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励志版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中 图 价:¥6.4(4.3折) 定价  ¥14.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励志版 红楼梦 版权信息

励志版 红楼梦 本书特色

本书在原著的基础上,精编了原著的核心情节,保留了原著的独特韵味。在正文之外,本书独特的导学提示和思考题等栏目,将课标阅读与素质阅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解决孩子如何读、如何练、如何考的问题,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学习文学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得。书中的“如何进行价值阅读”“成长启示”“本书名言记忆”等栏目,通过对经典名著的价值解读,将名著中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成长智慧传递给学生,以培养其一生受用的美好品质。

励志版 红楼梦 内容简介

曹雪芹,我国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雍正初年,由于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为清醒、深刻的认识,专心从事于《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 高鹗,字云士,号秋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是《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印刻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

励志版 红楼梦 目录

**回 通灵石偶遇仙缘 1

第二回 宝玉黛玉初相见 7

第三回 葫芦僧判葫芦案 15

第四回 宝玉神游太虚境 20

第五回 姥姥初进荣国府 26

第六回 分宫花黛玉使性 31

第七回 通灵宝玉识金锁 35

第八回 凤姐协理宁国府 41

第九回 宝玉试才大观园 49

第十回 宝玉听戏悟禅机 56

第十一回 大观园宝黛共读 61

第十二回 黛玉葬花泣残红 67

第十三回 宝玉砸玉诉真情 74

第十四回 动唇舌宝玉挨打 81

第十五回 结诗社姐妹竞诗 88

第十六回 林黛玉作诗夺魁 93

第十七回 姥姥二进荣国府 97

第十八回 姥姥醉酒大观园 101

第十九回 芦雪庵内联诗情 107

第二十回 紫鹃试探贾宝玉 111

第二十一回 姨妈开解林黛玉 115

第二十二回 湘云醉眠芍药 119

第二十三回 香菱情解石榴裙 122

第二十四回 黛玉感伤题五美 126

第二十五回 凤姐撒泼宁国府 131

第二十六回 黛玉重建桃花社 136

第二十七回 凤姐抄检大观园 141

第二十八回 被冤枉晴雯病逝 145

第二十九回 潇湘馆黛玉惊梦 150

第三十回 试才宝玉始提亲 156

第三十一回 宝玉遗失通灵玉 165

第三十二回 王熙凤设掉包计 170

第三十三回 黛玉香魂随风散 179

第三十四回 伤别离探春远嫁 187

第三十五回 贾府失势被查抄 192

第三十六回 太君凤姐归地府 199

第三十七回 宝玉中举遁空门 204

延伸阅读 210

★本书名言记忆 210

相关名言链接 211

作者名片 211

人物名片 212

名家点评 213

人物关系图 215

读后感例文 216

知识考点 219

参考答案 222


展开全部

励志版 红楼梦 节选

  【**回 通灵石偶遇仙缘】   女娲补天石剩下一块石头,扔在了青埂峰下,被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看到了,便央求他们带它到人间走一趟。这一遭,它看到了什么奇闻逸事呢?   传说在远古时期,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与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之孙)争夺帝位时将撑天的不周山撞倒了,天地之间裂了一条大缝,天水倾泻,大地上一片汪洋。女娲(wā)娘娘便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炼了许多五彩石把天上的裂缝补了起来,*后剩下一块石头没有用上,就扔在了青埂峰下。这块石头经过女娲娘娘的锤炼,具有了一定的灵气。   一天,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来到青埂峰下,说起了人间的繁华热闹。石头听后动了凡心,便请求两位大师将它带到人间,好好享受一番。两位大师听完后,笑着说道:“你只是听说了人间的繁华,哪里知道人间的事情也是经常变化的,还是不去的好。”谁知石头已经下定决心,再三央求他们带它到人间去。于是,两位大师就带着石头飘然而去。   许多年以后,有个空空道士路过青埂峰下,发现有一块巨石立在那儿,只见上面记载着这样的故事:   在苏州阊门(苏州古城的西门,通往虎丘方向。阊,chānɡ)外有条十里街,街上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为寺庙的地方很小,人们便称它为葫芦庙。葫芦庙旁住着一个乡宦(古时称乡村中做过官又回乡的人),姓甄(zhēn),名费,字士隐。这甄家虽不是特别富贵,但也算是当地的望族。甄士隐性格恬淡,没有去考取功名,每天只以观花修竹、饮酒作诗为乐,生活得倒也十分快活。只是有一件事情令甄士隐心里不太满意,那就是他们夫妻已年近半百,却一直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名叫英莲,今年才三岁。   一天,甄士隐在书房里看书,没想到看着看着竟然睡着了。朦朦胧胧中,他看见远处走过来了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道士问和尚:“你要把这个蠢物带到哪里去?”和尚回答:“现在人世间还有一段尘缘没有了结,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就带这个蠢物去尘世走一走吧!”   甄士隐没有听明白他们的对话,便上前拜见了他们,笑着说:“刚才听两位仙师说‘蠢物’,不知道你们指的是什么东西?”和尚道:“说起‘蠢物’,你倒和它有一面之缘。”说着,他取出一块晶莹的美玉递给士隐。士隐一看,玉上镌(juān,雕刻)着“通灵宝玉”四个字,背面还刻有几行小字。士隐正想仔细看个明白时,和尚却说“幻境到了”,然后把玉从甄士隐手里夺了过去,和道士一起进了一个石牌坊里。牌坊上刻着“太虚幻境”(作者虚拟的仙境)四个大字,士隐也想跟着他们进去,但是刚一迈脚时就听见一声巨响,如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惊醒过来,发现刚才只是一场梦,而一醒来后梦里的事情已经忘了大半。他见奶妈抱着英莲走来,便伸手接过孩子逗笑了会儿,抱着她到了门口看热闹。这时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疯疯癫癫地走过来,笑着对士隐说:“施主,你抱着那有命无运的东西干吗,还是给我吧!”士隐听那和尚这样说很生气,抱着女儿转身就走。那和尚见了后大笑,又念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sī)。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士隐听了后觉得他们话里有话,正想问明白时,那两个人却转眼之间不见了。   这时,在葫芦庙借住的一个穷书生贾雨村走了过来,两人平日里关系很好,士隐便请雨村到家中聊会儿天。两人没说几句话,甄士隐的家人就报:“严老爷来访。”士隐请雨村稍候,匆匆忙忙地去前厅迎接。   雨村在士隐的房中觉得没事可做,便翻看书籍解闷,忽然听见窗外有女子咳嗽,往窗外一看,原来是甄府丫鬟娇杏在那里摘花。娇杏虽然不是十分有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她见屋里有人,忙转身回避,心想虽是一个穷书生,倒也剑眉星眼,应该就是主人常常提起的贾雨村。这样想来,娇杏又回头看了两次。雨村见娇杏回了头,以为对自己有意,便以她为巨眼英雄(有远见,能识见人才的人)、风尘中的知己。   转眼中秋节到了,雨村想到自己客居异乡,也没有考取功名,忍不住仰天长叹道:“玉在椟(dú,柜子,匣子)中求善价,钗于奁(lián,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内待时飞。”这时,士隐恰好来请雨村去家中喝酒,听见雨村刚才念的诗,笑道:“雨村兄真是抱负不浅,不如去我那边坐会儿!”于是雨村便随士隐过去,两人一面喝酒,一面谈论诗文。雨村乘着酒兴,向士隐诉说宏图大志,哀叹因家贫没有行李路费,不能进京求取功名。士隐当即叫家童拿出五十两银子,递给雨村,雨村深表感谢后收下了。第二天一早,他就进京赶考去了。   光阴似箭,转眼元宵节又到了。那天晚上,士隐让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花灯。深夜里,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户人家的门槛上坐着,谁知等他小解回来时,英莲已经不见了。霍启找了大半夜也没有找到,自知闯了大祸,也不敢回甄家,逃往他乡去了。甄士隐夫妇发现霍启和女儿都没有回来,后来得知女儿丢失,连忙叫家人出去找,*终也没有找到。老夫妻悲痛欲绝,相继病倒了。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三月十五日夜里,葫芦庙里不知什么原因起了一场大火,殃及甄家,烧得甄家只剩下一堆瓦砾(lì)。   甄家不久前失去了爱女,现在又遭到了这场火灾,家中现在是一无所有了。甄士隐没办法,只好将一些田地变卖,带着妻子投奔岳父去了。士隐的岳父封肃见女婿家败落了,便经常对他们没好脸色。不久,士隐又生了重病,在岳父家又受气,便慢慢地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天,士隐拄着拐杖到街上散心,遇见一个跛(bǒ,腿或脚有病,走路时身体不平衡)脚道士,便跟着道士飘然而去了。士隐娘子知道后更加伤心。   不久后的一天,甄家的丫鬟娇杏正在门前买线,忽然听见吆喝声,说是新太爷到任,她回头一看,轿子里坐的竟然是贾雨村。晚上,娇杏正在房中一边做针线一边想白天的事情时,突然听到公差来传甄老爷。士隐的岳父封肃忙出来对公差说女婿已经出家了。雨村得知甄士隐出家的消息后,连连叹息。第二天,雨村又派人送到封家两封(一封银子等于五百两)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当时对他的照顾;又寄了一封书信给封肃,说是想娶娇杏做二房。封肃看到这封信后高兴得眉开眼笑,本来就巴不得去奉承,当晚就用一顶轿子把娇杏抬了过去。   谁知第二年,贾雨村因得罪上司而被革了职。他送一家老小回到原籍后,自己则云游四方去了。一日,贾雨村偶然来到扬州,不料在客栈里大病了一场,病愈后已身无分文,幸得老朋友推荐,到盐政林老爷家当了小姐的家庭老师。林老爷名叫林海,字如海,是京都荣国府贾赦和贾政的妹夫,其原配妻子贾敏是史老太君的亲生女儿。他本是前科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古代官职名称),被皇上钦点为巡盐御史。如海虽年已四十,但膝下只有贾氏所生的一个女儿,名叫黛玉,刚满五岁。夫妻俩爱如掌上明珠,所以尽管是女儿,也当成儿子养,请先生教她读书认字。黛玉年龄小,身体又很虚弱,也不用限定每天所学功课的多少,因此雨村教起来也十分省力。   【成长启示】   父母爱孩子的心是一样的,不管是甄士隐还是林海,都对自己的女儿爱护有加,并不因为是女孩子而有所不同。就像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能够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努力工作,供我们衣食住行、学习娱乐,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不是也要关心一下父母?   【要点思考】   1.“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一句表现了贾雨村什么样的情怀呢?   2.文中涉及了许多古代的专有称谓,把他们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出他们的意思。   【延伸阅读】   你只是听说了人间的繁华,哪里知道人间的事情也是经常变化的。——《**回通灵石偶遇仙缘》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第十二回黛玉葬花泣残红》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第十二回黛玉葬花泣残红》   【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因此被人们看做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他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因此被人们看做是“行为偏僻性乖张”;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因此被人们看做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之人。   【林黛玉】   在林黛玉的丰富性格中,较为突出也*为世人所公认的就是多愁善感和那所谓的“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不饶人、诸事好挑剔等。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欢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要求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不能容忍对人格和自尊心的丝毫亵渎,是她性格的核心部分。善良、纯洁、率直、热情大方、温柔体贴,这才是林黛玉性格的真正面目。   【薛宝钗】   别号蘅芜君,与宝玉原系姨表姊弟。生得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肌肤也丰泽而白皙。她冰雪聪明善解人意;行为豁达宽以待人;沉着冷静遇事清醒;不轻视别人,而自身又永保尊严。她的美是一种雍容娴雅之美,代表了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但她有个突出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役道德,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思想毒害*深的一个。她*终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王熙凤】   浑号凤辣子,贾府中一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出场便与众不同。生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材苗条,粉面含威春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问。她争强好胜,处处不肯落人褒贬,工于心机,把一个复杂的大家庭荣府治理得当。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明里是一把火,暗里是一把刀。虚荣、贪财、阴险、毒辣、邀功等缺点不少。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大闹宁国府无不体现出她的特点。但聪明绝顶的王熙凤在家族覆灭中也逃不出悲惨的命运。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知识考点】   一、填空题   1.《红楼梦》作者__,__代伟大的文学家,名__,字__,号__,又号芹圃、芹溪。相传此书经他“__,___”方定稿。   2.《红楼梦》又称《___》,原著共__回,相传前回是作者___所著,后回系____著。该书以____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二、简答题   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描写的人物是谁?“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的又是谁?请你简单说说这两个人的性格特点。相对来说,她们两个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2.《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所说的人物是谁?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如何?谈谈你对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并且列举体现其心狠手辣的故事情节。   ……

励志版 红楼梦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我国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是为旗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其父免职,产业被抄,后随家迁居北京。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同时,曹雪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高鹗(约1738—约1815),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他热衷仕进,累试不第,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始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在任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晚年家贫官冷,两袖清风。一般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