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

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2-01
开本: B5 页数: 200
中 图 价:¥77.4(7.9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 版权信息

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 内容简介

在科普信息化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的同时,中国科普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及百度数据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启动了互联网科普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持续开展基于互联网的科学传播与受众行为特征研究,并陆续发布了《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网络科普舆情报告》《移动互联网网民科普获取与传播行为报告》。
    作为对科普数据系列报告的深化总结,本书集中呈现了课题组围绕科普信息化时代的受众需求、媒体舆情和传播行为所取得的重要研究结论,反映了中国科普研究所在科普数据平台共建共享与基于社会数据的科普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评方面的探索,为下一步的科普信息化社会测度及信息社会中的科普效果评估打下了数据基础。

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 目录

目录
序 i
**章 绪论:互联网+科普—用数据展现的时代 001
一、科普信息化工程贯彻“互联网+科普”理念 002
二、科普信息化工程将向智能化发展 006
三、用数据展现的科普时代 009
第二章 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 011
**节 科普需求数据研究基础 012
一、研究内容 012
二、研究方法 012
三、种子词、衍生词增量及术语释义 015
第二节 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季度报告 016
一、2016年**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 017
二、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 022
三、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 027
四、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 037
第三节 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年度报告 041
一、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特征 042
二、中国网民科普需求目标群体特征 046
三、中国网民科学常识搜索行为特征 051
四、中国网民科普搜索热点事件年度盘点 053
第四节 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相关分析 055
一、科普搜索进一步向移动端倾斜 056
二、各年龄段搜索意愿分析 056
三、2016年度八大主题热词搜索TOP10 060
四、2016年度全国各省TGI热词TOP10 065
第三章 网络科普舆情报告 067
**节 网络科普舆情数据平台建设 068
一、数据平台功能模块区分 068
二、数据报告结构 070
三、数据分析方法 072
第二节 网络科普舆情周报 072
第三节 网络科普舆情月报 084
第四节 网络科普舆情专报 088
第五节 科普舆情数据分析报告 104
一、载体舆情热度:网络新闻、微信、APP新闻位列前三 105
二、科普专题舆情热度:应急避险、生态环境、前沿科技位列前三 106
三、科普微信账号排行:“科普中国”稳居前十 107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网民科普获取与传播行为报告 109
**节 移动互联网网民科普获取与传播行为报告概述 110
一、研究目标 110
二、技术路线 110
三、相关说明 111
第二节 移动端科普用户的群体特征画像 112
一、移动端科普用户中男性构成比例更高 112
二、移动端科普用户中超五成来自23~40岁群体 112
三、移动端科普用户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 114
四、移动端科普用户在华东、华南地区比较集中 114
五、广东及江浙地区的科普用户分布*为集中 115
第三节 移动端用户的科普内容偏好及群体差异 116
一、男性关注科技新知,女性关注健康与安全 116
二、青少年群体偏好自然地理类科普主题 117
三、成年用户更关注生活类科普主题 117
四、华东地区用户更关心气候与生活的关联 118
五、中南部地区用户更重视食品安全的问题 119
六、华北和东北地区用户聚焦能源利用事业 119
七、西部地区用户对新科技领域关注度较高 119
第四节 移动端用户的科普内容获取行为特征 121
一、信息科技、健康与医疗、气候与环境*受移动端用户关注 121
二、热点科学事件是科普传播的重要抓手 121
三、18岁及以下群体更倾向于接受科普视频内容,19岁及以上人群更青睐科普图文 123
四、华东、华南地区的科普视频用户更多,西南、西北地区的科普图文用户更集中 124
五、用户偏好的视频多集中于自然地理、航空航天主题,偏好的图文内容多集中于信息科技、健康医疗主题 124
第五节 移动端用户的科普内容传播行为特征 125
一、用户对科普信息的分享意愿因主题而异 126
二、微信已成科普二次传播扩散的主阵地 126
三、健康与医疗成年度*热议科普主题 127
第六节 数据分析结果对于科普工作的启示 128
一、针对科普用户的群体和行为特征分析做好个性化科普 128
二、针对不同的科学谣言采用差异化辟谣策略 129
三、官方自媒体原创率高,但传播力需进一步提升 130
四、培养自媒体生态做科普长尾传播 130
附录1 科学常识种子词表 133
附录2 科普中国实时探针舆情周报 139
后记 191
展开全部

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 节选

**章 绪论:互联网+科普——用数据展现的时代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实施的科普信息化工程开启了我国“互联网+科普”的时代,该工程以增强国家科普能力为核心,充分运用信息传播技术,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在品牌运营、内容生产、资源整合、网络构建、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和创新性探索。2015~2017年圆满完成了三年建设工作目标,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果,初步形成“品牌引领、专业生产、社会协作、网络传播、移动应用”五位一体的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新模式,树立了科普工作新的里程碑。   一、科普信息化工程贯彻“互联网+科普”理念   科普信息化工程培育科普内容精品,激发全民科普需求;充分依靠主渠道作用,提升基础资源整合质量,增强跨渠道融合能力;广泛动员知识型、技术型企业和社会机构,扶植新型科普主体,优化科普服务业态;强化互联网思维,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切实提高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树立了“科普中国”国家科普品牌   1.在主流互联网阵地建立科普频道或科普栏目,树立“科普中国”科学权威的国家品牌形象   通过和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腾讯网等主流互联网平台合作,在这些主流互联网平台建立了23个科普频道或科普栏目,宣传“科普中国”品牌,推广“科普中国”内容。这些平台充分发挥自己权威、用户量大的优势,将“科普中国”品牌在用户中进行推广和渗透。   2.推出了一批高渗透率的“科普中国”品牌产品,组织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科普中国”品牌活动   围绕“科普中国网”和“科普中国两微一端”的建设运营,逐步拓展“科普中国V视快递”“科普中国 科学百科”“科普中国 十万个为什么”等品牌产品。截至2017年8月底,科普中国网浏览量已达到2.4亿人次,“两微”浏览量已达到15.9亿人次,“科普中国”APP下载量已达到1.4亿人次;“科普中国 科学百科”组织近2000名知名专家编撰8.5万条权威科学词条,单日阅读量达到近550万次;“科普中国V视快递”覆盖全国4万余块电子屏。   从2015年起,开展年度科学传播事件、科学流言、网络科普作品及科学传播人物评选,吸引了科研机构、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和参与。聘请欧阳自远、黄晓明、撒贝宁等13名知名社会人士作为“科普中国”形象大使,2017年全国科普日期间,陈思思的科学传播大使卡通形象走红网络。此外,携手知名互联网企业,共同创立由“科普中国”冠名的科学传播行动计划,与腾讯公司合作开展“科普中国 腾讯慧眼行动”,与百度公司合作开展“科普中国 百度AI科普”计划,连续举办“典赞 科普中国”品牌活动。   3.探索建立“科普中国”品牌管理制度,为推广品牌奠定管理基础   出台《科普中国品牌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暂行)》,发布《科普中国视觉形象应用手册》,制定《科普中国内容数据汇聚与分享使用管理办法》,明确“科普中国”品牌产品及活动授权流程,规范“科普中国”品牌形象的制作和使用细则,推动“科普中国”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分享。   (二)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促进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优质增量   1.引进PPP模式,实现用户对科普内容的全网观看   通过PPP模式,推动科普供给侧改革,采取内容与渠道绑定的模式,把10余家互联网机构吸引进科普领域,促进科普产品优质增量,实现了用户对科普内容的全网观看。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联合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百度等10余家一流互联网机构,协同开展20余个子项目建设,贴合互联网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游戏化的发展趋势,综合运用图文、动漫、音频、视频、游戏、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不断创新科普表达和传播方式。截至2017年8月底,“科普中国”各栏目(频道)累计建设内容资源达到13TB,科普图文超12万篇、科普视频(动漫)超1万个、科普游戏150余个。搭建“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平台,吸纳100多支科普专业创作团队,推出多部科普图文和视频作品;搭建“科普中国V视”内容平台,汇聚国外视频近1万分钟、国内高人气动漫IP15个及社会视频5979部。   2.贯彻内容为王理念,生成“科普中国”内容专家审核机制和热点新闻快速反应机制   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全国学会,强化科普选题的科学领域专家审核机制。建成“科普中国”专家智库,吸纳1000余位国内外一流科学家。“科普中国 科学百科”专栏组织近2000名知名专家编撰科学词条,“科普中国”内容平台邀请包括近100名院士在内的2000多名专家学者拍摄视频、撰写文稿等,其中潘建伟院士关于量子卫星、屠呦呦先生关于青蒿素等精品科普作品受到业界和网民的高度赞誉。   以“新闻导入、科学解读”理念,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建立72小时科普快速反应机制。提前策划和创作可预见的重大科普专题,在事件发生30分钟内推送至媒体头条;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24小时内推出图文作品,在48~72小时内推出视频作品。在2016年6月龙卷风突袭江苏省阜宁县事件发生24小时内,“科普中国”即在人民网、光明网、新浪网、网易等19家媒体发布专题文章,发布*周传播量高达1062万。近期围绕C919大飞机重大科技事件创作的科普作品累计传播量过亿。   (三)发动了一批社会科普力量参与科普   1.“科普中国+行业部门”合作模式初步形成   依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科普信息化工作。“科普中国”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地震局等部门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推进计量科普、防震减灾科普等相关工作,与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及相关机构协同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   2.“科普中国+互联网机构”合作体系基本形成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信息化建设。相继与新华网签署《“科普中国研发与传播基地”共建协议》;与百度公司签订《科普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科普中国百度科学院,双方于2017年共同启动“科普中国 百度AI科普”计划;与腾讯公司签订《“互联网+科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于2017年共同启动“科普中国 腾讯慧眼行动”。   3.融合创作初见成绩   2016年,科普信息化工程启动了“科普中国科普重大选题融合与创作”项目,这是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子项目之一,是继2015年实施“移动端科普融合创作”之后再度开启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的积极探索。项目以“移动互联网+科普”为宗旨,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科普融合创作团队围绕科技热点和社会焦点,采用图文、视频、H5等多种形式,开展适合移动端传播的科普作品创作。截至2017年10月31日,聚集了300多个科普专业创作团队,创作发布了近1000部科普作品,扩大了“科普中国”的品牌影响力。   (四)初步建立“云、网、端”一体化传播模式   1.建设“科普中国”云,探索“云、网、端”一体化传播模式   围绕“科普中国云”项目建设,统领“科普中国”门户网及“两微一端”运营,汇聚国内外优质科普资源,建设移动端的“科普中国”统一入口、科普员传播工具平台、科普活动推广平台和科普资讯更新平台,逐步完善从云到网、从云到端的信息推送和管理运营模式。逐渐积累内容数据、运营数据和用户数据,初步建立面向资源组织、调配和分发的后台管理系统。   2.依托全媒体传播平台,深入互联网传播主战场   依托科普信息化工程项目平台,“科普中国”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各大主流互联网平台建设23个科普专题网站和频道;依托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已拥有覆盖29个移动端应用的自有传播矩阵,截至2017年8月,微信平台用户数达27万,微博平台用户数达164万;依托头条创作推送平台,“科普中国”传播网络已囊括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在内的近60家网络媒体传播渠道,并带动全国3000多家科普网站的有效发展;同时在爱奇艺等8家大型视频网站,中国教育电视台等25家有线电视和网络电视频道,以及地铁、广场等公共场所推送优质科普内容。   3.凝聚基层科普服务阵地,推动信息化成果落地普惠   基层科普新阵地建设取得新进展。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启动实施“科普中国 百城千校万村行动”,依托科普中国云,实现内容精细分类,初步形成以校园、乡村、社区科普套餐、科普中国e站运营及“科普中国V视快递”为主线的分类推送模式。全国建成基于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中国e站12226个,“科普中国V视快递”进入全国20多个省级行政区和近250个地方电视台专题栏目。   以“科普中国”APP为基础阵地,搭建科普信息员注册管理、分级分类和信息分发后台,建设移动端“科普中国”社群阵地,建立常态化科普员考核和激励制度。截至2017年8月,通过“科普中国”APP注册的科普信息员已达3273人。   二、科普信息化工程将向智能化发展   现代公民科学素质发展带来的个性化科普需求,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蕴含的传播和服务潜力,对新时代的科普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期望,要求新一轮科普信息化建设思路从“以信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将进一步向智能化发展。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未来可以从“科普中国”品牌价值提升、“科普中国”精品内容铸造、“科普中国”传播渠道融合、“科普中国”智能创新应用等方面,着力改变科普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切实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一)“科普中国”品牌价值提升   以提升“科普中国”品牌的社会知晓度和品牌价值为核心,充分发挥品牌的统领作用,推动科普领域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质量意识,从宣传推广、示范引领的角度加深社会公众对“科普中国”的品牌认知和价值认可,更加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打造“科普中国”,使“科普中国”的定位和特点更加鲜明,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科普中国”宣传推广   由专业广告公司或咨询公司策划宣传推广文案,经科普专家团队审议,明确“科普中国”的品牌调性,提升品牌形象温度,发挥“科普中国”形象大使的作用,精心制作不同风格、面向不同人群并适合不同媒体播放的宣传推广影视或文本资料,拓展各类传播力强的媒体宣传渠道,配合线下公众活动开展品牌的宣传推广。通过此项举措,增强“科普中国”品牌曝光率,提升公众知晓度,丰富“科普中国”的品牌文化内涵,使品牌特点更加鲜明、品牌价值得到彰显。   2.“科普中国”示范引领   品牌知名度打造的关键在价值内涵的提升及示范活动的引领。围绕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科普主题内容,开展“科普中国”品牌下的科学家与公众、科学家与媒体之间的面对面活动。通过面对面的活动,使公众关心的焦点和疑惑得到科学权威的解答,并在互动过程中提升公众的科学理性精神。开展科学家与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