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作者:刘芝庆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0.2(5.2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5102821
  • 条形码:9787205102821 ; 978-7-205-1028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本书特色

开禧北伐,是公元1206年,南宋为收复失地之举。 可是却没有逃过与金议和的命运。请看宋朝往事,让南宋时期皇帝和大臣的一股神勇及结果尽收眼底。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历史读物。开禧北伐,是1206年(南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南宋为收复失地之举。这样的国家大事,非止一件事情而已,而是可以上溯,可以下追,可以左右寻源。可以对战争的来龙去脉,远因近程,后果影响,作出分析。本书便是从绍兴和议谈起,顺着历史之河,顺流而下,读者观看当时人事物,从宋高宗到宋宁宗,从朱熹到韩侂胄,从孟太后到李皇后,金国复去又旋来,南宋和议又北伐,良臣将相、宠臣佞幸,换了一批又一批,政局波涛汹涌,暗潮明流,一并具现。 本书便是以“开禧北伐”为中心点,辐射出南宋当时政坛动荡、朋党之争、外交路线、萧墙之内、接班人选的诸多问题。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目录

总 序 / 001

引 子 / 001

一、为了聚焦而分散 / 001

二、读史为何 / 003

三、本书的写法 / 011


**章

萧墙之内:那些皇帝间的事儿 / 015

一、相安无事40年 / 015

二、第二个40年 / 018

三、宋高宗与宋孝宗 / 021

四、孝宗晚年的部署 / 029

五、父子人伦,福祸之间 / 039

六、终登大位,四十更惑? / 045






第二章

走向权臣之路:韩侂胄升职记 / 056

一、绍熙内禅,强迫退位 / 056

二、看准目标,投资独到 / 063

三、善未亦察,理未亦明 / 069

四、大手一挥,庆元党禁 / 079

五、从朋友到朋党 / 088


第三章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北伐的准备 / 098

一、宋金外交问题 / 098

二、有权真好,说话大声:韩侂胄掌权史 / 103

三、权力倾轧,天人感应:问题外部化 / 107

四、解党禁、寻岳飞:当“北伐”成为一种需要 / 113


第四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战争不是儿戏 / 123

一、陈亮与叶适:北伐战略以及学术之争 / 123

二、初期胜利,辛弃疾的心情 / 132

三、终局之战,全面崩溃 / 141

四、本欲北伐,反被南征 / 151




第五章

“一出涂地,不可收拾”: 韩侂胄之死 / 155

一、金朝权力更替 / 155

二、“欲得太师头”:嘉定和议 / 164

三、你方唱罢我登场:史弥远登台记 / 171


第六章

宋理宗与史弥远 / 175

一、玉津园之变,政坛动荡 / 175

二、史弥远登场记,宋理宗上台记 / 179

三、皇帝的默许,行政的违规 / 196


第七章

蒙古崛起,南宋没落 / 206

一、宋朝的选择 / 206

二、潜龙在渊的宋理宗 / 210

三、端平入洛 / 217

四、再论端平更化 / 227


尾 声 / 229

后 记 / 232


展开全部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节选

一、为了聚焦而分散 这本书,名称是《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众所皆知,“开禧北伐”“嘉定和议”是南宋时期的两个重要事件,它们之间密切相关。表面来看,前者是因,后者为果,不过因果关系并非简单的直线连接,所以我们不打算仅止于此,更要上溯下诉,要左右逢源。 从上,由宋高宗谈起,经过开禧北伐、嘉定和议,下启史弥远、端平更化,直至贾似道,这是上下之际。而牵涉当时的整个状况,则是横向面,左右包围之下,社会氛围 、政治场景以及人物心理等,都属其中。 这样做的用意,除了增加本书的广度,更在于聚焦于主题——是的,读者们,您没看错,分散是为了聚焦,扩充是为了更集中。此等看似相反,却是相成的思维,其实颇为常见。《老子》第四十二章:“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越绝书》:“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西谚亦云:“后退所以前跃(Reculer pour mieux sauter)。”正反相成,盈缺相生,皆可见其中奥妙。 葛兆光在《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中说明,没有精彩思想的时代,本身也有思想史的意义,可以说是“无画处皆是画”。葛兆光用了生动的比喻:“所有的眼睛看东西,都是焦点凸显而背景含糊。可是,世界上其实本来无所谓焦点和背景,只是观看者有了立场,有了视角,有了当下的兴趣,再回头看去,就有了焦点和背景,有了中心与边缘,面前的世界于是产生了清晰的和模糊的差异。” 就如鲁迅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依着路走,有指引、有方向,人多的地方也比较安全,当然是一种清晰的角度与理解。只是我们不能觉得这条路、那条路就是一切,就是所有,就是全世界。结合葛兆光先生的意思,是后设性地解构研究的角度以及我们走的路。意味着我们要有自觉:看事情,有了焦点就有了背景。每当关注转移,清晰的和模糊的、差异与界限,是极有可能改变的。所以扩充、增加、分散的目的,是希望在长时间的视野中,更能凸显、聚焦、集中,也更精确地判断事件的内涵与价值。 顺着这样的思路,本书的重点不在于解构,也不在于指出路上有何危险,反而是反其道而行:正因为有了立场与视角,焦点才能更清楚,表述才能更清晰;正因为焦点明确,在背景浮现的过程中,在历史的脉络中,我们更能发掘“开禧北伐”“嘉定和议”的意义。 这样子读历史,或许也是用处之一。 读历史的用处?莫非又是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等老套的话语?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就指出:“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也没有依据历史上演绎出来的法则行事。”原因何在?简要地说,每个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事理,各受其社会、环境、人事、意识形态等制约,你的经验未必是我的经验、古未必全同于今,此一时,彼一时,时势不同故也,所谓重演者,名同实不同,“重演”云乎哉?历史不可能完全相同,若然如此,读史学教训,可能吗?有意义吗? 其实,正好就是这个老说法,让我们读历史,才能学到更多。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作者简介

刘芝庆,1980年生于台北,政治大学中文所博士,台湾大学历史所硕士,辅仁大学历史系学士,2015年9月,至湖北经济学院工作。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著作:《江城潜研:中国学术思潮丛论》(台北:万卷楼出版社,2021年7月)、《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中国思想史的知识信仰与人间情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从指南山到汤逊湖:中国的知识、思想与宗教研究》(台北:万卷楼出版社,2019年3月)、《自适与修持-公安三袁的死生情切》(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经世与安身:中国近世思想史论衡》(台北:万卷楼出版社,2017年2月)、《修身与治国——从先秦诸子到西汉前期身体政治论的嬗变》(台北:花木兰出版社,2014),并发表论文近五十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