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1期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1期

作者:哈艳秋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7.4(5.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1期 版权信息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1期 本书特色

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传统,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出版宗旨,直面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关注新闻传播学话题,对新闻传播理论、历史与实践进行多元视角的观察和研究。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1期 内容简介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1期》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传统,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出版宗旨,直面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旨在关注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研究新情况、聚焦学术前沿问题、学科建设新动态,回应传媒改革实践;通过探讨新闻传播学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增进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争鸣,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推动我国新闻传播学进一步发展。本书包含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前沿聚焦、新闻传播史、媒介话语、媒体融合、视听影像、新闻教育等栏目,近30篇学术文章。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1期 目录

目录:

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发展历程及其理论贡献探析 桂清萍 003

政治宣传、动员与沟通: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党报新闻评论的功能表征 张寅 尉 雨曈 016

《求是》杂志习近平外交思想宣传报道简析 闫永栋 李丽萍 华卓玛 026

新媒体环境下的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创新研究

——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建党百年主题新媒体创意报道为例 杨轶男 罗 琳 042

重大主题宣传的融合传播探索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关建党百年主题传播为例 周文超 邓年生 陈浩祥 053

前沿聚焦

在地凝聚: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使用及其社会认同 王锡苓 郑诗雨 063

家庭视域下的数字反哺

——基于祖孙三代的考察 赵冰洁 詹 骞 078

行动者网络中的博弈:算法新闻价值观对受众影响的仿真研究 张鸿茹 仇筠茜 091


新闻传播史

一支笔胜十万军:红军长征中的新闻宣传 艾红红 李 蔚 109

国际传播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广播发展探析 彭芳群 郭含秋 116

20世纪30年代在京蒙古族知识人的办报活动

 ——以北京蒙藏学校为中心 意如贵 124


媒介话语

历史、话语、社会:东北媒介形象建构与话语生产的一种视角 崔 琳 郎劲松 137

女性向游戏玩家的准社会关系研究 王杏予 张 欢 韩运荣 146

社群理性之可能:饭圈话语体系重构路径探析 汲 惠 肖雨航 马肖杨 170

疫情期间在线访谈节目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网络自我表露研究 姜人文 崔蕴芳 184

从直播间到微信群:音频主播情感表演的平台转移与策略使用 董泽扬 192

媒体融合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融媒体报道实践与范式探析 杨惠涵 方毅华 203

融媒体时代地方党刊党建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曾紫涵 张晓红 211

县级媒体融合的实践路径与未来发展

 ——基于日照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调研 李艳梅 219

政务抖音号“四平警事”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研究 牛慧清 宋豆豆 228

视听影像

Vlog中消费主义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路径及成因分析 任 铭 沈 浩 241

“他综艺”的价值引领与传播策略分析

 ——《披荆斩棘的哥哥》的守正创新之道 孟 鑫 248

知识类短视频崛起背景下图文媒体的应对策略

 ——以知乎转型策略为例 刘 悦 邹颜瞳 冯 帆 256

互文视域下中华美学精神的创新传播

 ——以河南卫视《洛神水赋》节目为例 赵 娜 267


新闻教育

日本新闻教育开拓者小野秀雄新闻教育思想研究 何 婧 哈艳秋 279

“一机诲万民”:无线电广播在电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以民国时期天津的广播教育为例 冯 帆 293


展开全部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1期 节选

卷首语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在这个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1期即将出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经过一百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历来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在建党一百年之际更是引发了新的讨论和思考。 本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特别设立“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专栏,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新闻事业建设和建党一百年重大主题的报道展开关注与讨论。这一专栏共收录五篇文章。其中,桂清萍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发展历程及其理论贡献探析》从整体出发,关注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对自身新闻实践理论思考和科学总结中产生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梳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发展特点,探析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理论贡献,对于建设和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张寅等的《政治宣传、动员与沟通: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党报新闻评论的功能表征》则关注党报新闻评论,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机关报上发表的评论作为政治传播手段,具有政治宣传、政治动员和政治沟通的功能。闫永栋等则以党中央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求是》杂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是如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进行宣传报道的,并得出结论,主要通过有论点、讲论据、重论证的宣传方法,采用述与评相结合的报道形式、时空兼备的报道信源,紧扣国际形势的宣传时机,来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促使其思想理论广为人知,深入人心。罗琳等和周文超等两组作者都关注了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相关媒体是如何进行这一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的。罗琳等以《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建党百年主题新媒体创意报道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针对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是如何实现创新的。他们提出,《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在选题、形式和互动性等方面的创新性做法为新媒体环境下的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而周文超等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关建党百年主题的报道为例,侧重其是如何通过全媒体矩阵化的方式打破圈层壁垒、增强传播效果的。 媒介与人密切相关,与许多社会议题紧密相连,本期“前沿聚焦”专栏共收录三篇文章,关注人对媒介的使用和媒介对人与社会的影响。近年来,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王锡苓等关注这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使用及其社会认同,基于实地调查的一手数据,拟合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和人际交往对社会认同各维度的影响路径与方向,并提出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格局下,需要制定人性化的、既有一定门槛也可触碰到的天花板式的政策,提高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的在地凝聚程度。随着数字化媒体的普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中老年群体渐感力不从心,詹骞等的《家庭视域下的数字反哺——基于祖孙三代的考察》关注老年群体的媒介使用,针对家庭内部的数字反哺现象对祖孙三代进行深度访谈,研究家庭中的代际关系和代际间的数字反哺情况,呈现不同代际间的数字反哺现状、影响因素和数字反哺带来的影响。仇筠茜等的《行动者网络中的博弈:算法新闻价值观对受众影响的仿真研究》使用仿真的方法,借助SIS模型和行动者模型,研究算法新闻价值观中的商业性与公共性对受众的影响。论文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重新审视算法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中介性作用。 “新闻传播史”专栏共收录三篇文章,均试图挖掘新闻史学研究的新视角。其中,艾红红等和彭芳群等的论文都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密切相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两组作者的论文对于在新时代继承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传播革命传统具有重要意义。艾红红等的《一支笔胜十万军:红军长征中的新闻宣传》关注红军长征中丰富多彩的新闻宣传活动,在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过程中,红军通过报纸、标语、海外办报等多方面展开宣传,帮助红军赢得民心和友心,是红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要软实力支撑。彭芳群等则将视野转向国际,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广播的发展,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广播电台的对外广播在传递中国共产党的声音、进行反战宣传、争取国际支持和探索对外传播方法方面积累了价值经验并具有实践指导作用。意如贵则关注少数民族的新闻传播事业,以北京蒙藏学校为中心研究20世纪30年代在京蒙古族知识人的办报活动,认为随着旧制度与新思维的冲突,在北京蒙藏学校的蒙古族学生们中“国家”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这些群体宣传马列主义和倡导文化育人的办报实践推动了近代蒙古族报刊事业的发展。 “媒介话语”专栏共刊登五篇文章,郎劲松等的《历史、话语、社会:东北媒介形象建构与话语生产的一种视角》关注东北媒介的形象建构与话语生产,旨在从东北媒介话语构成、话语生产机制、话语权力等方面剖析中国现代化发展历史语境之下东北媒介话语生产与媒介形象建构的内在机理,从而为东北的“兴—衰”叙事提供一种新的解释。在《女性向游戏玩家的准社会关系研究》中,韩运荣等则选择了创新性较强的女性议题,关注近年来比较火爆的女性向游戏,以女性向游戏玩家作为研究对象,依托准社会交往理论,采取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管窥女性向游戏玩家与游戏角色间准社会交往关系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现实作用。在《社群理性之可能:饭圈话语体系重构路径探析》中,汲惠等关注饭圈治理议题,以饭圈话语态链为切入点,梳理中国饭圈话语体系的多维面向,从宏观网络治理视角剖析饭圈话语体系的外部呈现与内在动因,进而多元路径重构饭圈话语体系,完善我国饭圈文化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效能。崔蕴芳等的《疫情期间在线访谈节目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网络自我表露研究》则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对民众的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网络进行自我表露的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该群体在电视台节目中自我表露的层次和原因,得出患者在意见和态度、人格与性格方面表露的频率*高,主要原因是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董泽扬的《从直播间到微信群:音频主播情感表演的平台转移与策略使用》通过参与式观察法研究音频主播的情感表演,发现音频主播会将微信群作为直播间以外情感表演场所的补充,并通过个人粉丝社群的建立在情感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支持与满足。 “媒介融合”专栏收录的四篇论文均结合当前新闻传播实践的融媒体趋势探讨问题。方毅华等从建设性新闻视角出发,通过厘清正面宣传报道方针与建设性新闻理念的模糊地带,梳理建设性新闻对融媒体实践的指导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本土化实践策略,以应对融媒体报道内容碎片化和庸俗化趋势,助力融媒体报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升。张晓红等的《融媒体时代地方党刊党建报道的实践与思考》结合融媒体背景下党建报道的创新实践,探析地方党刊在融合发展、议程设置、报道内容、话语方式等方面的探索路径,提出进一步做好党建报道的几个着力点。李艳梅则关注县级融媒体的建设,基于日照市两区两县融媒体中心,对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日照模式”进行深入调研,同时立足全国视野,探讨县级媒体融合的实践路径与未来发展,以更好地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功能。牛慧清等以政务抖音号“四平警事”为研究对象,从生产主体、生产内容及呈现方式三个层面探究其内容生产逻辑,从而为其他政务抖音号内容质量的提升和传播实践提供参考。 “视听影像”专栏关注新的视听影像类型和模式,并对其展开研究,共收录四篇文章。其中沈浩等的《Vlog中消费主义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路径及成因分析》关注Vlog这种新兴的视频形式,研究Vlog中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对受众的影响,探讨消费主义的负功能,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推动Vlog向更好方向发展。孟鑫关注《披荆斩棘的哥哥》这一综艺节目体现的“他综艺”的价值引领和传播策略,研究这一新兴节目形式从叙事表达到人物性格及传播渠道的创新之道。冯帆等则思考知识类短视频的崛起下图文媒体的应对策略,以知乎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知识类短视频潮流下的一系列转型策略。赵娜关注新时代中华美学精神的创新传播,从“互文性”理论切入,以河南卫视特别节目《洛神水赋》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华美学精神创新传播的路径和方法。 本书*后一个专栏为“新闻教育”,共收录两篇文章。何婧、哈艳秋的《日本新闻教育开拓者小野秀雄新闻教育思想研究》研究日本著名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家小野秀雄的新闻教育实践,对其新闻教育思想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新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进行客观评价。冯帆关注无线电广播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民国时期天津的广播教育为例,研究政府、受众、私营电台对广播电台教育功能的反映,展现当时天津对广播电台教育功能的重视。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日,《新闻传播学前沿》将继续以开阔的胸怀、包容的态度和先进的理念,关注前沿话题,引领学术潮流。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隋岩,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现代传播》主编。入选**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人才称号。著作和论文分别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奖一等奖、北京市哲社奖一等奖、二等奖和吴玉章奖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发表论文百多篇,其中CSSCI正版期刊论文70余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多篇。代表作《符号传播模式》和《符号里的中国》在美国、俄罗斯、韩国出版英文、俄文、韩文版。完成国社科重大招标、国社科重点、教育部哲社后期重大等**级、省部级项目11项。在研国社科重大招标、国社科重点项目2项。 哈艳秋,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史学研究委员会理事,《新闻传播学前沿》主编。在《新华文摘》《现代传播》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包括合著)20多部,共300多万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邓小平思想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史”、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项目“电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传播研究”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课题四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