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落日:闽台抗战纪实

落日:闽台抗战纪实

作者:钟兆云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407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5.3(4.9折) 定价  ¥7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落日:闽台抗战纪实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6714485
  • 条形码:9787806714485 ; 978-7-80671-448-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落日:闽台抗战纪实 本书特色

《落日 闽台抗战纪实》是一部反映海峡两岸人民携手抗战的长篇纪实文学。它首次详尽披露了抗战全面爆发后,广大台胞心向祖国、冒死内渡,通过厦门中转参加祖国抗战,金、厦相继沦陷后两岸同胞同仇敌忾在厦门与日伪军展开斗争,以及福建成为迎接台湾回归的后方基地这一重要史实。全书配有上百幅珍贵照片,是了解这段悲壮历史、唤起后人记忆、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优秀读物。

落日:闽台抗战纪实 内容简介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一部反映海峡两岸人民携手抗战的长篇纪实文学,《落日 闽台抗战纪实》首次详尽披露了抗战全面爆发后,广大台胞心向祖国、冒死内渡,通过厦门中转参加祖国抗战,金、厦相继沦陷后两岸同胞同仇敌忾在厦门与日伪军展开斗争,以及福建成为迎接台湾回归的后方基地这一重要史实。全书配有上百幅珍贵照片,是了解这段悲壮历史、唤起后人记忆、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优秀读物。

落日:闽台抗战纪实 目录

序章
暴风雨前的先知
卢沟桥事件变中*先对付侵略者的福建人

**章 金门沦陷前后
战云在海峡西岸上空浓聚
厦门首战·聚焦胡里山炮台
金门沦陷——“华南的卢沟桥事变”
陈仪枪毙逃跑县长·众义士跨海袭金门
抗战号角吹吹吹

第二章 厦门血战
日本海军大将虎视厦门
三天血战
“七七”以来中华民族的又一沉痛的损失
血证兽类集团
令日伪心惊肉跳的暗杀和突袭
国民党省府紧急内迁·共产党频献抗战良策

第三章 壮士一去兮
福建子弟兵整编北上
弯弓射日
捐躯赴国难
“沙家浜”的火种
勒马长城·日军“名将之花”之谢
中山舰上热血写春秋

第四章 救亡的浪潮,一波又一波
厦门儿童为国争光
芗潮剧社血写史诗
烽火中高树起抗日义勇队

第五章 海外赤子毁家纾难
陈嘉庚组建“南侨总会”
胡文虎以爱国为天职
富商巨贾和小贩劳工的爱国情怀
史册流芳的闽侨英烈

第六章 1940年档案
两块泐碑,分记着反攻捷报和惊天倭患
陈嘉庚战时回故乡

第七章 福州作战
今天和昨天
闽江要塞,血性男儿捍患成仁
国军众生功过千秋
用鲜血和生命记载下的日军暴行
民众御侮气壮山河
反攻福州
大湖,好一场血战

第八章 击水中流
来自延安的指示
长乐之战和琅尾大捷
斩了原田*高指挥官

第九章 永安这座山城
东南半壁,闪耀着抗战进步文化之光
摧不毁的抗战意志
曙光前的黑暗

第十章 大陆在这头,台湾在那头
台湾台湾,我们的台湾
呐喊中怒放在鹭岛的台湾抗日之“花”
鼓浪屿百年园楼背后的故事
抗日台胞和他们留在福建的足迹
“皇民化运动”中的殊死反抗
文斗:50年留下不死的民族气节
武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第十一章 落日
福州二度沦陷·共产党闽海造声势
太阳旗的穷途末路
分水关的葬礼
泪水欢歌·魔鬼举双手

第十二章 硝烟中归来的版图
台湾的天快亮了
福建:迎接台湾回归的后方基地
欢庆中落下台湾武装抗日的*后一幕
历史铭记这个时刻
并非多余的后记
血写的历史应是世代铭刻的记忆
展开全部

落日:闽台抗战纪实 节选

《落日 闽台抗战纪实》:  卢沟桥事件变中*先对付侵略者的福建人  这是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自小就勾起我对卢沟桥的一种特别心绪。  1990年9月,大学刚毕业的我**次从南方来到首都北京。除了“太阳升”的天安门,*想看的地方就是卢沟桥。我当然不是来看风雅悠久的“卢沟晓月”,而是凭吊那段叫我打小就刻骨铭心的历史,追寻半个世纪前的那一阵震撼民族心灵的正义反击的枪声。和我结伴同行的,是前来北京参加亚运会活动的台湾书画家钟福天老先生。  我们在北国清秋中向着京郊卢沟桥漫步而去。260多米长的11孔古老石桥,480多只形态各殊的石雕小狮,大清朝乾隆皇帝遒劲有力的御书“卢沟晓月”石碑,在静穆中被如血的夕阳笼罩着。桥下千百年来日夜流淌的永定河,在浅吟低唱,伴着树上和草地里的秋虫鸣叫,更衬托出秋日的幽静。  我查过资料,卢沟桥始建于金代,卢沟即桑乾水的故道,古称“无定河”,康熙重修时赐名“永定河”。明、清两代走旱路出京,无论是云贵湖广,还是江南闽浙,车马均由此经过。彼时出京行旅,多是四五更动身,走到广安门外西南方的这座桥,正好是晓风残月之时,回首京华,首先见到的是下弦残月,情景凄然,是故“卢沟晓月”成为“燕京八景”之一。  明人顾起元诗云:“西山笼雾晓苍苍,一线桑乾万里长。*是征夫望乡处,卢沟桥上月如霜。”说的便是此中情景。清代北京郊区的建制,北面、东面属大兴县,西南、南面属宛平县。大兴没有县城,宛平则在卢沟桥畔修了个小县城,只有南北两门,一眼可望到头。就这样一个小得可怜的城池,在1937年7月7日却成为日军挑起战祸、首先炮击的目标,由此蔓延开了八年抗战的烽火,牵系着亿万人的身家性命。  余生也晚,待我来见,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提及的这座古桥,已经整修,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畔的宛平古城,城堞犹在,和古桥一样供人凭吊和游览。  残阳西坠,皓月升空。抚摸着两侧桥柱上那精巧玲珑的石狮,抬眼四望桥头桥尾的华表、石亭以及桥畔的宛平古城,我不禁思绪万千,眼里没有“卢沟晓月”,有的只是战火硝烟!我在思索:卢沟睡狮醒否?中国睡狮真的已醒?可知战后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可知中华民族新的危机?  另一个硕大的问号在我脑海中盘桓不去:事实胜于雄辩,为什么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之后,日本一小撮人还在诡辩抵赖,拒不正视侵略罪行,还企图用谎言掩盖这段沾满了中国人民乃至亚洲各国人民鲜血的史实呢?  抗战时期钟老先生曾在福建战时省会永安就读,彼时日军飞机三天两头来袭,有许多鲜活的生命就在他眼前化为血色泥尘,他对“皇军”、对抗战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他作为海峡那头急需的人才赴台任教,了解到“宝岛”所受日本殖民当局荼毒的种种真相。晚年他常去日本办画展,对日本右翼分子篡改教科书的丑行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对日本某些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时不时就有内阁大臣发出所谓“战争是为了和平”的谬论深恶痛绝,不止一次地向日本友人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和谴责。  老画家和我一起凭吊故国沧桑的陈迹,和我一起叹息,一起愤怒。我们也一同坚信:纵然有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为掩盖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而不断翻新花样,但墨写的谎言终究抹杀不了血写的历史!  又一日,我们来到1987年修复的宛平城楼(宛平城行政区已撤销,归北京市丰台区管辖),来到在县署故址旁落成不久的由邓小平亲笔题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纪念馆举行的中秋活动中,钟先生和福建老乡、当年的抗日名将杨成武将军坐在了一起。钟先生再次重提:日本必须正视侵华历史!杨成武颔首,并加一句:我们必须居安思危。  这是两个有识老者的对话。  在他们谈话时,我更多的是在参观,那些忠实记载历史的图片、文物,深深吸引了我,工作人员的热心讲解、解疑析惑,更使我增添新知。就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我**次知道了王冷斋这位福建乡贤的名字。  这才恍悟,一段耳熟能详的历史背后,其实还有许多你不懂或闻所未闻的东西,历史的细节可以深挖不竭,越挖越吸引人。  不知道王冷斋,就不要奢谈了解卢沟桥事变。  ……

落日:闽台抗战纪实 作者简介

  钟兆云,闽西客家人。14岁发表习作,从文30载,著书40余部,逾1600万字,涉各种体裁,并有长篇电视连续剧问世,获奖若干。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福州市作协主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