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与管控研究:理论与实证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与管控研究:理论与实证

作者:李先玲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5-01
开本: B5 页数: 180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84.7(7.3折) 定价  ¥11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与管控研究:理论与实证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04405
  • 条形码:9787030704405 ; 978-7-03-07044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与管控研究:理论与实证 本书特色

本书适合关注行为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人员、学生以及实务工作者阅读。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与管控研究:理论与实证 内容简介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平台退出行为频繁,并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相关研究却很有限。本文从网络借贷平台退出现象入手,运用委托代理、实物期权、公司治理等相关理论构建解释平台退出行为的理论模型,探寻影响平台退出行为的关键因素,进行充分的理论分析。然后,通过手工访问平台、Python抓取网络借贷第三方网站数据、利用国泰安数据库等方法采集中国网络借贷平台及行为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案例分析、计量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平台退出行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影响平台退出行为的一般因素和其他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展望国内外网络借贷平台行为监管,结合中国网络借贷平台退出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规范网络借贷平台退出行为的政策建议。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与管控研究:理论与实证 目录

目录
**章 导言 1
**节 网络借贷相关概念及界定 1
第二节 网络借贷兴起与发展 2
第三节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现状 3
第四节 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控的紧迫性 5
第二章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分析的理论依据 7
**节 网络借贷平台运营的核心机制 7
第二节 基于企业组织理论的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分析 10
第三节 基于金融理论的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分析 12
第四节 网络借贷风险与平台退出风险的逻辑关系 14
第三章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决策的影响因素解构 17
**节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构建 17
第二节 网络借贷平台永久退出期权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第三节 平台暂时退出期权及影响因素分析 25
第四节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4
第五节 防范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的策略选择 38
第四章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0
**节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的度量 40
第二节 生存时间视角下平台退出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40
第三节 生存状态视角下平台退出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50
第四节 不同退出方式下平台退出风险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 60
第五节 网络借贷平台自我约束和监督体系的构建 71
第五章 外部融资对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的影响研究 73
**节 不同背景平台生存状况比较分析 73
第二节 风险投资机构对平台投资偏好的理论分析 77
第三节 风险投资机构对平台投资偏好的实证分析 87
第四节 构建网络借贷监督体系的建议 103
第六章 外部环境对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的影响研究 105
**节 经济环境对平台退出风险影响分析 105
第二节 中国政府监管对平台退出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113
第三节 契约与网络借贷风险 123
第四节 防范网络借贷风险的机制设计 134
第七章 国内外网络借贷监管现状及展望 142
**节 中国网络借贷监管现状 142
第二节 其他国家网络借贷监管现状 145
第三节 国内外网络借贷监管政策比较 149
第四节 我国网络借贷监管展望 152
参考文献 155
附录一 161
附录二 164
附录三 168
展开全部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与管控研究:理论与实证 节选

**章 导言 **节 网络借贷相关概念及界定 随着网络借贷迅猛发展,许多国家对其进行了界定,不同国家对网络借贷的定义大同小异。在2014年英国发布的“The FCA’s regulatory approach to crowdf- unding over the Internet and the promotion of non-readily realisable securities by other media”(《关于网络众筹和通过其他方式发行不易变现证券的监管规则》,简称《监管规则》)中,网络借贷被界定为贷款式众筹 ,是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对个人或企业的借贷,包括个人对个人借贷(peer to peer lending,P2P)、个人对企业借贷(peer to business lending)。在中国政府2016年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简称《管理暂行办法》)中,网络借贷被定义为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其中个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及其他组织。在美国2016年发布的“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nline marketplace lending”(《在线借贷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中将网络借贷定义为利用投资资金和数据驱动的在线平台直接或间接地借款给消费者和小微企业。 虽然各国关于网络借贷的定义都强调其通过在线平台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融资的特性,但是其具体内涵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一是网络借贷业务性质认定不同。在国际证监会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IOSCO)于2014年初发布的年度工作报告中,网络借贷被归为金融回报型众筹(financial return crowd-funding)的形式之一 。英国、法国和美国都将网络借贷视为金融服务,注重其金融本质,而中国在《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网络借贷定位为信息中介。二是定义涉及的投资者基础不同。从网络借贷出借人主体来看,英国强调个人投资者,中国则包括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美国涉及个人、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和金融机构。 本书涉及的网络借贷遵从中国《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界定,主要是基于如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与英国相比,中国关于网络借贷定义涵盖的范围更宽广,既包括P2P,又包括个人对企业借贷,还可能包括企业组织对企业组织的借贷。二是与英国和美国依据网络借贷业务的金融属性将平台界定为金融中介不同,中国将网络借贷平台界定为提供借贷信息的信息中介。三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网络借贷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中国网络借贷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既有网络借贷的共性问题,也有中国的特殊性问题。 第二节 网络借贷兴起与发展 自2005年**家P2P网络借贷平台Zopa在英国成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网络借贷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其中中国、美国、英国的网络借贷发展引人注目。据统计,2015年中国、美国、英国网络借贷的成交量分别达到9823.04亿元、334.92亿美元和32亿英镑。而且,中国、美国和英国网络借贷成交量在2014年、2015年都保持了惊人的增长速度,特别是2015年中国和美国的增长率约为288.57%和318%,英国的增长率略有下降但也有84%。网络借贷迅速崛起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既是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也是借贷需求多样化的必然产物。 首先,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网络借贷拥有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既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又扩大了信息覆盖人群范围,还降低了信息传播成本。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借贷能够将借贷业务转移到互联网上,一方面能够减少对办公场所和业务人员的需求,节省办公场所租赁费用和人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借贷双方提供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缩短借贷双方的搜寻和匹配时间,降低借贷交易成本,使小额的借款需求有可能被满足(Allen et al.,2002)。另外,与传统银行面对面的贷款审核相比,网络借贷平台能够利用数据驱动的信贷审核技术,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评审核查时间。以小额借贷为例,传统银行办理线下小额贷款的周期一般为7~14天,其中效率*高的中国民生银行也需要 5 天。而阿里小贷、京东金融等平台办理小额贷款只需几分钟。而且,与传统银行贷款业务相比,网络借贷对参与者没有地域限制,能够为个人投资和融资提供极大的便利。 其次,网络借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人和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问题。传统银行信贷往往存在信贷配给问题,对贷款者有诸多限制条件(如抵押和担保品、信用记录、经营规模等),导致许多中小企业被排除在银行信贷服务之外。在传统银行体系下,信贷配给问题导致资金难以顺利流向中小企业,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网络借贷一方面能够通过拆分借款人的借款,将其分散贷给众多投资者,分散网络借贷风险,增加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能够缩短中小企业贷款办理的时间周期。虽然从融资成本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网络借贷利率远高于银行小额贷款利率,导致中小企业通过网络借贷筹集资金的成本明显偏高,但是,对于难以从银行获得低成本贷款的中小企业而言,能否及时获得所需资金可能关系企业存亡及发展机遇,其价值并非简单的融资成本能够衡量的。而且,近年来中国主要的网络借贷平台借款利率都呈现下降趋势。国外网络借贷平台则能够以更低的利率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机会(Schenone,2010;Freedman and Jin,2008)。例如,法国《参与性融资法令》旨在鼓励青年人创业,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融资。因此,网络借贷在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瓶颈问题、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等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后,网络借贷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和理性行为决策的不足,向更广阔的人群放开借贷,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传统银行按照“二八定律”提供金融服务,主要面向能够为其带来高收益的高端客户,经常设置其服务和金融产品的资金门槛,将大量小散客户排斥在其金融服务之外。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网络借贷平台提供服务的门槛较低,能够服务的人群更广泛。Slattery(2013)认为网络借贷平台的*大价值就在于能够有效评估借款人的信用可靠程度,并将该信息扩散给大量潜在的投资人。因此,网络借贷平台提供低门槛金融服务,不仅能够满足中低端客户长期被抑制的投资需求,还拓宽了金融服务对象范围,对实现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网络借贷在推动传统金融发展、弥补传统金融服务不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第三节 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风险现状 随着网络借贷行业高速发展,欧美各国网络借贷平台的潜在风险问题逐渐暴露。2016年美国Lending Club承认其存在违规出售两笔总额为2200万美元的贷款行为,该事件引发了机构投资者对Lending Club的信任危机。在2016年美国网络借贷白皮书《在线网络借贷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中,美国财政部指出美国网络借贷平台消费贷款的坏账率及拖欠率在2015年6月后呈现上升趋势。类似地,由于挪用客户资金、发虚假标、把旧的坏账卖给新的投资人等内部欺诈问题,TrustBuddy—全球**家上市交易的P2P平台,于2015年10月宣布破产倒闭。在中国,近年来网络借贷发展中蕴含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并且呈现如下特征。 一是网络借贷平台倒闭引发的平台退出风险*为引人注目。从表1-1中退出平台数量来看,2011年仅为10家,2016年高达1722家,虽然2017年下降为721家,但是2018年又重新上升至1408家,2019年仍有728家。而且2019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以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推动大多数机构良性退出 ,引导部分机构转型。这表明当前及未来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的平台退出数量仍会处于较高水平。从退出平台结构来看,2012年以跑路欺诈方式退出的平台占比*高为66.67%,2011年、2014年和2015年以跑路欺诈方式退出的平台占比都超过40%;2013年以提现困难方式退出的平台占比高达84.62%;而2012年至2015年以停业转型方式退出的平台占比都低于35%。其原因在于:在2016年之前,缺乏外部监管和行业自律,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平台以跑路欺诈方式退出的不正之风。2016年以后,以停业转型方式退出的平台占比都超过50%,而以跑路欺诈方式退出的平台占比下降趋势明显,2019年仅为0.27%。2016年后,以停业转型等良性方式退出的平台占比增加,而以跑路欺诈等非良性方式退出的平台占比下降,其原因可能是:2016年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网络借贷监管政策,这些政策在引导平台以停业转型等良性方式退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一方面当前平台退出数量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在监管层以清退为主的管理思路下,许多大规模或超大规模平台都可能面临退出问题。因此,当前网络借贷平台退出所蕴含的风险仍然值得重视。 表1-1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退出平台数量及构成 数据来源:根据网贷之家联合上海盈灿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1~2019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以及网贷之家退出平台信息相关数据整理 注:本表的停业转型数据是停业、转型和暂停发标三种类型退出平台的汇总数据;经侦介入是指公安经济犯罪侦查部门介入,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调查 二是倒闭P2P平台涉及人群越来越广,后果也越来越严重。据网贷之家的统计,倒闭平台涉及的投资者人数在2013年及以前仅为1.6万人,2018年已高达215.4万人,其年均增长率约为166.6%;倒闭平台涉及的贷款金额在2013年及以前仅为16.2亿元,2018达到1766.5亿元,其年均增长率接近115.6%。除了网络借贷行业倒闭平台涉及的投资者人数和涉案金额快速增长外,许多成交量规模较大的平台出现倒闭,其社会危害更广更深。例如,2016年e租宝的涉案金额高达762亿元,涉及投资者约为115万人;2016年e速贷的涉案资金约为70亿元,涉及的投资人数超过4万人;2017年钱宝网的涉案金额也超过500亿元;2018年一些成交量规模较大的平台倒闭退出,如善林财富、唐小僧和意隆财富的涉案金额分别为600亿元、750亿元和350亿元,这些平台的投资者数量可能上千万。因此,在中国网络借贷平台蕴含巨大退出风险的现实背景下,探寻平台退出风险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问题严重,会增加平台退出风险。目前,中国多数网络借贷平台尚未公开披露过其违约率和坏账数量,仅少数平台如红岭创投、拍拍贷、人人贷等公开披露过坏账率。例如,红岭创投披露截至2015年12月其坏账约为5亿元,坏账率约为3%。虽然拍拍贷在2014年披露其7年综合坏账率仅为1.52%,但是2015年新增坏账约950万元。而且,这些已经披露违约率的平台,其数据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例如,2018年11月拍拍贷被其股票购买者集体诉讼,指控其发布错误或具有误导性的声明,平台用户以贷还贷使公司营收虚高,掩盖违约率不断上升的事实。因此,当前网络借贷平台自身业务蕴含较高的风险,如何防范其退出风险,避免伤害平台投资者,值得深入研究。 四是未来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政策风险,可能转化为平台退出风险。首先,虽然长期来看严格监管有利于平台可持续发展,但是短期来看严格监管会增加平台运营成本,如果平台经营管理不善,其短期收入和利润很可能会出现大幅度下降。例如,2018年第三季度季报,宜人贷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03亿元下降50%,较第二季度的2.047亿元环比下降25.95%;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