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信用货币经济论

信用货币经济论

作者:鲍银胜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723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133.9(7.2折) 定价  ¥18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信用货币经济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308937
  • 条形码:9787522308937 ; 978-7-5223-089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信用货币经济论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认为,在生产力相对发达的条件下,在自身基本生存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并不都是自私的或者理性的,而是利他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这种“利他性”主要通过精神生产和消费体现出来。作者通过这个理论假设,使该书的经济理论研究符合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个各国宏观经济发展 终目标的要求,从而使宏观经济发展的 终目的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了相对一致。

信用货币经济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满足于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作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基点。在此基础上,本书借鉴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笔者多年的经济实践,从理论方面对于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运行条件、运行目标以及调控手段等做出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并对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全书分别在市场自由竞争的基本原理及其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市场价格运行机制、信用货币及经济货币化、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理论研究。

信用货币经济论 目录

导论
一、撰写背景
二、写作方法
三、主要创新点

**篇 市场自由竞争的基础及其运行机制
**章 自由竞争机制的作用机理
一、市场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机理
二、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相关条件
三、市场自由竞争中政府所履行的基本职责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切入点
一、自由竞争机制下的主要竞争手段
二、自由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自由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切入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共产品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界定
二、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所涵盖的范围及其理论依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平、公正、公开”是维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
一、“三公”原则的基本内涵
二、“三公”原则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
三、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三公”原则缺失而导致的诸多问题
四、切实贯彻“三公”原则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约束
一、道德的基本内涵
二、道德的主要功能
三、道德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道德的主要表现形式
五、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教育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
一、教育在增量价值创造中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
二、中国各阶段教育的价值体现
三、现阶段中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市场“逐利”机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运用研究
一、市场“逐利”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所需要的假设条件
二、市场“逐利”机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运用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效率的真正内涵及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
……

第二篇 市场价格运行机制
第三篇 信用货币及经济货币化
第四篇 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
第五篇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信用货币经济论 节选

  《信用货币经济论》:  二、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所涵盖的范围及其理论依据  从中国公共产品实际提供情况来看,目前中国政府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更多的是依据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公共产品的论述来进行的,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范围上相对较小,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通过公共产品转由私人产品负担的方式,来减轻政府负担,并且变相地增大GDP规模的现象。从上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产品所包含的范围来看,除政府公务支出(含国防、行政性支出)之外,一些公共产品还没有列入目前中国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归其原因,其一方面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我们目前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产品的认识偏差密切相关。鉴于公共产品是维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只存在提供公共产品水平高低的问题,而不存在公共产品提供范围的大小问题。就此而言,中国对于公共产品认识上的偏差,应该是造成中国公共产品涵盖范围过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中国政府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争议较大的是医疗、教育和养老三个方面。就医疗而言,虽然其服务的对象不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外溢性等公共产品的特征,但医疗作为人类维持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所必需的。如果根据私人产品的特征,将医疗产品转由私人提供,那么,受医疗刚性需求影响,在“逐利”机制作用下,医疗行业就会成为一个“暴利”行业。虽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医疗行业的利润率会回到一般水平,但是受医疗行业地域以及技术供给的垄断限制,单纯依靠市场竞争机制平滑医疗“暴利”的效果并不明显。理论上而言,医疗作为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只是维持人类再生产的一种手段,因此,作为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医疗行业,其满足路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将医疗费用计人在职职工工资,通过职工工资支出,实现医疗费用支出与工资收入之间的均衡。与此同时,对于没有收入的居民,则可以依靠政府提供公共医疗产品的方式,而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二是在职职工工资不包含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向社会提供公共医疗产品。医疗作为公共产品,向全社会提供免费服务。其实,这两种医疗产品提供方式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因为后一种医疗产品的提供,其收入来源主要为税收,与医疗费用列入工资收入一样,税收同样是对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扣减。就此而言,不能说上述两种医疗服务的提供方案谁好谁坏,关键在于明确医疗服务作为满足人类生存的一项基本服务,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这就要求政府应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基础医疗条件,包括医院建设、医护人员培育以及基本的医疗药物保障等。理论上而言,由于社会在职职工只占社会总人口的一部分,考虑医疗是人类维持生存的一项*基本手段,因此,通过第二个方案,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的方式,较为妥当。这种服务方式在理论上的支撑点,就在于人类生存是维持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医疗是维持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当然,考虑医疗水平、手段和医疗条件的差异,在公共医疗之外,可以允许私人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医疗需求。就公共医疗产品的提供而言,保障其效用发挥的前提条件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药物定价的相对合理性;二是医疗网点、技术人员地区布局的相对合理性。  就教育而言,教育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其服务对象是可分的,并且教育的受益对象也是可分的,但是考虑到教育的特殊性,在知识外溢性作用下,教育在受益于人类个体的同时,也会使全社会受益。鉴于个人在教育层次上所体现出的先天差异,一般而言,基础教育对于一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会产生重要影响,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其外溢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对于基础教育,理应通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而使全体国民都从中受益。从实践中来看,基础教育既包括幼儿、小学和中学教育,又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虽然其具有受益对象的具体化特征,但是考虑到高等教育与人的智商之间所呈现出的正比例关系,高等教育在使被教育者获得利益的同时,还存在很强的知识外溢性特征,因此,将高等教育私有化,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支付能力与智商高低的匹配问题。虽然目前的高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高校被教育者的智商水平,但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一方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包括老师的教学态度以及学生的受教育程度等;另一方面,高校的收费制度使一些经济负担能力较低的学生无法安心学习。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有鉴于此,当前在高等教育上也可以采取两种做法:一是考虑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差距,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高等教育上仍然实行精英教育,通过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式将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向国内居民提供,以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服务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考虑高等教育受益对象的个体性特征,对于经济条件较好、有继续深造潜力的学生,可以采取私人办学的方式,一方面满足居民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高等教育的外溢性属性,使整个社会也从中受益。从私人办学的方式来看,其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保本办学”的方式,达到一定的社会公益效果;二是在“逐利”机制作用下,通过办学来获取较大的收益。当然,理论上而言,这两种私人办学模式立足点各不相同,前者侧重于精神层面,后者侧重于物质层面。就整个社会而言,以上两种私人办学模式都可以使社会从中受益。  ……

信用货币经济论 作者简介

  鲍银胜,安徽枞阳人,1970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望江县,信用货币经济理论创始人,经济学博士、博士后,高级会计师。  1991年7月毕业于安徽省铜陵财经专科学校(现更名为铜陵学院);1997年4月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1年6月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12月-2014年3月,在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已出版个人专著8部,其中在国内出版个人专著7部,在国外(芬兰)出版英文版《A CREDIT MONETARY ECONOMIC THEORY》1部。多年来,在《国际金融研究》《投资研究》《经济问题探索》《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国外汇》《当代经济管理》《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报纸、期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