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寻找鱼王

作者:张炜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15.4(5.5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寻找鱼王 版权信息

寻找鱼王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寻找鱼王》入选中华读书报“20 年 20 书(童书)” 2019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 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张炜2015年新长篇儿童小说。一段失传已久的大地故事,一个男孩生命之初的奇幻旅程。传说中的鱼王就藏在山的深处,在一片蓝色的雾气里忽隐忽现,连同那些生命不可说的秘密,在瑰丽的月色下,等待着男孩的到来。这个夏天,故事踏着月色,照亮你。★英国切尔滕纳姆插画奖获奖画家、绘本《树叶》作者马岱姝为本书倾情绘制了精美的小说插图。作家的话  我们寻找鱼,获得鱼。关于鱼的一次次回忆,差不多构成了整个童年生活中深邃的情感贮藏。我真想讲出一些好的鱼故事。我以前讲了不止一个,但这一次,我算是讲出了藏在心底深处的、从前并没有多少机会示人的传奇故事。  现代的孩子生活在网络时代,这个时代让孩子博学,也让孩子无知。比如关于大自然的真实感受、肌肤摩擦中才能产生的一些情愫,在这个时代是稀缺的。这是人类生存的大不幸。讲述真正具有原生性的大地故事,大概是必须要完成和领受的一个时代任务。

寻找鱼王 内容简介

  在干旱贫瘠的边远山区,有一位雄心勃勃的少年,立志实现历代人的梦想.去大山深处找一位传说中的“鱼王”。少年历尽坎坷,先后找到了两位神奇的老人,但不知谁是真正的“鱼王”。少年*后从他们惊心动魄的生命传奇和朴实深沉的日常生活中,却得到了远比猎鱼绝技更为宝贵的东西,这就是通向永恒的精神世界的升华、开启崭新的人生意义的探索。

寻找鱼王 目录

1 大山深处
2 鱼宝贵
3 鱼很宝贵
4 立大志
5 寻找鱼王
6 鹰之子
7 雪亮的眼睛
8 左猫右爸
9 雪和酒
10 旱手与水手
11 身世
12 鱼的故事
13 仇人的故事
14 大嘴鱼
15 鱼和饵
16 冬天
17 蓝色雾幔
18 鱼王和族长
19 水世界
20 水洞黑影
21 小石屋之夜
22 鱼王
展开全部

寻找鱼王 节选

  我们家在大山深处,那是一幢小石头房子。我们没有住在村子里,因为这里没有多少平坦的地方,没法建成一个村子。山根下东一户西一户的,从这一家到那一家,有时要翻过一座山岭。 我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村子”,只知道我们就住在“山里”。大家都没有邻居,出门常常见不到人,只有山和树。树不多也不大。也见不到猫和狗。 我喜欢猫和狗,羊和牛,可是它们都在很远的地方,走不到我们这儿来。在我五岁的时候,家里终于养了一只猫。这是一件大事。我和猫很快结成了一伙,一块儿做些什么,还要瞒着家里的大人。 我和猫天天在一起,难舍难分。可惜这种好日子刚过了两年,爸爸妈妈就逼着我去做另一件事了。这是我*害怕的事,却又没法拒绝。山里好多孩子都得经历这种倒霉的事,大概谁也逃不过。 这就是“上学”。人要上学,这不知是谁发明出来的怪事。 没有村子就没有学校,可我们还是得上学。山里人的办法太多了,他们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爸爸领我去上学了,替我背了“学包”。 我们当年不叫“书包”,只叫“学包”,就是专供上学用的包。我的这只包是马兰草编成的,用桑树皮做了提系,里面装了一叠草纸和一根红杆铅笔。 翻过两座不大的山包,来到了一条半干的河谷。就因为这里是河谷的拐弯处,于是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地方:河谷的半边竟然有一湾绿汪汪的水,岸上还有一小块平地,那儿长了几棵黑乌乌的柏树。柏树下搭了两间草棚,这就是我们的学校。 可能因为这儿有树有水,又有一块小小的平地,才被人看中了。从这里往外有一条条小路,它们连接了许多山里人家。 一个戴了老花镜的斜眼老人就是老师。他住在草棚的里间,那里有火炕和锅灶,还有一块石头支起的木板,是他写字看书的地方。 外面一间棚子稍大,里面有二十多个石墩;墙上挂了一扇门板,涂成了黑的,用来写粉笔字。我们上学的孩子被按在一个个石墩上,开始上课。每人都发了课本,那是一叠草纸用纸绳订起来,上面写了大字,还有画得歪歪扭扭的图画。我从图中找到了镰刀和镘头,太阳和月亮,还有猫和狗。*让我喜欢的是一条鱼,很大的鱼。 这条鱼让我看啊看啊。它又长又扁,有鳞有翅,大眼睛。它是黑墨画成的,但我总觉得它是一条大红鱼。 我把这条鱼对在眼上看一会儿,又推远了看一会儿,好像它随时会跳起来一样。爸爸当时就在我身后,他也被这条鱼吸引住了,一直在那里看,发出呼呼的喘气声。 棚子里一共有十六个孩子,他们就是全部的学生。 老师上课时并不依据课本。他在黑板上又写又画,大致是先画一个物件,然后在物件下边写上名字,用一根树条使劲儿敲打那几个字,让我们大声跟上念。 那时我明白了,要当老师就得有画画的本事。尽管他画的物件难看极了,但只要费些力气总能看出是什么。爸爸头几天一直伴我上学,因为他不敢把我一个人扔在这儿。 爸爸对那个斜眼老头儿不太满意,说他“浑吃”。这是说他贪吃,吃得多。真的,因为所有家长都要讨好他,时不时送来一些吃的东西,什么地瓜花生、土豆芋头等。有一次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原来他灶台上放了一块巴掌大的豆腐。我和爸爸都惊呆了。 这老头儿能吃上豆腐,真是太了不起了。这肯定也是哪位家长送来的。 老师没有薪水,只收一些吃的东西,有时还能收到一块粗布,用来做衣服。因为吃饱了没有衣服穿,这就糟了。 爸爸常常盯着老头儿的脸看。这脸比一般山里人大和胖。这也证明了他“浑吃”。 爸爸**天送我去上学,大多数时间都站在棚子里伴我。有一会儿他大概觉得没意思,就到外面溜达去了。课间休息时,大家都跑了出去,高兴得到处窜,围着两间棚子转圈,还想爬到柏树上去。只有两三个孩子不高兴,他们是被硬逼来的,一整天泪水不干。我也不高兴,不过我不会哭。 我从棚子里一出来就到处找爸爸,后来发现他在陡陡的石岸下边,正蹲在那片绿汪汪的水旁端量着。我往爸爸身边跑,那个老头儿就跟过来了。他摘了老花镜看着水边的爸爸,一脸的气愤。 爸爸拍拍手站起来,攀着石阶上来。 老头儿盯着爸爸,嘴角动了动,没有说什么。爸爸讨好地对他笑笑,说:“嗯呀。” 老头儿说:“你下去干什么?那里什么也没有!” 爸爸四下瞥几眼,又回头看那片水:“这里面也许……有鱼哩。” ……

寻找鱼王 作者简介

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3年开始小说和诗歌创作。  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远河远山》《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等19部;散文《张炜散文年编》20部;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诗《松林》《归旅记》等。201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48卷本《张炜文集》。  1999年《古船》分别被两岸三地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和“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作者与《九月寓言》分别被评为“九十年代具影响力十作家十作品”。《声音》《一潭清水》《九月寓言》《外省书》《能不忆蜀葵》《鱼的故事》《丑行或浪漫》《少年与海》《刺猬歌》等作品分别获得多种奖项。新作《你在高原》获鄂尔多斯文学大奖、华语传媒杰出作家大奖、中国出版集团特别奖、茅盾文学奖、《亚洲周刊》年度华文小说之首等十余种奖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