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社团的百年(精装)

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社团的百年(精装)

作者:王国强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38.6(7.0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社团的百年(精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1422264
  • 条形码:9787571422264 ; 978-7-5714-2226-4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社团的百年(精装) 本书特色

1、按时间顺序,从四史角度,即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视角,讲述中国科技社团从无到有的诞生与发展壮大过程。 2、500多张图片,其中50多幅首次面世,以及一些新的历史资料。立足史料,利用“左图右史”和“让数据说话”形式,向读者展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思想转变,反映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治理思想。 3、内容跨度百年,涉及近200个科学团体,500多个科学家及学者,上百个重大事件,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社团的百年(精装)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社团的百年》一书既大致记述了中国科学家群体、中国科技社团、中国科技体制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又详细描写了中国科技社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并用数百幅图片来见证历史,带你走进“西学东渐”“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国科技社团的演变”等宏大的历史画卷。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回顾中国科技社团作为中国科技体制的组成部分和科技共同体的重要形式,在近代救国救民背景下发展壮大、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回顾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科技社团积极参与建立新中国、参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社团的百年(精装) 目录

目 录

**章 救亡图存与中国科技社团的诞生 /1

**节 科技共同体组织之流变 / 3

第二节 师夷长技以自强 / 21

第三节 开学会为变法救国**要务 / 30


第二章 政局变幻与科技社团的新发展 /45

**节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支生力军 / 47

第二节 培育产生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文化土壤 / 72

第三节 筑牢中国科技体制之基 / 84


第三章 国难与红色科技社团的兴起 /125

**节 解放区红色科技社团的诞生 / 127

第二节 国统区红色科技社团的创建 / 140

第三节 红色科技社团的概况与特点 / 149


第四章 建立新中国与科技社团体系的形成 /157

**节 团结在建设新中国的旗帜下 / 160

第二节 新型科技团体建设及发展 / 191

第三节 向现代科学进军 / 204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科技社团的大发展 /249

**节 迎来科学的春天 / 252

第二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团体 / 267

第三节 促进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 / 282


参考资料 / 292

后记 / 305


展开全部

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社团的百年(精装) 节选

第三节 筑牢中国科技体制之基 五四运动后,科学与民主的思潮更加深入人心。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 年中国共产党参加第三共产国际,1923 年党的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 年中国国民党**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次合作正式开始。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大批留学生回国和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兴起,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综合性学会开始转向学术研究,大批专门性学会成立,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开始建立,国立大型科研机构诞生,近代科技体制逐渐在中国扎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由以社会团体为主导进入以国家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发展阶段。著名的学会除中国科学社、中华学艺社外, 还有1912 年在广州成立的中华工程师学会、1915 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华医学会、1917 年在南京重建的中国农学会等;专业研究机构有1916 年成立的中央地质学研究所、1920 年在北京大学设立的地质研究所、1922 年成立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和1923 年成立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等;国立大型科研机构有1928 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1929 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1930 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1931 年成立的中央农业试验社等。在这个时期, 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等大型国立科研机构的筹建不仅标志着近代中国科研体制的初步形成,而且表明西方科学经过漫长的器物形态的输入和科学理性思想的启蒙而逐渐在中国扎根。 一、综合性学会的学术转向 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兴起,现代科学的专门人才越来越多,于是综合性学会的主要任务开始由科学宣传转向学术研究。以英国皇家学会为楷模的中国科学社除介绍科学之外,1922 年后开始设立图书馆、研究所、博物馆,举行学术讲演,组织科学旅行团,接受委托其进行的专项研究。致力人文与科学交融的中华学艺社除宣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外,1923 年开始把筹建图书馆、研究所和大学作为社务改革的重心。诞生在近代中国科技体制初建之后的中华自然科学社一开始就把研究与发展自然科学作为宗旨,推动科学社会化运动,组织科学考察,成立实业公司,走“科学服务就为大众”的发展道路。 1. 中国科学社 五四运动后,中国科学社的工作重心开始由科学宣传转向科学研究与交流,建立了生物研究所,加强图书馆建设,开展实地调查,形成学术交流体系,推动科学普及社会化运动等。1922 年7 月,中国科学社改组,宗旨为“联络同志,研究学术,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研究学术”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1)建立生物研究所 1920 年,秉志回国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不久后改为东南大学)创建了中国**个生物系。由于我国生物资源丰富而使用的生物教材所列的实例材料都取自外国,他决定亲自研究本国动植物,于1921 年10 月提议在中国科学社下建立生物研究所。1922 年 8 月,中国**个私人团体创建的实体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诞生。对此,胡适在1935 年曾评价说,生物研究所在“秉志、胡先骕两大领袖领导下,…… 为文化上辟出条新路,造就许多人才,要算在中国学术上*得意的一件事”。受此鼓舞,中国科学社还计划继续创建理化研究所、卫生研究所、矿冶研究所和特别研究所等,但因资金短缺和时局动荡而搁浅。

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社团的百年(精装) 作者简介

王国强,山东鄄城人,1968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博士后,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梅隆基金获得者、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三级研究员、文献信息中心副主任。代表性专著《新天文学的起源——开普勒物理天文学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会潮——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体系研究》《前沿科技评论——全球视野下的创新发展与选择》《创新驱动: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译著《一种文化?——关于科学的对话》。主持的课题研究成果著作《近代中国科技社团》《发展与责任——中国科协50年》《周光召与中国科协》。参编著作10多部,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80多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