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哭泣的枣树

哭泣的枣树

作者:郭文德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24cm 页数: 10,332页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41.3(7.0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哭泣的枣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567086
  • 条形码:9787511567086 ; 978-7-5115-670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哭泣的枣树 本书特色

该书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写了一些鲜活的人物,给读者呈现了不一样的农民形象,有时候让人笑得肚子疼,有时候让人气得牙根疼,这才是真实的农民。作者继承了现代文学国民性批判的良好传统,这正是该书*深刻的地方。

哭泣的枣树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颗枣树的命运为中心,以鲁中乡村为背景,以各色人物命运为主线,通过横切面的方式,用诸多细节,描写了一个家族近百年的历史和命运故事。本书采取长篇小说的形式,每个篇章独立成篇又互相关联,共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缱绻眷恋,对父母的无限感恩,以及期待乡村能更好发展的愿望。本书文字朴实,既有农民的衣食住行、文化生活的描写,又有民俗风情的回顾,还夹杂了很多俚语乡言,记录了鲁中地区农民生活的变化和中国乡村的变迁。

哭泣的枣树 目录

序 一曲深沉的乡土恋歌
写在前面的话
第1章 长在枣树下
第2章 回望来时路
第3章 一门两烈士
第4章 情系沂河畔
第5章 娘进了家门
第6章 本是同根生
第7章 莫拿青春赌明天
第8章 农民相亲
第9章 闯关东与走西口
第10章 姥爷走了
第11章 闰老孩
第12章 酸酸的杏树
第13章 枣树的结局
第14章 农民的奋斗
第15章 心里的石头
第16章 村里的戏班子
第17章 难忘“赊小鸡”
第18章 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第19章 游子回归
第20章 口口相传的那棵老槐树
第21章 难忘那池清泉
第22章 一个为要饭而生的人
第23章 纳鞋底的女人
第24章 三个爷爷一台戏
第25章 世上没有后悔药
第26章 在寂寞的世界里
第27章 二哥的扶贫义举
第28章 不是结局
第29章 一段插曲
第30章 我的答卷与答卷里的我
第31章 陪娘说说话
第32章 树下的主人
第33章 没有母亲的日子
后记
展开全部

哭泣的枣树 节选

第1章 长在枣树下 我村地处齐鲁的“屋脊”原山山脉南侧,地势高,夏凉冬冷,素有“莱芜小东北”之称。地处东西走向的一条Y形大沟内,两面海拔高度都超过600米,其中制高点“玉王顶”海拔超过797.8米,两边沟壑幽深,蝗岩林立。颇具五岳的雄奇挺秀与雄壮巍峨,故名“山源村”。从北峰山顶往南看,能清晰地看见南峰山顶的草木,往北看,能眺望“齐国”的古都;从南峰山顶往北看,北峰山顶庙台清晰,树木葱翠,往南看,就是古“鲁国”的疆域了。淄河、汶河在这里各奔南北。村南岭东坡是汶河的一个源头,“汶水,出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东北七十二里原山之南,《水经》所谓北汶也”(见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由北向南,过“三羊岭”,汇入苗山河,经莱城,汇入大汶河,再经徂徕山之阴,汇入大清河,流入东平湖,*后变成黄河下游的一大支流。汶河是莱芜的母亲河,我们作为莱芜人喝的却不是母亲河的水;村后顶峪、东南峪是淄河的源头,地表水、山泉水由东向西,伴着较大的落差,一路欢歌,穿村而过,经两街村再转而折向东,蜿蜒20华里,出五阳湖,汇入淄河。淄河是淄博的母亲河,我们喝的是*干净的*原生态的淄河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村是齐鲁的“分水岭”,也是“南腔北调”的分界线:从我们村向北是淄博口音,过老洼顶(三羊岭)往南是莱芜口音,俗称“莱芜老腼”。听口音,我们村与博山相同,莱芜人说着“博山腔”。外人评价我们的说话,一个字:轴(四声,生硬的意思)。好像是舌头在嘴里着不下,捋不直,不打弯。他们习惯用一句经典的话编派我们的发音:“日(读er)本人(读len)吃肉(读lou)不嫌热(读le),还不让(读lang)人(读len)。”难怪人家编派,十二个字读错了六个。大干世界无奇不有,竟然就有这样的口音。除家里的狗儿、麻雀外,世上可能再没有人和动物重复着我们的土语了。 据考证,新中国成立以前,我村40余户,*多时不足200口人。我村由河沿南、河沿北两部分组成,一河山水加200口人,炊烟袅袅,犬吠鸡鸣,一窝封闭人家。我们家大院位于河沿南。大院是不规则的四合院,南面有我家的三间南屋,北面靠东有我家的两间北屋,北屋西边是部庄海家的一间小北屋,东面是我家的敞棚(能储物,也能防止往南北窗户里潲水),天井西面是部庄海家的三间西屋,紧挨着西屋北山墙是我们两家共用的大约16平米的大门楼,门楼正门口朝北,门外即是东西流向的山源河。与其他房屋一样,门楼也是土墼墙,但四条立柱由黑砖砌成,横梁是木制结构,门楼屋面全部由麦秸覆盖。进北大门右拐(向西)进入西屋的后面,是我家的西院,有三间猪圈,我们三家(另一家是部庄海弟弟部庄湖)每家一间。我家南屋的西山墙与他家西屋之间有一条宽两米左右的通道,通道南头是简易的、顶部带遮雨罩的南门楼。南门楼外是我家的园,记得有两棵杏树、两棵苹果树,其余是槐树,槐树上有野雀(喜鹊)窝和长尾巴郎(灰喜鹊)窝。我开始记事那几年,父亲在园里种过菜。那两棵杏树饱沾着儿时满满的记忆。园对面(南面)住着部庄海的弟弟部庄湖。再往西,又靠近了河堰,住着部庄海同父异母的大哥部庄远。部庄远有两个儿子,老大部大脸,老二有痨病,整天蔫儿吧唧的,人称“秋南瓜”。部庄远妻子早亡,后来又破天荒地娶了个日本女人。后面我再详细介绍。我家敞棚的东面是“二掌柜”家的老大部庄林,他是我村*早的在本地工作的国家干部,曾任赵庄公社水泥厂厂长,正股级。他有三个儿子:老大部禾柞早亡;老二部禾正,是我们所在的生产队队长(副队长是我的父亲),后来担任过村支部书记;老三部禾忠,是一名小学教师,后来走上管理岗位。 北大门楼门外有一小广场,也算是一条较宽的东西向的街道,街道南靠屋墙根,北沿就是山源村母亲河的南岸。街道与河岸的交会处,大门楼门口稍偏西处有一棵枣树,相传明朝以前就已生长在那里,至于到底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没有人能说清楚。先人们只说是先有树后有村。人工垒砌的河堰完全把枣树挡在了外面,树与岸完全无缝隙,很天然对接,河岸对树起到了保护作用。千真万确劳工垒砌河堰时,树就存在了。若先有岸后有树,人工不会交融得那样严丝合缝。据记载,我村是明洪武年间建立,这样算来,此树至少已存活了600多年。 枣树的树冠就像非洲水牛的牛角,两枝分权,水墨颜色,粗壮遒劲,古朴安详。树干呈3D状S形,根部直径超过1米。离地约3米处有一道大的凹痕,爬树时需扒着这道凹痕,面朝北登到一定高度然后再朝西螺旋上去。枣树冒过屋檐后南北向分权,受光照影响,南面一枝健壮发达,北面稍弱些,东、西两翼更弱,这么着,枣树的整个上半身躯向南倾斜,南枝多数已压在大门楼的上方,这便是它遭受厄运的祸端。中间分权部位可以站人,当然坐着更舒服。枣树是我们家的坐标,“枣树底下”指的就是我们家。枣树是我儿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在树上玩耍,在树下游戏、乘凉、戏水,树上树下驻着我的童年。有时我们做游

哭泣的枣树 作者简介

郭文德,山东莱芜人,1967年生。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多次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文学》《当代小说》等发表作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