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探究与实践∙力学篇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探究与实践∙力学篇

作者:佐木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中 图 价:¥37.4(5.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探究与实践∙力学篇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296228
  • 条形码:9787569296228 ; 978-7-5692-962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探究与实践∙力学篇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的丰富的物理模型以及题型。针对高中学生物理学难和问题,不仅语言简明易懂、有经结的知识模型和解题技巧,还具备正确的物理思维引导,是作者多年的教学成果结,可供同行教师参考借鉴以及学生随手可查可考的学。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探究与实践∙力学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的丰富的物理模型以及题型。针对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困难和问题,不仅语言简明易懂、有经过总结的知识模型和解题技巧,还具备正确的物理思维引导,是作者多年的教学成果的总结,可供同行教师参考借鉴以及学生随手可查可考的学习辅助。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探究与实践∙力学篇 目录


**章力1

一、受力分析核心模型1

二、弹力8

三、摩擦力14

四、模型分析22

五、动态平衡问题32

六、绳子加动滑轮问题35

七、其他问题37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40

一、加速度40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写法41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模型45

第三章直线运动76

一、运动过程76

二、单物体单过程运动78

三、单物体多过程运动81

四、多物体单过程运动86

五、多物体多过程运动89

第四章抛体运动131

一、曲线运动131

二、平抛运动138

三、平抛运动的基本模型140

第五章圆周运动154

一、圆周运动的基本物理量154

二、传动装置159

三、(类)圆锥摆模型163

四、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166

五、汽车、火车转弯模型168

六、圆盘模型170

七、(类)圆锥摆的临界问题175

八、圆周运动的循环和周期性问题179

九、拱形桥和凹形桥模型180

十、杆模型和绳模型181

第六章天体运动187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87

二、万有引力定律188

三、轨道问题193

四、三大宇宙速度200

五、卫星的参数问题205

六、比值问题207

七、双星模型209

第七章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212

一、功212

二、功率218

三、动能定理221

四、功能关系245

五、能量守恒定律255

第八章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261

一、冲量和动量261

二、动量定理261

三、动量守恒定律266

四、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69


展开全部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探究与实践∙力学篇 节选

**章力 力学是令为数不少的同学非常头疼的问题,遇到的困难无外乎以下几点: 力分析多了;力分析少了;力的方向不对;力的大小老是算错……诸如此类。 那么力学应该怎么学?它的基本模型又是什么?力学的正确打开方式又是什么? 力学的核心在于受力分析。按照考试的要求,可将受力分析分为两类:一是与运动有关的受力分析,二是与运动无关的受力分析。 这时候,大多数同学都会认为:哇,**类好难!无非是被“运动”狠狠地伤害过,很多人一看到“运动”就色变,觉得和“运动”有关的东西都是超难的。实则恰恰相反,**类受力分析超级简单,而且高考必考。与运动无关的受力分析相对来讲要难一些,高考率在5%左右。因此,想实现高考成绩理想,又不愿过分透支精力的话,那么重点掌握**类受力分析,第二类则可以适当放弃。 接下来,我们开始讲解受力分析的核心模型。 一、受力分析核心模型 (一)受力个数分析 想要做好受力分析,**步要先数力,也就是数物体受力的个数。这一步相当重要,可以让我们知道力的来源,也就是哪些地方有力、哪些地方没有力;也可以让我们知道已经分析了哪些力,还有哪些力没有分析,这样才不至于少分析力,或者多分析力。下面,我们从场力、外力,轻杆、轻绳、轻弹簧,接触面三个要点逐一讲解。 场力:重力(万有引力)、电场力、安培力和洛仑兹力。 外力:直接画在图上的力。这种力没有说明是什么性质的力,也不知道施力物体,但它就是存在(因为已经直接画在图上了)。 以上这两种力。只要满足力产生的相应条件,就可以直接分析出来,与存不存在其他力没有关系,因此我们把这两种力称为“主动力”。 轻杆、轻绳、轻弹簧;*多只能提供一个力,即弹力。它提供不了摩擦力(爬杆、爬绳子这两种情况除外)。 接触面:一个接触面*多提供两个力,即弹力和摩擦力。并且这两个力的方向互相垂直。 (二)受力分析顺序 分析顺序为:场力、外力→轻杆、轻绳、轻弹簧→接触面,从上往下分析、从外往内分析。 注意:现在,请抛弃掉以前学习的“一重,二弹,三摩擦”。 (三)受力分析方法 核心方法:平衡法、牛二法。 辅助方法:牛三法、整体隔离法。 **类受力分析简单就简单在**步分析出了几个力,第二步只管按照顺序把它们画出来就好了,不用管这些力到底存不存在;第二类受力分析难就难在这些力不一定都存在,还需要我们去分析哪些力存在、哪些力不存在。分析力存不存在的方法除了每一种力的产生条件之外,*核心的方法就是平衡法。 平衡法和牛二法是互斥的两类方法。牛二法主要分析非平衡状态下,静摩擦力的方向;其余的一切都用平衡法。 接下来,我们对这几种方法进行逐一讲解! 1.平衡法 平衡法就是合力为0的方法。 例题:图1-1中,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是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是多少呢? 我们需要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一共只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个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第二个是杆对小球的弹力。因为小球静止,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小球的合力为0,则杆对小球的弹力和小球所受的重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2.牛二法 牛二法也叫动力阻力法,主要用于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题:图1-2(a)中,A和B在外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则A对B的摩擦力向左还是向右? 因为A和B在外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所以物体A和木板B的加速度都是水平向右,并且物体A和木板B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现在单独对木板B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如图1-2(b)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板B所受的合力也是水平向右,而木板B的重力和物体A对B的压力F、以及地面对木板支持力N都在竖直方向上,提供不了水平方向上的合力。因为木板B向右运动,所以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因此物体A对木板B的摩擦力一定水平向右,因为只有它才能给木板B向右的合力。 3.牛三法 牛三法是相当好用的方法。假如要分析A对B的力,可先分析B对A的力,再用牛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转换一下就行了。 例题:图1-3的情况:A和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对B的摩擦力向左还是向右? 因为A和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所以A的合力为0。因为外力F水平向右,所以B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4.整体隔离法 整体隔离法包括整体法和隔离法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受力分析的时候几乎是同时使用。 整体法就是把两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而隔离法是单独对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使用原则:分析外力*好用整体法,分析内力只能用隔离法。 如何区别外力和内力(此外力不是上方受力个数分析和受力分析顺序中说的外力);系统外的物体和系统内的物体之间的力叫外力;系统内的物体和系统内的物体之间的力叫内力。如图1-4所示,如果把A和B作为一个系统:则①和②是内力,③和④是外力;如果把B和C作为一个系统:则③是内力,①、②和④是外力。依此类推。 (四)经典题型受力分析 现在,同学们对所有受力方法有了*基本的理解,以下就通过几个经典的例题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受力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及精髓。 例题1:如图1-5(a)所示,物体A,B,C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C三个物体的受力情况该怎么分析呢? 根据受力分析步骤,从上往下分析,从外往内分析。首先分析物体C。 **步;数物体C的受力个数。一个重力,没有外力F,没有弹簧、绳子和杆,但有一个接触面,所以物体C*多受到三个力。 第二步:受力分析。重力竖直向下,物体B对C的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因为物体C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C的合力为0(平衡法),则物体C必须受到一个物体B对它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才可以平衡,其受力分析图为图1-5(b) 接下来分析物体B。 **步:数物体B的受力个数。一个重力,没有外力F,没有弹簧、绳子和杆,有两个接触 面,则物体B*多受到五个力的作用(两个接触面加一个重力)。 第二步:受力分析。 分析重力(主动力),如图1-5(c)所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牛三法),分析C与B这个接触面的力。因为之前分析完了物体C的受力情况,物体B对物体C的两个力方向已经分析出来,那么物体C对物体B的两个力也可以直接分析出来。物体C对物体B的两个力和物体B对物体C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1-5(d)所示。 现在已经分析出了三个力,还有两个力没有分析。现在已经分析出来的这三个力方向都向下,根据平衡法可知,想要使物体B合力为0(匀速直线运动),必须至少存在一个向上的力。而还没有分析的两个力是物体A与物体B的这个接触面的两个力,这两个力中只有物体A对物体B的支持力是竖直向上的,如图1-5(e)所示。 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这四个力的合力已经可以为0。那么现在就存在一个问题,物体A对物体B的摩擦力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也就是说物体B是受四个力的作用还是五个力的作用?有同学可能会认为,物体B受不受摩擦力都无所谓,这样子想绝对会存在问题。因为目前为止,物体B受不受这个摩擦力还没有分析出来,所以贸然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不依靠分析得出结论,相当于是在猜答案。所以我们需要继续分析。 单独分析物体B,分析不出物体A对物体B存不存在摩擦力。当用隔离法分析不出力时,需要马上转换成整体法。使用整体法只能分析外力,当我们把物体B和物体C看成一个整体时,物体A对物体B的摩擦力就是外力,所以此时可以用整体法。把物体B和物体C看成一个整体时的受力分析图如图1-5(f)所示。 此时就可以很容易看出,物体A对物体BC的支持力和物体BC的重力已经完全平衡掉,根本不需要摩擦力,所以物体A对物体B是没有摩擦力的。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探究与实践∙力学篇 作者简介

佐木,本名佐起兵,高中物理一线教师。曾担任七年高三物理学科教学任务,帮助学生顺利提分40分上下,成绩涨幅高者从起初的20分左右至高考时的90余分。任教期间,负责编写物理学科高三内部复习教材两部,创新总结的物理模型深受学生欢迎。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