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团购:我爱收藏12册

团购:我爱收藏12册

作者:暂无
出版社:暂无出版时间:暂无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中 图 价:¥410.4(9.0折) 定价  ¥4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团购:我爱收藏12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123409162
  • 条形码:978123409162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团购:我爱收藏12册 本书特色

24开平装,铜版纸全彩,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小开本,携带、翻阅皆便利
每册设30组问答,针对同一类艺术品,为你答疑解惑
解说文字简明扼要,直切重点;精美彩图高清呈现,展示细节
适合所有艺术爱好者、收藏爱好者、从事相关行业人士阅读

团购:我爱收藏12册 内容简介

《我爱收藏:竹木牙角器收藏知识30讲》
竹木牙角器的收藏涉及面广,器形、技法多样,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为了便于初学者对竹木牙角器的收藏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本书以问答的方式,对竹木牙角器的发展概况、风格特点、工艺、流传情况、收藏行情等作了介绍,并配有许多图片供欣赏。读一读这本浓缩着与竹木牙角器收藏相关知识的书,能帮助你理解、体味竹木牙角器妙处之所在。

《我爱收藏:织绣品收藏知识30讲》
中国是世界上*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人们有四五千年前就已开始养蚕,缫丝了,随着天时丝的使用,丝织的产生与发展,织绣工艺也逐渐兴起,丝织品种有锦、绫、绮、罗、纱、绢、缟、纨等。*初的刺绣又和美丽的丝织锦锻并列,统称为“锦绣”……

《我爱收藏:油灯收藏知识30讲》
油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几千年以来油灯在中国积淀了丰厚的油灯文化。油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而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灯具则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周礼》中亦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本书收录了各个朝代的油灯,用图片和通俗的文字讲解油灯的知识。是收藏爱好者的参考书。

《我爱收藏:瓦当收藏知识30讲》
瓦当,俗称瓦头 是筒瓦下垂的部分。它在建筑物上起着不使筒瓦脱落的作用,因此称为“瓦当”。瓦当又起着美化建筑的作用。除有实用价值外,它以整齐划一的图文横列在建筑物的上部极寓装饰效果,使建筑物更加绚丽、辉煌。

《我爱收藏:铜镜知识30讲》
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铜镜,又称青铜镜。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过古人“鉴于水”。《说文·金部》释“鉴”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早的镜子。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开始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陪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面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小型铜镜,造型、装饰均较原始,应是目前考古资料中所知*早的一面铜镜。商、西周和春秋时的铜镜,都有零星发现,战国始盛行,产量大增。到汉代,由于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汉中叶后经济飞速繁荣,铜镜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所制铜镜工艺精良,质地厚重,镜背铭文、图案丰富多样。后经唐宋时代两次发展高峰,到明清时期,随着近代玻璃的诞生,铜镜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我爱收藏:唐三彩收藏知识30讲》
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唐三彩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三彩雕塑上,工匠们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及明快洗炼的手法塑造出各种人物,动物形象、风姿各异。随着唐政权的灭亡,唐三彩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在伊朗、伊拉克、埃及、俄罗斯以及印尼、日本等国家都发现了大量彩器,说明唐代对外出口贸易的发达。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再配以精美的图片,让您能够较快的成为收藏唐三彩专家。

《我爱收藏:鸣虫葫芦知识30讲》
何为鸣虫葫芦?本长葫芦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特别受欢迎?范的功能何在?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的?蝈蝈葫芦是鸣虫葫芦的大宗,它到底有多少式样?各自的特点何在?安肃模产于何地?终于何时?有什么特点?应如何评价?鸣虫葫芦的样式与名称十分复杂,这种状况是怎么形成的,有无加以规范的必要?鸣虫葫芦有没有一个审美标准?同一只葫芦有人给它打高分,有人却直摇头,这种情况应该如何看待……

《我爱收藏:明清彩瓷知识30讲》
中国素有“瓷国”之称。在英文中的“中国”和“瓷器”(CHINA)是为一体的。早在三千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出现了原始青瓷,至东汉时期制瓷技术臻于成熟,后经隋、唐、五代、宋、元的发展,明清两代江西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并享有“瓷都”的美誉。尤其是明清的彩瓷制作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集中国古陶瓷之大成,把土与火的艺术升华到了极致,创造出绚丽多姿、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珍品,并闻名于四海,成为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一枝艳丽的奇葩。
本书以提问的方式,先后提出三十个问题,详尽介绍了绚丽多姿的彩瓷是如何产生的、明清彩瓷都有哪些主要品种、釉里红创烧于何时、元代釉里红的特点如何、何为五彩、清代哪个朝代五彩瓷烧制得*好、康熙三彩有哪些品种、特点如何、常见的彩瓷术语有哪些等,图文并茂!

《我爱收藏:六朝青瓷知识30讲》
青瓷是中国瓷器中*古老的品种,可以说青瓷的起源就是中国瓷器的起源。“六朝青瓷”的概念是泛指三国,两晋南北朝这300多年历史时期的青瓷制品。其中以南方青瓷为考察对象,兼论其它地区的风格和特点。

《我爱收藏:金铜佛像知识30讲》
佛像的出现,是在印度孔雀的阿育王执政时期,阿育王信奉费教,将佛教奉为国教,还派遣了许多伟教士向世界各地传播佛法,这一时期,有一些佛教徒们觉得,在表现佛陀一生经历的雕刻或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如果仅以空白,或是莲花,菩提树等象征物来表现佛陀本身,显得不够了,于是古印度的佛教徒们吸收了希腊艺术的表现形式,开始了以人的形象来直接表现佛陀的容貌和身体。
佛像的大理出现,还于大乘佛教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乘佛教宣称自己修行的目标是普渡众生,极力宣说建造费像具有巨大的功德,可以得到无穷的福报等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乘佛教教徒开始大量制作各种各样的佛像,除了作为教主的释迦牟尼佛之外,大乘佛教还认为过去未来、上下四维、三世十方、有着无数个佛像、菩萨像、以及各种守护佛法的天神和弟子像,这样,各种佛和菩萨就像很快流行起来。

《我爱收藏:古玺印收藏知识30讲》
中国古代玺印的专业术语有哪些?中国古代印章钮式主要有哪几种7各有些什么特征?中国玺印有哪些专门的名称?在中国古代玺印上出现过的文字有哪些?中国古代玺印的材质主要有哪几种7各有怎样的特点?关于中国古代玺印起源的发现及印章起源的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战国齐系古玺有哪些特点?战国三晋古玺有哪些特点?战国燕系古玺具有哪些特点?战国楚系古玺具有哪些特点?

《我爱收藏:古钱币收藏知识30讲》
从五千年前的贝币至清未的方孔圆钱都归人古钱范畴,各个时代的古钱都有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或出于需要,或出于规定而形成不同于前代的差异。中国古代金属币长期采用铸造生产,直至清代来年才以机制工艺而取代。半两钱始创于战国时期的秦国,至汉武帝元狩五年止。新莽钱币被誉为古钱“三绝”。

团购:我爱收藏12册 节选

















商品评论(2条)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