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改写

作者:陈红薇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本类榜单:外语销量榜
中 图 价:¥39.5(7.2折) 定价  ¥54.9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改写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323023
  • 条形码:9787521323023 ; 978-7-5213-230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改写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外国文学方向硕博研究生、年轻教师、研究者,文学爱好者本书既是理论阐释,也是研究方法指南,兼具学术性、应用性、原创性与文学性,既可供外国文学方向硕博研究生、年轻教师、研究者参考,亦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改写 内容简介

改写是人类文学创作传统的一部分,也是后现代文学创新的内动力之一。同样的故事在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手中被改写和再述,不断演绎出新的意义,推陈而出新。可以说,人类文学的创作历史就是一部改写的历史。本书在内容上分为四个部分。部分挖掘人类改写创作的悠久历史,论述传统改写与现当代改写在实践上的差异,阐述改写现象的普遍性和复杂性;第二部分从改编和改写概念的辨析出发,梳理后现代改写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厘定后现代改写的理论体系;第三部分以《改写与挪用》和《对话莎士比亚》中的改写分析为经典案例,以对当代经典改写作品《菲德拉之爱》《李尔的女儿们》《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已死》的评析为原创案例,论述了当代改写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第四部分立足当下改写研究的未竟之地,为研究者指出了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和选题。

改写 目录


总序 ?????????????????????????????????????????????????????? 张 剑 vii
前言 ?????????????????????????????????????????????????????? 陈红薇 xvi
**章 概说 1
1.1 传统的改写 ??????????????????????????????????????????2
1.2 现当代的改写 ?????????????????????????????????????21
第二章 改写理论 31
2.1 命名的问题与概念辨析 ??????????????????????????????????31
2.2 早期电影改编理论 ???????????????????????????????39
2.3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改写理论??????????????????????????44
2.3.1 后现代主义对统一性的开战与改写理论 ??????????????????47
2.3.2 对话理论、互文性、叙事学理论与改写理论 ???????????49
2.3.3 写作和阅读理论与改写理论 ????????????????????????54
2.4 早期改写理论 ????????????????????????????????????61
2.5 二十一世纪的改写理论 ?????????????????????????????68
第三章 改写研究经典案例 86
3.1 《改写与挪用》中的经典改写分析 ???????????????????????????????????86
3.1.1 《黑色俄耳甫斯》:神话改写的变形记 ?????????????????????90
3.1.2 《藻海无边》:对《简?爱》的后现代改写 ??????????????93
3.1.3 《福》:对《鲁滨孙漂流记》的互文性叙事 ??????????????99
3.2 《对话莎士比亚》中的经典改写分析 ??????????????????????????????106
第四章 改写研究原创案例 125
4.1 《菲德拉之爱》:经典的延伸 ????????????????????????????????????126
4.1.1 凯恩:"菲德拉情结"再写传统中的一朵奇葩 ????????127
4.1.2 启迪与借鉴:跨越时空的互文 ???????????????????????????????129
4.1.3 《菲德拉之爱》的新经典性 ????????????????????????????????????132
4.2 《李尔的女儿们》:女性主义剧场中的莎士比亚 ??????????????134
4.2.1 为何改写?——女性改写中的政治性 ???????????????????135
4.2.2 如何改写?——以集体创作颠覆传统作者剧场 ?????137
4.2.3 集体作者叙述:对"她者的故事"的复调讲述 ?????143
4.3 《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已死》:改写与改编的对比研究 ??? 156
4.3.1 斯托帕德与莎士比亚:影响的焦虑 ???????????????????????156
4.3.2 改写:《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已死》戏剧 ????????163
4.3.3 改编:《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已死》影片 ????????173
第五章 研究趋势与建议 185
参考文献 190
推荐文献 199
索引 201
展开全部

改写 节选

  《改写(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外国文学研究核心话题系列丛书)》:相对于戏剧而言,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时空的强大颠覆力。尽管戏剧和电影均能在观众的印象中构建扭曲的时间和空间幻觉,但由于舞台的既定空间是无法更改的,所以舞台上的时间难以被拉长、缩短或倒转。电影则不同,它在时空表现上拥有绝对的自由度,它可以借助镜头,通过放慢或加速动作,随意地拉长或缩短时间。通过镜头,时间与空间甚至可以实现互换:时间可以变为空间,反之亦然。总之,由于电影拥有如此多不同于舞台表演的特质,对戏剧的影视改编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作品意义的变化。实际上,电影虽然与戏剧不同,但它也是一种叙事,是一种多维度的视觉叙事;将戏剧改编为电影,是一个用电影的“语法”规则对戏剧作品进行重新编辑的过程,也是对戏剧进行文学批评式的解读和再构的过程。电影改编是对意义的选择和取舍:它可以通过强化一些细节,把观众的视线引到原作中某些“沉默”的片段上,或者在一些原本模糊的人物身上唤起观众无边的想象;同时,它可以通过扩展、压缩或删除某些情节,使画面带有指向性的内涵。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电影作品往往会成为对原作的再读,焕发出有别于原作的独特风采。1990年,当斯托帕德考虑将《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已死》搬上银幕时,他决定亲自执导,用电影的叙事模式来改写自己二十三年前的成名作。因为他觉得,只有他,也只能是他,才有可能大刀阔斧地删改这部经典名剧。影片*终上映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二十三年过去了,斯托帕德在英国戏剧界的地位变了,对电影创作的态度也变了,但不变的是他与莎剧起源文本的复杂关系。在影片《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已死》中,“影响的焦虑”这一主题不仅被保留了下来,而且还通过镜头所赋予的更多层次的叙述空间得以延伸和凸显:一方面,借助电影媒介,斯托帕德在颠覆莎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另一方面,他回归莎氏的愿望也似乎比先前更加强烈和迫切。斯托帕德兼具作者和导演的双重身份,他在拍摄这部电影作品时显然完全走出了传统戏剧的叙事模式,用一种电影的思维在创作。从**个画面开始,影片便表现出与戏剧完全不同的现代惊悚电影的格调。与戏剧中的形象不同,罗森和吉尔不再是两个伊丽莎白时代的人物,而更像是美国大片中的西部骑手或牛仔。在广阔的视野下,他俩先是像两个黑点由远及近,然后随着镜头的拉近,观众看到他俩在林中宿营,在篝火旁赌钱、烤食汉堡——所有这些都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就在这时,银幕上出现了更加怪异的一幕:一个使者在黎明微弱的晨光中从天而降,拍打着栅栏木门,惊醒了屋内睡梦中的人。接下来,便是罗森和吉尔在林中与剧团相遇。在他们与悲剧演员交谈的过程中,背景中不时传来一个女人缥缈、幽微的叫声。同时,一页页稿纸从剧团的戏箱中飞出,在空中飘曳着,如纸钱一般。在这种神秘而怪诞的气氛中,罗森和吉尔转眼间站在了王宫之前——与其说是王官,不如说是莎剧城堡。随着一扇窗户打开,窗后露出了奥菲利娅张望的脸,接着便是王子哈姆莱特出现在一脸茫然的罗森和吉尔面前。从戏剧到电影,*大的变化无疑是镜头在叙事上的主导地位。它使得人物不再像在舞台上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莎剧人物的突然闯入,而是“像火车一样到处奔跑”,拥有了更多与莎剧互动的空间和自由。尤其重要的是,在电影中,镜头赋予了人物一种观众所拥有的距离感:罗森和吉尔有时是莎剧故事中的人物,但更多时候,他们是莎剧城堡中的看客。他们在象征着莎氏殿堂的城堡里随意穿梭——楼道、厨房、密室、谷仓、大厅,以及一个个通向神秘去处的长廊和暗门——并随着镜头的变化,从观众的角度追踪《哈姆莱特》的对白、片段和场景,重新审视和解读那出悲剧。……

改写 作者简介

陈红薇,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西方戏剧文化研究、戏剧与影视研究、影响与接受研究。在《外语教学》《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已出版《中心与边缘:当代英国戏剧家汤姆??斯托帕德》《二十世纪英国戏剧》《战后英国戏剧中的哈罗德??品特》《当代英国戏剧史》等著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