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

作者:柳少逸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0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4(7.2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235273
  • 条形码:9787513235273 ; 978-7-5132-352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 内容简介

本讲稿以《小儿推拿广义》为基础,结合著作者的临床经验,系统讲解小儿推拿的理论及临床实践。柳少逸知识渊博,得以践行“知方药、知针灸、知推拿”之庭训。根据中医学脏腑经络学说的基本原理,将针灸处方学的配伍法引伸到小儿推拿学中,而立“摩方”,于是形成了“摩方”、“灸方”、“中药方”交融施治的临床特色。同时,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阐发小儿推拿穴位的功效及主治,尚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地探讨,以完善小儿推拿学的理论体系,从其著《小儿推拿讲稿》中,可见其大要。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 目录

**讲 小儿生理病理概述

第二讲 四诊概要
**节 望诊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第三讲 小儿推拿常用的部位(穴位)
**节 头面颈部穴位
第二节 上肢部穴位
第三节 胸腹部穴位
第四节 背腰骶部穴位
第五节 下肢部穴位

第四讲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节 单式手法
第二节 复式手法

第五讲 常用摩方
**节 咳病方
第二节 发热方
第三节 哮喘方
第四节 呕吐方
第五节 流涎方
第六节 便秘方
第七节 腹泻方
第八节 腹痛方
第九节 脱肛方
第十节 厌食方
第十一节 疳积方
第十二节 肠套叠方
第十三节 遗尿方
第十四节 惊风方
第十五节 夜啼方
第十六节 瘛疭方
第十七节 脑瘫方
第十八节 近视方
第十九节 痉病方
第二十节 痿证方
第二十一节 痫证方
第二十二节 汗证方
第二十三节 风疹方
第二十四节 鼻渊方
第二十五节 乳蛾方
第二十六节 痄腮方

第六讲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节 发热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喘
第四节 呕吐
第五节 流涎
……
第七讲 小儿推拿散论
展开全部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 节选

  19.大横纹  位置:仰掌,掌后横纹。《推拿广意》阳掌图有大陵、总筋之标注,《厘正按摩要术》有“掌根为小天心。大横纹,总心经,统名大陵”之论。故大横纹之中点,为总心经、大陵之处。即小天心在前,大陵在后。大陵即总心经之处。  手法:近拇指侧名阳池,近小指侧名阴池。两拇指自掌后横纹中(总筋)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阴阳;自两旁向总筋合推,称合阴阳。  次数:30~50次。  功效、主治及作用机理:大横纹实含总筋之功,大陵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腧穴,具守心宁神、宽中和胃之功,为心胸、脘腹部疾病之用穴。近拇指侧之阳池位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之部,具激发宣达肺气、敷布气血、调和营卫之功,为咳喘、咽喉肿痛、胸痛、腕臂痛、无脉症之用穴;近小指侧之阴池为手少阴之原穴、输穴神门,该穴尚为手少阴心经之本穴,具清心凉营、宁心定喘、通痹益脉之功,而为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证、胸胁痛之用穴。大凡分阴阳有调达气机、调和气血、行滞消食之功,多用于阴阳失调、气血不和之证,适用于寒热往来、烦躁不安,及乳食停滞、腹胀腹泻者。而合阴阳具宣达宗气、益心通脉、行痰散结之功,多用于胸痹、怔忡、咳喘之证。  20.总筋  位置:掌后腕横纹中点。  手法:按揉本穴,称揉总筋;用拇指甲掐,称掐总筋。  次数:揉100~300次,掐3~5次。  功效、主治及作用机理:总筋穴居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线上,实为大陵穴之位,乃心包经之原穴,具守心安神、宽胸和胃之功,故为心胸、脘腹部疾患常用之穴,故揉总筋,可疗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诸证。“包络者,心主之脉也。”该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线上,故《推拿广意》有“心经有热作痴迷”,“退心经热病掐总筋”之说。  揉总筋又能散结止痉,通调周身气机,对于痉挛型、强直型、手足徐动型、震颤型之脑瘫者,亦可应用。  若医者用右手掐总筋,四指皆伸在下,大指又起,又翻四指,如一翅之状,《小儿推拿活婴秘旨》名“凤凰单展翅”,具温热之效。  21.列缺  位置:桡骨茎突上方,去腕1.5寸。或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端凹陷中是穴。  手法:以拇指甲掐之名掐列缺;以指揉之名揉列缺。临证中多两法结合,先掐后揉。  次数:掐法3~5次,揉法5~10分钟。  功效、主治及作用机理:列缺乃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具益肺荣任、宣发肺气、通达腑气之功,故为治偏正头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喁斜、手腕无力症之用方。又因其为肺经之络穴而别走于手阳明大肠经,故又具通大肠腑气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健脾和胃、理气导积、降浊化痰之功。故按摩列缺、足三里二穴,乃培土生金之伍,以增其肃肺止咳、降浊化痰之力,名“列缺三里止咳摩方”。  22.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又称侧推大三关。对风、气、命食指上小三关而言,此三关称为大三关,故名。  次数:100~300次。  功效、主治及作用机理:《推拿广意》云:“三关,男左三关推发汗,退下六腑谓之凉;女右六腑推上凉,退下三关谓之热。”三关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循行之处,具敷津液、补气血之功。大凡推三关性温热,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主治一切虚寒病证。临床上治疗气血虚弱,命门火衰,下元虚冷,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厥冷、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等症。又为脑瘫者常用之法,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捏脊、摩腹等法合用。  ……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 作者简介

柳少逸,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理事、山东中医药学会民间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中青年中医读书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心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烟台市中医药学会理事、莱阳市中医药研究协会理事长。先后在栖霞县人民医院、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心脑病、肿瘤、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结石、妇科囊肿及肌瘤、脑外伤后遗症、风湿类风湿、周围血管病、神志病、老年退行性疾病、小儿舞蹈病及小儿脑积水等疑难顽症;又熟谙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精研药物外治法,熔内治外治于一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