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8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12.8(4.3折) 定价  ¥2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5733107
  • 条形码:9787505733107 ; 978-7-5057-3310-7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本书特色

★纪念那些教会我们如何生与死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代表作,翻译家陈筱卿法文直译无删节!收录《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深度记录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坎坷的命运! ★入选“人类有史以来的三十本好书”!被译成数百种语言,影响了一个多世纪的传世佳作! ★贝多芬:“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 ★米开朗基罗:“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出世界的本来面目——并且去爱它。” ★托尔斯泰:“爱是'力量的基础'。爱是'生存的理由',是除了美之外,唯一的生存理由。” ★ 全新装帧设计,选取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经典肖像,聚焦透视心灵的眼睛,阅读他们的一生,凝视现实的自我。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内容简介

《名人传》罗曼?罗兰的代表作。由《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他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建功至伟的的人物。作者把握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坎坷、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目录

译者序 I


**部 贝多芬传

序 言 3

贝多芬传 5

贝多芬的遗嘱 33

贝多芬书信选 37

贝多芬思想集 51


第二部 米开朗基罗传

序 言 57

序 篇 61

上篇 斗争 72

下篇 舍弃 112

结束语 154


第三部 托尔斯泰传

序 言 163

托尔斯泰传 165

托尔斯泰遗作简析 281

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反响 288

托尔斯泰逝世前两个月写给甘地的信 302


作者年表 307


展开全部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节选

贝多芬传 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 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 ——贝多芬 (1792 年手册) 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红色的阔脸庞,只是到了垂垂老矣脸色才变得蜡黄、病态,特别是冬季,当他蛰居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他额头突起,宽大。头发乌黑,厚实浓密,好像梳子都从未能梳通过,毛戗立着,似“墨杜萨头上的蛇”。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使所有看到它的人都为之震慑 ;但大多数人会弄错其细微差异。由于两只眼睛在一张褐色悲壮的脸上放射出一道粗野的光芒,人们一般都以为眼睛是黑色的 ;其实不是黑色,而是蓝灰色。这两只很小而又深陷的眼珠兴奋或激愤时 会突然变大,在眼眶里转动,映出它们夹带着的一种奇妙真理的全部思想。它们常常朝天投去一抹忧愁的目光。鼻头宽大短方,一张狮面脸。一张细腻的嘴,但下唇向前超出上唇。牙床十分可怕,仿佛连核桃都能咬碎。右下颏有一个深深的酒窝儿,使脸看上去很不对称。莫舍勒斯说 :“他笑起来很甜,交谈时,常带着一种可爱而鼓舞人的神情。与之相反,他的笑却是不对劲儿的、粗野的、难看的,但笑声并不长。”——那是一个不习惯欢乐的人的笑。他平时的表情很阴郁,似“一种无法医治的忧伤”。1825 年,雷斯塔伯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及其揪心的痛苦”时,需要竭尽全力来忍住流泪。一年后,布劳恩·冯·布劳恩塔尔在一家小酒店里碰到他,他正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着一支长烟斗,双目紧闭,仿佛随着死神的临近,他越来越这样了。有个朋友跟他说话,他凄然地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谈话本,并用其聋子常有的尖声让对方把想要他做的写下来。——他的脸色经常变化,或是突然有灵感出现,甚至是在街上,会使行人吓一大跳,或是他正弹琴时被人撞见的时候。“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 ;野性的眼睛变得分外吓人 ;嘴唇发抖 ;一副被自己召来的魔鬼制伏的巫师的神态。”如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说 :“像李尔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 1770 年 12 月 16 日生于邻近科隆的波恩的一所破屋的可怜的阁楼上。他祖籍弗朗德勒。父亲是个既无才华又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个女佣,是厨师的女儿,**次嫁给一个男仆,丈夫死后,改嫁贝多芬的父亲。 苦难的童年,缺少被家庭温馨呵护着的莫扎特那样的家庭温暖。自一开始,人生就向他显示出像一场凄惨而残暴的战斗似的。他父亲想到用他的音乐天赋,把他吹得如同一个神童。四岁时,父亲就把他一连几个小时地钉在羽管键琴前,或给他一把小提琴,把他关在房间里,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差一点因此而永远厌恶艺术。父亲必须使用暴力才能使贝多芬学习音乐。年少时的他就得为物质生活而操心,想法挣钱吃饭,为过早的重任而发愁。十一岁时,他进了剧院乐团 ;十三岁时,他当了管风琴手。1787 年,他失去了他崇敬的母亲。“对我来说,她是那么善良,那么值得爱戴,我的*好的朋友!啊,当我会喊‘妈妈’这个甜蜜的称呼,而她又能听得见的时候,谁能比我更幸福呀?”她死于肺结核 ;贝多芬以为自己也染上了这同样的病 ;他常常觉得不舒服 ;除此以外还有比病痛更加残酷的忧郁。十七岁时,他成了一家之主,担负起对两个弟弟的教育重任 ;他羞愧地被迫要求酗酒成性的父亲退休,后者已无力支撑门户 :人家把父亲的养老金都交给了儿子,免得他胡花乱用。这桩桩件件的悲惨事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他在波恩的一家人家找到了一个亲切的依托,那是他始终珍视的布勒宁一家。可爱的埃莱奥诺雷·德·布勒宁小他两岁。他教她音乐,并领她走向诗歌。她是他童年的伙伴 ;也许二人之间有了一种十分温柔的感 情。埃莱奥诺雷后来嫁给了韦格勒医生,后者也是贝多芬的好友之一 ;直到*后,他们之间都一直保持着一种恬静友情,这可以从韦格勒和埃莱奥诺雷与忠实的老友之间的书信往来得到印证。当三个人都垂垂老矣时,友情更加动人,而且心灵仍如从前一样的年轻。 尽管贝多芬的童年非常的悲惨,但他对童年,对童年待过的地方,始终保存着一种温馨而凄凉的回忆。他被迫离开波恩,前往几乎度过了其整个一生的维也纳,在大都市维也纳及其无聊的近郊,他从未忘怀过莱茵河谷以及他称之为“我们的父亲河”的庄严的莱茵河,它的确是那么的活跃,几乎带有人性,仿佛一颗巨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和力量在河里流过,没有任何地方比亲切的波恩更加的美丽,更加的威武,更加的温柔,莱茵河以它那既温柔又汹涌的河水浸润着它浓荫掩映、鲜花遍布的堤坡。在这里,贝多芬度 过了他的头二十年 ;在这里,他少年的心灵之梦形成了——那一片片的草原好像懒洋洋地漂浮在水面上,雾气笼罩着的白杨、矮树丛和垂柳,以及果树,都把它们的根浸泡在平静但湍急的水流中——还有那些村庄、教堂,甚至墓地,也懒洋洋地睁着好奇的眼睛俯瞰着河岸——而在远处,泛蓝的七峰山在天弯里绘出昏暗的身影,山上已成废墟的古堡矗立着,瘦削而古怪的轮廓显现出来。他的心永远地维系在这片土地上,直到生命的*后一刻,他仍梦想着再见到它,但始终未能如愿。“我的祖国,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眼里,始终与我离开它时一样的美丽,一样的明亮。” 革命爆发了 ;它开始席卷欧洲 ;它占据了贝多芬的心。波恩大学是新思想的中心。贝多芬于 1789 年 5 月 14 日注册入学 ;他听未来的下莱茵州检察官、著名的厄洛热·施奈德教授在该校上的德国文学课。当攻克巴士底狱的消息传到波恩时,施奈德在课堂上朗诵了一首激情昂然的诗,激起了同学们的热情。第二年,他发表了一本革命诗集。在预订者的名单中,可以看到贝多芬和布勒宁家人的名字。 1792 年 11 月,当战争逼近时,贝多芬离开了波恩。他前往德意志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在那儿定居下来。途中,他遇到向法国挺进的黑森军队。想必他的爱国之情又油然而起了。1796 年和 1797年,他把弗里贝格的战斗诗篇谱成了曲 :一首《出征歌》和一首合唱曲《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人民》。但他想歌颂大革命的敌人纯属枉然 :大革命已征服世界,征服了贝多芬。自 1798 年起,尽管奥地利和法国的关系紧张,但贝多芬仍同法国人,同使馆,同刚到维也纳的贝尔纳多特将军过从甚密。在交往之中,他的共和派情感弥足坚定,而且人们可以看到在他以后的岁月中,这种情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施坦豪泽替他画的一张像,较好地表现了他当时的形象。与贝多芬以后的画像相比较,这幅画像无异于盖兰的波拿巴画像之于其别的画像,那是一张严峻的脸,充满着野心勃勃的烈焰。画中的贝多芬比实际年龄显得小,瘦瘦的,笔挺的,高领口使他僵直,目光不屑和紧张。他知道自身的价值 ;他相信自己的力量。1796 年,他在笔记里写道 :“勇敢不屈!尽管身体虚弱,但我的天才将会得胜的……二十五岁!这不已经到了吗!我二十五岁了……人必须在这一年显示出他的完整的人来。”伯恩哈德夫人和格林克说他很傲慢,举止粗俗,阴郁,说话时带有很重的外地口音。但是,唯有几个密友了解他藏匿在这种傲然的笨拙下的善良心地。他在给韦格勒写信时,**个念头便是 :“譬如,我看见一个朋友手头拮据 :如果我的经济能力使我无法立即接济他的话,我就只要坐到书桌前,不大一会儿,我就使他摆脱了困境……你看这有多美。”在稍远处,他又写道 :“我的艺术应该为穷人们的利益做出贡献。” 苦痛已经敲响了他的门 ;它缠住了他,不再离去。在 1796 年到 1800 年间,重听开始严重起来。耳朵昼夜不停地嗡嗡直响 ;他的内脏也使他痛苦不堪。他的听力越来越下降。有好几年工夫,他都没把这事告诉任何人,连他*亲爱的朋友都没告诉 ;他总躲着别人,免得自己的残疾被人发现 ;他独自深藏着这个可怕的秘密。但是,1801 年时,他无法再隐瞒了 ;他绝望地告诉了他的朋友中的两位——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 :“我亲爱的、我善良的、我真挚的阿曼达……我多么希望你能经常待在我的身旁啊!你的贝多芬真的太不幸了。你知道,我自身的*高贵的部分,我的听力,大大地衰退了。我们常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到有点病兆了,但我一直瞒着 ;但这之后,就越来越糟糕……我能治好吗?我当然 是抱着这一幻想的,但希望渺茫 ;这样的一些疾病是*无法医治的。我不得不悲惨地生活着,躲开我所喜爱和对我弥足珍贵的所有一切,而这又是在一个如此悲惨、如此自私的世界里!……我得隐藏在凄惨的听天由命之中!当然,我确实是想过要战胜所有这些灾祸 ;但这又如何可能呢?……” 他在写给韦格勒的信中说 :“……我在过着一种凄惨的生活。两年来,我避开所有的交往,因为我不可能与人交谈 :我是个聋子。如果我干着其他一些行当,倒也无妨 ;但在我的这种行当里,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况。我的仇敌不少,他们对此会说些什么!……在剧院里,我必须坐得特别靠近乐队才行,否则我就听不见演员们的道白。如果我坐得稍微远一点的话,我连乐器和歌声的高音都无法听见……当别人轻声说话时,我几乎听不见,但要是别人大声喊叫时,我又难以忍受……我常常诅咒自己的一生……普吕塔克 引导我听天由命。如果可能的话,我却想同命运挑战 ;但是,在我一生中的有一些时刻,我是上帝*可怜的造物……听天由命!多么悲惨的隐忍啊!然而,这却是我所剩下的唯一的路!” 这种悲剧式的愁苦在这一时期的一些作品中有所表现,如作品第十三号的《悲怆奏鸣曲》(1799),尤其是作品第十号的钢琴曲《第三奏鸣曲》的广板(1798)。奇怪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带有这种愁苦,还有许多作品,诸如欢快的《七重奏》(1800)、清澈的《**交响乐》(1800)等,都反映着一种年轻人的无忧无虑。想必是一定得有一段时间才能让心灵习惯于痛苦。心灵极其需要欢乐,所以当它没有欢乐时,它就得自己制造欢乐。当“现在”太残酷的时候,它就在“过去”生活。过去的幸福时光不会一下子消失;它们的光芒在不复存在之后仍将长久地照耀着。在维也纳单寒羁旅的贝多芬,常隐忍于对故乡的回忆之中;他当时的思想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七重奏》中以变奏曲出现的行板的主题就是一支莱茵歌谣。《**交响曲》也是一个赞美莱茵河的作品,是青少年笑迎梦幻的诗歌。它是快乐的,慵懒的 ;人们在其中可以体味出取悦于人的那种欲念和希望。但是,在某些段落中,在《引子》里,在某些低音乐器的明暗对比里,在荒诞的谐谑曲里,人们多么激动地发现那青春的面庞上显露的未来天才的目光。那是波提切利在《圣家庭》中所画的婴孩的眼睛,人们从中已经可以看出不久将至的悲剧了。 除了这些肉体的痛苦而外,又增添了另一种苦痛。韦格勒说他从未见过不带强烈感情的贝多芬。这些激情似乎一直是纯洁无邪的。激情和欢娱之间毫无相干。人们今天将二者混为一谈,那证明大多数人愚昧无知,不懂得激情以及激情之难求。贝多芬在心灵中有着某种清教徒的东西 ;粗俗的谈论和思想令他厌恶;在爱情的神圣方面,他有着一丝不苟的看法。据说,他不能原谅莫扎特,因为后者糟蹋自己的才华去写《堂·璜》。他的挚友辛德勒肯定地说 :“他带着一种童贞走过了一生,从未有过任何脆弱需要责备自己的。”这样的一个人生来就要受到爱情的欺骗,是爱情的受害者。他就是这样。他不断地痴情地去恋爱,他不断地梦想着幸福,但幸福一旦破灭,随即便是痛苦的煎熬。必须在那种爱情和高傲的反抗的交替之中去寻找贝多芬*丰富的灵感的源泉,直到他到了其性格之激昂隐忍于悲苦之中的年岁为止。 1801 年,他的激情的对象好像是朱丽埃塔·居奇亚迪,他把他那著名的名为《月光奏鸣曲》的佳作(第二十七号之二,1802)题献给了她。他在给韦格勒的信中写道 :“我现在以一种更温馨的方式在生活,并且与人接触的也多了……这一变化是一位亲爱的姑娘的魅力促成的 ;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我两年来所拥有的初次幸福时光。”他为此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首先,这段爱情使他更加感受到自己残疾之苦,以及使他不可能娶这个他所爱的女子的境况之艰难。再者,朱丽埃塔风骚,稚气,自私;她使贝多芬很痛苦,而且,1803 年 11 月,她嫁给了加伦贝格伯爵。这类激情摧残着心灵 ;而像贝多芬那样,心灵已经被病魔弄得脆弱了的时候,这类激情有可能把心灵给毁灭了。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他似乎要一蹶不振的时刻。他经历了一场绝望的危机,我们从他的一封信中了解了这一点,那是他当时写给他的两个弟弟卡尔和约翰的遗嘱,上面注明“待我死后方可拆阅并执行”。这是反抗的和撕心裂肺的痛苦的呐喊。听见这种呐喊不能不让人悲从中来。他几乎要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是他那不屈不挠的道德情操阻止了他。他痊愈的*后希望破灭了。“甚至曾一直支撑着我的那崇高的勇气也消失了。啊,主啊,向我显示一天,仅仅一天的真正欢乐吧!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欢乐那深邃的声音了!什么时候,啊!我的上帝,什么时候我再能见到它啊?……永远也见不到?——不,这太残忍了!” 这是一种垂死的悲鸣 ;不过,贝多芬又活了二十五年。他那坚强的性格不可能屈服于挫折。“我的体力比以往更加随着智力的发展而增强……我的青春——是的,我感觉到它了——才刚刚开始。我每天都在接近我能够隐约看到但又无法确定的目标……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病魔,我将拥抱世界!……没有任何歇息!除了睡眠,我不知道什么叫休息 ;可我很不幸,不得不比以前更多地花时间睡觉。只要我能从我的病魔中解脱一半,那就睡吧!……不,我将忍受不了病痛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啊!千百次地享受人生是多么美好啊!” 这爱情、这痛楚、这意志、这颓丧和傲岸的交替、这些内心的悲剧,都反映在 1802 年他所写的伟大作品之中 :附有《葬礼进行曲》的《奏鸣曲》(作品第二十六号);称作《月光曲》的《幻想奏鸣曲》(作品第二十七号);《第二奏鸣曲》(作品第三十一号),包括仿佛一场雄伟和哀婉的独自的戏剧化的吟诵 ;题献给亚历山大大帝的提琴奏鸣曲(作品第三十号);《克勒策奏鸣曲》(作品第四十七号);根据格莱尔的词谱的六支英勇悲壮的宗教曲(作品第四十八号)。1803 年的《第二交响曲》更多地反映的是他年少时的爱情 :可以感觉得到,他的意志占了上风。一种无法抗御的力量把他那阴郁的思想悉数涤荡。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 ;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无法医治的 :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 ;他充满着希望。 在这些作品的好几部中,人们为其进行曲的战斗的节奏之强烈和紧凑所震撼。这在《第二交响曲》的快板和终曲中尤其明显,但特别是在献给亚历山大大帝的奏鸣曲的**章中,更加的突出。这种音乐所特有的英雄气概使人联想到产生它的那个时代。大革命正在抵达维也纳。贝多芬为它所激动。赛弗里德骑士说道 :“他在亲朋好友中间主动谈论政局,他用罕见的聪颖、清晰明确的目光评判着。”他所有的同情都倾注于革命思想。晚年时*了解他的朋友辛德勒说 :“他喜欢共和原则。他支持无限制的自由和民族的独立……他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创建共和的政府……他希望在法国举行全民选举,希望波拿巴能把这种选举搞起来,从而奠定起人类幸福的基础。”他如同革命的古罗马人,受着普吕塔克思想的熏陶,梦想着一个由胜利之神——法国的**执政——建立的英雄共和国,因而他一连写出了《英雄交响曲 :波拿巴》(1804)、帝国的史诗和《第五交响曲》的终曲,光荣的史诗。**支真正的革命乐曲——时代之魂——在其中再现了,巨大的事件在伟大的孤独的心灵中显得极其强烈和纯洁,即使与现实接触也毫不减弱。贝多芬的面容在其中显现着,带着这些史诗般的战争的色彩。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到处都有着它们的影子,也许他自己并不知道 :在《科里奥兰序曲》(1807)中,暴风雨在呼啸 ;在《第四四重奏》(作品第十八号)中,其**章就与这个序曲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在俾斯麦谈到的《热情奏鸣曲》(作品第五十七号,1804)中也是如此,俾斯麦说 :“如果我经常地听它,我会永远英勇顽强的。”在《埃格蒙特序曲》,直至《降 E 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第七十三号,1809),连技巧的炫耀都是壮烈的,仿佛千军万马在奔腾——这又有什么好惊讶的呢?贝多芬在写关于一位英雄之死的《葬礼曲》(作品第二十六号)时,比《英雄交响曲》中的英雄更加值得歌颂的将军霍赫即将战死在莱茵河畔,其纪念碑仍矗立在科布伦兹和波恩之间的一座小山丘上——贝多芬就是在维也纳也目睹了两次革命的胜利。1805 年 11 月,《菲岱里奥》首演时,是法国军官前往观赏的。住在洛布科维兹家里的是巴士底狱的攻克者于兰将军,洛布科维兹是贝多芬的朋友和保护人,他把他的《英雄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题献给了他。1809 年 5 月 10 日,拿破仑驻军舍恩布伦。不久,贝多芬便仇恨起法国的征服者们来。但他那法国人的史诗般的狂热仍没少感受到 ;凡是不能像他一样地去感受这种狂热的人将只能对他的这种行动与胜利的音乐一知半解。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被誉为“欧洲的良心”。出生于法国中部克拉姆西小镇。在获得罗马法国文学院艺术博士学位后,他回到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讲授音乐史,同时开始文艺创作。 早期的创作以剧本为主,但因题材广泛涉及政治而无法发表,他也因此而离婚。从1903年开始,罗曼??罗兰连续创作了《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6年)、《托尔斯泰传》(1911年),合称《名人传》。从1890年开始,罗曼??罗兰穷二十年之功,创作了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1913年,他获得法兰西学院特高文学奖;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