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钟敬文全集2(全30册)

钟敬文全集2(全30册)

作者:钟敬文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042.0(7.8折) 定价  ¥390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钟敬文全集2(全30册) 版权信息

钟敬文全集2(全30册) 内容简介

  《钟敬文全集》是一笔极为丰富的精神遗产,其形成时期长、历史跨度大、覆盖面广,所涉及的中外书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众多而复杂。钟敬文先生曾留学日本,在日本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在欧美国家也有长期的影响,在他的遗稿中就留有日文、俄文和英文等多种语言的书信和手稿,《钟敬文全集》收录其成果的社会背景、历史契机、文化环境和出版条件各不相同,对此要采取统一的标准取舍很难。但无论如何,这部全集要体现这位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巨匠精神遗产的自身特征,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钟敬文全集》的总体编辑框架,尊重学术规律,尊重历史,尊重学术大师成果的原貌,在此前提下,我们按照学术文化分类与相关学科分类相关联的脉络,综合整理、分卷编辑。对钟敬文先生已经出版的各种著述和散存各处的发表稿,以及大量的未刊手稿,竭尽全力搜集,做到各类文稿齐备。在处理所有文稿的过程中,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分门别类地编排文稿,尽量找出缺失的资料,核对档案文献;对在有些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学术文献,均撰写背景说明;对钟敬文先生一生致力多的民俗学、文艺学和诗词学等学科的常用术语和不同时期使用的专门用语,均做出必要的知识性注释;对所有文稿与信件中的手写体难检字和异体字,都做了仔细的校勘。本次编辑工作的基本精神是,力求通过这套著作本身,展示其固有的学术价值和未来传承意义。

钟敬文全集2(全30册) 目录

《**卷 民俗学卷(共二册)》
《第二卷 民间文艺学卷(共五册)》
《第三卷 民俗文化学卷(共二册)》
《第四卷 民间传承文化学卷(共二册)》
《第五卷 历史民俗学卷(共一册)》
《第六卷 民间艺术学卷(共一册)》
《第七卷 民俗教育学卷(共一册)》
《第八卷 文艺学卷(共一册)》
《第九卷 鲁迅研究文存(共二册)》
《第十卷 国际交流卷(共一册)》
《第十一卷 散文卷(共二册)》
《第十二卷 诗词学卷(共四册)》
《第十三卷 报刊文章卷(共一册)》
《第十四卷 学术书信卷(共一册)》
《第十五卷 专题档案卷(共二册)》
《第十六卷 图片手迹卷(共一册)》
展开全部

钟敬文全集2(全30册) 节选

  目前,全国的30个省市都有民间文艺家协会,这几乎没有问题,凡是有文联的地方,都设立了这种机构。那么民俗学会呢?我手上没有*新的统计数字,粗略地算一下,大概也有三分之二的省市已经成立了。工作的情况可能参差不齐,但是有了这个机构。  如果我们要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就应该统一行动起来,加强工作。可能有些民俗学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工作开展得不大得力;也可能有一些学会还存在着某种内耗现象,这些情况,我们都希望能从大局出发,尽量避免。  除了已经有的机构之外,我们还希望根据工作上的需要,新建一些机构。比如,对中国史诗的研究,是我们的一项大宗的财富,可以放卫星,贡献于世界学界的。但迄今为止,除了西藏的《格萨尔》史诗有研究学会、蒙古的《江格尔》史诗有研究学会之外,还有很多的民族史诗、民间叙事诗,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这是很遗憾的。有了机构,就能够有计划进行工作。没有机构,学术力量就分散了。  建设研究机构,可以形成学术阵容,巩固和开拓民俗学的诸种研究领域。例如,当代日本民俗学者在研究神话教育学,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中国很早就有风俗化民的传统,今后,我们有了相应的研究力量,也可以合理地分配学术资源,研究神话传说、歌谣故事、史诗叙事诗的教育功能问题。当然,从宏观角度来讲,民俗文化功能的发挥,还与民间社会的形态有关。就拿中国农村来说,民间组织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形成的,比如像家族、村落。再一种呢,是人为的,比如到了农忙的时候,劳力合作、牲力合作;进行临时互助,在造房子的时候,村民合力动手;在经济上,民间也有很多组织,什么月月红等。民间的自然的和人为的组织,目前还很少有人研究它。现在讲知识经济,这里面的民间知识,其实也应该包括在里面。在这里,我只是举个例子,向大家说明,在许多方面,我们都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总而言之,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需要成立或强化一些学术机构,假如一二十个人把力量用在一点上,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但不一定要去夸张我们的工作。学术研究,不要怕寂寞。默默无闻地搞,只要好好地干,干它几年,就会有成绩。这一点,从我自己的经验讲,我还是有体会的。我在开头就说过,我从年轻的时候起,在中山大学,以后在杭州,都做了一些民俗学会的组织工作,虽然还不够理想。不过还是多少起了一些作用的。所以,我希望,为了实现我们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目标,要在这方面,给予适当的注意。三、有计划地继续收集整理民俗资料与开拓和深入理论研究工作一是要继续收集资料。中国那么大,历史那么长,民族那么多,民俗资料真像海洋一样。我们现在挖掘出来的,还是很少量的。但其中有许多东西是极为珍贵的。我有时候没有功夫看,但是,各地方出版的民俗志、出版的故事资料,我一定看。每一次看,都有一些新的收获。有些东西,以前我们不知道,看了新的材料,同旧的材料相联系,就能引起我们做一些理论上的思考。  现在中国民俗学资料的搜集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今后,应该继续有计划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对传统民俗资料和现实民俗资料的搜集。  二是要继续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现在我们也有了不少理论著作。但是,从深度讲,还是不够。当然也有个别的著作是比较好的,但不是大多数著作都能达到那样的深度。所以,在理论探索的深度上,还应该加强。再有,是广度的问题。在广度上,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民俗学的研究两个方面。比如,上面提到,有些问题很重要,但还没有研究它,那就应该开拓这些领域的研究。  总之,要在搜集、整理资料基础上,抓紧开展民俗学的科学研究。现在我们不管搜集材料也好,理论研究也好,都需要大力推进。有些东西,因为熟悉这些材料的人,凋零了,去世了,或者很快就要死了,这些材料原来在他的脑子里面,他是没有文字的,他一死,这些资料也就消失了,更无从谈到做理论研究了。有些民族的民俗资料有文字记载,像彝族毕摩的经典,这样的流传下来的民俗,似乎抢救的任务,表面上不那么迫切,但也有一个抓紧抢救的问题,因为,对这些民间经典的解释和使用的知识,就在那些毕摩的脑子里,那是活的文化,可能还比那些死的文字记载更重要,至少是不比文字文献本身的作用差。忽视了对它们的资料搜集和研究工作,就会给我们的工作造成损失。还有许多民族,包括汉族,很多民间的老太太、老爷爷,完全不识字,他的故事,他的风俗的资料,他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因为留在他的脑子里面,随着他的身体灵魂消失了,资料也就消失了。所以,我们讲抢救,是一定要以很迫切的心情来进行这项工作。特别是有些少数民族的同志,他对于自己民族的这方面的文化资料,应该千方百计地抢救起来。先是保存这些资料,然后进行研究。科学这东西,首先要有资料,没有资料就谈不上研究,就是空想、空谈。有资料,就要进行艰苦的科学研究。使资料不仅是以资料的形式出现,而且是以科学的成果、科学的结论、科学的规律、科学的内在联系的方式,来呈现到大家的眼前,供世界的学者共享。这一点没有太深的道理,只是希望大家要继续工作。像我这样九十多岁的人,要继续工作,到你们老了,这个工作也不一定就完了,也还是要继续工作。这是一个接力赛跑的过程,我们要一代一代地奋斗下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