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万物皆有光:以文化眼光洞察世间万象

万物皆有光:以文化眼光洞察世间万象

作者:韩浩月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6(7.0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万物皆有光:以文化眼光洞察世间万象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876588
  • 条形码:9787500876588 ; 978-7-5008-7658-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万物皆有光:以文化眼光洞察世间万象 本书特色

著名评论人韩浩月以文化眼光观察十年来的时代和社会变迁,内容涉及时事、文化、娱乐等,以通透的眼光,剖析近十年来重大文化事件的内因。 书中的多篇文章,入选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作者多年撰写高考同题作文,提供中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素材和建议。 简洁大气的装帧设计,封面选择黑暗背景下的光晕作为主视觉,弧形腰封好似一个大大的发光体,透析出事物内涵,与本书内容互相呼应

万物皆有光:以文化眼光洞察世间万象 内容简介

本书由韩浩月创作的随笔集结而成,全书分为“文化解药”“时代面孔”“文字有光”“风月同天”“星空大地”五部分。作者以独到、通透的视野,探究社会、时事、文化的共通之处,观察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并对很多文化热点事件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加理性、客观地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种种成因。作者还在书中回顾了文化界近些年来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些人合成了一张庞大的“时代肖像”,作者透过他们的面孔谱写时代发展的印痕,让读者在阅读中深切感受到时代的无限精彩与活力。

万物皆有光:以文化眼光洞察世间万象 目录

目录:

第1辑 文化解药

002 — 北漂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已消失

005 — 知识分子要不要打架

009 — 假偶像没有黄昏

012 — 中国脱口秀要在更大空间里寻找笑点

016 — 这样的流行算是“文化”吗

020 — 韩片的bao力与痛苦

024 — 文艺作品要深挖人性幽暗的一面

028 — 密集恐惧症——如影随形的城市病

032 — “社会青年”:一段晃晃荡荡的青春

036 — 书信之美,永远停留在纸张之上

040 — 纸的灵魂

044 — 餐桌上的文化与情感

049 — 中国人的木头情怀

053 — “倍速”时代并不可怕

057 — 找到人生意义的人都是英雄

062 — 被文学滋养的年代

066 — 这仍是一个谈诗色变的时代

070 — 诗还是城市的心跳吗

074 — 演员身份与专业性的迷失

079 — 赘婿必须有口才

083 — 怪兽电影不灵了

087 — 过个年,怎么这么难

092 — 提词器成了综艺节目的“原罪”

097 — 我看美剧

101 — 戏说是历史剧的底线,胡说是历史剧的红线

第2辑 时代面孔

110 — 李子柒是一个“生活镜像”,而非“文化英雄”

114 — 像李安那样直面不安

118 — “入木”黄永玉

123 — 保守主义者周杰伦

127 — 马东不愿谈“悲凉”

131 — 再次感受鲍勃·迪伦带来的雨

135 — 格丽克的热度为何下降得这么快

138 — 宋小女救夫背后的文化力量

141 — 梁鸿:重新做回村庄的女儿

145 — 余华教作文与“文学已死”无关

150 — 关于贾浅浅,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达成共识

155 — 人们为什么无条件支持福原爱

159 — 吴孟达曲折而丰富的一生

163 — 在健忘的时代,人们为何难忘张国荣

第3辑 文字有光

168 — 读书人为何缺了书卷气

172 — 经典与新经典

176 — 每到夏天就会想到菲茨杰拉德

180 — 真正的写作应该发生在书房里

185 — 那些无书可读的日子

190 — 庄重,是一种阅读态度

193 — 理想阅读的几个场景

197 — 阅读的红利

201 — 我的新华书店情结

205 — 读书的仪式与形式

209 — 买书的好时代,读书的坏时代

214 — 住到书店里

217 — 我的朋友——风雅颂书店

221 — 我们在书店见面吧

224 — 不必对书店有“文化洁癖”

第4辑 风月同天

228 —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好与巧

231 — 给“流浪大师”一个清静

234 — 小猪佩奇,年轻人创造的又一个文化密码

238 — 办公室小野:都市无聊文化的新代言人

241 — 为孤独的养蛙人画像

244 — 佛系青年遍地走

248 — 让友谊的归友谊,让翻船的归翻船

252 — 朋友圈里的中年人的心空空荡荡

255 — 《惊雷》网络走红,年轻网民为何“退而求其次”

259 — 拒绝狗粉丝

263 — 小吴是易碎的网红

267 — 以文学的名义关注范雨素

270 — 表情包是一个文化面具

274 — “红包图片”是这个时代的朦胧诗

277 — 不妨一起“葛优躺”

280 — 为什么网上“zang话狂欢”屡见不鲜

283 — 朋友圈鸡汤文是一场共谋

287 — 孤独图书馆是场奢侈梦

第5辑 星空大地

292 — 角落里的中国面孔

295 — 小心愉悦制造的毒

298 — 盐一定是咸的吗

301 — 文明的韧性

304 — 写给2035年18岁的你

307 — 在远方,有微光

310 — 一切平凡皆有意义

313 — 我们都是人海中的一滴水

316 — 时间在流逝

318 — 蜡苹果背后的装傻哲学

321 — 星空与大地的距离有多远

324 — 高考作文题如何摆脱烧脑与平庸

327 — “有想法”应该成为高考作文的加分项

330 — 语文作文考试需要标准答案吗

后记 如星空一样清朗


展开全部

万物皆有光:以文化眼光洞察世间万象 节选

中国脱口秀要在更大空间里寻找笑点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播到尾声,给人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档遭遇公司内部危机与疫情双重冲击的娱乐节目,在播出过程中因为时而出现“炸场”节目而吸引关注,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的确,在“2020年谁都过得不容易”这个说法下,《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制造的笑声弥足珍贵。 悬念感会强化娱乐性,为了追求悬念,《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设计了残酷的赛制,在给表演者制造过大压力的同时,也呈现出演员现实生活与创作的“不容易”,因此带来的“悲情感”成了双刃剑,过多地让观众产生共情是有风险的,那会带来一种看不见的疲累。学会把作品从繁复的综艺感中切割出来,用更为纯粹的幽默与智慧取悦观众,会增加这档节目的魅力。 第三季《脱口秀大会》的一个特点被放大得尤为清晰:观众不再喜欢深度,只喜欢笑声,如果一名表演者试图通过他的作品输出价值观,或者尝试讨论某个带点深度的问题,那么他得到的票数将会低于单纯奔着搞笑目的去的演员。因此,那些喜欢在段子中融入思考的“前浪”们在这一季倍感困惑,“脱口秀的天变了”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之一,而像李雪琴、何广智、杨蒙恩、王勉等这样的“后浪”,成为“脱口秀新宠”。李诞说,他们无需创作,只需要把生活中的“苦难”说出来就足够好笑了,而大张伟的评价标准更简单,只要发现一个让他觉得“神经病”的点,他就会拍灯。 这是中国脱口秀发展到现阶段的真实状况,社会与娱乐环境、传播平台与观众心理推动着这个特别的娱乐形式在“浅水区”扑腾。 对于娱乐心态的敏感发现与迎合,是《脱口秀大会》赢得蓬勃生命力的秘密所在。虽然有着“脱口秀”的名义与形式,但在本质上,中国脱口秀还是网络梗文化的变体,而梗文化又是起哄文化、弹幕文化、网红文化的综合体。《脱口秀大会》是漂流于网络娱乐大海上的一艘船,这是它与《今晚80后脱口秀》的*大不同之处,后者依赖传统的电视媒体进行传播,转型与变身速度都慢,且受诸多条件约束,网络播出的《脱口秀大会》骨子里的网络属性,决定了它会走得更远。 即便到了第三季,《脱口秀大会》对于梗文化的依赖依然严重,除了“工厂女工梗”“双胞胎梗”外,王建国的“谐音梗”仍在继续,虽然屡被吐槽,但观众似乎已经接受了“谐音梗”这个尴尬且重复的搞笑手段,程璐、ROCK的“离婚梗”几乎每期都讲,虽然演员表示内心苦涩,但之所以仍然选择“离婚梗”,是因为陪伴他们很长时间的观众已经通过这个梗与他们建立了一种内在的、亲密的联系,这符合脱口秀的定义与调性——在较小空间长时间地相处,彼此拥有暗号性质的语言,通过嘲笑与自嘲带来的笑声,把不懂这种关系的新观众屏蔽在外。 本季《脱口秀大会》的一个亮点是,对于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和情感关系的吐槽,真实地折射出当下年轻人的焦虑。在节目中骂老板、表达社交恐惧、鄙视直男、对恋爱和婚姻持拒绝姿态,都会博得观众的掌声与大笑声。其中帮助王勉拿下当场比赛*高分的《当代年轻人的逃避方式之歌》,以近乎摇滚的形式“嘶吼”出了年轻人逃避一切的心声,满足了观众的情感宣泄需求。演唱者被认为是这届《脱口秀大会》的超级黑马,也成为一位新的网络情绪代言人。 和西方的脱口秀演出相比,中国的脱口秀演出还处在一个造星初期,各种局限致使无法出现一名或多名可以到达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脱口秀表演者。和美国知名脱口秀演员多为中年人甚至不乏老年主持人不同,《脱口秀大会》*受欢迎的多是年轻的演员,这也是这些年轻表演者如此依赖网络梗文化的原因之一,这是他们快速与受众建立关联与共鸣的*佳渠道。如果下一季《脱口秀大会》想要有更大的格局以及赢得更广范围的观众群,有必要克制“梗依赖”,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寻找新的笑点。 北漂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已消失 朋友出版了一本北漂题材的小说,寄了过来,我拿在手上读,读着读着,有些失神。失神是因为,我不觉得自己是北漂了,也不觉得自己属于哪里,要去哪儿也未知未定。 北漂题材其实挺难写的,这么多年也没出现一部影响很大的文艺作品。二十年前有部电视剧《打工妹》火遍全国,可那是讲南漂的故事。北京那么多电影导演扎堆,但拍片时大多还是把镜头对准他们逃离了的故乡,极少有拍他们正在生活着的北京的。 北京的文化氛围,有包容的一面,但这不意味着,外省文化能给它带来丝毫撼动。北京文化的强大与韧性,使得那些在北京无论展示出多优秀的创作才华的人,也无法产生去碰撞的念头。 北京向来如此。沈从文作为*早的北漂,他在1923年的深秋走出北京火车站的时候说了句“北京,我是来征服你的”,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位“征服者”碰壁碰得鼻青脸肿,后来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帮助下才走出窘境。 1978年考进北大的刘震云,在北京住了42年,结识了王朔、冯小刚等京味文化代表人物并与之有着亲密的合作,而我一想到刘震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张标志性的河南面孔,耳边响起那带着河南口音的声音,想起《一九四二》《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河南故事。 以前的北京,是老舍、王朔、史铁生、王小波的北京,但这一二十年来,北京仿佛也不是他们的北京了。胡同的拆除,老北京人的迁出,还有文学的凋敝,使得北京的文化变得不再那么具体了……这样的背景下,北漂的存在感自然会更弱一些。 早些年北漂的名号之所以能喊响,在于先期到京的一批外地人,给“北漂”这两个字注入了一些文化想象和浪漫主义色彩。“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就像霓虹灯和月亮的距离”,汪峰在他那首北漂之歌《北京北京》里,就有着充分的体现。在这个很是文艺的想象中,住地下室、吃泡面、被查暂住证等,也仿佛有了别样的意义,当一名北漂成为文化名人或者娱乐明星的时候,总是津津乐道地说起这些往事,并无愁苦意味。 画家村从圆明园附近搬到了宋庄,798从旧工厂变成房租昂贵的时尚场所,画家们有了领袖,也有了不少一夜暴富的人。在文学和音乐领域,大概也重复着这样的故事。但他们依然像个圈子,像个悬挂在北京城半空的漂亮巨型气球,脱离了北漂,不属于北京,勉强可以与国际接轨,但说到*后,总避免不了给人一种悬着的印象。 北漂是一个文化概念,它是造出来的,是为了给出一个群体印象,寻求一种情感共鸣,它有着难以摆脱的悲情色彩,但人们往往又习惯把它当成励志因素。北漂者当中哪怕成就再高,都不能给人留下掌握权力的印象。因此北漂更像是一个平等的身份, 可以让所有有这个身份的人拥有平等对视的可能。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还有其他因素的冲击,北漂的集体意识也开始变得七零八落,网络的社区化又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已经少有人主动谈及北漂话题,除非出现意外事件——比如有人跳进地铁自杀, 才会激发人们埋于心底的一丝惆怅。 现在的北漂更接近于一个生存概念。在北京从事什么职业、停留多久、会不会融入一个小群体等,都变得无足轻重。坚硬的柏油路面变得更为坚硬,扎根成为一个更为奢侈的想法。只有年龄大了的人还在谈论漂,一直在漂状态的漂二代,或只有“换个地方继续生存”的想法。天通苑、通州、唐家岭、史各庄、皮村,这些个地名,曾因北漂而知名,但如今都逐渐变得安静、秩序井然,如一条条跳动得过于激烈的血管,逐渐恢复了舒缓。唯一不变的是北京的火车站与汽车站,这些进京或出京的窗口,还能感受到初来者的兴奋与慌张,以及离开者的失落和沮丧。 知识分子要不要打架 五条人乐队在综艺节目中说了一句“知识分子,不打架的”,让很多人会心一笑。这年头自诩知识分子的人已经很少了,再加上“不打架”三个字,听上去确实很摇滚。也许只能借助摇滚的方式来拆解知识分子的皮囊了。 知识分子该是什么样子?以前这个概念还相对清晰,现在逐渐有些模糊了。五条人写民间的歌,写发廊、出租房、打工仔打工妹,用塑料袋和A4纸装饰舞台,土到极致反而洋气起来,这是当下知识分子的群体气质吗?如果是,反倒挺有趣,起码表明知识分子有了活力,有了不羁的味道和寻开心的能力。 导致知识分子群像变得模糊的,是他们被动或主动的撤退。在*火的社交媒体——这个所谓的话题源头地、舆论中心场,知识分子越来越少地出现了。因为在互联网语境里,人们听不进去知识分子说的话,他们说话缺乏火力与情绪,没法点燃网民的关注。不少知识分子走出自己的知识场域,走进其他场域。许倬云反思认为“今日世界,只有专家没有知识分子”,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已成为商品,也已成为权力的来源,掌握知识的人操纵市场”。 知识分子说什么,没人愿意听,但要是他们吵起架来,围观者总是很多。我能记得的上一次文人吵架,还是2018年食指与余秀华。两个本没有交集的诗人,一言不合却吵了起来,那一架吵得莫名其妙,也没个重点,就匆匆地结束了,但还是留下一些声音与观点。记得当时有人说,看文人吵架总比看明星八卦有意思。可惜的是,这两年文人多是自说自话,被批评了也沉默是金,商榷也懒得商榷了,他们开始变得深居简出,拒绝被关注。 知识分子吵架,可以带出诸多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代际思维,话语暴力,道德绑架,阶层差异,身份歧视……每个主题展开来,都能得到有意思的发现。讨论文人吵架,可以捕捉到*鲜活的思想形态,管窥到*真实的社会心态,体察到*细微的时代变化。 一般情况下,知识分子打架,都会被默认为口头、笔端之争,但也有真动手的,比如梁启超被章太炎打了一个嘴巴,黄梅给了吴梅一记黑砂掌,梁宗岱与罗念生比拼过柔道,废名与熊十力互卡过脖子……这些故事,有夸张的成分,虽然动用了肢体,但还不算是市井流氓那般的打架,点到为止,成为被后人津津乐道的逸事,让他们在历史中更加熠熠生辉。 知识分子这些年变得颓废,是因为身上的光环消失了。十几年前电视造星,让一部分学者变成了明星,那几年他们过于耀眼,透支了人们的关注。现在的一个现实是,明星都变得不像明星了,要顺着粉丝们的意思来,一个闪失,就会被要求“滚出娱乐圈”。知识分子的吸引力就更加小了,网友们骂知识分子也不像骂明星那样劲大,总不至于让他们“滚出知识圈”吧。 人们对于知识分子的要求,不再是“有思想”,而是“有趣”。每年4月11日,纪念王小波的言论总会刷屏,他得到了诸多前辈写作者所没能得到的待遇,而王小波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他的文章有趣呀”。“有思想”和“有趣”在王小波身上是并立的,但太多人却只记住了他“有趣”,忘记了他“有思想”,而把他的“有思想”当成“有趣”来理解,这是一个不小的误会。 以前人们将知识分子比喻为“灯火”“照亮黑暗的人”,现在这些比喻显得过时了。思想的消失并未让人感到恐慌,反而会有人为此欢呼雀跃。北岛在豆瓣的主页留言区被攻击性言语占领之后,他写下一句话,“我从此关闭诗与诗的评论区”,这句话可以呼应他的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制造流行文化的权力,已经逐渐由创作者转移到受众那里,不再接受有思想的人,认为思想无用,这大概也会成为知识分子持续被边缘化的缘由。 知识分子会一直都在,只是重要性没那么强了,这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所有人不得不接受的一个现实。即便有伤心,也是短暂的,“知识分子,不打架的”,这句话让人笑的背后,也有着酸楚之后的释然。

万物皆有光:以文化眼光洞察世间万象 作者简介

韩浩月,男,1976年出生,山东郯城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故乡三部曲”:《错认他乡》《世间的陀螺》《我要从所有天空夺回你》,评论集《座无虚席》《有时悲伤,有时宁静》等作品20种。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新华每日电讯》《财新周刊》《南方周末》等媒体发表大量评论、散文随笔。上海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华鼎奖、金扫帚奖等影视奖项选片人、评委。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得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