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以上海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以上海为例

作者:杨舒涵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24cm 页数: 133页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40.3(7.2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以上海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142695
  • 条形码:9787567142695 ; 978-7-5671-426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以上海为例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杨舒涵所著。全书以行政价值观为研究对象, 在梳理界定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 分析提炼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和基本特征等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以上海为例 目录

导论
**节 研究的源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本书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者关于行政价值观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关于行政价值观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点
一、主要观点
二、创新点

**章 行政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节 概念界定
一、行政的释义
二、价值的内涵
三、行政价值、价值观及行政价值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一、内在价值取向:维护阶级利益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二、终极价值追求: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三节 行政价值观的共性、个性及主要功能
一、行政价值观的共性、个性
二、行政价值观的主要功能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的演进
**节 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一、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二、改革开放第二阶段:强调效率、公平与法治
三、改革开放第三阶段:重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第二节 行政价值观演进的思想文化根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第三节 行政价值观演进的总体特征
一、阶级性与人民性
二、成长性与一致性

第三章 实证分析:来自上海的探索与实践
**节 上海的城市简况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演进
一、上海行政价值观的分析视角
二、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第三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分析
一、核心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二、价值观取向的实践条件:市场化、法治化与服务化
三、价值观取向的整体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第四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成因分析
一、上海发展的历史传承
二、上海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三、上海自身的阶段性特征
第五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建设经验分析
一、在落实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加强行政价值观的建设
二、在破解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实现行政价值观的提升
三、在引入民众参与的过程中促进行政价值观的完善

第四章 主要启示:完善行政价值观的路径建议
**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
一、以人民幸福为历史使命
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
第二节 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制度保障
一、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人民民主,拓宽公民参与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
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结语 从应然到实然:一个未尽的理论与实践命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以上海为例 节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以上海为例》:  二、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1978年以来,上海的行政价值观大约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六五”一“七五”时期注重改革和建设;“八五”一“九五”时期注重开放和开发;“十五”一“十一五”时期注重国际化和市场化;“十二五”至今注重创新、转型和协调发展。  (一)改革和建设:“六五”“七五”时期的价值主线及发展成果①  “六五”和“七五”计划处于改革开放探索的初期。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起点。经过一年多的恢复调整,1977年底全市经济出现稳定上升的趋势。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此背景下,上海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梳理“六五”和“七五”计划文件,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改革和建设在政策文件中占统领地位。如,“六五”计划文件提出:“本市第六个五年紧紧围绕‘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毫不动摇地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②“七五”计划文件更是将“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积极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改革和建设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作为上海在“七五”时期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原则,并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和生活环境”作为“七五”时期需要着重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③。这一时期,改革和建设的理念成为行政行为的首要指导原则。受此影响,上海市政府还先后制定了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这两个蓝图为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的改造和振兴开始实质性启动,整个经济实现从半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的战略转变。同时,城市建设加快步伐,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上海的改造和振兴打下了基础。  1.工作中心转向提高经济效益  “六五”初期,党中央提出了“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在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的重大方针和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当时,上海在国内已属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具有较强的工业生产能力,承担着国内工业产品供应和保障全国生活消费品供应的重要任务。面对全国范围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海遇到市场商品紧缺和重工业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的困难。上海市政府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的总目标,一方面,推动轻纺工业产品升级换代,提高日用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向全国供应了大批优质名牌产品;另一方面,推动重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将重工业发展的方向定位为服务轻纺工业和农业的技术改造。通过上述措施,上海的整个工业生产出现了稳定增长的局面。郊区农村经济结构也进行了调整,稳住了农业生产,并开始走上了综合经营、协调发展的道路。同时,全市4000多家全民所有制企业、5000多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分期分批进行了全面整顿,企业的素质有了改善,经济效益有了提高,轻重工业的比例趋向合理。到“七五”时期,上海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进行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生产布局等多方面调整;金融、旅游、房地产和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21.1%上升到1990年的30%左右。  2.探索推进改革和开放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按照中央推进改革的步骤和节奏,上海围绕搞活企业、搞活城市,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事项。如,围绕搞活企业、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的要求,上海先后实行全行业利润留成、利改税、企业内部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多种形式工资挂钩等制度改革,使企业在产供销和人财物等方面有一定的职责与权益。在此基础上,按照“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把属于政府管理的职能交还政府,把属于工厂生产经营的事权下放给企业,促进企业脱离行政性公司的束缚,并普遍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全市1700多家地方预算内国营企业在1987年9月底之前基本全部实行保上缴利润、保技术进步、保固定资产增值的综合承包,以及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单项承包。农村改革方面,在市郊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发展各种专业户4000多户、新经济联合体100多个,对提高规模效益、促进商品生产、活跃农贸市场起着积极作用。价格改革方面,有计划地放开副食品和小商品的价格,逐步理顺工农业产品比价和工业品内部比价关系,至90年代初基本取消价格双轨制。流通体制改革方面,逐步取消近百种商品定量供应票证,实行开放式经营,全市先后建立了400多个各种类型的贸易市场,并进一步完善和扩大了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交易市场,培育和发展了技术、资金、劳务、建筑、信息等市场。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以上海为例 作者简介

  杨舒涵,法学博士、经济学硕士,长期关注政府与市场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先后在中共上海市综合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党政机关工作十余年。现任上海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上咨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道路交通物损评估中心执行董事、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