戒律依然是对后人的警示,惰、酒、赌、贪、色、斗等这些行为依然是社会的危害,家庭的灾难,孝就是要克制这些不良行为,尽量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担忧以及对父母的损害。 “孝”难吗?其实说难也难,孔子的弟子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回答说:“色难。”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难。对待父母要真心实意,力争做到和颜悦色。孟子归纳的通常对待父母需要注意的五种行为,需要引起注意。说不难也不难,那就是要改正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不让父母担忧,更不让父母蒙受耻辱。 孝悌是传统文化的根本,从尧、舜到孔、孟,都受到高度重视,到了一些朝代强调以孝治天下,孝成为统治阶级治理天下的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随着时代发展,尽管孝悌思想体系中也有一些糟粕,有愚孝的思想,但绵延几千年,这种思想里仍然有许多积极的成分,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对于精华发扬光大,对于糟粕需要扬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复兴中熠熠生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作者简介

马建荣,毕业于宁夏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宁夏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骨干教师,获自治区第二批“塞上名师”荣誉称号,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领航名师。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提出“真性情语文”教学主张,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个人专著两部。现供职于吴忠中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