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中医基础理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019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6.0(7.5折) 定价  ¥3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中医基础理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07758
  • 条形码:9787030707758 ; 978-7-03-07077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中医基础理论 内容简介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四个系列之一。包含《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理论》《中药方剂理论》《针灸理论》和《养生理论》五个分卷。《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通过全面研读历代代表性医学论著,选取其中围绕某一概念或命题,较为精要地进行论证、阐述和辨析,且学术观点较为明确的章节或完整段落,按照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范畴进行分类;旨在全面展现中医经典与历代名家的原创性理论观点和独到临床体会,并对所选专论加以提要钩玄,力求要点突出,以促进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应用。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之“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中医基础理论》选择历代代表性医学论著中阐释中医理论基本概念、重要命题的内容,将其纳入道法论、生命论、病因病机论、诊法论、辨证论和防治论等6个范畴,并阐释原文主旨。内容兼顾系统性、代表性和说理性。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中医基础理论 目录

目录
总序
总前言
凡例
**篇道法论
1气论3
2阴阳论11
3五行论39
4象数论60
4.1五运六气60
4.1.1五运六气统论60
4.1.2五运75
4.1.2.1岁运75
4.1.2.2主运77
4.1.2.3客运78
4.1.3六气79
4.1.3.1主气79
4.1.3.2客气87
4.1.4运气相合92
4.2九宫八风96
第二篇生命论
1天人相应论101
1.1人合天常101
1.2人随气变111
1.3地土方宜115
2平人论118
2.1两精相搏118
2.2生长壮老126
2.3小儿特征128
2.4老年特征134
3.1禀赋137
3.2体质140
4.1精156
4.1.1精之分类156
4.1.2先后天之精157
4.1.3血159
4.1.4津液163
4.1.5天癸167
4.2气169
4.2.1气之分类169
4.2.2营气、卫气与宗气170
4.2.2.1营气175
4.2.2.2卫气176
4.2.3元气183
4.2.4气化188
4.3神201
4.3.1五脏藏神201
4.3.2情志205
4.4精气神关系208
5形体论212
5.1内景212
5.2肢体218
5.3诸窍219
5.3.1诸窍关联219
5.3.2目223
5.3.3咽喉口唇舌231
5.3.4耳233
5.3.5鼻234
5.3.6肛门235
6.1脏腑命名与分别236
6.2五脏243
6.2.1五脏统论243
6.2.2肝254
6.2.3心256
附:心包络260
6.2.4脾262
6.2.5肺267
6.2.6肾269
附:命门273
6.3六腑281
6.3.1六腑统论281
6.3.2胆283
6.3.3胃285
6.3.4大肠288
6.3.5小肠290
6.3.6膀胱291
6.3.7三焦296
6.4脏腑关联306
6.5奇恒之腑313
7经络论317
7.1经脉317
7.1.1经脉统论317
7.1.2肺手太阴之脉324
7.1.3大肠手阳明之脉324
7.1.4胃足阳明之脉324
7.1.5脾足太阴之脉325
7.1.6心手少阴之脉325
7.1.7小肠手太阳之脉325
7.1.8膀胱足太阳之脉326
7.1.9肾足少阴之脉326
7.1.10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326
7.1.11三焦手少阳之脉326
7.1.12胆足少阳之脉327
7.1.13肝足厥阴之脉327
7.2十五络脉327
7.3奇经八脉330
7.3.1奇经八脉统论330
7.3.2冲脉332
7.3.3任脉334
7.3.4督脉335
7.3.5带脉336
7.3.6跷脉337
7.3.7维脉338
7.4其他339
第三篇病因病机论
1病因论347
1.1病因统论347
1.2外感病因352
1.2.1六淫邪气353
1.2.1.1风358
1.2.1.2寒364
1.2.1.3暑366
1.2.1.4湿369
1.2.1.5燥373
1.2.1.6火热380
1.2.2时行温热疠气381
1.3内伤病因391
1.3.1饮食失宜394
1.3.2劳逸失度403
1.3.3七情内伤406
1.4继发病因421
1.4.1痰浊421
1.4.2水饮424
1.4.3瘀血426
1.5不内外因432
2病机论435
2.1病机统论435
2.2基本病机440
2.2.1邪正盛衰440
2.2.2阴阳失调441
2.2.3精气血津液病机451
2.2.3.1精病机451
2.2.3.2气病机452
2.2.3.3血病机456
2.2.3.4津液病机459
2.3脏腑病机470
2.3.1五脏病机470
2.3.1.1肝病机473
2.3.1.2心(含:心包络)病机475
2.3.1.3脾病机479
2.3.1.4肺病机484
2.3.1.5肾病机486
2.3.2六腑病机490
2.3.2.1胆病机490
2.3.2.2胃病机491
2.3.2.3小肠病机492
2.3.2.4大肠病机493
2.3.2.5膀胱病机494
2.3.2.6三焦病机496
2.3.3脏腑同病病机498
2.3.4奇恒之府病机503
2.4经络病机504
2.4.1经脉病机504
2.4.2络脉病机506
2.4.3奇经八脉病机506
第四篇诊法论
1诊道论511
1.1诊察内容511
1.2诊法原理519
2望诊论521
2.1望诊统论521
2.2全身望诊论524
2.2.1望神524
2.2.2察色526
2.2.3望形体546
2.2.4望姿态548
2.3局部望诊552
2.4舌诊562
2.4.1舌诊统论562
2.4.2望舌质570
2.4.3望舌苔576
2.5小儿望诊585
3闻诊590
4问诊601
5脉诊论610
5.1脉诊统论610
5.1.1诊脉原理610
5.1.2诊脉要诀614
5.1.3诊脉部位621
5.1.4诊脉方法627
5.2平脉639
5.3病脉648
6按诊论693
第五篇辨证论
1辨证统论701
2辨证八纲论716
2.1辨阴阳721
2.2辨虚实729
2.3辨寒热740
2.4辨表里746
3辨脏腑病证论752
3.1肝胆病辨证756
3.2心与小肠病辨证758
3.3脾胃病辨证760
3.4肺与大肠病辨证762
3.5肾与膀胱病辨证764
4经络辨证论766
5气血津液辨证论771
6外感内伤辨证论780
7伤寒六经辨证论792
8温病瘟疫辨证论801
9辨症状813
10辨预后828
第六篇防治论
1治未病论835
2治则论841
2.1治则统论841
2.2治病求本849
2.3调整阴阳861
2.4扶正祛邪864
2.5补虚泻实867
2.6标本缓急872
2.7三因制宜879
2.7.1因时制宜879
2.7.2因地制宜881
2.7.3因人制宜882
2.8治有逆从884
2.9因势利导891
2.10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894
3治法论897
3.1治法统论897
3.2具体治法907
3.2.1解表法907
3.2.2补益法918
3.2.3固涩法936
3.2.4温阳法938
3.2.5理气法942
3.2.6理血法943
3.2.7和解法947
3.2.8消导法951
3.2.9祛痰饮法954
3.2.10祛湿法956
3.2.11涌吐法960
3.2.12泻下法965
3.2.13治风法974
3.2.14清热法978
3.2.15润燥法983
3.2.16开窍法985
3.2.17其他治法989
3.3治疗禁忌1003
参考文献1011
展开全部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中医基础理论 节选

**篇道法论 概要 【道法论】“道”是指一切事物的本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高范畴。“法”是指体现道的根本法度。历代中医文献中,以“道”为专门论题的内容不多。本范畴展开的线索,依据宇宙产生之初的本体——气,剖判而为阴阳,运化为四时五行,并衍生出世间万物万象;而系统认知、运用万物万象及其相互联系,取象运数是*为适合的思维方式。故此,本范畴划分为四个部分,即气论、阴阳论、五行论和象数论。其中,气、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概念,也是渗入中医基础理论的思想精髓,贯穿于中医学的自然观、生命观、人体观、疾病观以及诊疗思维等各个方面,故而将其统归于“道”的范畴。“法”是依据“道”而展开的具体规律和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内,“法”是指取象运数的具体方式,本范畴主要阐述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的五运六气学说。 1 气论 《素问》论太虚化生万物 ※* 《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素问 天元纪大论》 【提要】 本论主要阐述万物生化的基本过程。古人认识到宇宙间包藏着生生不息之机,认为气是万物生成的本原。“品物”,系《易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之物,亦即“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之物。“天以五运六气化生万物”之生化、极变的现象,是由于“万物资始”至“品物流行”之往复过程。 《素问》论形气互动 ※* 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素问 五运行大论》 【提要】本论基于“浑天说”的观点,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包于地外,半边天在地上,半边天在地下,日月星辰都附在天上,随天周日旋转。古人从气化的视角对于天地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天布列了日月二十八宿等星象,地形成了有形的万物。天体散布在太空之中,形成了五行的规律,引导着地面万物的运动与变化。太空的虚阔,列示出精气凝聚之星象。地面万物与天之精气具有互动关系,如同根本与枝叶,其动弁变化可以从天之精气表现出的现象而测知。 《素问》论天地气交 ※* 帝曰:愿闻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素问 六微旨大论》 【提要】 本论阐述人居天地之中,感受天地之气化而生。论中指出,谈论天气的变化,当推求于六气的本元;谈论地气的变化,当推求于六气相应五行之位;谈论人体的变化,当推求于气交。天气居于上位,地气居于下位,上下交互于气交之中,为人类所居之处。人气顺从天地之气的变化,万物也是在这一气化的场所而生。 《素问》论气之运动 ※* 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素问 六微旨大论》 【提要】 本论阐述气象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天地上下,阴阳二气,相互感召,认为气之升 降,互为因果。张介宾说:“召,犹招也。上者必降,下者必升,此天运循环之道也。阳必招阴,阴必招阳,此阴阳配合之理也。故高下相召,则有升降,有升降则强弱相因而变作矣。 ”(《类经 二十四卷 运气类 九、上下升降气有初中神机气立生死为用》) 《素问》论气化即是“动” ※* 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成败倚伏游乎中何也?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素问 六微旨大论》 【提要】 本论阐述“化”与“变”概念,揭示了事物变化有量与质的差异和渐进性。事物的新生,是从化而来;到了极点,由变而成;变和化的互相转化,乃是成败的根本原因。由于气有往来进退,作用有缓慢和迅速,有进退迟速,就产生了化和变,并发生了六气的变化。这种气化作用是根源于万物自身之中的,论中称之为“动”。 《素问》论气之升降出入 ※* 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 ——《素问 六微旨大论》 【提要】本论阐述气之升降出入是万物生化的根源,生化极变的过程是存在于万物中的普遍规律。论中揭示了在一定结构和秩序的形器由气合成之后,形与气的转化活动仍然在形器之内有序进行。所谓升降出入,就包含着形器之局部的形气转化活动,至少有部分升降出入是形器内形气转化活动所致。它们既是形器整体存在和正常生化的条件,同时也是促进形器散解毁坏的根源。因此说,升降出入是万物之生机,是一种普遍规律。如果这种规律发生太过不及,就会产生灾殃。 《素问》论神机气立 ※* 岐伯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故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同异,不足以言生化。 ——《素问 五常政大论》 【提要】本论阐述万物生化的内源性动因,即“神机”和“气立”。根于事物内部的因素,犹如神之发机,名为神机;神去之后,则生化之机即停止。根源于事物外部的因素,犹如气化之所立,名曰气立;气止后,则生化断绝。所以万物各有所制,各有所胜,各有所生,各有所成。 《素问》论气之运化 ※*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繁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素问 五常政大论》 【提要】本论阐述气化的基本形式与过程,即万物受气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敷布而蕃殖,气终之时形象便发生变化。宇宙万物皆产生和湮灭于气化的过程之中,有形之物形只是短暂的,无形之气化确是长久的。万物虽形类不同,但这种从无到有再至无的气化规律却是一致的。 《素问》论气之运动特点 ※* 岐伯曰:春气西行,夏气北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故春气始于下,秋气始于上,夏气始于中,冬气始于标。春气始于左,秋气始于右,冬气始于后,夏气始于前。此四时正化之常。故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必谨察之。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 【提要】本论阐述气化所体现的时空运动规律。从四时来看,春属木,气生于东方,故春气自东而西行;夏属火,气生自南方,故夏气自南而北行;秋属金,气生于西方,故秋气自西而东行;冬属水,气生于北方,故冬气自北而南行。从五行方位来看,春气发生,自下而升,故始于下。秋气收敛,自上而降,故始于上。夏气长成,盛在气交,故始于中。标,意为万物生长之表象。冬气伏藏,由盛而杀,故始于标。以人体为中心来看,南面而立,左为东,右为西,后为北,前为南。春气生于东,故始于左;秋气生于西,故始于右;冬气生于北,故始于后;夏气生于南,故始于前。此外,由于地势高低不同,气化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如王冰注:“高山之巅,盛夏冰雪,污下川泽,严冬草生,常在之义明矣。” 王冰论气之生化 ※ 大气,谓造化之气,任持太虚者也。所以太虚不屈,地久天长者,盖由造化之气任持之也。气化而变,不任持之,则太虚之器亦败坏矣。夫落叶飞空,不疾而下,为其乘气,故势不得速焉。凡之有形,处地之上者,皆有生化之气任持之也。然器有大小不同,坏有迟速之异,及至气不任持,则大小之坏一也。 ——唐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 五运行大论》 【提要】本论阐述万物之生存,皆由气之生化。一旦气化作用停止,事物也就消亡了。 王冰论神机与气立 ※ 诸有形之类,根于中者,生源系天,其所动静,皆神气为机发之主。故其所为也,物莫知之。是以神舍去,则机发动用之道息矣。根于外者,生源系地,故其所生长化成收藏,皆为造化之气所成立。故其所出也,亦物莫知之。是以气止息,则生化结成之道绝灭矣。其木火土金水,燥湿液坚柔,虽常性不易,及乎外物去,生气离,根化绝止,则其常体性颜色,皆必小变移其旧也。 ——唐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 五常政大论》 【提要】本论阐述神机与气立的概念。作者认为,神机是万物产生的动因,气立是万物形成的基础。 王冰论化不可代时不可为 ※ 化,谓造化也。代大匠斫,犹伤其手,况造化之气,人能以力代之乎?夫生长收藏,各应四时之化,虽巧智者亦无能先时而致之,明非人力所及。由是观之,则物之生长收藏化,必待其时也。物之成败理乱,亦待其时也。物既有之,人亦宜然。或言力必可致而能待造化、违四时者,妄也。 ——唐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 五常政大论》 【提要】本论阐述了人力不可替代气化生物的原因。作者认为化必待时,时至则万事皆成。《史记 乐书》说:“化不时则不生。”时间是气化体现。自然状弁下的时间过程和规律,包容着天地万物,朝向一个方向前进,永不休止,从不反顾。自然的时间条件层出不穷,永不重复。因此,面对天道和万物自然演进的规律和过程,人类只能赞辅,不可代行;只能顺随,不可逆反;只能融入,不可强对。如果做到与时偕行,变通趣时,就能获得主动,有所创造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中医基础理论 作者简介

张宇鹏,1975年1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学士,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藏象学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干支象数医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原创思维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时期学术流变与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等课题。出版专著《藏象新论——中医藏象学的核心观念与理论范式研究》;参编“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常务副总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常务副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常务副主编),编著《孙一奎》分册。参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药学·中医基础理论卷》(副主编)。发表研究方向相关论文30余篇。作为完成.人,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协助2013年973计划“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完成项目申报、具体组织实施和成果总结出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