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指导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指导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37.3(5.4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1.4(6.0折)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指导 版权信息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指导 本书特色

▲针对 16 类 常见服务对象 留守儿童、信访群众、青少年拒学、困难家庭…… ▲遵循 4 大 模块详尽解读 心理特征及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预防策略、案例解析与综合干预策略 ▲提供 8 类 工作相关资料 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功能室建设方案、心理服务的危机评估与干预流程相关资料、全国危机干预心理热线与转介机构…… 快速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专业技能,方便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在实践中具体应用,更好地服务社会。 用前沿的专业知识和大量的实际案例全面构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解决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难点问题。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指导 内容简介

近几年来,河南安阳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工作卓有成效,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命题,对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素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准则。 本书在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我省安阳市、新乡市、驻马店市等地的典型做法,并学习借鉴了外省的先进经验,结合*前沿的专业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当前突出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大量实际案例,阐述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提出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建议,总结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的实践提升途径,归纳了 16 类常见服务对象的心理服务指南,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指导 目录

**部分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概述????/ 001
第 1 章 社会心理服务概述 / 003
第 2 章 聚焦“五个完善”,规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 015
第 3 章 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胜任力的提升 / 036
第 4 章 社会大众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 / 049
第二部分 重点关注对象的心理服务指导????/ 057
第 5 章 留守儿童的心理服务指导 / 059
第 6 章 随迁儿童的心理服务指导 / 069
第 7 章 未成年性侵遭遇者的心理服务指导 / 078
第 8 章 青少年抑郁与自伤自杀的心理服务指导 / 090
第 9 章 青少年学习问题的心理服务指导 / 100
第 10 章 青少年拒学的心理服务指导 / 106
第 11 章 家庭冲突的心理服务指导 / 113
第 12 章 困难家庭的心理服务指导 / 123
第 13 章 失独家庭的心理服务指导 / 133
14 章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服务指导 / 141
第 15 章 医疗纠纷的心理服务指导 / 147
第 16 章 信访群体的心理服务指导 / 156
第 17 章 房屋征迁对象的心理服务指导 / 163
第 18 章 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服务指导 / 173
第 19 章 社区戒毒人员的心理服务指导 / 181
第 20 章 灾后心理援助的服务指导 / 188
第三部分 社会心理服务工具箱????/ 197
工具 1 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功能室建设方案 / 199
工具 2 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伦理规范 / 206
工具 3 心理服务的危机评估与干预流程相关资料 / 209
工具 4 全国危机干预心理热线与转介机构 / 213
工具 5 心理热线服务相关资料 / 215
工具 6 心理服务常用测评量表 / 225
工具 7 一般群体心理服务相关资料 / 239
工具 8 重点关注对象心理服务相关资料 / 256
参考文献 / 276
后 记 / 283
展开全部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指导 节选

第1章 社会心理服务概述 自 2019 年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肆虐全球。2021 年夏天,极端天气也影响了全国各地,尤其是 7 月中下旬的大暴雨、特大暴雨,使得河南省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等市深受其害。 面对突发的极端灾害,一些社会成员的无助、焦虑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危险因素。 社会心理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也决定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加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以及平安中国建设的压舱石。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心态的培育、社会心理服务和心理危机的干预,并做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由心而治”的新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明确了各方主体的权责,强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应加入心理援助内容,设定了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规范,建立监测网络与工作信息共享机制,是一部实行预防为主,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法律,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精神障碍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强化了党委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加强了社会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这些都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 心理 根据《心理学大辞典》,“心理”一词有两种含义。(1)心理是个体一切精神活动的总称,与物质相对,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现象,以及从潜意识到意识的具有不同程度觉知的各种心理现象。人类心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用词,大多将两者分开使用。“心”即精神、意识,“理”寓道理、规律之意。如陆九渊、王守仁所提“心即理”命题。 在本书中,显然使用的是**种含义。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指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内弥漫在社会及其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其本质是人们对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形成的共识,以及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的直接反映。 社会心理包括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个体心理通过群体的影响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群体心理通过个体心理的整合而成。个体心理是群体心理之源,与群体心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心理既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社会现实的晴雨表,更是勾勒时代精神气质的素描,反映了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 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是指应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及方法,为个人、家庭、团体或组织提供服务,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促进家庭幸福,提升整个社会心理满意度与幸福感的一种服务,主要包括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疏导、社会预期管理、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运用等内容,其核心目的是解决社会宏观层面的心理建设问题,尤其是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凝心聚力。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根据《中国社会治理通论》的定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依托于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采用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手段,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平和社会心态,引导价值导向,构筑社会心理防线的一整套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发展历程 2006 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心理和谐”的理念。 2007 年,中共十七大继续沿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战略理念的表述用语,保持了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心理和谐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其基本出发点是立足于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知识的宣教和心理技术的应用,努力提升心理咨询和保健的水平,进而营造充满活力又平和有序的社会心态,关键核心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2013 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的执政理念从“社会管理”过渡到“社会治理”。虽然是一字之差,却蕴含着对领导社会方式的巨大变化:从“强力”管控到“合力”调节;从“结果”追求到“效果”取向;从“义务”中心到“权益”保障;从“机械”统合到“差异”尊重。 2015 年 11 月,中央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2017 年,中共十九大**次正式提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这更进一步说明,一方面中国心理学家的创造性劳动和知识智慧得到了国家*高层政治精英的关注和采纳,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社会阔步前进需要心理学。全局性、系统性地探索心理学综合式吸纳进社会治理之中,将心理学凝聚指向社会治理的政治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举,特别是在中国社会剧烈转型、社会发生巨变、国情特别复杂的时期,堪称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事业。 2019 年,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准确理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含义 人们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含义的理解有分歧。目前,大致有三种不同的 看法: ● 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 社会心理的服务体系; ● 社会的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严格意义上,或者从狭义上讲,应该理解为“社会心理的服务体系”,主要针对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疏导、社会预期管理、社会治理的心理学策略的运用等,其核心目的是解决社会宏观层面的心理建设问题,尤其是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凝心聚力。 由此看来,第二种看法是准确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社会心理的服务体系”。**种看法是不合适的,心理健康服务是指向个体的,无须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前冠以“社会的”字样,否则反而容易引起误解。 第三种看法是一种广义的、“中庸”的理解。这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社会”这一修饰词,修饰的不是“心理”,而是“心理服务体系”。它强调要在社会层面建立一种心理服务体系,其核心是“社会心理的服务体系”,它不排斥反而兼顾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内容。由此,“社会(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可泛指一切有助于国民心理提升的体制、机制、手段和能力建设。 正确定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要正确定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就要充分理解以下三点。 ● 首先,要站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看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 其次,要突出“社会”和“社会心理”视角,着重解决宏观社会心理问题。 ● *后,通过“由心而治”的路径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善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将引导人们关注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心理规律问题,它提供了“由心而治”――依循心理行为规律和心理学方法实现“善治”的重要路径。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指导 作者简介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指导》编委会在河南省委政法委平安创建处的关心指导和安阳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由安阳市法学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会组建。编委会成员中,既有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熟悉党和国家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的领导同志,又有擅长学术研究并热心于社会心理服务事业的资深学者,还有来自政法委、卫健、教育、司法、信访、住建、妇联等党委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人员,以及在心理服务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的知名心理学专家。他们的加入,使本书做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有机融合,更具理论性、指导性、操作性。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