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进展报告(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系列图书)(汉英对照)

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进展报告(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系列图书)(汉英对照)

作者:任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34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21.4(8.2折) 定价  ¥1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进展报告(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系列图书)(汉英对照)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86879
  • 条形码:9787030686879 ; 978-7-03-06868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进展报告(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系列图书)(汉英对照) 内容简介

《优选植物保护战略》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的靠前战略,这个战略致力于在优选、区域、国家等层面理解和保护优选植物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同时提高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并促进能力建设。本报告总结了中国履行《优选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的进展,从总体上看,中国在认识和保护植物多样性方面进展较好,在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科学普及方面还有待加强。本报告对2020年后中国执行《优选植物保护战略》提出了建议。 本报告可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和政策,实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的科学依据,也可供生态学、林学、农学、生物学及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进展报告(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系列图书)(汉英对照) 目录

目录
绪论 1
评估方法 2
目标1 建立涵盖所有已知物种的在线植物志 5
目标2 评估所有已知植物的保护状况以指导保护行动 9
目标3 开发和分享用于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所需的信息、研究及相关成果产出和方法 12
目标4 通过有效管理和恢复,每个生态区或植被类型至少有15%得到保护 15
目标5 每个生态区*重要的植物多样性地区中,至少有75%的地区得到有效管理,以保护植物及其遗传多样性 19
目标6 对至少75%的生产用地采取了兼顾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管理措施 22
目标7 对至少75%的已知濒危植物物种进行就地保护 27
目标8 对至少75%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迁地保护,至少20%的珍稀濒危植物可用于生态恢复和修复项目 30
目标9 加强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与其他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植物物种的种质多样性保护,同时尊重、保存、维持相关的本土与地方性知识以达到《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的目标 32
目标10 制订有效的管理计划,防止新的生物入侵,并对被入侵的植物多样性重要地区实行管理 35
目标11 杜绝国际贸易对野生植物物种的威胁 38
目标12 加强野生植物原材料产品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40
目标13 与植物资源相关的本土与地方性知识的革新和实践得以维持或增加,并尽可能地用于支持民间利用、可持续生计、当地粮食安全和健康保障 44
目标14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保护需求纳入了传播、教育和公众意识计划 48
目标15 根据国家需要,确保相关机制配备足够数量的受训人员,以实现《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各项目标 51
目标16 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建立或加强植物保护机构、伙伴关系和网络的建设,以实现《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各项目标 54
结论和建议 57
参考文献 128
附录 机构及名词 133
Contents
Introduction 59
Methods 61
Target 1 An online flora of all known plants 64
Target 2 An assessment of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all known plants as far as possible, to guide conservation action 68
Target 3 Information, research and associated outputs and method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developed and shared 72
Target 4 At least 15% of each ecological region or vegetation type secured through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or restoration 75
Target 5 At least 75%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for plant diversity of each ecological region protected with effective management in place for conserving plants and their genetic diversity 79
Target 6 At least 75% of production lands in each sector managed sustainably, consistent with the conservation of plant diversity 83
Target 7 At least 75% of known threatened plant species conserved in situ 89
Target 8 At least 75% of threatened plant species in ex situ collections, preferably in the country of origin,and at least 20% available for recovery and restoration programs 93
Target 9 Enhanc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protection of crops including their wild relatives and other socio-economically valuable plant species, while respecting, preserving and maintaining associated indigenous and local knowledge achieve the target of GSPC 96
Target 10 Effective management plans in place to prevent new biological invasions and to manage important areas for plant diversity that are invaded 100
Target 11 No species of wild flora endangered by international trade 103
Target 12 All wild-harvested plant-based products sourced sustainably 106
Target 13 Indigenous and local knowledge, innovations and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plant resources,maintained or increased, as appropriate, to support customary us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local food security and health care 110
Target 14 The importance of plant diversity and the need for its conservation incorporated into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programs 115
Target 15 The number of trained people working with appropriate facilities sufficient according to national needs, to achieve the targets of this strategy 118
Target 16 Institutions, networks and partnerships for plant conservation established or strengthened at nation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to achieve the targets of this strategy 122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126
References 128
Appendix Organization and terms 133
展开全部

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进展报告(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系列图书)(汉英对照) 节选

绪论 植物在维持全球环境,支撑人类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大约有 3.3万种已知的维管植物(Yang et al.,2005;Ma and Clemants,2006;Wu et al.,2013;王利松等,2015)。中国植物多样性占世界植物多样性的 10%,在全球植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化、资源过度利用、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中国许多植物已处于受威胁状态(IUCN,2008, 2011;Williams et al.,2012;CBD,2010;Sharrock et al.,2014;Royal Botanical Gardens Kew,2017; Sharrock and Wyse Jackson,2017;Miller et al.,2012;任海等,2014)。同时,许多植物因为自身繁育障碍,如授粉率低、胚胎畸形和休眠、萌发率低等导致居群更新受影响。目前,中国有 3,879种植物受到威胁。另外,因为数据缺乏,还有一些植物的受威胁状况有待评估(覃海宁和赵莉娜,2017)。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于 1992年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并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阻止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丧失。中国非常关注植物资源的保护,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中是少有的全面实施植物保护战略的国家之一(Gratzfeld and Wen,2012)。 2002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了《全球植物保护战略》,致力于在国际、区域、国家等层面促进合作,以了解和保护全球丰富的植物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同时提高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促进能力建设(Wyse Jackson and Kennedy,2009;Clubbe et al.,2010)。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框架下,该战略首次提出了可量化的保护目标,且已成为一种全新的重要保护途径,并被认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规范( Wyse Jackson,2001)。该战略设定了5个总体目标和 16个具体目标,以减缓持续性的植物多样性丧失,*终在 2002年 4月荷兰海牙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被采纳(GSPC,2002)。在 2010年 10月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采纳了更新的《全球植物保护战略》 2020年的保护目标(也称为“爱知目标”;CBD,2012)。《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在 2008年接受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正式审查(Secretariat of CBD,2008),并于 2014年进行了中期审查(Sharrock et al.,2014)。 2008年,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提出了《中国植物保护战略( 2010~2020)》(中国植物保护战略编撰委员会,2008),根据《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制定了中国植物保护战略和目标,截至 2011年底,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对《中国植物保护战略》之前的工作进展进行了评估(马克平等,2011;Gratzfeld and Wen,2012;Sharrock et al.,2014)。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战略》的工作被纳入了《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五次国家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4)。 中国约有全球10%的已知植物物种,其中 15%~20%面临着灭绝的风险。中国是世界上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 Mittermeier et al.,1997;任海和段子渊, 2017),世界 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中, 3个全部分布在中国, 1个部分分布在中国( Mittermeier et al.,2005)。因此,中国的植物保护实施工作在《全球植物保护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报告总结了中国执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的总体进展,提出了 2020年后中国执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的建议。虽然总体上存在一些问题,但中国植物保护取得了很多成果,为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全球保护目标起到了推动作用。 (任海 执笔) 评估方法 本报告2018年1月启动,2019年 10月完成,包括以下内容:①对《全球植物保护战略》设定的每个目标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其在中国实施的整体进展;②对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进行调研;③收集、整理 2012~2019年已有文献;④组织会议对《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在中国的执行进展情况进行评估;⑤撰写报告;⑥评审和修改报告。 为了评估现有植物保护项目对《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各目标在中国实施情况的影响,开展了2002~ 2019年所有国家级和省级植物保护项目相关文件的调研,收集了每个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目标、规模、位置、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以及保护、恢复和资源利用的措施及监测结果等信息。 使用关键词检索并收集了中国 2002年以后的植物保护项目信息。搜索了英文数据库 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检索词(对应中文)为:植物多样性、在线植物志、保护现状、保护行动、评估、生态领域、基因多样性、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及恢复、受威胁的植物种类、稀有和濒危物种、本土植物及相关知识、外来物种入侵、国际贸易、可持续利用、科普宣传、公众意识、伙伴关系、国际合作、全球植物保护战略、中国植物保护战略、植物和中国;对中国的维普数据库、百度也展开了同样的检索;还查阅相关的报纸、政府工作报告与文件等资料,并通过电话、邮件的方式咨询了资料中涉及的单位和相关人员,以进行验证(任海等,2014)。 评估组成员通过汇总这些信息,提取了相关的统计数据,并根据不同的目标对数据分类。2018年初设计了表 1,评估组联络了 18位来自中国的专家及相关工作者( 6位来自植物园, 6位来自自然保护区, 6位来自研究所和大学),对受威胁的植物物种保护、恢复、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估;并邀请了 3位政府官员,评估了中国在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各项目标的进展和到 2020年完成目标的信心。本报告的作者在会议上讨论了目标执行的进展,对 16个目标进行分工,于 2019年 7月完成表 1。*后,所有的作者总结了收集的数据,并完成本报告的初稿。2019年 8月 3日,作者们对本报告的初稿进行了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形成本报告。 表1 《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目标执行进展调查问卷 *表示目标的实施进展; **表示到 2020年完成该目标的信心,分为 3个等级:低、中、高。 本报告基于《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20年需要完成的 5个总体目标和 16个具体目标(CBD,2012)进行内容组织,主要结构包括:研究、记录和理解植物多样性,及时、有效、宣传、持续地开展保护和利用植物多样性,提高公众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及能力建设和促进公众参与,以完成《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目标,对地球生命起到可持续生计利用的重要作用。 《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目标执行进展情况见表2。 表2 《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目标执行进展 *表示目标的实施进展:+表示没有实施或者进展<25%,++表示部分完成或进展 25%~50%;+++表示几乎完成或进展 50%~75%,++++表示完成或者 75%~100%。 (任海 周桔曾 艳执笔) 目标1 建立涵盖所有已知物种的在线植物志 完成度75%~100% 中国已完成这一目标。中国完成了 49卷《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和 13卷《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植物卷的编研出版工作,共计收录和描述了 35,856种中国本土高等植物。后者对前者的物种名称、分类体系进行了更新和补充,再次确认中国植物物种多样性位居北半球**、全球第三。同时,大量馆藏标本实现了数字化,并与植物志等信息相结合,组成包括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国家标本资源平台在内的数个在线型网站系统,并对外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中国还持续开展多项国家级及省级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估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全面翔实的物种及相关信息资源。在上述过程中,中国形成了涉及生物多样性数据收集、整理及共享的机制,并建立和培养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 1. 主要进展 《中国植物志》在 21世纪初编纂完成,作为植物多样性*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该志书是我国**部国家级植物志(中国植物志编撰委员会,1959~2004)。《中国植物志》全书 80卷记载了维管植物约 3.1万余种(Yang et al.,2005)。该志书由中国前后 4代植物学家共 300多人参与,历时 45年完成(Ma and Clemants,2006)。《中国植物志》的完成为摸清中国植物多样性本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也是国际科学界合作发表的**部用英语写作的当代中国植物志,全书共 49卷,其中文字及图版各 24卷,并有绪论 1卷(Wu et al.,1994~2013)。《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描述了 312科 3,328属 31,362种中国维管植物,其中石松类及蕨类植物 2,129种、裸子植物 237种、被子植物 28,996种(Wu et al.,2013)。《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项目历时 25年,来自 30个国家的共 478位植物分类学专家和324位绘图人员参与了编研工作(Wu et al.,2013)。 目前,《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的全部内容已上传至世界在线植物志网站,成为响应《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目标而建立的该网站的重要组分。此外,《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和《中国植物志》的信息通过“植物智”网站对外提供查询服务。 从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组织数百位植物分类学专家,参考*新分类学文献,尤其是《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各科(卷)出版以后的文献,按照物种 2000中国节点标准对中国植物进行编目,制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以电子版(网络及光盘)形式发布年度名录。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一个连续发表年度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2008~2017)。*近,《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植物卷印刷版亦已完成,全书包括 12分册和 1册总目录,收录中国高等植物 35,856种,包括苔藓植物 3,415种、维管植物 32,441种。与《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相比,该书新增植物 1,700余种(绝大多数为被子植物),并对部分物种进行了包括名称和分布在内的数据更新。作为生物多样性快速编目的一种手段,《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的编纂和出版弥补了植物志出版周期长、分类变化信息未能及时更新的不足,可更好地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及空缺分析等对物种编目的需求(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编撰委员会,2013~2018)。 除了上述国家层面的物种编目工作外,省级植物名录的编研工作在 2010~2020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已完成或在编的 30种省级植物志中,《云南植物志》、《广东植物志》、《新疆植物志》和《上海植物志》已完成,《内蒙古植物志》、《浙江植物志》和《江苏植物志》完成再版,《广西植物志》、《江西植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进展报告Progress of Implementation on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Plant Conservation (2011–2020) in China 物志》、《湖南植物志》和《甘肃植物志》的编研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此期间还陆续出版了许多其他专类或区域性植物名录和图谱。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hinese Virtual Herbarium,CVH;)课题始于 2003年,是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项目( National Specime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SII;)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题的任务是组织实施中国国内馆藏植物标本的数字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